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

關於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怎麼寫?磧口古鎮憑藉得天獨厚的地輿前提,西接陝、甘、寧、蒙,東連太原、京、津,爲工具經濟文化的主要樞紐,成爲名躁一時的“九曲黃河第一鎮”、“水旱碼頭小城市”。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鑑賞!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1

在山西呂梁山中的黃河邊上,坐落着一座古鎮,這座古鎮的名字叫磧口。

歷史上的磧口,依傍着黃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聲名推向下游,遊向四方。在黃河浪濤中,久久漂流着磧口的名字———這一坐落於山西臨縣邊緣的古渡口。

說它是古渡口,因它與古鎮同樣出名。這古鎮與黃河對岸的陝西吳堡縣相對望,千年長相守,成爲一雙互補的伴侶,成爲一對互相依託的搭檔,成爲兩個互相呼應的知音。黃河的浪濤把兩地捆縛在一起,聯繫在一起,而它們互相溝通的橋樑便是渡船。兩岸人來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擺渡。船,這種古老的運載工具,如今又加上了發動機。所以,船在黃河中行駛,便響起了雄壯的充滿節奏感的馬達聲。隨着馬達聲的由遠而近,便會有一羣一夥的人從陝西過來,來趕磧口的集市。

磧,在當地人的說法裏是指黃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淺灘。黃河的河水在這淺灘上浪花飛濺發出巨大的聲響,激起雪噴般的浪花,成爲一道景觀。難怪當地一些小夥子們、老船工們常常組成隊伍,頭上扎着白毛巾去衝磧。這在當地是一種壯舉,一種冒險的衝刺,一種鍛鍊意志的極大挑戰……

這磧口確是有些古韻的。古老的民居,成爲當地第一景觀。這裏的明代、清代民居,構築成一條條街道,這些街道又矗立在黃河邊。民居,依地形斜坡狀組合排列。街巷裏,古老的黃河卵石鋪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磚瓦構築成了房舍,飄逸着一種古韻。房屋已斑駁失修,雖不致殘破,但卻風骨奇峻。有些當年曾是店鋪的高牆大院,展示着這歷史上商埠的痕跡。一條條青石,一排排大甕,一個個油簍子,一座座飲馬槽,充分讓人們感受着這裏歷史的輝煌與商業氛圍的濃郁。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2

古街上,自然有不同凡響的陳列。燒餅鋪子散發出濃郁的餅香。現打、現烤、現賣,熱騰騰、香噴噴,確實誘人。更引人的是這街面上的條編,這些,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城裏人都是很難看到的。而那些鮮亮的銅器,發着黃燦燦的光韻,則更是分外耀眼了。各種銅製品,與磧口的古韻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五龍廟,是古鎮祈雨的宙宇。它氣勢不凡地踞於黃河邊的高處,俯瞰黃河,居高臨下,發出一種威嚴來。歷史上,當地人的祈雨都在這裏進行。原來,面對黃河水卻依然未能擺脫乾旱,於是,五龍廟便常常處於香火鼎盛的狀態。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兩華里,轉到磧口背後,有一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河的小村莊,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轉彎處故稱西灣村。

西灣是單姓村,村裏都姓陳,從村子的佈局和房屋的結構上看,西灣村過去的人絕不是普通靠種田吃飯的人,它的氣度,它的規模,它曾經有過的繁榮,絕非黃河沿岸的普通小村莊。

磧口的夜雖然安靜,卻也燈火闌珊。紅燈懸於街畔,把古鎮的夜照耀得那麼安謐,祥和,充滿詩意,又讓人浮想聯翩。到那放河燈的日子,依然是燈。黃河的夜流裏,水面浮着成千上萬用蠟燭點燃的河燈。紅紅的燈,從磧口上方的黃河邊緣放入黃河,這些燈搖搖擺擺,從黃河上順流而下。夜幕裏的河燈,放着柔和而又誘人的紅光,在暗夜中靜靜地向下遊飄去,這又給古鎮增添了詩意,古韻……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3

磧口古鎮憑藉得天獨厚的地輿前提,西接陝、甘、寧、蒙,東連太原、京、津,爲工具經濟文化的主要樞紐,成爲名躁一時的“九曲黃河第一鎮”、“水旱碼頭小城市”。令人稱奇、讚歎的是那時的磧口鎮已有很是合理的城建規劃結構,它遵照功能劃分爲三大區,即以碼頭、大型糧油貨棧爲主的西市街,以銀行等處事性行業爲主的高檔商業區中市街,以駱駝騾馬運輸店爲主的東市街。因爲場所排場上地段的功能分區明晰,各類店肆相對集中,進貨便利,經營時可以在人力、物力上互相支援。同時也會有鬥勁、有競爭,優勝劣汰,有利於提高營業水平。對客商來說,這樣的商業結構也便於在很短的時刻裏和多家商號洽談營業,鬥勁貨色的品質和價錢,不必東奔西跑被滿街的招牌幌子搞得昏頭漲腦而找不到漫衍在遍地的貨棧、商號和店肆。二百多年前磧口商人的聰明其實是讓今人服氣甚至有幾分忸捏。

讓我們遊覽就從西市街的古碼頭起頭吧。在磧口鎮昌隆時代,每年僅從內蒙古河套的磴口出發來磧口的船便有四千艘,再加上五原、包頭、托克托、府谷的木船和皮筏子,天天都有幾十艘船和筏子從上游下來,這裏總停泊着上百艘,並列五、六排,連綴好幾裏。我們此刻看到的碼頭,在那時辰,天天有幾百個苦力忙忙碌碌,把水上運來的各類貨色卸到駁船,泊到岸上,再跳過踏板,爾後把貨色扛到鎮上的貨棧裏去,杭育杭育的號子聲響成一片,在山和水之間迴盪,當地管這些人叫“腦包子的”(腦,方言,意爲將包子扛在肩上與腦殼一樣平)。從上游下來的貨色主若是糧食、麻油、鹽、鹼、藥材和外相,叫做“六大行業”。經由過程陸路運到晉中、河北、山東、河南、京津,回程時,又把東路來的貨色,布疋、綢緞、茶葉和“洋板貨”(即洋貨)運過黃河到陝、甘、寧、蒙。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4

西市街鎮上的人又叫它“后街”,多的暱喔油貨棧,西市街的大貨棧都是大四合院,上下兩層,有的是前後兩進,臨街還有店面。我們此刻看到的榮光店和四十眼窯院,後部都層層爬上山坡去了。在大貨棧之間有小山巷,共十三條,此刻巨匠看到的這是百川巷,垂直枚舉的冷巷既爲各商號大院供給了交通便利,又有利於泄洪,可以想象當初磧口商人的聰明。因爲都是做大生意的,所以那時磧口街上的“害災”(方言,指公益性事業所需的破耗)一般都在後街起(收),好比唱戲或修橋、修廟等等。在西市街,我重點向巨匠介紹榮光店、天聚永、四十眼窯院、十義鏢局、廣生源等。

榮光店是那時聞名的大型糧油貨棧,榮光店的創始人王佩珩的父親,道光年間人,初到磧口買地的時辰,位於黃河干上的房基是一片亂山石坡,原首要價五百兩銀子,王父嫌貴沒買,幾天之後,他又要買時,要價漲到八百兩,他仍然猶躊躇豫沒有買,適值他在包頭濁氚摻的的長子佩珩回來,看了這塊基地,當即買下來,這時已經出價一千二百兩,後來榮光店因爲接近黃河碼頭且經營有道,生意十分興隆,到鹹康年間時,王家資產有白銀30萬兩,水地上千畝。榮光店的望河樓是那時貨棧老闆品茶休閒與監工的處所,伴計們在他的看管下是涓滴不敢偷懶的。

天聚永是那時磧口最大的油店,是平易近國年間平遙人開設的。院子寬敞,儲存油簍的小窯洞並排有20多孔,一層屋頂上的小孔是“氣眼”,是那時貯存糧食所需。巨匠可以細心看看大門上、窗臺上、明柱上那些黑乎乎硬邦邦的工具,這就是昔時搬運工人搬運完油簍後,總要隨手在門上、柱上擦一舶?麼不美觀,此刻已成爲見證磧口繁榮的“油化石”。油是那時磧口的大宗生意,天天要卸幾萬斤。有平易近謠爲證:“磧口街上盡是油,一天不馱滿街流”,又說:“磧口三天不貳油,汾陽店面上就點不着燈”。

山西磧口古鎮導遊詞5

四十眼窯院其實叫裕後泉,只是因爲它前後共有40孔窯洞,所以當地人叫“四十眼窯院”。四十眼窯院是晉西首富陳晉之家的祖產,平易近國五年,陳晉之兄弟三人在此開辦“裕後泉”,專營糧食。並釀造“裕後泉”白酒。古語云: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菜。然而,陳家就憑着這條黃金水道,將西北特產的小米、黃米、豆類等雜糧源源不竭運來磧口,又將“裕後泉”白酒運往西北。

十義鏢局是跟着磧口的商業繁榮而應運而生的,那時晉商因爲有經常的商品販運及銀票往來等,所以早在乾隆年間山西人張黑五就在北京首開興隆鏢局。十義鏢局是由磧口西頭村人王泰勇與馬明貴等十位結拜兄弟開設的,這十位兄弟個個身手高強。據聳ё仝一次押鏢途中,馬明貴一人獨戰十名悍匪,毫無腳色,直至匪徒全逃。此後,只衝要上十義鏢局的旗,方圓幾百裏是無人敢打貨色主意的。十義鏢局建有近似於今天防盜窗之類的工具,只不外它是用木頭建的,估量是出格珍貴的工具在此存放。

廣生源是一家京廣雜貨店。是磧口街上很講究的店肆。在那時離石與臨縣縣城都還沒有三層樓。它的建築是很有特點的,一層是面臨二道街的三孔座底窯洞,那時是屏門敞開式店肆,窯內又有四孔黑窯,彎來拐去。二層主體建築向東面臨正街,靠街爲屏門式鋪面,中心大門進卻是四合院,建築很美麗,三層可存貨或棲身。

廣生源是平易近國年間晉西首富陳晉之兄弟在磧口的首要商號之一。京廣雜貨當地人也稱“洋板貨”,首要有洋市布、洋瓷盆子、洋菸袋、火柴(火柴)、洋肥皂(噴香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