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多篇)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多篇)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一

白巖鬆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巖鬆,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巖鬆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於太貪玩,白巖鬆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巖鬆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巖鬆吃苦耐勞、敢於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巖鬆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爲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後,白巖鬆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白巖鬆終於考上了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巖鬆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爲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裏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爲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二

陶行知小時候十分聰明。他常到鄰村葉家玩,看到廳堂裏的對聯字畫,就用竹條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讀書的年齡,家裏卻無力繳納學費,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開館教書,很喜歡聰明好學的陶行知,願意免費收他爲學生。這樣,6歲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啓蒙教育的機會。9歲時,陶行知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他聰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吳爾寬先生的學堂伴讀,陶行知這才正式入學。在那裏,陶行知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啓蒙教育結束之後,他便進入學堂,讀四書五經。

10歲時,因父親失業,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讀。他每天砍一擔柴,挑到城裏賣掉後再去上學,每天往返20裏,就這樣學完了四書五經。這時的陶行知已深知讀書對窮孩子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因此學習更爲刻苦自覺。他聽說距黃潭源村15裏的小南海航埠頭曹家,有一位滿腹經綸的前清貢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學館,便前去求學。王老先生被他的誠意所感動,便免費讓他伴讀。

少年陶行知迫於生活的壓力,不能一心讀書,必須經常參加勞動。他有時替父親挑瓜、挑柴進城出售,有時幫母親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長見陶行知勤奮好學,便允許他免費入學。這樣,15歲的陶行知進入了崇一學堂。由於基礎紮實,他一入學就直接被編入二年級,畢業時,他的成績名列第一。在崇一學堂讀書期間,陶行知既學現代科學知識,又沒丟下古典文學。因爲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學堂的同學借來唐詩選本,在吟誦之餘將一本書工工整整地抄完了。還書時,同學的父親問陶行知唐朝詩人中最推崇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並說:“杜詩沉鬱有力,多傷時憂國之作;白詩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學的父親爲陶行知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驚奇,他認爲陶行知一定會有所作爲。

後來,陶行知成爲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感悟】

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學完了四書五經,又學習了現代科學和古典文學,終於成爲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說明,環境再惡劣都不能成爲不學習的理由。一個對知識充滿渴求的人,不會被困難、環境等諸多因素所阻礙,而是把這些不利因素轉化爲勤奮努力的動力。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三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裏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一天夜裏,他正躺在牀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時,發覺鄰居家燈火通明。匡衡羨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牆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牆上晃來晃去。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牆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裏來,我不就可以藉着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牆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匡衡連忙從牀頭翻出《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別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後,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裏的農活,夜晚藉着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成爲一代學者。

【感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界條件不是制約我們成功的決定因素,自己的努力纔是成功的關鍵。學習中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這些困難,要有吃苦的精神,培養自己的學習毅力。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四

樑灝是五代時期的人,卻是宋太宗時期的狀元郎。他從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斷地進京應試,歷經後漢和後周兩個短命朝代。雖然屢試不中,但他毫不在意,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我就離狀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進士,被欽點爲狀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參加會試四十場,中狀元時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問他的年歲,他自稱:“皓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歲了。短短兩句話,包含了多少考場上的艱苦和辛酸!

【感悟】樑灝八十二歲中狀元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爲他生逢五代亂世,人生坎坷在所難免。但他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卻是極爲可貴的。在求學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樑灝那樣孜孜不倦,爲達到目標不惜追求到鬚髮皆白,那麼,即便最後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滿腹經綸垂名後世。這種堅毅的求學精神值得每個人稱頌和學習。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訴青少年:學習不在於年齡,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只要正確對待,持之以恆,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五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他常拿着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着別人來“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後佈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國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理論。但他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着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衆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併成爲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數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陳景潤。

許多年之後,陳景潤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66年,他發表了《表大偶數爲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後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爲“陳氏定理”。

【感悟】

做學問要有陳景潤那樣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那麼應該怎麼去做呢?這裏提供兩種方法借鑑:1、鞭策法:讓警官、好友監督自己,自己要儘量配合。2、自制法:爲自己找一個奮鬥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後爲了那個目標,讓自己勤快起來。並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自己的目標提醒自己。

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篇六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時候很貪玩,直到二十七歲才認識到讀書很重要,從此開始發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有一年端午節,蘇洵從早晨起來就紮在書房裏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糉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糉子已經吃完了,碟裏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正是憑着這種認真刻苦的精神,蘇洵成爲了文學大家。

【感悟】從古至今,年老發奮學習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學習了嗎?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現代科學文化迅猛發展,使知識的更新期大大縮短,活到老學到老是時代的要求,它要求人從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間斷地學習,不用說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堅持學習,否則趕不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