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風俗調研實踐報告多篇

風俗調研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家鄉風俗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我來自陝北的農村,在我的家鄉,現在依然保存着許多比較古老和傳統的習慣,其中最著名的非窯洞和土炕莫屬。

雖然經過這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整潔的樓房和平房,但在農村的大多數地方,人們還是願意住在窯洞中,睡在土炕上。

凡是住過陝北窯洞土炕的人都知道一個好處,那便是冬暖夏涼,這種起居方式記載着陝北人繁衍生息奮發自強的生活痕跡,讓人一生受益,它昭示了一個民族的傳統習慣。源遠流長的民風民情千秋輪迴。

原始的陝北土炕,“土”的掉“渣”。它已土爲主體,又接納歇息着以土爲生的羣體,所以從原祖到子孫都稱它爲土炕。

陝北的土炕如同負重的黃牛駝載了太多的責任。春秋季節燒一把火,逼逼潮氣暖暖腰身,老漢們背莊稼翻大山腰不酸腿不疼,冬季火炕一燒滿窯暖氣,老人們盤腿而坐,談論家長裏短,孩子們趴在炕上嬉鬧,媳婦們量鞋底納鞋墊,勤快的婆姨們把黃豆,綠豆,黑豆分別裝在不同的罈子裏,放在熱鍋頭,蓋上被子,不幾天就生出白白嫩嫩的豆芽,或送人,或自家吃,而一家之主則抽着煙,計劃着過年,盤算來年的生產......

現在許多青年人走出了這片黃土地,在另一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們的骨子裏永遠透着陝北特有的黃土氣息。而生活在那裏的人仍然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而在新建的平房中,雖然現代化得傢俱使人們的生活發生着許多變化,而現代的一些建材資料也使得土炕換了新顏,人們不再爲土炕掉渣而覺得不整潔了。雖然“腹”中還是土,有些則用上水泥澆鑄的條形炕沿,瓷磚貼炕的前臉及周圍,使土炕也具有了些現代氣息。

而今,許多已經在外的老人都想着回到陝北,回到那熟悉的土炕上去養老。陝北土炕是匯聚人生和智慧的集散場所,陝北的人,走完的生命的最後一步,仍把靈魂留在了他的土炕上。

【第2篇】2022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春節風俗調查

這個寒假,學校再次讓我們做關於假期的社會實踐報告,這也是假期作業的慣例,之前,這個作業我沒有特別的重視,所以之前並沒有參加之前的評比。這個假期,這個作業我將會好好完成。

隨着寒假的開始,也寓意着快要過年了。春節,大家並不陌生,這是我國每年都要慶賀的大事。再說春節習俗,有人說,不就是吃餃子、放鞭炮嗎?其實不然,我國各地人民的春節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想要了解?我會一一介紹給大家。

我國異地的春節習俗:

河南:

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過年”的風俗不僅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顯的獨特之處。

祭竈

在河南,春節的祭竈儀式尤爲重要。這主要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兩人非常疼愛他,可沒辦法,家中貧困,只能讓兒子上煤礦去挖煤。有一次,老漢去探望兒子,在路上遇見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交談中得知,光腳片是閻王派來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兒子,光腳片應允,讓他別告訴別人。此事過了三年之後,在臘月二十二晚,老漢將此事講給自己的老伴,誰知被竈神聽去稟告了玉帝,玉帝隨之收回老漢的兒子,懲戒了光腳片。爲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竈。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

“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豐盛的年夜

飯大家都知道有俗語稱,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樣玩弄文字的目的在於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飲食習慣。湘菜愛放辣椒,辣椒可說是湘文化的精神圖騰,製法也是多種多樣,辣字當頭,也兼顧色、香、味,讓食客吃罷汗流浹背,脣齒留辣,回味良久啊!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卻都是普通之物,如老薑炒子雞,湘潭剁椒魚頭、毛式紅燒肉等,均是經濟實惠之物,價格與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廣受大衆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婦燒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種祭品,供於香案。中堂懸掛祖宗圖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竈神、檐頭神、白虎爺、井神、土地神、財神)。民間認爲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

拜祖

舊時正月七年級中午,在洞頭縣,各家要祭拜祖宗。其儀式由家庭主婦主持。先列供品,擺好酒盅、筷子,在酒蠱裏斟上黃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間要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並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竈神等所有神龕香爐上焚香。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此時開始燒'金紙'(一種貼着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俗信經過唸經纔有效),放鞭炮。最後撤饌,撤饌前要先移動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時,供桌上的禮品不準動;凡祭拜過的供品,除糕點果品外,均要重新煮過或經蒸氣熱過才能吃。否則,都認爲是對神靈、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七年級早上,在洞頭島上至今還保留了一種叫拜茶的習俗。拜茶即以紅棗、桂圓、年糕等煮成甜茶謂'紅棗茶',取其吉利之意:紅棗--日子越過越紅火,桂圓--閤家團圓、平安順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兩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於竈神像前;二是拜竈神,都要焚香燃燭、燒金紙、放鞭炮。拜茶之後,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湯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裏,或出門在外,或在家幹活兒,若遇雨受阻,人們便會以'正月七年級喝湯的'這話自嘲。喝過茶後,還要再燒線面吃,俗謂'長壽麪',既是圖吉利,祝願全家老小長命百歲,又因喝茶不夠飽,作爲添食,可收一舉兩得之效。

廣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州辭舊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飯是越晚吃越好。

年七年級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殺雞。起牀焚香,放炮仗。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七年級的中午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希望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天吃完,往後就可以大魚大肉了。

年八年級

開年 一大早,家中婦女要主持“開鍋”,下花生油,煎蘿蔔糕、煎魚。現代人更是喜歡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吃得越早越好。這天,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廣東流行女兒攜家帶口回孃家。廣州的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着“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年九年級

窮鬼日 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廣州人會選擇足不出戶。這天如有人串門,會被當作窮鬼趕出門。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財神回家。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過年,有一個影響極爲廣泛的俗語:“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農村過年的安排。

黑龍江農村與這略有區別: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道有(對聯),三十走油,七年級磕頭。其中,貼道有是貼對聯的意思,黑龍江農村,按老規矩,水井上貼的對聯一般是“道有”,兩字爲豎着寫,道字最後一笑“捺”同時作爲有字的“橫”,意思是水連續不斷,什麼時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乾果之類,現在做的已經不多了。

黑龍江農村過年,一般始於臘月二十三,過了正月十五,年算過完了。

1.臘月二十三,要放一掛鞭炮,吃餃子。竈王爺和財神要昇天,即將舊的竈王爺像和財神像燒了,有的人家會擺些供品,堵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臘月二十四,掃房,打掃衛生。

3.臘月二十六、七,要殺豬殺雞。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庫房凍起來。

4.臘月二十八,發麪,蒸包子饅頭和豆包,一部分作爲貢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則爲了吃,過年了,女人們也不會天天做飯,也要歇歇,也要過年。吃飯時,就取來熱熱就可以。現在這樣做的也不多了,麪食買着很方便。

5.臘月二十九,寫對聯,貼春聯。不僅人住的房屋貼,連雞窩豬圈羊圈牛圈都貼,印象中,牛圈經常貼的一幅對聯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馬賽北海蛟龍”,雞窩貼“金雞滿架”,豬圈貼“肥豬滿圈”或“大豬年年有,小豬月月增”。除了春聯,還貼窗花剪紙、掛帖和年畫。

6.臘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餃子,接神,迎接祖先回來,有家譜的人家,會將家譜貼上,沒有家譜的人家,會用紅紙寫一張“三代宗戚”,貼在牆上,擺上供品供奉。同時,也迎接竈王爺和財神回來。有一些人會印許多財神像到各家送,這是送財,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還要賞些錢的。

年夜飯一般要有豬蹄和雞爪,意味撓錢靶子,來年多多撈錢。年夜飯不能吃蝦和東北人經常吃的酸菜,蝦與瞎諧音,酸是變質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飯最好有雞有魚,象徵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連年有餘。晚上守歲。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錢,不吉利。午夜鐘聲響起,要給祖先家譜和家中長輩磕頭拜年,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

瞭解了這麼多省份的春節習俗,原來各地的春節習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漢族佔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數名族。想不想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是怎樣的?讓我一一介紹給大家。

壯族:

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竈節後便開始着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糉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竈”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樑,製作肉糉、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晚間,村前寨後傳來陣陣清脆的敲餅聲,噴噴油香瀰漫着壯村小巷。

除夕這天,各家各戶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按壯族春節習俗“壓年飯”飯菜要煮多,吃夠吃剩,這是預示來年五穀豐登來年有餘的意思。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閹雞,魚,家家必有。大年七年級,天還沒亮,人們就起牀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開始。做生意的人興在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爲柴與“財”諧音,期盼新年財源滾滾來。

藏族:

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春節期間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着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着頭布、牽着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在傣族春節習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爲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節習俗:八年級、九年級,一些村寨將舉行“象腳鼓比賽”,選手們精神振奮、擊鼓不停,誰的動作優美、鼓聲好即獲獎。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這一天要把素日裏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打開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

春節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雲天,孩子們穿着嶄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紅臉蛋,眉間點個小紅點兒,頭上扎着紅髮結,穿來跑去,好不熱鬧,大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七年級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麪條或是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彝族:

彝族過年地板上要鋪一層草。選割巖子上的草,那裏的草是純潔的草、乾淨的草,羊嘴沒有沾過的草;是獸蹄沒有踏過的草;是豐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榮,鋪青疊翠,綠草茸茸如綠氈鋪地,象徵子孫的榮華富貴。彝族過年前除催喂肥豬、釀好酒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準備——“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後堆一垛又高又整齊的柴垛,過年前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去砍柴來完成這項準備。寨子裏家家戶戶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顯示勤勞、康樂。

朝鮮族:

春節早晨起來,首先洗簌乾淨,然後換上事先準備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結束後,需進行新年第一次行禮,即所謂“拜年”。在家人拜年時,接收拜年的長輩需要給小輩一些壓歲錢;拜年時,公公婆婆除了給新過門的兒媳婦壓歲錢,還會送一些諸如化妝品、頭繩等小禮品。家人百年後有祭祖的飲食做爲早餐。然後,小輩們又出門給親戚或鄰居的長輩們拜年。春節的年飯一般爲年糕湯、打糕、米糕、鬆餅等。從春節那天起,各種民俗遊戲會陸續展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風箏等遊戲。

這是我所瞭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但其實,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纔有過年的氣息。雖然各地的春節習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麼地方,我們大家都在慶祝同一個節日——春節!

【第3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文化調查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文化調查

摘要:隨着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漢族越來越相似,不少少數民族直接摒棄本民族的一貫傳統,學習模仿漢族人的生活。雖然是先進民族文化影響、帶動了落後民族的生活,但少數民族中的風俗習慣文化,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瞭解學習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有利於保護我國民俗文化遺產。

關鍵詞:回族 節日 風俗

回族的節日風俗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除此之外,還有小的節日和紀念日,如法圖麥節、登霄節、阿舒拉節等。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的希吉來歷計算的,也就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

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爲準,全年爲12個月,單月30天,雙月29天,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伊斯蘭教歷分太陰年和太陽年兩種,現在回族多用太陰年計算。

回族的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我國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亦稱爲“大爾德”,寧夏南部山區八縣回民則稱爲“小爾德”。它與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爲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

回族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羣衆習慣稱它爲“萊麥丹月”。由於回曆是純陰曆,所以開齋節出現在每年的不同時期。

回族爲什麼要封齋呢?相傳,在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歷九月),真主把《古蘭經》的內容傳授給了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爲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爲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七年級的傍晚,太陽落山後,各地的回民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禮塔上,有的到牆頭上或房屋頂上,有的站到眼界開闊的地埂和渠壩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細心尋找月牙兒,見月牙兒就入齋。如果大多數人都沒有看見,有兩個以上的人確實看見了,立刻向本坊阿匐報告,大家也都公認“見新月了”,可以入齋了。如遇到霧氣茫茫、黑雲翻滾、黃沙彌天等特殊的氣候條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遲到八年級、九年級的晚上。現在,絕大多數回族羣衆都是按照這個習慣辦的。

但是,由於回族中的教派不同,門宦不同,加之回族又分散在全國各地,人齋的時間也不完全都是這樣。有的地方回民主張自己親自看見月牙兒才行,別人報告的不算;有的地方主張提前入齋。還有一些地方,他們不看新月,這就是老七年級派、老八年級派和老九年級派。不論入齋和開齋的時間一樣不一樣,封齋都要夠一個月,這是一致的。

入了齋月,男滿十二週歲、女滿九週歲以上的回民,要求都要封齋,也叫把齋或閉齋。理智不清的、小孩兒、老弱有病的以及婦女月經期和產期都不封齋。

在入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點)的寺師傅,站到清真寺的梆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勞,走街串巷,挨門逐戶地敲打,催醒人睡的人趕忙起來,洗手、洗臉、漱口,做封齋飯。

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備有白米、白麪、羊肉、油茶、白糖、茶葉等有營養的食品。

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喝足。如果有的人起得晚了,來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無論是在炎熱的暑夏,還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管是口乾舌燥,還是飢腸轆轆,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準吃一點東西,也不許喝一口水。不許在齋戒的期間,大量過分地漱口,嗆鼻子,更不許口噙水果糖之類的食物。平時抽菸的人在齋月裏也要堅決戒掉。做飯的人或搞飲食業買賣的人,可以品嚐,但不能嚥到肚子裏。若有人爲了滋補、壯陽、麻醉等在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在齋戒期間行房事、遺精(夢遺除外)等都算是破齋,這一天齋也就無效了。

據說,這樣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當人們封了一天齋,快到開齋時,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洗小淨,然後換上清潔的衣服,戴上白帽,上寺等候。聽見清真寺裏開齋的梆子聲後,在寺上和在家的,都開始吃“開齋飯”了

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後再吃飯。這主要是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乾渴,而不是飢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後再吃飯。相傳穆罕默德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回民現在也有這種習慣。

以上這些,只是回民狹義的齋戒。廣義的齋戒是,不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慾,表裏一致,對耳、目、身、心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飲食,挨飢餓,而兩面三刀,惡語中傷,橫行霸道,胡作非爲,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至齋月二十七,是回族羣衆很重視的“蓋德爾夜”,也有的叫“坐夜”。

“蓋德爾”是阿拉伯語,即“前定”和“高貴”之意。回族羣衆認爲,在這一夜,安拉把全部《古蘭經》通過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給穆罕默德。在這一夜做一件好事,勝過平時一個月所做的事。因此,在這一夜,回族羣衆一般都要做些可口的開齋飯,特意送到清真寺裏讓大夥兒吃,有的還請一些人到家裏吃開齋飯,經濟條件較好的還設宴待客。吃完飯,可以到清真寺贊聖、誦經,也可以在家砸一些核桃,炒一些瓜子和花生,或煮一些羊骨頭,邊吃邊聊天。整夜不眠,通宵達旦。

有些地區在這一夜還張燈結綵,互贈禮品,慶賀“蓋德爾夜”。

齋月結束,還未舉行節日會禮前,回族羣衆都要按照家庭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費士爾”錢,即交納課稅。

回族羣衆認爲,封了一個月齋,不交“費士爾”錢,便失去了帝戒的完美性,有的甚至認爲是自封了一月齋。因此,回族羣衆一般都願意履行這種義務。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開齋節。

在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民都要提前趕回家中。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羣衆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裏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早晨八點以後,回族羣衆腋下夾一個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回民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羣衆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我們知道,禮拜後,回族羣衆齊向阿匐道安,接着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匐帶領遊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最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饊子、油香、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裏,除了鄰居、朋友互拜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回族當中流傳一句俗語,叫做“七年級、八年級拜節,九年級、初四拜鱉”。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隨着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民聚居的一些地方,除節日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組織各種文娛活動。如遼寧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裏要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裏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在節日裏摔跤、扳手腕、擰指頭、打撲克;城市裏一些回民喜歡遊公園等等。

回族的古爾邦節

“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爾德·阿祖哈”,意爲“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獻牲節”、“忠孝節”、“爾德節”。寧夏南部山區等地的回族稱爲“大爾德”,雲南等地的回族稱爲“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這個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伊斯蘭教規定,教歷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麥加朝聖,朝覲的最後一天,開始舉行慶祝活動。

回族爲什麼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相傳,伊斯蘭教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間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

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受感動,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羚羊作爲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從那以後,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規定爲宰牲節,這就是傳說的“古爾邦”的來歷。

我國回族人民的古爾邦節,就是根據這一宗教來歷內容,長期發展演變的一種傳統的民族節日:有多重複合的內容,已與單純的宗教節日有了很大的區別,而且主要內容已不再是宗教內容。現在我國回族人民不論信教與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習慣,歡度古爾邦節。規模一般較大,多以村、鄉、鎮、巷等爲單位進行,有的地方按照傳統習慣要過三天,有的地方只過一天。

節前打掃室內外衛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戶戶在節前都要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孩子們換上節日的服裝,歡樂地奔跳。

節日拂曉,沐浴淨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

回族當中流傳着一句俗語叫做:“當不了月回回,總得當個年回回。”這話的意思是,無論多忙,這一年一度的會禮和慶祝活動要參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風俗習慣,那麼,你也得隨俗。

古爾邦節的會禮和開齋節一樣,非常隆重。大家歡聚一堂,由阿匐帶領全體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個大的鄉鎮舉行,可謂人山人海,多而不亂。在聚禮中,大家要回憶這一年當中做過哪些錯事,犯過哪些罪行,阿匐要宣講“瓦爾茲”,即教義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後大家互道“色倆目”問好。

會禮結束後,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這就是節日裏,除了炸油香、饊子、會禮外,還要宰牛、羊、駱駝。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峯駱駝。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我國穆斯林在齋月吃肉、在古爾邦節宰牲的這種習俗,過去是普通中國人所詫異的,而對伊斯蘭教義有正確認識的唐人杜環在《經行記》中,特別點出這兩件事,說是“食肉作齋,以殺牲爲功德”。

宰牲典禮舉行後,家家戶戶又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一邊煮肉,一邊給孩子吩咐:吃完肉,骨頭不能扔給狗嚼,要用黃土覆蓋。這在古爾邦節是一種講究。肉煮熟後,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燴成菜。而後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菜,相互登門賀節。有的還要請阿匐到家唸經,吃油香,同時,還要去遊墳,緬懷先人。這種慶賀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地互有異同。有些地方除了參加聚禮和訪親問友外,還組織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新疆地區的回民在古爾邦節,無論男女,喜歡組織各種遊藝活動,歡天喜地,格外熱鬧。新疆農村一般還舉行叼羊、對唱等活動,對唱時,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特別愛唱《花兒與少年》等歌曲。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裏唱“花兒”。各地伊斯蘭教協會在古爾邦節,一般都要舉行招待會,邀請回族知名人士、阿匐等人蔘加。我國人民政府還明文規定,古爾邦節給回民放假一天,並給城鎮戶增供羊肉、香油、優粉等,予以特殊照顧。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還和回族羣衆一起參加節日慶祝活動,暢敘情誼,祝賀回族節日幸福、快樂,增進了民族團結,給回族的傳統節日增添了新的內容,賦予了新的意義。

回族的聖紀節

聖紀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是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相傳穆罕默德於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誕生於阿拉伯麥加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爲“受到高度讚美的人”)。

伊斯蘭教歷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歸真,終年63歲,葬於麥地那。

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國外的伊斯蘭教徒一般都過“聖紀節”,爲紀念穆罕默德的誕生而舉行。我國新疆有些回民也過聖紀節。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而後吃喝遊玩一天。重慶市的一些回民過去每到聖紀節前夕,先請教民在晚拜後來清真寺贊聖,清真寺門口、大殿以及周圍張燈結綵,教民們“饗以盛饌而散”。這天晚上的菜以炒牛肝爲最味美。第二天爲正式紀念日,由衆教民正式舉行。

我國其他地方的回民一般都將“聖誕”和“聖忌”合併紀念,俗稱“聖會”。特別是西北地區過聖紀節時,側重紀念逝世日,就像給先人過週年一樣,誦經念“爾麥裏”,以示懷念。

節前,由清真寺裏的主持阿匐講一下過節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並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面、採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羣衆自願來乾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爲是行善做好事,因此,爭先恐後,不亦樂乎。

節日裏,清真寺張燈結綵,掛起橫幅,橫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書寫紀念穆罕默德的字樣,有的還寫聖紀大會標語。1990年筆者在四川省成都市皇城清真寺參加聖紀節,寺院裏張貼着醒目的標語:學習穆聖高風亮節的偉大情操,學習穆聖偉大謙遜的品德,學習穆聖大公無私的優良作風,學習穆聖堅忍不拔的精神,學習穆聖廉潔儉樸的美德等。

這一天,回族羣衆聚集在清真寺誦經、贊聖、禮拜,並由阿匐宣講穆罕默德的生平簡歷,功績品德,以及在傳教中所受種種磨難和許多智勇、善辯、善戰的生動歷史故事,教育回族羣衆不忘至聖的教誨,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這一天穆斯林還要做討白(意即仟悔)。回民認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做討白的要痛改前非,求主饒恕,有過就改,誓不再犯,決心立功,矢志不移。

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有的地方經濟條件較好,地方也寬敞,擺上十幾桌乃至幾十桌飯菜,大家歡歡喜喜,一起進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兒飯,回族羣衆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對於節前散了“乜貼”,捐散了東西,而沒來進餐的,要託親友、鄰居給帶一份“油香”去品嚐。

總之,回族過聖紀節的特點是衆人贊聖,衆人捐散,衆人一起來吃飯,表現了回族人民團結、友愛的精神和喜悅的心情。

回族的其他節日

回族除了過三大節日外,回族聚居區的穆斯林還過法圖麥節、阿舒拉節、登霄節等。

(一)法圖麥節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爲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裏,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匐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之後,讓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來吃。這雜豆粥是用黃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綠豆、大豆等十幾種豆類加肉了和蔥、姜、鹽等各種調料熬成的一種稀粥。

回民吃這種雜豆粥是有來歷的。傳說很早以前,法圖麥的丈夫阿里帶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沒東西吃了,兵荒馬亂,爲安撫人心,法圖麥到河邊揀了一衣襟各式各樣的小花石頭,拿回來淘洗了兩遍就下到鍋裏煮,在人們正鬧着要吃飯時,法圖麥說米已下鍋,正在這時鍋裏噴出豆味。法圖麥打開鍋一看,那各樣石頭變成了小花豆,香味撲鼻。阿里高興地說,今天弟兄們放開肚皮吃吧。士兵們每人吃四五碗,邊吃邊讚揚法圖麥的功績。有的吃飽了還撐着吃,結果一個穆斯林弟兄因吃得太多“無常”了,阿里當衆宣佈,今天吃飯“無常”的真主不降罪。

爲了紀念法圖麥的這一傳奇行動,表示對她的尊敬,至今回民當中仍保留着吃雜豆粥的習俗。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不在家吃飯,專門去吃雜豆粥,吃時湊錢湊糧一起做着吃,請人、送人吃,大家盡情地吃,直到把肚皮撐圓。所以,現在回回把這一天叫媽媽會,也叫法圖麥節或姑太節。

(二)阿舒拉節

在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阿舒拉源出希伯來文,意爲“第十天”,一般指希吉來歷一月十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把這一天看做神聖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賽因因在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所以這一天又成爲什葉派紀念侯賽因的哀悼日,後來發展爲阿舒拉節。

我國回族伊斯蘭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過阿舒拉節。節日這天,用各種豆類熬粥,回民把這種飯叫阿舒拉飯。

爲什麼要吃阿舒拉飯呢?傳說在遠古時期,真主派了一位能言善辯,處事穩重,胸懷坦蕩,有能力、有耐性的先知怒哈去勸說崇拜偶像的人。怒哈和顏悅色,千方百計地宣傳真主的信條,一部分人被說服接受了他宣傳的信條,而另一部分地位較高的人不但不聽他的勸說,還譏笑他。怒哈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祈求真主不要在人世間留這些人。真主聽了怒哈的話,向他默示,儘快製造方舟,怒哈就到一個偏僻安靜的地方自己製造了船,帶着那些歸信安拉的人登舟,並在世界上各種動物和禽類中各選一對載在船上。怒哈一行剛駛船離岸,天上的水門便大開,飛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噴涌,一時間洪水漫世,那些不信真主的人全都喪命。最後天上的水門漸漸閉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怒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

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們忍不住飢餓,亂喊亂叫。怒哈到山下揀了各種各樣的豆子下鍋煮着吃,結果幾把雜豆煮了一大鍋,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怒哈聖人的命。

現在,我國回族人民爲了紀念這一天,仍保留着吃雜豆粥的習俗,回民管它叫憶苦思甜飯。

(三)登霄節

登霄節不是所有的回民都過,主要是一些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參加。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爲“階梯”。

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匐講“瓦爾茲”。

相傳,穆罕默德聖人在52歲時,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 爲了躲避一些反對派的攻擊和謀害,而到他妹妹溫母哈尼家中暫時隱蔽。就在這天晚上,真主命令折不裏勒天仙牽上仙馬來接穆罕默德。穆聖在折不裏勒的陪伴下,乘天馬從麥加到耶路撒冷,雖然路途遙遠,可一剎那就到達了。穆聖從耶路撒冷登霄,登到第六層時,會見了穆撒聖人,穆撒讓穆罕默德向真主禮一拜,而他禮了三拜,現在回族穆斯林遵聖行,把這三拜作爲‘副天命”。穆聖又邀游到第七層時,見到了“天堂”、“火獄”等,返回到第六層時,又遇見了穆撒,穆罕默德告知真主說今後日禮五十次拜作爲天命。穆撒聽後說,這樣穆斯林沒那麼多時間,可能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這樣做確實受不了,就連續九次求真主減少拜數,直至減.到一日五次禮拜,黎明穆罕默德重返麥加。這就是一日五次禮拜的由來。據回族學者講,這五次禮拜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定的,都必須是中心拜,過早過遲都不合適。一般說晨禮是晚夕與白晝之中心,晌禮是一日之中心,晡禮是一日五次禮拜之中心,昏禮是白晝與夜晚之中心,宵禮是夜晚之中心。

現在回族紀念登霄節,除了禮拜、祈禱外,阿匐還要着重宣講穆罕默德登霄的意義、情景,講述真主對穆聖的特別恩賜,講述穆斯林都要以穆聖的言行爲鏡子,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回族節日民俗的特點

第一,回族過節不過年。回族人民習慣於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傳統節日和阿舒拉節、法圖麥節、登霄節等節日,不過回曆年,也不過陰曆年——春節。

伊斯蘭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麥加遷至麥地那,稱爲“希吉來”。穆罕默德逝世後,爲了紀念這一具有意義的歷史事件,就把“希吉來”定爲伊斯蘭教紀元,並以該年教歷一月一日(穆罕默德入麥地那的第二天)爲歲首,即元年元旦。現在一般回民只記本民族的節日時間,不大注意伊斯蘭教的元旦時間,也不過元旦節。回族人民始終不講究過年,即使是中國全民性的傳統節日——春節,回族一般也不過。城市裏跟隨過春節的人,春節期間,家門上不貼對聯,晚上不放鞭炮,不給孩子壓歲錢,也不讓孩子叩頭拜年。

回民也不過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節日,如祭祀屈原的端午節,以拜月爲主的中秋節,以及清明節、臘八節等;居住在彝族地區的回民不過“火把節”;居住在廣西、桂林、柳州、南寧、靈川、永福、平羅等地的回民均不過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苗年、瑤族的盤五節等等。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居住在城市裏的一些回民或回漢雜居區的回民,因受漢族的影響,有的也過春節、中秋節等。春節雖沒有什麼講究,但也在大年七年級早上吃餃子,也給一些漢族同志拜年,有的在端午節也吃清真糉子。中秋節,雖然不拿月餅作爲供品去拜月,但也購買清真月餅自己吃,送親戚朋友,祝福全家團圓。

第二,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具有全民性、穩定性、紀念性等特點。如回族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無論信教不信教,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大人還是小孩都過自己的節日。如開齋節,雖然現在有許多年輕人不封齋,但照樣過開齋節,而且過這兩個節日規模都很大,聚禮時有的地方多達幾萬人,它已深深地紮根於廣大的回族羣衆當中。從回族形成到現在基本上一直是穩定的,有變化也是緩慢的。如過去回族節日裏不玩不鬧,現在節日裏,年輕回民有的參加一些武術、體育等文娛活動。其他形式不變,始終保持傳統節日的穩定性。回族的三大節日和其他節日還有紀念性的特點。如聖紀節是爲了紀念穆罕默德,法圖麥節是爲了紀念聖人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等等。

第三,回族傳統節日還具有交流學習、貿易等文化特點。回民在節日期間,一般以清真寺爲中心,在會禮前後,四面八方的穆斯林老小彙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暢敘情懷,加深親朋好友的往來,一些平日有過誤會、矛盾的,節日期間通過長者牽線搭橋,相互致“色倆目”問候,並表示道歉。近幾年來,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穆斯林兄弟還互相交流經濟信息等。另外,回民每過一次節日,使大家接受一次教育,通過阿匐宣講“瓦爾茲”,掌握伊斯蘭教的歷史知識和教義、教律的基本知識,一些在機關、廠礦、學校工作的人還可以學習到穆斯林日常生活習慣中應注意和掌握的知識。

近幾年來,回族在過節時越來越注意商業貿易。根據回族節日的消費特點,買賣牛、羊肉及其他飲食和蔬菜,買賣民族用品,如湯瓶、吊罐、白帽、蓋頭、衣服等,還有的買賣各種伊斯蘭經典書刊、衛生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