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三國曆史故事(多篇)

新版三國曆史故事(多篇)

國曆史故事 篇一

官渡之戰,袁紹集團損失巨大,其中武將張頜、高覽選擇投降,謀臣許攸因爲內部謀臣爭鬥而投靠曹操。武將顏良文丑自己淳于瓊戰死,謀臣沮授被擒後死了,田豐在官渡之戰時已經下獄,而袁紹剛剛回去,就選擇殺了田豐。當時袁紹帶領的十幾萬大軍,更是死了有七八萬之多。原來對於曹操的絕對優勢,到了官渡之戰後,已經最多達到持平的狀態了。

田豐給袁紹提建議,趁着曹操攻打劉備的檔口趕緊發動進攻,而袁紹則說,哎呦喂,我的小兒子生病了,不能打仗。氣的田豐用柺杖觸地,連連大罵“千載難逢的時機,因爲孩子生病就放棄了”,由此被袁紹疏遠。後來曹操打敗了劉備,回師防守,袁紹想要一戰定勝負,田豐又建議他選拔精銳,攻打曹操防守薄弱處,結果袁紹不願意聽,田豐還反覆勸說,惹得袁紹發怒,藉口他擾亂軍心關到了牢房裏。後來袁紹官渡之戰失敗,僅僅八百人跑回去了,回去後大家都以爲田豐夢獲得重用,田豐卻說,我的死期到了。果然,袁紹因爲愧對田豐選擇殺掉了他。

從這裏看,一個是袁紹相當剛愎自用,對於謀臣提出的建議,往往不予採納。另一個是袁紹不夢正確面對失敗,失敗或者犯了錯誤之後更願意遷怒於人。第三個,袁紹其實是個大糊塗蛋,對於戰略形式的變化很不敏感,對於戰略目標很有點俠客精神——能一次決戰搞定就不願意拖着。第四,袁紹不懂兵法。這樣一個人物,妄爲四世三公,少年成名,統帥四州之地,卻難有所成。尤其碰上曹操這樣的對手時,袁紹在經營四周之地時,對百姓是很好的。所以普通民衆很支持他。這可以說是其唯一優點了。

袁紹起於南陽,然後又受封冀州等州。在南陽收下逢紀和許攸,在冀州又收下沮授、田豐、郭圖、審配等人,這些人在內部並不和諧,各自不服氣不說,還相互形成阻力,給對方暗中下絆子,在袁紹面前身後爭權奪利,以謀取個人利益。其中以沮授、田豐和許攸名聲較大。但是三個人的意見經常都不被採納。雖然袁紹統一北方四州時聽了沮授的戰略部屬,但是拿下四州之後的袁紹一下子自信心爆棚,唯一相信的是眼前的利益和個人的臉面,對於衆多謀臣,因爲各自有各自幫助的幼主,所以也完全不能形成合力。

所以就算是他不死,曹操也會加快消滅袁紹集團。袁紹不死,必被捉。捉住之後,曹操會把袁紹待若上賓,請漢獻帝賞賜大官,比如封冀公。然後以袁紹的名義,讓手下投降。投降者,都官加一級,然後都養起來,然後再擇優錄用。很多諸侯看曹操對人們的優待,很多人會率軍來降。天下還有誰呀?劉表,劉彰,張魯,馬騰,孫權,劉備。來者高官厚祿,高薪養官。那時天下可能只剩下劉備和孫權。

劉備依附劉表,劉表已降,劉備無處可去。要麼投降,要麼遠走他鄉,伺機而動。肯定沒有了三分天下。可能會奔波半生,以皇叔之名,回到漢獻帝身邊。在看孫權,假如的孫權比歷史的孫權實力要低,因爲曹操以佔天時,有的人和,孫權十有八九也會納降,天下大定矣。曹操可能成爲一代名臣,或者通過禪位,成爲大魏的開國明君。曹操知道歷史發展成這樣,不禁哈哈大笑,也沒有了觀滄海。綜上所述,小編認爲即便袁紹活着,也是遲早被曹操分割吞食的下場。

國曆史故事 篇二

曹操是大政治家兼文學家,碰上蔡文姬這個絕世才女,沒擦出火花,豈知遺憾,簡直白瞎了一堵牆。於是忍不住疑問:曹阿瞞這個漁獵高手,花了那麼大代價才搞回來的絕世美女,怎麼會便宜了農家大爺?

曹操的好色,段位很高,從來不看對方身份,尤其喜歡成熟少婦,甚至連女人帶孩子一起收下。有一次曹操還對人深情地說:世上有像我這樣對乾兒子這麼好的嗎?

對了,蔡文姬也有兒子,她在匈奴,與南匈奴左賢王生了倆兒子。中原大才女,怎麼會嫁給匈奴人,和親也輪不上她啊?

事實上,蔡文姬比較慘,她是被擄掠過去的。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山河破碎。對蔡文姬來說,國恨和家難交織。早先她被父親蔡邕,嫁給了河東士族衛仲道爲妻。河東衛氏始於西漢衛青,豪門家族,才女配豪門,美滿姻緣。可惜老天嫉妒,婚後不久,衛仲道病逝,未留下子女,蔡文姬只好又回到孃家生活。

接着又一大磨難降臨,蔡邕因爲惋惜於董卓之死,說了幾句不當的話,竟然被司徒王允處死。蔡邕一生無子,偌大的蔡家,僅剩一個出歸的蔡文姬。古代社會,沒有男人做頂樑柱,這樣的家庭命運會很慘。

果然,東漢帝國的馬仔南匈奴趁火打劫,失去父親庇護的蔡文姬,不幸被亂兵劫掠,落入左賢王帳中。可憐一代才女,怎麼也沒料到會遭此磨難。這一呆就是十二年,期間爲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

轉眼來到建安十一年。某一天,曹操偶然想起忘年交蔡邕。

蔡邕算得上東漢第一學術大家,文學、歷史、書法、音樂、經學無所不通,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絕對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當年董卓爲了得到蔡邕,不惜以滅族威脅,迫使蔡邕出山爲官。

王允將蔡邕投入監獄後,滿朝譁然,紛紛替他求情,曾任司徒的馬日磾差點跟王允急眼:這種曠世奇才,你殺了他就等於斷了漢家歷史,絕了很多經學傳承。蔡邕當時正在編寫漢史,他自請黥面或斷雙足,但求留得一命完成漢史。

倘若王允手下留情,或許又是一部《史記》誕生。可惜王允太固執,殺了蔡邕!當時的另一位經學大家鄭玄感慨,漢家的事再也沒人能考證了!馬日磾更是破口大罵王允“命不長”。

可見,蔡邕就是當時學術界、文學界的一座豐碑。曹操是個文藝小青年,他對辭賦、書法等藝術癡迷到發狂,尤其對“八分書”着迷,蔡邕就是“八分書”祖師爺級別的大師。

據有關史料考證,曹操年輕的時候,曾經與蔡邕有一段亦師亦友的交往。曹丕曾經說“家公與蔡伯喈(蔡邕)有管鮑之好”,也直接驗證了他們的這段情誼。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蔡邕唯一的後人蔡文姬,竟然流落匈奴。曹操一時心不能平,於是令人持重金入匈奴,求贖蔡文姬,以便逢年過節,蔡邕的墳頭有人添一壺濁酒。

就這樣,蔡文姬抖落一身草原的塵土,滿懷蒼傷回到故土。

於是,曹操盼望着盼着,春天的腳步到了,蔡文姬婀娜而至,曹操慷慨地一揮手,將她賜給了“農夫”董祀爲妻。

搞什麼雞嘛!阿瞞吶,你該盛裝迎接,將她迎入你的洞房嘛!這纔是符合你的情趣,才符合才子佳人的歸宿嘛!難道你嫌棄蔡文姬沒給你帶回來“乾兒子”?

假如你跟曹操,可以達到勾肩搭背喝小酒的程度,他會一腳踢你屁股上:滾犢子,你把老子當變態色魔啦?我阿瞞好色,對女人也不挑剔,不管她是否婚配,是否生子,甚至不管她以前是良人還是歌妓。不過我要的是美女,能給我娛樂的美女,不是女神。

世人都以爲,才女必是美女,否則很倒胃口。蔡文姬應該不會讓人倒胃口,恐怕也算不上美女,因爲正史裏面,除了蔡文姬的才情描寫,沒有一句相貌描述。假如蔡文姬是美女,史書怎肯錯過?蔡文姬不符合曹操的情趣。

史書中交代得很清楚,曹操是感念蔡邕無人祭奠,這纔想起流落匈奴的蔡文姬。如果爲了漁色,曹操怎麼能等到十二年後才動手?難道嫌瓜不熟?

以曹操跟蔡邕的交往,很可能曹操早年就認識蔡文姬,如果曹操有心思,他與蔡文姬的交集,不會拖延至十幾年後。

所以,曹操重金贖回蔡文姬,心思很“純潔”,別想歪了!

至於給蔡文姬找個新婆家,那就更好理解了。古代男人就是女人的歸宿,你總不能讓蔡文姬無依無靠,繼續飄零吧。

那麼爲何把她嫁給一個“農夫”呢?

董祀在歷史上因爲蔡文姬留下姓名,史書稱他爲“屯田都尉”。“屯田”就是種田嗎?都尉是莊稼漢嗎?

都尉,是漢朝的中級軍官,是郡守的助手,地方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軍分區司令,兼地市級公安局長。屯田都尉,是東漢設立的,以軍屯爲目的的地方軍事長官。

屯田都尉都尉的俸祿,大約千石或比兩千石(一千二百石),跟二千石的部級幹部稍有點差距,至少算是中級官員了。請問,哪個莊稼漢這麼大譜?

所以,曹操爲蔡文姬的安排應該算比較周全了。只是後來又發生了一個插曲,又給了後人遐想的空間。

這位“莊稼漢”董祀後來不知道爲啥,犯了死罪,執行令已經下達。蔡文姬聞訊,大冬天披頭散髮,赤足徒步,求見曹操爲丈夫求情。

曹操很爲難:命令已經下達了。蔡文姬說:“您的馬廄裏有的是千里馬,您難道還吝嗇派人騎快馬,追回命令嗎?”說話間蔡文姬面色慼慼,磕頭不止,聲音悲涼。

曹操憐香惜玉啊,他立刻心軟了,於是派快馬追回死刑令。又讓人趕緊取來衣巾鞋襪,給蔡文姬穿上。

藉着不多的見面機會,曹操問蔡文姬,當年令尊藏書萬卷,聽說大多零落散失,是否還有剩餘?蔡文姬長嘆:當初留到我手上只剩四千多卷,幾經顛沛,所剩無幾了。不過我還能記得其中四百卷,如有需要,妾可以默記下來。

曹操大喜,意外收穫啊,雖然不算多,可也算是至寶,於是賞賜蔡文姬大量紙筆。這位女才子真是名不虛傳,四百卷資料,她“文無遺誤”地默記出來。

有人說,曹操真是奸雄,原來他贖回蔡文姬,目的就是爲了蔡邕遺留的藏書吶!呵呵,過度解讀了。

這就是曹操與蔡文姬之間的那點事,沒有愛情,沒有糾葛,甚至連一點波瀾都沒有。如果你覺得遺憾,歷史那面背景牆永遠不倒,自己去塗抹吧,不過要有“本故事純屬虛構”的字樣,免得有人又抱着屯田都尉叫大爺了!

國曆史故事大全5篇精選 篇三

曹操假糧臺計破南皮城

在古南皮城四周,有三十二座土臺子,名叫草糧臺。你別小看這土疙瘩,當年可是爲曹操破南皮立下了大功勞呢!

官渡之戰後,袁紹兵敗南皮。曹操率十萬大軍乘勝追來,兵臨城下,企圖在這裏一舉滅掉袁氏。袁紹依仗着城池堅固,糧草充裕,固守不戰。曹操遠道而來,糧草不足,利在速戰速決。可幾番攻城,都被滾木礌石打退。

這樣一直相持了十幾天,城攻不下,曹軍的糧草可成了大問題。夜風送寒,更鼓聲聲,曹操悶悶不樂,便帶領着幾員戰將巡視各營。他來到城北射雉臺,居高臨下,不覺心生一計。回營後,立刻下令固守營寨,偃旗息鼓。

袁紹見曹兵受挫後不再攻城,非常高興,嘉勉衆將官道:“我今以逸待勞,城固糧足。曹操連連受挫,加上糧草短缺,不消幾日,必將不戰自退。你們只須努力守城便是。”

這天早晨,袁紹還在夢中,軍校急報:“曹營一夜之間糧草堆積如山。”袁紹哪裏肯信?帽子未及戴上,急忙登上城樓瞭望,果見曹營一座座蒙罩着葦蓆的大垛,分明是新運來的糧草。袁紹心中疑惑,便派了幾個心腹化裝出城,探聽虛實。曹操料定袁紹必有此招,早已“如此這般”地吩咐下去,做了佈置。

整整一天,袁紹如坐鍼氈。天黑後,探子回報:“啓稟主公,小的已探明,據當地百姓說,那些糧草是曹操早年暗暗儲存在當地地窖裏的,如今搬了出來。”袁紹一聽,拍案大怒:“你誤聽謠傳,動搖軍心,推出去斬了!”

又一個探子回來稟報,和前一個說得不差分毫,結果又被砍了腦袋。

雖說幾個探子報的一樣,袁紹還是將信將疑。爲了弄清真假,第二天又派了大兒子袁譚出城打聽。袁譚回來惶惶不安地說,他化裝成曹軍混進大營,親眼看見,曹軍從糧垛上揹走一袋袋糧食。就連曹軍的馬,喂的也都是精草精料。

袁紹聽了,長嘆一聲:“天敗我也!”一下癱坐在太師椅上。這時衆將官紛紛稟報,曹軍連連向城內發射信箭,惑我軍心,軍士們無心再戰。袁紹見大勢已去,決定棄南皮奔河間,再做打算。

怎樣逃脫呢?袁紹用了個聲東擊西的“金蟬脫殼”計。這天半夜,他命袁譚從北門正面突圍,待兩軍交鋒後,自己率一隊兵馬,偷偷打開了西門。剛逃到城西太史河邊,一聲炮響,伏兵齊出,攔住去路。曹操在馬上撫掌大笑道:“袁本國中我計矣!還不下馬投降!”

袁紹心驚膽戰,勒馬問道:“此話怎講?”曹操冷笑一聲道:“我今說破,叫你死個明白。”於是便說出了實情……袁紹聽了,悔恨不已,可是已經晚了。兩軍交戰,直殺到天亮,血染太史河。這一仗,袁紹雖然逃脫,但大兒子袁譚卻被亂軍所殺。

曹操是怎樣計破南皮的呢?原來,那天晚上他與幾個戰將巡營到城北射雉臺上,猛然想起這射雉臺是當年齊桓公北伐山戎時,爲習弓射獵而修築的。當時一員大將跺着腳說:“我軍要有這樣一座糧山就好了!”一句話提醒了曹操。是啊,兵不厭詐,我何不來個以假亂真!他深知袁紹多疑,決不會輕易上當,於是經過精心謀劃,定下了造假糧臺之計。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假糧臺計破南皮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