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精彩多篇)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精彩多篇)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一

物理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準備

技能準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錶。

知識準備:

1.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4. 彈簧測力計拉着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木塊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探究導引

探究指導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鞦韆會停下來,踢出去的足球會停下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爲受到了摩擦力。

運動物體產生摩擦力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物體間要相互接觸,且擠壓;2.接觸面要粗糙;3.兩物體間要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產生摩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接觸面積。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探究過程:

1.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塊上加5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塊上加20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鋪上棉布,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6. 將木塊翻轉,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探究結論: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

4.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二

實驗目的:

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紙板、溫度計、水、秒錶

實驗步驟:

1.按裝置圖安裝實驗儀器,向燒杯中加入溫水,水位高爲燒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並觀察。(觀察水的溫度變化,水發出的聲音變化,水中的氣泡變化)

描述實驗中水的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情景:

(1)水中氣泡在沸騰前,沸騰時

(2)水的聲音在沸騰前,沸騰時

3.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計時,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填入下表中,至沸騰後兩分鐘停止。

實驗記錄表:

時間(分) 0 0.5 1 1.5 2 2.5 3 …

溫度(℃)

4、觀察撤火後水是否還繼續保持沸騰?

5、實驗結果分析:

①以時間爲橫座標,溫度爲縱座標,根據記錄用描點法作出水的沸騰圖像。

②請學生敘述實驗現象。

沸騰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來,水聲;繼續加熱時,水中發生劇烈的現象,大量上升並且變(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氣,散到空氣中,水聲變(填“大”或“小”)。

沸騰的概念:

③實驗中是否一加熱,水就沸騰?

④水沸騰時溫度如何變化?

⑤停止加熱,水是否還繼續沸騰?說明什麼?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三

〔實驗名稱〕

平面鏡成像

〔實驗日期〕

2013年7月31日

〔實驗目的〕

驗證平面鏡成像的規律:物體在平面鏡裏成正立的虛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們的對應點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實驗儀器和藥品〕

平板玻璃一塊,兩根相同的蠟燭,木板一條(約60×15×4釐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將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側面從中央向兩邊畫有等距離的刻線。

〔實驗步驟〕

1.按圖2.5-1組裝好儀器。使平板玻璃正對着全班同學,在玻璃後面放沒有點燃的蠟燭甲,前面放點燃的蠟燭乙。移動沒有點燃的蠟燭(或點燃的蠟燭)的位置,直到從玻璃前邊的各處看到玻璃後邊的蠟燭甲好像也點燃爲止。

2.將裝置儀器的木板轉過90°,讓同學看到蠟燭甲並沒有點燃,說明剛纔看到蠟燭甲好像點燃的情形,實際是點燃的蠟燭乙在平板玻璃裏成的虛像。虛像是正立的,和物體大小相等,虛像的位置和蠟燭甲完全重合。

3.觀察蠟燭乙(物)和蠟燭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連線跟玻璃(鏡面)垂直,藉助於木板側面的刻線,可得到物和像距鏡面的距離相等。

〔實驗現象〕

物體在平面鏡裏成正立的虛像,像和物大小相等

〔實驗解釋及結論〕

物體在平面鏡裏成正立的虛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們的對應點的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實驗評價與討論〕

1.選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實驗,效果較好。因爲玻璃厚了,會明顯的看到由玻璃前後表面反射所成的兩個虛像。

2.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傾斜或晃動都會改變虛像的位置,影響實驗效果。

3.實驗時,玻璃後面的背景應暗一些。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木壘縣哈族中學

掃力唐別克。卡吾肯

2013年7月31日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四

一、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麼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隻),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現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並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後所成的像並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後放上一隻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後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後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現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麼誤差,關鍵在於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爲什麼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五

探究課題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麼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律。

所需器材

蠟燭(兩隻),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現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並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後所成的像並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後放上一隻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後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後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現是相等的。

5.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麼誤差,關鍵在於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6.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人向平面鏡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爲什麼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六

以天平、量筒、燒杯等實驗儀器測定牛奶的密度爲例。

一(實驗名稱)用天平、量筒、燒杯等實驗儀器測定牛奶的密度

二(實驗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牛奶的密度。

三(實驗材料和器材)牛奶、天平、砝碼、量筒、燒杯。

四(實驗原理)ρ=m/V 。

五(實驗方法(步驟))

1. 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按天平使用規則調節天平平衡;

2. 將適量的液體加入到燒杯中,用天平稱量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記錄於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3. 將量筒放在水平臺面上,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示數並記下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

4. 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下的液體的質量m2,記錄於表格中;

5. 根據ρ=(m1-m2)/V ,計算出牛奶的密度;

6. 爲確保測量準確,可進行多次測量(一般不少於3次),取ρ的平均值,作爲測定結果。

(注意的問題)倒入、倒出液體時應小心,不能溢出。否則造成測量誤差。

六(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表格、圖象、計算))略。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七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目的:

觀察沸騰現象,找出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燒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水、秒錶。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器材。在燒杯中加入30ml的水。

2、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當水沸騰,即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min在表格中記錄溫度計的示數T,記錄10次數據。

3、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冷卻後再整理器材。

5、以溫度T爲橫座標,時間t爲縱座標,在下圖中的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從而繪製成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關係的圖像;

6、整理、分析實驗數據及其圖像,歸納出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國中物理實驗報告 篇八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張開一定的角度,然後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法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絲等金屬絲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可以看到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地球上去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金箔仍張開並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地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乾燥,以免表面漏電。

實驗目的

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杯裏放入適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後把溫度計插入水裏。

②把酒精燈點着,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60℃以下時,隨着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結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