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貝多芬的經典勵志故事(精品多篇)

貝多芬的經典勵志故事(精品多篇)

貝多芬的經歷 篇一

童年經歷

1770年12月17日,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的貧窮家庭。父親是當地碌碌無爲的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宮廷大廚師的女兒。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路德維希·凡·貝多芬顯露出了音樂上的才華,但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常常遭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在五歲時患上中耳炎,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在十一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十三歲的貝多芬參加宮廷樂隊擔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8歲起就登臺演出,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充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是貝多芬“音樂僕役”生涯的開始。

求學時期

1781年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學習鋼琴和作曲,貝多芬還跟弗蘭茲·安東·里斯學習小提琴,在新老師的指導下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1787年到維也納後,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剛開始的時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讓他演奏音樂,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也跟隨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列裏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達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爲迅速。貝多芬在此期間創作《F小調前奏曲》、兩首前奏曲等。

痛苦經歷

貝多芬三十歲時纔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他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的執着追求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1801年,貝多芬愛上了朱列塔·圭恰迪爾,他把《月光奏鳴曲》獻給她。他在痛苦中仍然頑強地創作《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着貝多芬精神狀態的轉機,同時也標誌着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着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1813-1817年貝多芬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8一1827年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健康情況惡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鉅作《第九交響曲》。

晚年時期

四十六歲的貝多芬聽覺完全喪失,依然堅持音樂創作。晚年的貝多芬創作最後幾首絃樂四重奏。1826年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去世。

貝多芬的故事 篇二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專心致志進行研究是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對於一位作曲家來說,最寶貴的是從其他事務中擺脫出來,把注意力集中在創作上。貝多芬因全身心地投入於音樂創作之中,經常會忘記其他事情。以下是兩個例子。

據說貝多芬在全神貫注地創作《田園交響曲》期間,有一天到一家餐館去用餐。他點了菜,但等了許久還不見上菜,於是他便開始思考他正在創作的曲子。當服務員端上菜來時,貝多芬說:“謝謝,我已用過餐了。”他把服務員打發走之後留下餐費便走了。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送給貝多芬一匹駿馬。貝多芬當時做了人人都會做的事,騎上馬繞城遛了一圈。騎了幾次以後,他慢慢地把這匹馬忘了,又開始步行或乘馬車旅行。但是他的僕人並沒有錯過這樣的機會。他把該馬照管起來,當發現貝多芬不再查問之後,便將它佔爲己有。僕人把馬寄養在別人的馬廄裏,暗暗地付賬,以免被他的主人知道馬的存在。他經常一有機會就把該馬租出去,用得來的錢支付他的開支,其餘的收入都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貝多芬的勵志故事 篇三

貝多芬是個不一般的天才,他雖然一生專注於音樂,但是他的許多事蹟非常觸動人心。貝多芬的悲慘身世讓他的脾氣變得暴躁古怪,但他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他的父親從他苦練鋼琴,他並沒有因此痛恨音樂。反而把他的所有精力都用於創作音樂,由於他的天賦和勤奮,他很快得以成名。

少年時期的貝多芬失去了母親,他並沒有陷在對於母親那種溫柔的感情裏無法自拔。不久後父親也去世,他得到了自由的空間。貝多芬的感人事蹟在於他一個人承擔起全家的生計,他的弟弟妹妹們的生活全由他自己一人照顧。貝多芬不得不以喜愛的音樂當做養家的工具,以此供養家人的生活,爲了生計,他只好努力賺錢。

當貝多芬徜徉在音樂的世界,享受音樂帶來的幸福時。他的耳朵出現了問題,在此之後,他的聽力一天天衰退,最終導致了耳聾。耳聾給他帶來打擊非常大,他無法再聽到喜愛的音樂,也沒有辦法再創作音樂。但貝多芬對音樂非常執着,他用骨傳導法來聽聲練習,在耳聾的情況下仍然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

貝多芬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貝多芬的感人事蹟在於一次次戰勝自己,戰勝苦難。他有着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悲慘的幼年,淒涼的少年,窘迫的中年,他都執着於音樂。貝多芬的感人事蹟不止於此,他堅持的一生不是沒有意義的,貝多芬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音樂作品。

貝多芬這麼窮的原因 篇四

以前的音樂家地位比較低,西方古希臘時代學藝術是貴族的事情,古羅馬以後是由奴隸學習來娛樂貴族的,所以沒有地位要依賴貴族,知道莫扎特纔開始做獨立的音樂家,那個時代要想生活的好必須得有貴族支持,即使獨立也需要做一些能取悅貴族的音樂。知道19世紀有了出版商這種事情纔開始改善,但是大權當然在出版商手裏。當然也有很富裕的音樂家比如亨德爾、門德爾鬆、普契尼、帕格尼尼等人。但與他們相比大多數音樂家還是需要取悅一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