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食品安全性已成爲當今影響廣泛而深遠的社會性問題。加強食品安全性的管理,對食品安全性進行監控,建立相應的社會管理體系是各國食品生產者、供應者、管理部門的共同責任。目前,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食品安全立法

作爲各國政府,因爲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涉及所有居民的健康。一些重大食品安全時間甚至涉及社會安定和國家安全,各國均已立法形式來保障食譜你的安全性。如:美國的《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我國《食品衛生法》;世界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的《食品法典》(供各國參考並藉以協調國際食品貿易中出現的食品安全性標準問題)。

2.建立藥物管理機制

對食品生產和供應系統所用的各種化學品,包括農藥、獸藥、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種類、用量和使用範圍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登記等。

3.建立健全市場食品安全性的檢驗制度,加強執法,保障人民健康

在市售食品多渠來源以及食品中可能的危害因子因時間地點而多變的條件下,僅通過生產、加工等過程的監測與管理還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可靠。加強食品市場管理,建立食品市場檢驗制度,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法規是政府管理部門可能和必須實行的另一項保護消費者的重要措施。

上述幾種手段,主要是政府機構、科研機構需要爲之努力的工作。作爲食品生產、加工者,需要側重於以下兩種手段:

4.採用綠色的或可持續的生產技術,生產對人與環境無害的安全食品

現代食品安全性問題的出現,大部分的問題則是受短期、局部的目標和利益驅使,採取了某些違背生態規律、破壞自然資源的生產技術,造成惡果。如爲片面追求生產效益而濫用化肥農藥,生產出的瓜、菜、水果淡而無味,營養成分含量低,硝酸鹽等有害成分上升,並因作物易感染病蟲害而使用農藥越來越多,最終結果是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降低。過度依賴化學品支持的農業與畜牧業,在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生產成本上升、消費者安全性意識提高的情況下,面臨着改變經營策略和生產技術的挑戰。這正是現代可持續的農業技術或綠色生產技術成爲當今技術進步重要趨勢的原因。

5.對食源性疾病風險實行環境全過程控制,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

食品中許多重要的致病菌如肉毒梭菌、彎曲桿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普遍存在於自然界,如農場、牧場、水體、飼料、家畜、野生動物、人體、廄肥及其他腐生環境中,並可在適當條件下在人工環境中滋生、爆發、蔓延。控制這類病害對食品和人體的侵染,不可能只採取消滅某一處病源的方法,而必須考慮在整個環境循環或食物鏈的各個環節上,控制、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和侵染機會。這也就是要對從農場、牧場到餐桌的整個食物環境進行全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管理目前存在以下通行的做法:即質量管理體系、haccp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以iso9001:2000《質量管理要求》爲標準,遵循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按照pdca的方式,對食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

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即通過危害分析、建立haccp計劃,確定關鍵控制點,設定關鍵限值等對生產過程進行預防性的控制,從而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目前,其主要體現爲cac1997年公佈的《haccp體系及其應用準則》(詳見後面第2章內容)。

我國質檢總局於2004年發佈實施的sn/t1443.1-200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是上述兩者的結合,在cac公佈的haccp體系爲核心的基礎上,融入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

對於這3者的理解是我們本次培訓的重點內容。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爲提高測繪生產質量管理水平,確保測繪產品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測繪生產質量管理規定》及《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1.本公司的質量方針和目標

1.1質量方針:嚴格管理,強化責任,技術領先,信譽至上,靠一流的工作質量確保一流的產品質量。

2.在生產作業中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本行業、本部門的規章、規範和技術標準。

3.測量任務統一由隊長承接,指定項目負責人,並通過項目測繪系統軟件進行分配。

3.1項目分配後,要根據任務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完成時間,科學安排技術人員、調配符合工作需要的測量儀器和投入必要的經費開支。

4.測繪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4.1測繪任務實施前,應對使用的儀器、設備、工具進行檢驗和校正;在生產中應用的計算機軟件及需用的各種物資,以能保證滿足產品質量和任務完成爲前提條件,儀器精度指標鑑定不合格的不準投入使用。

4.2測繪項目實施過程中,生產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遇到技術問題,原則上由項目負責人自行處理,但重大技術問題,或較多的變動技術設計,要報經隊長和技術負責人批准後方可實施。

5.測繪生產作業中的工序產品,必須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其成果經作業員自檢、互檢,如實填寫質量記錄,達到合格標準後,方可轉入下一工序。

5.1下一工序有權退回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上工序產品,上工序應及時進行修正、處理。退回及修正的過程,都必須如實填寫質量記錄。因質量問題造成下工序損失,或因錯誤判斷造成上工序損失的,作業人員要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

6.測量任務結束前,項目負責人要提交全部測繪成果資料,以供質檢人員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和評定產品質量的等級。

7.確定專職質量檢驗人員。質檢人員在規定職權範圍內,負責測繪產品質量的檢查管理工作。對作業過程進行現場監督和檢查,處理質量問題,組織實施內部質量審覈工作。質量檢查員對其所檢查的產品質量負責,並有權予以質量否決,有權越級反映質量問題。

8.嚴格實施質量獎懲制度。

8.1對質量管理和提高產品質量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個人,給予獎勵。

8.2對違章作業、粗製濫造甚至僞造成果的有關責任人和不負責任、漏檢、錯檢甚至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質量管理、質量檢查人員,依照《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的相應條款,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罰款、辭退的處理。

8.3公司因質量事故造成損失對測繪委託人進行民事賠償後,依法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追償。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一、全院醫學設備的質量與安全管理實行醫院醫學裝備管理委員會、裝備處、各設備使用科室的設備質量與安全小組(由科主任、醫學工程人員與具備資質的質量控制人員組成)三級管理,每臺設備要指定專人管理,嚴格使用登記,認真檢查保養,保持儀器設備處於良好狀態,隨時開機使用,並保證張卡物相符。

二、新進設備、儀器在使用前要由裝備處醫學工程人員負責參加驗收、調試、安裝,組織有關科室專業人員進行操作管理、使用和培訓,使之瞭解儀器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維護方法後,方可獨立使用,凡初次獨立操作者,必須在熟悉該儀器的同志的`指導下進行,在未熟悉該儀器操作前,不得連接電源,以免連接錯誤,造成損壞。

三、設備、儀器使用人員要嚴格按儀器的技術指標、說明書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用儀器前,應判斷技術狀態確實良好,使用完畢,應將所有開關手柄放在規定位置。

四、十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要建立使用記錄、維修保養記錄本,每臺設備的使用記錄要由專人負責,及時記錄設備的使用及維修保養情況,每月統計使用情況報裝備處設備管理科,使用維修保養記錄本用完後及時交到裝備處領取新本,由裝備處存檔,裝備處安排專人負責設備的專業性技術維修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查設備的使用運行狀況和記錄完整情況,以此作爲二級質控的參考。

五、不準搬動的設備不得隨意搬動,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發現設備工作異常時,應立即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必要時請裝備處協助,嚴禁帶故障和超負荷使用運轉。如遇設備故障需要維修,科室應按規定填寫《科室購置配件、維修申請表》,由責任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安排維修,未經批准嚴禁將設備帶出外地維修。

六、儀器設備(包括主機、附件、說明書)一定保存完整無缺,即使是故障元件,未經醫學工程人員檢驗也不得任意丟棄。

七、應急調配及備用設備,科室間調劑使用時,一定經主管科室主任批准,儀器管理人員辦理交接手續,使用完畢及時歸還,驗收後放回原處。

八、醫學設備、儀器屬於公用資產,應專管公用,任何人不準以私有財產壟斷使用降低設備的使用率。對於使用率過低或使用不當使設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者,裝備處上報醫學裝備管理委員會處理。

九、貴重設備原則不能外借,特殊情況須經院長批准,方可借出。收回時由保管科室檢查無誤方可收下保管。

十、設備房間內應保持整齊、清潔,要經常注意門、窗、水、電的關閉。注意防水、防潮、防塵,設備房間內嚴禁放置與工作無關的物品,如無特殊要求,醫療設備房間溫度應控制在10-30攝氏度,相對溼度控制在40-60%,如達不到要求,科室應申請安裝空調或除溼機等設備。

十一、根據不同情況,設備要定時開機,運行,避免長時間停機受潮造成設備不必要的損壞。

十二、若發現設備損壞或發生意外故障,應立即查明原因和責任,若系違章操作所致,要立即報裝備處,視情節輕重進行賠償處罰或進一步追究責任。

1.一般事故:未按操作規程使用,造成萬元以下設備損壞,尚能修復,不致影響工作者,按一般事故處理。

2.責任事故:未按操作規程操作,造成萬元以上的設備損壞而不能修復者,按責任事故處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責任心不強、頑固職守造成萬元以上設備損壞而不能修復者,或雖能修復但設備事故損失費(修復費+停機損失費)在萬元以上者,按重大責任事故處理。

4.無論任何事故發生後,都要立即組織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會由裝備處組織使用、維修等人員參加,重大事故分析會報請院領導主持。

5.事故分析會的主要內容是針對事故原因、事故責任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以及制定防範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責任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不受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