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家鄉的名人(精品多篇)

家鄉的名人(精品多篇)

家鄉的名人 篇一

我家鄉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週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髮,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後門”得來的,而且靠着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周總理連忙說:“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周總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100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說着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爲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家鄉的名人作文 篇二

同學們應該都十分熟悉曹文軒老師吧!他是我們鹽城的著名作家。他寫的長篇小說《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等幾乎每個同學都讀過。

曹文軒老師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他1954年出生,197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現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會員、北京大學教授。曹老師在鹽城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孕育出一朵朵豔麗的奇葩,爲我國文學之苑增添了亮麗光彩。

我不由得想起曹老師寫的《青銅葵花》。這本書的扉頁上有一行字:“謹以此書獻給曾遭受苦難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讓我感慨不已,現在的社會與曹老師所處的時代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有一次看電視,偶然看到主持人對曹文軒老師的專訪。曹老師想起農村生活,最深刻的記憶就是貧窮,而《青銅葵花》寫的正是一場災難,正如曹老師在書中說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後纔有可能是一個強者。”沒有哪個人沒有經歷過磨難,但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往往決定着一個人的成敗。這本書告訴了我應該如何面對困難,做一個強者,揚起理想的風帆。

曹文軒老師用優美細膩的筆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看似尋常但又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伴着溫馨、浪漫成長!

家鄉的名人 篇三

我的家鄉鳳陽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城市。說起家鄉的名人,真是數不勝數,每當想起他們爲家鄉做出的貢獻,就一定會爲自己是一個鳳陽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在衆多的家鄉名人中,最耳熟能詳的,無疑是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

沈浩,一個看似非常普通的名字,卻令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那是一份對他發自心底的敬佩,他雖然擁有一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卻爲了追求人生價值,從容的選擇到艱苦環境中去歷練,我爲他這種高貴的品格所敬佩;那更是一份感動,感動他能夠視村民百姓爲自己的親人一般,真正去感受羣衆的疾苦,面對困難和責任更是勇於擔當,用行動去贏得了羣衆的喝彩。

初到村裏,貧困的生活環境、羣衆對他的不信任、百姓之間矛盾衝突、村裏幹部的不團結,甚至是以恐嚇、威脅和暴力相逼迫,把他完全推入了一個窘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着這重重的困難他竟沒有絲毫的退卻,反而迎難而上,改善羣衆居住條件;帶領羣衆轉變觀念;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帶領着全村人民真正富裕了起來。當他建起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高架橋,圓了村民三十多年的夢的那一刻,我的心被再一次被打動了;當看到他在羣衆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卻因心臟病而離去的時候,我的心徹底的碎了。

沈浩,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埋在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的飄揚在這片希望的田野。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像;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沈浩同志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他永遠激勵着我們朝更遠更高的目標前進。

家鄉的名人 篇四

我們家鄉盛產名人,如乒乓球運動員李菊,數學家楊樂,跳水運動員陳若琳,大畫家笵曾,王個簃······其中,我對王個簃老先生最爲了解,那是因爲我和王個簃一樣,都喜愛畫畫,我現在在王個簃藝術館學習國畫,我的老師可大有來頭,他可是王個簃老先生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的得意門生呢。

王個簃,原名王能賢,後省去“能”字,易名王賢,字啓之。個簃是他的號,後以號行。祖籍江蘇省海門市,是現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藝術教育家。王個簃自幼篤好詩文,金石,書畫,青年時代就讀於南通中學,畢業後在城北高等國小教書,常與喜愛美術的同道及母校同事一起作詩,習字,篆刻,刻印,作畫,撫琴,尤其喜愛吳昌碩的繪畫和篆刻,便攜帶自刻印譜,求教於南通書畫家李苦李,後來又託諸負長攜帶印譜給吳昌碩看,得到賞識,並在每方印拓邊上詳細地加上評語和讚語。

1925年,29歲的王個簃帶着書畫,抱着古琴,離開南通達到上海,向吳昌碩習藝問道,並在吳家擔任了家庭教師,爲昌碩孫兒吳長鄴授業。吳昌碩常常喜歡在夜籟人靜時,和王個簃交談,徵詢當天所畫作品的意見。王個簃還陪吳昌碩遊歷浙江塘棲,杭州等地,師生之間朝夕相處,受益頗多。

得於老師“畫當出己意,摹仿隨塵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後”和“老學師何補,英年悟最宜”的教誨,王個簃的國畫創作深得吳昌碩畫風之精髓,並且吸取了青騰,白陽,八大山人,石濤等明清諸家之長,另創新意,形成了自己雋逸灑脫的風格,他善於以篆籀之筆入畫,用筆渾厚剛健,筆勢靜蘊含蓄,瀟灑遒勁,結構嚴謹,色彩奇麗,氣韻流動,可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王個簃又精於詩文,喜歡在畫面上作題詩,一畫既成,詩也差不多同時擬好。

王個簃虛懷若谷,誨人不倦,老而彌堅的美德,愛國愛黨愛鄉的奉獻精神,得到人們的普遍敬重,他真正做到了人品與畫品的完美統一,他的人格道德和藝術風範,將在中國畫發展的前進里程中永放光彩。

家鄉的名人 篇五

說到家鄉的名人,有人喜歡才華橫溢的作家。有人喜歡身強體壯的運動員,還有人喜歡勁歌熱舞的明星,而我最喜歡的是我家鄉的名人——奚仲。

說到奚仲,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奚仲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後。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因擅長造車,曾任夏王朝“車正”,被封於薛,爲薛國始祖。奚仲的故里,就在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的奚村,古稱奚邑。

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薰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爲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他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才智,潛心研究總結前人的經驗,在進行創新和改革,決心把車造成,爲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奚仲發明了車,其貢獻不亞於“四大發明”。奚仲是當今薛城地面上出現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爲“車神”,後人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諺流傳至今。

奚仲發明的馬車是什麼形狀,由於時代相當遙遠,不可能有實物保存下來。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卜辭中,已出現象形文字“車”。觀其字形結構,分別由輪、軸、輿、轅等部件組成。這是一種單轅車,由車輿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較直轅木,牽車的馬匹分別套在轅木左右兩側,通常由兩匹馬駕駛,多者可用4匹,但絕不能用單數。這種以木爲主體結構的馬車雖然比較簡單,但已大大方便了交通運輸,成爲貴族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當時,馬車還是一種特殊的禮器,是特權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奴隸主和貴族死後的重要陪葬品。

馬車的發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以馬力代替人力,提高了交通性能,增強了人們的地域拓展能力,有利於各地區的聯繫和信息交流,擴大了各地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奚仲爲民族和人類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世世代代的人們都在景仰、懷念他。

家鄉的名人 篇六

說起名人,大家一定會想到戰鬥英雄、作家、畫家、歌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我的家鄉錦玲舞蹈藝術團那便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它的創辦者就是李錦玲老師。

李老師現在快接近60歲了,但她背不彎,腿不酸,走起路開精神抖擻的。陽光下只有幾根銀絲在飄動。我從幼兒園的小布丁一直到現在,都在李老師那兒學舞蹈,經常參加一些大型文藝舞蹈晚會,比如“春晚”、“少代會”……那可都是她一手操辦的。李老師只要接下任務,都會盡心盡力的把它做得最好,最完美。

前不久,要舉辦少待會了,她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緊鑼密鼓的,一口飯沒吃,一口水沒喝,忙出忙進。有一天自己的腰受傷了,卻沒說要休息,而是歇息一分鐘,繼續帶着疼痛工作,工作,再工作。大事兒做完了,又該做小事了——爲我們做道具,理服裝滿分作文網,扣動作。李老師每天忙到一、兩點,早上六、七點就起牀了,她像一根蠟燭燃燒着自己,爲別人奉獻。李老師可是一個嚴厲的人。

排練時,一會兒拿着話筒說:“你,把動作做漂亮點,要學會表現自己。”一會兒又說:“誒喲,你們全都給我拉長個苦瓜臉跳,誰願意看呀,哼,醜死了。”就是這樣一天一天辛苦地排練着。一眨眼,到了演出這一天,李老師又在我們耳邊嘮叨着:“孩子們,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你們每個人都給我笑起來,聽到了嗎?”。我們上了臺,每個人都像一個快樂的小天使,盡情的舞蹈着。完美的演出就這樣呈現在觀衆們眼前。

李老師正因爲要求嚴格,正因爲嚴厲,正因爲她做每一臺演出都那麼用心,纔會的名人這個響叮噹,難得的稱號。

現在,在我們昭通只要有一些大型晚會,都會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李錦玲。

家鄉的名人作文 篇七

20xx年,美國參議院裏燈火通明。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臺上,發表他的就職演說。鎂光燈從屋頂投射到他略微謝頂的頭上。他身前的小桌子上立着一塊牌子:能源部長—朱棣文。

朱棣文,1943年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任職於天津大學,擔任校長;父親身兼三所大學的教授,兄弟姐妹也都是海內外名校的優秀學生。他沒有因爲優越的家庭背景和先進的教育條件而沾沾自喜,而是以父母爲榜樣,激勵自己奮發向上,才取得了今日令人望塵莫及的成就。

仔細端詳《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收錄的朱棣文像,去觀察那揚起的鼻樑,莊嚴的柳眉,你會在歲月的溝壑中覺察到那是人生的智慧,會被那深邃的瞳仁所閃爍的、玳瑁框眼鏡所折射的敏銳的知識光芒所折服。

朱棣文對待學習的孜孜不倦在他就讀的大學裏也是出了名的。他的校友談到他,總要提起他的刻苦:“清晨五點就捧着一摞作業、書本鑽進圖書館撰寫論文;若遇到圖書館沒有開門,他就躲進盥洗室裏溫習功課;課餘時間,他就泡在實驗室裏,做那些後來斬獲數項大獎的研究。”由此可見,他對學習是多麼勤奮,多麼認真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棣文的努力得到回報。1996年,他的“利用激光束捕捉原子”的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此、朱棣文這個名字響徹全球,他的這種捕捉原子的方法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又有誰知曉,在這個巨大光環背後,是他多少個日日夜夜辛勤的工作,是他多少次坐在圖書館苦思冥想的成果?朱棣文的成功,是他勤學苦練的寫照。讓我們去學習朱棣文,學習他這種辛勤工作、刻苦學習的精神。

家鄉的名人 篇八

徐州有個着名的華佗廟,提起華佗,大家一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大家知道華佗小時候的故事嗎?下面就讓我爲你細細道來吧。

在華佗很小的時候,三國時代,人民都很貧窮,華佗的父親教書,母親養蠶織布賣錢,可在這戰爭紛發的年代,那還有人讀書呢,華佗他們家就更拮据了。可就在這時,華佗的父親又因肚子劇痛因病去世了。母親愁着臉問華佗:“兒啊,你父親死了,我養蠶沒有本錢,我們可怎麼過啊。”華佗懂事地說:“母親,我爸爸有個朋友,蔡醫生,我可以去他那裏幹活,爲別人看病,還能掙些錢呢。”母親一聽,很是欣喜,給他換好衣服,讓他去了。那年,華佗才只有七歲。

華佗到蔡醫生那裏去打雜活,跟着師傅採藥,打掃衛生,樣樣都很賣力,蔡醫生看他刻苦好學,寬厚待人,便讓他跟着幾位師兄抓藥。誰知,幾位師兄仗着年齡大,欺負華佗,不讓他用星稱稱藥,“不用稱怎麼稱藥呢?”華佗焦急地想。“功夫不負有心人。”華佗雖不能用稱,但看他牢記着師傅要藥方的數量,再用手掂掂師兄抓的藥,漸漸地,華佗不用稱也能稱個八九不離十了,師傅知道了這件事,大爲驚歎,認爲也只有華佗能接管他的藥鋪,便專心傳教華佗知識,加上華佗的刻苦努力,最終他成爲了一名妙手回春的醫生。

我愛我的家鄉——徐州,但更愛那些爲徐州添彩的名人,我們也要向華佗學習,學習他的刻苦努力,就堅持不懈的精神。

家鄉的名人 篇九

我的家鄉家鄉的名人在洋縣,說起家鄉的名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是位年過六旬的白髮老人,他高挺的鼻樑上總是架着一副老花眼鏡。從我記事以來,爺爺每天都要在宣紙上畫幾幅畫。右手架筆的關節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看就知道是常年聯繫的結果。

爺爺是一名出色的畫家,他最擅長畫花鳥畫,荷花、梅花、蘭草、菊花……他樣樣都會,其中爺爺畫的最好的就要屬牡丹了。勾勒、勾填、沒骨、潑墨一氣呵成。溫柔的淡粉加上高潔的素白。花瓣上再加幾顆晶瑩的晨露,在陽光照射下聚成一個閃閃發亮的光點。雍容華貴的牡丹在爺爺筆下展現的栩栩如生。

爺爺的畫在家鄉可是出了名的,他最出名的一副《牡丹》還被收入在小村的畫展館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