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新版多篇】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新版多篇】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複習大綱 篇一

考點三、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1)原因: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始標誌:攻佔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發動起義,攻佔了關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獄,掀起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2)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法國大革命的意義:見課本。

(3)1792年,法國廢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歷史上稱爲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4)1799年,法國將軍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帝國——歷史上稱法蘭西第一帝國。在位期間,拿破崙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佈了《法典》;對外打擊反法同盟,擴大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

(5)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既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複習大綱 篇二

考點六、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英國的憲章運動: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憲章運動,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第一次政治性羣衆性的運動。

2、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184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會,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爲獲得自己的解放而鬥爭。

3、《共產黨宣言》: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爲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標誌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鬥爭在階級歷史中的作用,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

4、巴黎公社: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鎮壓人民。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義,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資產階級不甘心於自己的失敗,對巴黎公社發動進攻。5月21日——5月28日,公社戰士同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犧牲了成千上萬的戰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5、巴黎公社的意義: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烈着後人。

6、《國際歌》作者:是公社領導人歐仁鮑狄埃作詞,工人狄蓋特作曲。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解答 篇三

1課、俄國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結果: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4.二月革命後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二、十月革命革命的爆發與勝利:

1. 背景:(1)一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2)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執行反人民的對外政策,併力圖撲滅國內的革命火焰。(3)1917年4月,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國,受到廣大工人和士兵的歡迎。

2. 經過:(1)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2)爆發:1917年11月6日(俄歷十月,故稱爲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阿芙樂爾號巡洋艦)。(3)勝利: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4)參與者:工人、革命士兵。 (5)特徵: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6)性質: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7)任務:推翻臨時政府。(8)結果:①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②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爲主席。

3. 鞏固措施: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 ②經濟上: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頒佈《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 ③外交上:同德國、奧匈帝國議和,退出一戰。進行三年國內戰爭。

4.結果:1917年至1920年,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三、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①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②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的誕生(蘇俄)。③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補充:十月革命以馬克思主義爲理論指導。巴黎公社,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十月革命,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第2課、蘇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及啓示

經濟上: 實行新經濟政策:

(1)背景:國內戰爭結束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

(2)領導人:列寧。

(3)實施時間:1921年——1924年。

(4)內容(特點):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1927年,國家經濟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

(6)啓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本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政治上: 蘇聯成立:(1922-1991)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二、(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

經濟上: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1928——1937年,蘇聯先後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特點重點發展重工業。

作用: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爲加強。

政治上:1936年新憲法頒佈

①內容:宣佈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

②意義:標誌着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三、對斯大林模式的評價

(1)積極作用:在一定歷史階段對蘇聯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

(2)存在嚴重弊端:①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③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 ④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因此,從長遠看,它嚴重阻礙了蘇聯的進一步發展。

啓示:國民經濟比列要協調發展,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發展經濟要保障農民的利益

會考歷史問答題該如何解

問答題是傳統的大型主觀性試題。特點是知識容量大,並有很大的空間供分析問題能力的發揮。所以問答題主要是考查“綜合應用能力”。它不僅適用於大跨度的歷史問題,也適用於闡釋歷史理論問題和涉及情感價值觀的問題。

由於其知識的容量和分值較小的原因而有別於大型主觀性試題。此題型的功能定位於“應用能力”考查層面上。即解題的過程應體現知識的遷移,需要運用各種分析問題的方法。

主要包括敘述題(或簡述題)、評述題、比較題、綜合比較分析題和材料式問答題等。

問答題的解答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審題。在審題中,要審“求答項”、“限制項”、“中心項”、“提示項”各是什麼?還要審每小問後面的分數,比如是5分,如考生已知道了四點,那麼很可能還有第五點。其次,根據審題的結果,也就是題目的要求,從頭腦中,從書本中找到相應的知識點。第三步是打草稿,打草稿並不是要求寫出答案的全部,只要求寫出幾點,每點用幾個字概述,點明即可。第四步是正式答卷。第五步是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審題是否正確?(即答案是否合題意)有無錯漏之處?有無錯別字等。

審題時,首先要注意問題的基本結構、要求範圍,包括時間、空間等因素;其次,分析提示語,如試述、簡述、概述、闡述、指出、簡答等等,圍繞設問把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史實、知識點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每點點到爲止,按題目要求不必展開的可省略:又如有說明、證明、解釋、評論、評析、你認爲等提示語的題目,可依據史實,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對某些觀點進行分析、論證,對有比較、對比、區別、相似、有何異同等提示語的題目,可運用類比法或對比法,通過對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析、比較,得出正確答案。

問答題的類型:

(1)敘述類問答題。這是問答題最基本的題型。它主要是對教材中重要知識形成完整記憶,對重要歷史事件等準確記憶與理解,形成關於這一事件的知識體系。答題時,可完全照教材抄下來,注意條理清楚、文字準確、緊扣題意、邏輯嚴謹。

(2)歸納概括類問答題。是從數量較多的或反覆出現的類似的歷史事實中,或把時間、空間上較分散的歷史現象加以選擇、提煉,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認識、觀點。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階段特徵、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的歸納、概括、再現、再認的能力。解答時注意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線索和特徵,突破、重組教材敘述,形成更深層的知識系統,抓住事件性質——進步的,事件時間的限制,對連續幾組問題,條理清楚,前後分段,以基礎知識爲依託、概括、歸納、總結歷史現象、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等,較完整地解答問題。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 篇四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

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經濟: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2、政治: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全力,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權利機構公民大會;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三、斯巴達城邦的繁榮

1、經濟:斯巴達地處內陸,以農業爲主;2、政治:少數奴隸主貴族專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軍事訓練。

四、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戰爭:

①時間: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②原因:爭奪地中海霸權;③對戰國家:羅馬?迦太基

2、西羅馬的滅亡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②過程: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獨攬國家大權,成爲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五、羅馬帝國的分裂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①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爲東、西兩部分;②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標誌着西歐的奴隸社會歷史隨之終結。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紀前後,日本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大和不斷征服擴張,於5世紀統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2、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爲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三、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和伊斯蘭教的誕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路不暢,引起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在這種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2、過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並在麥加傳教?622年,穆罕默德帶領教徒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歐洲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的興起: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2、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級制度

內容: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爲封主服兵役。

3、特點:西歐封建社會雖有等級貴族制,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係。

4、羅馬教會的地位及影響: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

3、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爲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三、拜佔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1、繁榮:拜佔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裏保存下來。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佔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

2、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3、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佔廷帝國終於滅亡了。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複習大綱 篇五

考點八、俄國廢除農奴制

1、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2、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次改革雖然留下大量封建殘餘,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重大轉折點。

歷史學習技巧 篇六

要會看書

會考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乾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裏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1.看標題,目的是爲了尋找線索,瞭解每一課的結構;2.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3.看課內和課後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啓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複習時的基本要求。

理清線索

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絡,這種網絡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絡。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複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製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七

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歐洲工人運動

1、主要原因: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階級矛盾激化。

2、工人運動的時間: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

3、工人運動目的:廣大工人爲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積極進行鬥爭。

二、英國憲章運動

1、時間:1836—1848年

2、特點:規模大、時間長。

3、政治綱領:《人民憲章》。

4、核心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

5、性質或意義:是世界上第一次羣衆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6、失敗原因:缺乏科學理論作指導。

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誕生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日益暴露。

2、馬克思、恩格斯初次相會於1844年。巴黎。

3、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4、誕生時間:1848年。人物:馬克思、恩格斯爲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

5、誕生的標誌: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6、《共產黨宣言》內容:

①分析了階級鬥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

③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爲獲得自己的解放而鬥爭。

7、意義:《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8、材料解析題:“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

得將是整個世界。”請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獻?該文獻是由誰起草的?

②該文獻的發表有什麼重大意義?

③上述材料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對共產主義事業充滿了必勝信心)

四、巴黎公社:

1、背景:

①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

②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1871年3月政府軍同國民自衛軍發生衝突,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複習大綱 篇八

考點十二綜合問答題

1、英國在政治、經濟領域各發生了哪兩次改革?各有什麼意義?

2、美國是怎樣掃除資本主義發展阻礙的?

3、19世紀中期美俄日各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4、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是怎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5、英、美、法等國家在革命高潮過去後各頒佈了什麼文獻?各有什麼作用?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複習大綱 篇九

考點七、美國的南北戰爭

1、戰爭爆發的原因:美國獨立以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都發展起來。南方種植園使用了大量奴隸。兩種制度水火不容。19世紀中期,圍繞着奴隸制度廢存問題,南北矛盾再也無法調合。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成爲南北戰爭的導火線。1861.4南方軍隊挑起內戰,南北戰爭爆發。

2、《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9月,林肯頒佈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並允許奴隸作爲自由人蔘加北方軍隊。

意義:《宣言》的發表,提高了人民羣衆和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戰爭形勢開始有利於北方。(轉折點)

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告終,美國的統一最終得到維護。

3、南北戰爭結束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林肯爲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爲美國曆史上的著名總統。

4、南北戰爭的影響: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爲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九年級歷史如何學習篇十

1關注熱點,政史結合

在複習時,學生要關注國家、人類和世界的命運,平時多注意聯繫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培養信息探索的能力,開拓思維,以史爲鑑,學以致用。

2歸類記憶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係、對外關係、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再如,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又可按天文學、醫藥學、農學、科技著作、繪畫作品等線索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認真閱讀,留心細節

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註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掌握答題方法

歷史學習裏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說了解一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諸如此類,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