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小結多篇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小結多篇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小結 篇一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小結

大學聯考成績替我選擇了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我結合父母的意見及自己的興趣而選擇了“房建”這個專業,心裏對這門學科的認識卻是膚淺的——認爲學了之後到某個設計院或工程公司去,然後可以賺錢。然而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認識了很多。

我作爲一名剛剛接觸到這一門專業的的學生,很幸運能夠有位學識淵博的老師來給我們描述我們即將要從事的這個行業的範圍、過去、現在和未來。經過一學期《土木工程概論》的聽講,我對土木工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這行業充滿信心。我認識到土木工程是一門涵蓋面極廣,對專業要求極高的學科。一個只懂得坐在教室算題,畫圖的人是不能夠成爲一名成功的工程師的;一個對所需的數學。力學等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的人是不能夠造出拔地而起的萬丈高樓的。

土木工程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成爲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

我從各方面都認識到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過工程實踐,總結成功的經驗,尤其是吸取失敗的教訓發展起來的。從17世紀開始,力學同土木工程實踐結合起來,逐漸形成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巖體力學,作爲土木工程的基礎理論的學科。這樣土木工程才逐漸從經驗發展成爲科學。在土木工程的發展過程中,工程實踐經驗常先行於理論。至今不少工程問題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實踐經驗。土木工程技術的發展之所以主要憑藉工程實踐而不是憑藉科學試驗和理論研究,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些客觀情況過於複雜,難以如實地進行室內實驗或現場測試和理論分析。例如,地基基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變形的狀態及其隨時間的變化,至今還需要參考工程經驗進行分析判斷。二是隻有進行新的工程實踐,才能揭示新的問題。例如,建造了高層建築、高聳塔桅和大跨橋樑等,工程的抗風和抗震問題突出了,才能發展出這方面的新理論和技術。《土木工程概論》這本書囊括土木工程各個方面的知識,建築工程與建設程序;土木工程材料;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公路橋樑工程;工程項目管理;建築工程施工;給排水工程等,全書扼要地介紹了這些學科的概念和基本知識,是土木工程類學生在學習專業課之前,對自己要從事的專業以及相關的知識,有所瞭解並奠定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總之,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學到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東西,更學到了一些書上學不到的經驗和理念。

構成土木工程的三要素爲:材料、施工與理論。

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當中的作用:①影響工程造價;②影響工程質量;③促進建築進步和建築業的發展。

土木工程材料分類:①無機材料:金屬、非金屬等;②有機材料:植物材料、瀝青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③複合材料:混凝土、玻璃鋼等。

(1)磚(2)瓦(3)石材(4)沙(5)膠凝材料凝材料(石灰)和水硬性膠凝材料(水泥)與有機膠凝材料。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如下:①石膏主要優點:凝結硬化快,體積微膨脹、裝飾性好,可加工性能好;不足有強度低,耐久性差;硬化後孔隙率大。主要的應用方面:做裝飾面材(表觀密度小,強度低)、石膏砂漿(隔聲性能好)、生產浮雕和裝飾品(防火性能較好)。②石灰:可塑性與保水性好,缺點是強度低、耐水性差與體積收縮大。主要應用在工地現場直接使用作爲砌築砂漿和抹灰砂漿,再次就是作爲石灰土或三合土,在一個就是製成硅酸鹽製品與碳化石灰。③水泥(:典型的水硬性膠凝材料,可以這麼說水泥就是建築工業的“糧食”,在現在這個社會來說離開了水泥就不必再談建築,可見其重要性有多大。

(6)木材:,起主要特點就是順紋抗拉能力最強,但橫紋抗拉和抗壓強度較低。

(7)鋼材 角鋼-槽鋼-鋼管-②鋼筋混凝土用鋼:

Ⅰ級鋼筋:強度210MPa,光面;

Ⅱ級鋼筋:強度300MPa,帶肋;

Ⅲ級鋼筋:強度360MPa,帶肋;

Ⅳ級鋼筋:強度360MPa,(8)混凝土:由膠凝材料、粗骨料和水按適當的比例配合、拌合製成混合物,經一定的時間後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分類:①按膠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②按表觀密度: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輕混凝土;③按使用功能:結構用混凝土、道路用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及防輻混凝土等。

目前使用的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砂和碎石組成。經常與抗拉強度較好的鋼筋組成鋼筋混凝土,在工程上有很大的應用面。

(9)砂漿:由膠凝材料、細骨材料、摻和料和水按適當比例配合、拌制並經硬化而形成的材料。在建築工程中起粘結、襯墊、傳遞應力的作用。

(10)瀝青、瀝青混合材料:瀝青是由極其複雜的高分子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的衍生物所組成的混合物,是一種褐色或黑褐色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屬於增水性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與防滲,也是公路路面、機場道面的重要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趨勢:①輕質;②高強;③多功能;④綠色,環保

在施工方面又包括基礎工程施工,結構工程施工,現代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

《土木工程概論》包括工程中的各個層面,“土木”這個詞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就好比是大海,裏面充滿了太多的神祕與未知,“土木工程”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學科,對於我一個學材料的學生來說,要很精通的掌握各門土木工程的專業知識比較困難,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我們更應該憑着我們的學習去一步步瞭解它。學習了《土木工程概論》後,我感覺到了自己以後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很多很多,我認爲要將其學好最主要的是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理論,再在工作中找尋更佳的施工方案。總之在學習完這門課程後收穫頗多,也爲自己以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成爲優秀的土木工程管理專家,必須具備“四要素”,即知識結構、實踐技能、能力結構以及綜合素質與創新意識。

知識結構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首先,優秀的土木人才必定有紮實的公共基礎知識。

其次,還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第三,還要有深入的專業知識。

土木工程離不開實踐。因此,我們要具備高超的實踐技能。譬如:識圖技能、計算機應用技能、工程測量技能和結構檢測技能等。

作爲土木工程學院的本科學生,我會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努力掌握好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技能,珍惜每一個上機實習的機會,並在大學實驗中掌握一般結構實驗的基本方法,做好技術實習、課程設計等。

此外,工程師與科學家的不同在於不僅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還會受到社會規律的約束。工程技術人員的的每個工程方案的完成都是某種“社會活動”,絕不可能靠一個人在房間裏單獨完成。因此要有足夠的能力與社會打交道,遵循好社會規律。

在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從學習中提升工程能力,在學生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中培養出科技開發能力並在表達能力和公關能力上多下工夫。

不過,這些技能還構不成一個真正有助於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工程師。因爲工程師最重要的是具備高尚的道德文化修養和思想品質。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獻身祖國的事業。爲了國家的榮譽,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具備唯物辨證的思想方法,有蹋實、嚴謹、苦幹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國土木工程師。

土木工程既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技術,是爲人服務的的職業,它建設了整個文明的物質基礎。土木工程的根本工作目的是不斷的提高生活的質量。所以我們不僅僅是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也是社會的建設者,積極的投身社會建設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2011.1.1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感受 篇二

土木工程概論學習感受

學號: 姓名:

班級:水利水電一班

通過半個學期土木工程概論課的學習,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蓋的廣泛,體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領悟了作爲一名土木工程師的重大責任。當然,我們不能沉浸於人類現已取得的輝煌成就,止步不前。我們還應當與時俱進,去挖掘,去發現,去思考,去想象,去創新。在此,作爲一名大學生,我想結合土木工程的歷史,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世界形勢,談一談土木工程的過去、現在、未來,它對人類社會生產和文明進步所起的重大意義以及在中國它的可持續發展。

土木工程概念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種工程設施,也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作爲一個重要的基礎學科。

土木工程是人類歷史上年代最久遠的“技術科學”,作爲一種系統的產業活動,土木工程的實質是生產的過程,是一種技術過程。土木工程也有其重要的屬性: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技術經濟與藝術統一性。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和發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經演變成爲大型綜合性的學科,並已經出許多分支,如:建築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橋樑工程,特種工程結構,給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土木工程共有六個專業: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橋樑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長的時間跨度,它大致從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到17世紀中葉,前後約6500年。在房屋建築、橋樑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古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爲萌芽時期,形成時期和發達時期。萌芽時期 大致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最初居無定所, 利用天然掩蔽物作爲居處, 農業出現以後需要定居, 出現了原始村落, 土木工程開始了它的萌芽時期。隨着古代文明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古代土木工程經歷了它的 形成時期和發達時期,不過因受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發展頗不平衡。古代的無數偉大工 程建設,是燦爛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土木工程最初完全採用天然材料,後來出現 人工燒製的瓦和磚,這是土木工程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古代的土木工程實踐應用簡單的工 具,依靠手工勞動,並沒有系統的理論,但通過經驗的積累,逐步形成了指導工程實踐的成 規。形成時期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手工業開始分工。大約自公元前 3 千年,在材料方 面,開始出現經過燒製加工的瓦和磚;在構造方面,形成木構架,石樑柱,券拱等結構體系;在工程內容方面,有宮室,陵墓,廟堂,還有許多較大型的道路,橋樑,水利等工程發達時期。由於鐵製工具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工效;工程材料中逐漸增添複合材料;工程 內容則根據社會的發展,道路,橋樑,水利,排水等工程日益增加,大規模營建了宮殿,寺廟, 因而專業分工日益細緻,技術日益精湛,從設計到施工已有一套成熟的經驗一些文明古國的不少傳世傑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我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紀建成的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橋,於1991年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選爲世界上地12個土木工程里程碑。

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時間跨度從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前後約300年時間。在此期間,建築材料從以天然材料爲主轉向以人造材料爲主,建造理論也從主要以總結長期建造經驗向重視科學兼顧經驗轉變。建造技術方面,一些性能優異的大型機械伴隨着各種極爲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能建造結構複雜或所處環境惡劣的土木工程。期間建成的埃菲爾鐵塔、帝國大廈和金門懸索橋,至今仍不失爲偉大的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是土木工程發展史中迅猛前進的階段。這個 時期土木工程的主要特徵是:在材料方面,由木材,石料,磚瓦爲主,到開始並日益廣泛地使用鑄鐵,鋼材,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預應力混凝土;在理論方面,材料力學, 理論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學科逐步形成,設計理論的發展保證了工程 結構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節約;在施工方面,由於不斷出現新的工藝和新的機械,施工技術 進步,建造規模擴大,建造速度加快了。在這種情況下,土木工程逐漸發展到包括房屋,道 路,橋樑,鐵路,隧道,港口,市政,衛生等工程建築和工程設施,不僅能夠在地面,而且 有些工程還能在地下或水域內修建。土木工程在這一時期的發展可分爲奠基時期,進步時期和成熟時期三個階段。奠基時期 17 世紀到 18 世紀下半葉是近代科學的奠基時期, 也是近代土木工程的奠基時 期。伽利略,I.牛頓等所闡述的力學原理是近代土木工程發展的起點。進步時期,18 世紀下半葉,J.瓦特對蒸汽機作了根本性的改進。蒸汽機的使用推進了產業 革命。規模宏大的產業革命,爲土木工程提供了多種性能優良的建築材料及施工機具,也對 土木工程提出新的需求,從而促使土木工程以空前的速度向前邁進。土木工程的新材料,新設備接連問世,新型建築物紛紛出現。成熟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近代土木工程發展到成熟階段。這個時期的一個標誌是 道路,橋樑,房屋大規模建設的出現。在交通運輸方面,由於汽車在陸路交通中具有快速和機動靈活的特點,道路工程的地位日 益重要。瀝青和混凝土開始用於鋪築高級路面。

現代土木工程

現代土木工程起始於20世紀中葉。發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築材料、結構理論和建造技術方面都取得了極其巨大的進步。

現代土木工程以社會生產力的現代發展爲動力, 以現代科學技術爲背景, 以現代工程材 料爲基礎,以現代工藝與機具爲手段高速度地向前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生產力出現了新的飛躍。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土木工程 進入一個新時代。在近40 年中,前 20 年土木工程的特點是進一步大規模工業化,而後 20 年的特點則是現代科學技術對土木工程的進一步滲透。

建築材料方面,高強度混凝土、高強低合金鋼、高分子材料、鋼化玻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建築上。結構理論方面,利用電子計算機強大的運算和繪圖能力,力學分析和計算的結果更加符合結果的實際情況,使得在結構設計上更爲可靠。對於建築技術,已經發展到機—電—計算機的一體化,施工過程中,不論是上天、入地還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礙了;而焊接技術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鋼結構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現代土木工程造就的舉世矚目的建築有:我國臺北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廈,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石油大廈雙塔樓,法國的諾曼底斜拉橋等。

對土木工程的現狀的認識

現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產工藝緊密結合。公共和住宅建築物要求的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採暖、通風、供燃氣、供電等現代技術設備日益結合成爲整體。

工業建築物則要求恆溫、恆溼、防微振、防腐蝕、防輻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塵、防高(低)溫、耐高(低)溼,並向大跨度、超重型、靈活空間方向發展。

另外,高層建築大量興起,地下工程高速發展,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橋大量出現,並逐步實現交通運輸高速化、水利工程大型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備更大規模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條件,如三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工程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工程。

對中國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認識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將面臨一個更大規模的建設高潮。可以說,我們正面臨着一個伴隨着國民經濟飛躍的土木工程大發展的大好時期。而且這樣一個優良的發展環境已經受到並將繼續受到西方國家的急切關注。

作爲跨世紀的一代,這一大好形勢爲我們提供了空前難得的施展才幹、向國際水平衝擊的良好機遇。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到,這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合作”與“競爭”交織、“創新”與“循舊”相爭的時代,如何把握世紀之交時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開創具有中國特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土木工程學科的新紀元,是對我們跨世紀一代人的嚴峻挑戰。

中國的土木工程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國的土木工程有自己的特殊性。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項大資源被13億一除即變得微不足道,而一個小問題乘以13億就成了大問題。”劉西拉教授此語切實道出了我國的困難之所在。我國的煤、石油、天然氣、水、森林總量均居於世界前列,而人均佔有量卻全部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能源、教育、污染問題已經成爲我國所面臨的四大嚴酷問題。走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而土木工程,也必當立足長遠,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 發展高新技術,應用結構健康監測,實現可持續發展

土木工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或性能退化,這將影響起承載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發嚴重的工程事故,帶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從建築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監測、修復和加固的準備。

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注重既有土木工程設施的再利用,sj實現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在不犧牲後代並滿足其需要能力的條件下,滿足當前的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則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設、使用和維護過程中,土木工程師主動做到節能節地,並最大限度地發揮既有土木工程設施的作用。

 開發利用再生資源和綠色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廢舊混凝土,工程建設產生的廢舊混凝土等均會產生巨量的建築垃圾。我國每年的施工建設產生的建築垃圾達4000萬噸,產生的廢混凝土就有1360萬噸,清運處理工作量大,環境污染嚴重。此外,我國是20年來世界水泥生產的第一大國,而這本身是一項高耗資源、高耗能、污染環境的行業。與其他材料相比,鋼材和再生混凝土較爲符合綠色建材的標準,應當大力發展這樣的綠色建材。

當然,可持續發展,絕不是一味地追求節省,而是要尋求一種最合理的中間狀態,既要保證建築有足夠的創意,也要追求完美的技術經濟指標,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我們依舊還是要創造經典,但是絕不能建立在揮霍金錢,建立在耗費更多的資源、能源的基礎之上。現今,建築世界已經進入到生態美學的時代,注重文化、生態、工程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注重人性化、節能與可持續發展,纔是當代工程師的着眼方向。

土木工程對生產生活的意義

土木工程的平實性和重要性首先在於它是國家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是開發和吸納我國勞動力資源的一個重要平臺,由於它投入大、帶動的行業多,對國民經濟的消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後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漲,土建行業的貢獻率達到l/3,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的投入接近甚至超過GDP總量的50%,其中絕大多數都與土建行業有關。隨着城市化的發展,這一趨勢還將繼續呈現增長的勢頭。

相對於機械工程等傳統學科而言,土木工程誕生得更早,其發展及演變歷史更爲古老。同時,它又是一個生命力極強的學科,它強大的生命力源於人類生活乃至生存對它的依賴,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有人類存在,土木工程就有着強大的社會需求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土木工程不斷注入新鮮血液,顯示出勃勃生機。其中工程材料的變革和力學理論的發展起着最爲重要的推動作用。

土木工程專門人才應具有的素質

成爲優秀的土木工程師,必須具備“四要素”,即知識結構、實踐技能、能力結構以及綜合素質與創新意識。

知識結構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首先,優秀的土木工程師必定有紮實的公共基礎知識,並且,在熟悉瞭解自然科學的基礎之上,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也必不可少。

其次,優秀工程師還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對工程數學、流體力學、岩土工程、結構工程等都要有紮實的理解和較強的應用能力。

第三,還要有深入的專業知識。不論是從事鐵道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還是建築工程,每一個工程師都要對所偏重行業有着先進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土木工程事業,走在世界的前列。土木工程離不開實踐。因此,工程師要具備高超的實踐技能。譬如:製圖技能、計算機應用技能、工程測量技能和結構檢測技能等。

作爲土木工程學院的本科學生,我會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努力掌握好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技能,珍惜每一個上機實習的機會,並在大學物理實驗、材料實驗和結構實驗中掌握一般結構實驗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備結構檢驗的技能,做好技術實習、課程設計,爭取在結構設計大賽中獲獎。

此外,工程師與科學家的不同在於不僅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還會受到社會規律的約束。工程技術人員的的每個工程方案的完成都是某種“社會活動”,絕不可能靠一個人在房間裏單獨完成。因此要有足夠的能力與社會打交道,遵循好社會規律。

在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從學習中提升工程能力,在學生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中培養出科技開發能力並在表達能力和公關能力上多下工夫。不過,這些技能還構不成一個真正有助於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土木工程師。因爲工程師最重要的是具備高尚的道德文化修養和思想品質。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獻身祖國的事業。爲了國家的榮譽,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具備唯物辨證的思想方法,有蹋實、嚴謹、苦幹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國土木工程師。

我們還應看到,我國的土木工程事業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國內的不少高層建築(包括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其工程設計幾乎全部由國外承擔,鋼材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工程總承包也大多由國外承擔,只有鋼結構製作與安裝等工作由國內單位承擔。獲得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實現工程建築的國產化,趕超國際水平,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去完成!

土木工程概論 期末小結 篇三

期末小結

從九月份開學到現在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我也對大學生活和土木工程這門課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大學的認識感悟

時間飛逝,歲月如梭,轉眼我已是在校幾個月的大學生了。從做着大學夢的高中生成爲真的大學生;從激動、好奇到平靜、熟悉„„我們經歷,體驗,感受。從中我們成長了,懂得了許多。大學不再是夢寐以求的理想,而是眼前的點點滴滴,一幅色彩繽紛的畫面。

從踏進校門開始,我已感受到自己將不再是一個淺陋無知的少年,而應成爲一個有責任感的當代大學生。

大學與高中不同,一百多人的大教室裏,聽老師講課。第一次上課就讓你感受到許多不同。人多了,老師很少用粉筆,多媒體上課。老師比較隨和,但不會過多關注每個人。上課時,老師不會對某問題深入細節,不會重複多遍只到每個人聽懂。它是高效的,需要你提前預習,課後複習思考,查找資料,需要你漸漸養成自學的習慣,不要太依賴老師。人很多,你課堂睡覺,講話甚至逃課,老師不會點名到姓。你很自由,但又是有限度的。你必須能通過考試。也許你能在考試前突擊幾天通過考試,可是這樣的 學習習慣會讓你以後很難跟上教學進度,也沒有真正學到什麼。大學學習,你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合理安排時間,並且要講究效率。否則很難取得優異成績。反正我是這樣認爲的。在大學,學習仍然是第一位。在知識的殿堂的裏,你可以自由遨遊。大學生活是豐富的,儘管每天仍有教學樓——食堂——宿舍三點,但不會成爲不變的直線。上課的地點有時是變動的,不像高中都在同一個教室上課。大學裏每天都有活動:社團的,院系的„„你可以參加。在大學這個舞臺上,你可以展現你的才華,興趣愛好。球場上,那些活躍的身影每天都有。運動已成爲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能感受到大學生的朝氣、活力。

青春的氣息在校園裏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學裏還有各種比賽:足球賽,籃球賽,學生幹部競選賽„„我們都可以踊躍參加。這也是表現你實力的好機會,鍛鍊的好機會。如果感興趣,抓住機會,不要怕嘗試失敗,失敗是你成長的墊腳石。在大學,你可發展你的興趣,大學提供了許多舞臺。你可以參加你喜歡的社團,學校的基地。在這裏,有許多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你們可以彼此交流,學習。並且大學還有許多資源。生活中我們要會利用這些資源。等到畢業還不知道大學擁有什麼資源,你的大學生活一定缺少點什麼。大學的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大的資源。在這裏有各行各業的書,人文的、專業的等等。喜歡閱讀必然 會豐富

你的知識。學校網絡資源也提供了許多信息、軟件等,利用網絡,你能瞭解外面的世界正在如何發展。

對土木工程概論的理解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種工程設施;也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專業技術。

建造工程設施的物質基礎是土地、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和施工機具。藉助於這些物質條件,經濟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滿足人們使用要求和審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種荷載的工程設施,是土木工程學科的出發點和歸宿。

土木工程是最古老的工程學科,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材料,施工,理論”是土木工程的三要素。正是這三要素的相互影響和促進,纔有了土木工程的不斷髮展,而其中又以材料最爲關鍵。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後來出現了磚和瓦這種人工建築材料,使人類第一次衝破了天然建築材料的束縛。中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初期製造出瓦。最早的磚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磚和瓦具有比土更優越的力學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於加工製作。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十七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十九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樑和房屋,這是鋼結構出現的前奏。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冶金業冶煉並軋製出抗拉和抗壓強度都很高、延性好、質量均勻的建築鋼材,隨後又生產出高強度鋼絲、鋼索。於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粱、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豔的局面。

建築物跨徑從磚結構、石結構、木結構的幾米、幾十米發展到鋼結構的百米、幾百米,直到現代的千米以上。於是在大江、海峽上架起大橋,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樓和高聳鐵塔,甚至在地面下鋪設鐵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蹟。

爲適應鋼結構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就應運而生。施工機械、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土木工程從經驗上升成爲科學,在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方面都面貌一新,從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發展。

十九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製成後,混凝土問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構件易於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複合建築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二十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

從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爲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佔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築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土木工程的現狀的認識

現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產工藝緊密結合。

公共和住宅建築物要求的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採暖、通風、供燃氣、供電等現代技術設備日益結合成爲整體。

工業建築物則要求恆溫、恆溼、防微振、防腐蝕、防輻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塵、防高(低)溫、耐高(低)溼,並向大跨度、超重型、靈活空間方向發展。

另外,高層建築大量興起,地下工程高速發展,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橋大量出現,並逐步實現交通運輸高速化、水利工程大型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備更大規模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條件,如三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工程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各個方面的應用 道路橋樑方面: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路與人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我們的身邊,隨時隨刻都可以看到,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鄉村與鄉村之間及內部都是由道路連接在一起的。

建國初期,新中國迅速修復了被破壞的運輸線路,恢復了水陸空運輸,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的佈局、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和鞏固國防的需要,經過50年的建設,交通運輸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基本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民用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方式共同組成的綜合運輸網。

我國的鐵路交通運輸分南北,東西兩大組幹線,組成“五縱三橫”鐵路骨架。“五縱”是南北向:1.京哈-京廣;2.京滬;3.京九;4.焦枝-枝柳線(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是東西向:1.京秦-京包-包蘭線;2.隴海-蘭新線;3.京滬-浙贛-湘黔-貴昆線。

20世紀以來,世界橋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各種大橋,高橋相繼問世,如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主跨1990米),瑞士Gunter大橋等等。近些年來,我國橋樑工程也步入了蓬勃發展時期。令人仰慕的有南京長江二橋、香港汲水門橋、江陰大橋、潤揚大橋、三縣洲獨塔單索麪斜拉橋,還有橫跨於杭州灣的跨大橋等,都是我們的驕傲。隧道及地下方面:

當今世界,人類正在向地下、海洋和宇宙開發。向地下開發可歸結爲:地下資源開發、地下能源開發和地下空間開發三個方面。地下空間的利用也正由“線”的利用向大斷面、大距離的“空間”利用進展。

20世紀80年代國際隧道協會(ITA)提出“大力開發地下空間,開始人類新的穴居時代”的口號。順應於時代的潮流,許多國家將地下開發作爲一種國策,如日本提出了向地下發展,將國土擴大十倍的設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地下空間的利用歷史是與人類文明史相呼應的。

我國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始於60年代。1965年北京建設地下鐵道。一期工程自北京站至蘋果園,24.17km,明挖法施工。二期工程爲環線,於老城牆下修建,16.1km,淺埋明挖法施工。60年代上海修建打浦路水底公路隧道。70年代,我國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當一部分目前已得到開發利用,改建爲地下街、地下商場、地下工廠和貯藏庫。80年代上海建成延安東路水底公路隧道,全長2,261m,採用直徑11.3m的超大型網格水力機械盾構掘進機施工。同一時期,上海還建成電纜隧道及其它市政公用隧道等20餘條,總長達30餘km。1985年至1987年,上海建成黃浦江上游引水隧道一期工程,日引用量達230萬t,社會效益十分顯著。人民廣場地下車庫的建成,其平面尺寸達176×146m,深11m。廣州地鐵、南京地鐵等在此一時期進入設計與施工準備階段,寧波開始了水底公路隧道的修建工作。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地下的交通與市政設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已相繼開通。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網絡體系已開始建設,多在地表至-30m以內的淺層修築地下工程。可以預見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地下工程將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

現代地下工程發展迅速,各種典型工程著名浩瀚。世界已有數百個城市修建了地下鐵路。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逐漸將地下商業街、地下停車場、地下鐵道及地下管線等結爲一體,成爲多功能的地下綜合體。高層建築

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歐洲和美國的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與經濟的繁榮。這時期,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長。爲了在較小的土地範圍內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積。建築物不得不向高空發展。另一方面,鋼結構的發展和電梯的出現則促成了多層建築的大量建造。1913年在紐約建成了高52層的伍爾沃思大樓,1913年在紐約建成了高102層,381米的帝國大廈。但是儘管當時已經採用了先進的鋼框結構和勁性鋼混凝土材料,都尚未創造出與新的建築類型相適應的造型形式,人們造型觀念還徘徊在中世紀高直建築的形式中,因而新的結構類型被傳統的造型形式所包裹,結構和造型爲開始真正結合。2000年至今,鋼框架——現澆型鋼混凝土核心筒結構有所發展,如CBD的LG大廈、北京財富中心(核心筒採用爬模施工)、世紀財富中心和北太平莊橋東北側的城建大廈等;全鋼結構也在採用,如中關村金融中心和北京電視中心等。除上述鋼結構和鋼混結構工程外,北京近年高層寫字樓和綜合樓的豎向結構選型基本上爲現澆框架-剪力牆和框架-核心筒,跨度較大的屋蓋和樑則較多選用鋼結構

土木工程概論小結 篇四

土木工程概論小結

建造一項工程設施一般要經過勘察、設計和施工三個階段,需要運用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力學、工程設計、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工程機械、建築經濟等學科和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領域的知識以及電子計算機和力學測試等技術。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門範圍廣闊的綜合性學科。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程實踐的發展,土木工程這個學科也已發展成爲內涵廣泛、門類衆多、結構複雜的綜合體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設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爲“入土爲安”的墳墓;有的作爲生產活動的場所;有的用於陸海空交通運輸;有的用於水利事業;有的作爲信息傳輸的工具;有的作爲能源傳輸的手段等等。這就要求土木工程綜合運用各種物質條件,以滿足多種多樣的需求。土木工程已發展出許多分支:房屋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飛機場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種工程結構、給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熱供燃氣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學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於自身工程對象的不斷增多以及專門科學技術的發展,業已從土木工程中分化出來成爲獨立的學科體系,但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統性。因爲幾乎所有的土木工程師設計和建造的構築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不可能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建築物。有些建築物雖然看似相同,但是建築的場地條件(地基、風荷載、地震荷載等)都是不同的。像水壩、橋樑或隧道這樣的大型建築物每一個都完全不同。因此,土木工程師隨時要準備應付新的複雜情況。同時工程要考慮的相關影響因素非常多,任何設計上的忽略都將導致一個失敗的工程。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設中的計算工作,隨着計算機技術發展完善,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快捷。所以,任何對工程感興趣的理科類同學報考土木工程都沒有問題,尤其適合那些考慮問題全面系統的同學,選擇學習土木工程是能夠發揮個人才幹的。從市場的需求來說,目前中國的基礎建設正在興起,大跨結構、超高層的項目紛紛立項建設,在未來幾十年內這種局面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就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參與其中。同時我國目前的建設管理水平非常落伍,當前急需一批能夠提高建設管理水平的人才。

以房地產爲例,當前房地產極爲火熱,但專業的人才培養纔剛剛起步,這方面的高級人才還是市場的稀有人才。出國方面,與電子、計算機等相比還有距離。其實,當前國內建設事業的發展前途光明,考慮留在國內從事本行業還是相當不錯、非常實際的選擇。

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爲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築材料,其次是隨之發展起來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每當出現新的優良的建築材料時,土木工程就會有飛躍式的發展。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裏,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築材料,爲人類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甚至在目前還被廣泛採用。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十七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十九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樑和房屋,這是鋼結構出現的前奏。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冶金業冶煉並軋製出抗拉和抗壓強度都很高、延性好、質量均勻的建築鋼材,隨後又生產出高強度鋼絲、鋼索。於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粱、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豔的局面。從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爲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佔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築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

土木工程的發展與測繪工程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切土木工程,從勘測、設計、施工、竣工,到質量管理、安全監護,都離不開測繪。測繪技術先進與否,能否合理地應用測繪技術,直接影響土木工程的進展速度。

充分應用測繪新技術,可以大大地縮短工期,提高工程的自動化程度,可很好地控制施工質量,有效地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健康。以“3S”爲代表的現代測繪技術在土木工程各階段中廣泛地應用。充分有效地應用測繪新技術,可以大大地提高土木工程的自動化程度,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質量。“3S”集成技術提供了對地球系統進行長期的立體的監測能力,爲收集、處理和分析地球系統變化的海量數

據提供了工具。在大型土木工程中,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送、青藏鐵路等,都具有施工範圍大、戰線長、物流量大、施工週期長、土方工程大等特點。“3S”技術爲大型土木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數據和信息採集、分析處理、表達決策的工具。“3S”集成技術將在大型土木工程中貫穿從勘測、設計、質量監控、安全監控、竣工驗收到運行監控管理的一切階段。

(1)在土木工程勘測階段的應用。勘測施工的座標框架即控制網的建立,已由GPS定位代替傳統的三角測量。目前除大範圍(400km2以上)控制測量以外,GPS定位從靜態定位後處理向實時動態定位方向發展;從單純的精密定位處理向特定勘測施工座標系建立方向發展。爲了減少重複,施工控制網還要求滿足未來精密監控的要求。在大型的土木工程中,如南水北調工程,地形圖的測繪已完全採用全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和野外數字測圖技術。在中、小型土木工程中,主要用野外數字測圖技術測繪數字地形圖。目前,勘測技術開始向機載激光測量和CCD航攝集成技術過渡,以獲取三維數字地圖。

(2)在土木工程設計階段的應用。利用數字地形圖可以實現三維虛擬現實,在三維可視化可量測景觀上呈現多種工程設計方案,實現各種工程設計仿真,並及時計算出相應的土石方工程量,做出環境協調評估,以提供最優化設計方案。

(3)在土木工程施工階段的應用。土木工程施工階段一方面是施工建設和現場管理,如土石方驗收、線路施測、工程放樣等採取了大量的現代數字測繪手段。目前除大量採用全站儀數字測量外,還有三維近地激光影像掃描、ATKGPS實時測圖與工程放樣、航空攝影和衛星攝影測量等方法可進行實時的工程進程管理,還可以輔以移動通信和網絡通信等手段,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另一方面,利用智能全站儀或GPS與GIS集成技術可實現工程機械的自動化運行和工程安全及質量監控。智能全站儀可以控制機械掘進(隧道)的位置和方向,GPS可以實時定出施工車輛的位置和姿態,從而實現開挖和掘進的自動化。例如挖土機、推土機和壓土機,裝上精密實時GPS定位設備,配上裝有工程管理GIS的機載計算機,可實現現場土方自動填挖控制和工程量精密計算,科學、可靠、節約工程成本。如果這類機器安裝了相關工作控制器件和CCD攝像機,可像“自動控制玩具車”一樣實現遠程無人駕駛和工程量自動計算,大大提高了危險或有環境污染地區工程機械施工效率,有效保護了施工人員的安全健康。

(4)在工程竣工階段中的應用。按照國家規範,所有大型建設項目竣工之後都要進行竣工測繪,同時還要提供多種工程運行期間的測試文檔、圖表資料。現代測繪技術能夠快速地獲取這些數據和信息,並實現數字化管理。例如,利用野外數字測圖、GPS測圖和DPS測圖技術進行竣工圖的測繪,並按數字工程的要求進入三維可視化、網絡化GIS工程管理信息系統,以作爲工程驗收評估和今後長期安全運行的原始依據。

(5)在工程運行階段中的應用。在公路、鐵路、水電站、大橋、摩天大樓等工程竣工後,穩定、高效、安全的運行是第一位的。現代測繪技術提供了連續、實時的運行安全監控和工程病害監控手段。例如,公路、鐵路的“3S”集成技術道路病害診斷是當前世界上正在興起的快速監測技術。橋樑、高層建築物、大壩、山體滑坡等的連續、實時變形監測已開始採用GPS、智能全站儀(測量機器人)和數字垂線儀等技術,它們都具有全自動、全天候、無人值守的特點,綜合其他工業傳感器,可實現全自動、無人或少人值守的工程運行方式。

總之隨着現代測量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新設備的發明,測量科學在突飛猛進中發展,這些技術和設備同時也促進着其它相關學科或技術的發展,尤其在對建設精度要求越來越高的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這種進步尤爲重要。爲工程建設的精度控制和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