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醫文化知識有哪些(新版多篇)

中醫文化知識有哪些(新版多篇)

中醫文化的發展 篇一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爲華夏始祖。“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爲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爲紀念他,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爲《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爲婦科,在周爲五官科,在秦爲兒科,名聞天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啓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啓了以“望聞問切”爲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牀的靈魂

張仲景---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爲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牀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啓了中醫臨牀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爲“藥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複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藥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藥方11096種,附藥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爲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經典藥方比如:露水殺蟲,外敷治療蚊蟲叮咬;中草藥枕頭。

中醫文化知識 篇二

岐黃之術: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現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託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學的“岐黃”、“岐黃之術”,即源於此。

醫中聖手:《孔子傳》載:“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即無所不通。手,指專司或專情其事的人。醫中聖手即是對醫生精湛醫術的高度稱讚。

懸壺:《後漢書·費長房傳》載,市中有一老翁賣藥,懸一壺於市頭。而他的藥給人治病,每每藥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們的注意。結果發現這個神奇的老頭,每到落市關門後,他就跳入葫蘆裏。古代醫藥不分家,就把“懸壺”作爲行醫的代稱。一些開業醫生也將葫蘆作爲招牌,表示開業應診之意,後人稱醫生的功績爲“懸壺濟世”。

杏林:三國時董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爲人治病,不受謝,不受禮,只要求治癒者在他房前栽杏樹作爲紀念。重症愈者種5株,輕者1株。數年後,蔚然成林,紅杏累累。他建一“草倉”,告訴人們,要杏果的,不用付錢,只要拿一器穀子來換一器杏果。這樣用杏果換來的穀子堆積滿倉,他用這些穀子救濟貧民。人們非常感謝他,送他匾額上寫“杏林”、“醫林”、“譽滿杏林”、“杏林春暖”。這些讚譽之詞成爲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雅稱。

虎守杏林:傳說,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叢中臥着一隻老虎。細看沒有吃人的兇相,一動不動,擡頭張嘴,大聲喘氣,流着淚,表情很痛苦樣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細看了老虎說:“明天此時你來此等候,我給你治病。”老虎點頭走了。第二天董奉把兩個鐵環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張口,鐵環用來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嚨裏的骨頭,治癒了老虎的病,後來老虎爲了報恩,就爲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揚像董奉那樣高超的醫術。

再世華佗:華佗一次在途中,見有人出殯,他看見棺材縫裏流出來的血,還像活人的血,於是上前救治,終於救活在棺材裏假死的產婦,被人們譽爲“神醫”。他精通內、外、婦、兒、鍼灸各科。《三國演義》說他能爲曹操開頭顱治其頭風病。後人用“再世華佗”來讚揚醫生的醫術高明。

青囊: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後借指醫術。《後漢書·華佗傳》張冀《補註》:“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傳,二子不能繼業,修書與汝,可往取之’。吳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飲如醉而殂。吳棄役回家,向妻索書,妻日:‘縱學得神術,終斃於獄中,故我以囊燒燬也’”。因華佗精醫術,生前行醫各地,聲名頗著,所以,“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

蒼生大醫:唐代藥王孫思邈,醫德高尚,堪稱醫學界的典範。他在《千金要方》中寫道:“若有疾厄(災難)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不得瞻前顧後,慮吉凶,護措身命。深心悽愴,勿避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成蒼生大醫。”後人對醫德高尚的醫生尊稱“蒼生大醫”。

古代名醫及重要的醫學典籍 篇三

1 《黃帝內經》

2 《傷寒雜病論》

東漢張仲景所著。張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人。

本書包括六經辨證、雜病辨證、平脈法,特別是載有六氣主客、傷暑病脈證並治、熱病脈證並治、溼病脈證並治、傷燥病脈證並治、傷風脈證並治、寒病脈證並治等篇,對六淫病邪風、寒、暑、傷寒雜病論溼、燥、熱等論述較爲詳盡,這是本書與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點。同時,書中還列舉了許多病例,並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劑。內容豐富,理、法、方、藥連貫緊湊,理論聯繫實際,至今還是學習中醫必循的一本重要醫著。

在這部著作中,張仲景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首次記載了人工呼吸、藥物灌腸和膽道蛔蟲治療方法。《傷寒雜病論》成書近2000年的時間裏,一直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它被公認爲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並被學術界譽爲講究辯證論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響的臨牀經典著作。書中所列藥方,大都配伍精當,有不少已經現代科學證實,後世醫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療效。歷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學者對其理論方藥進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種專著、專論,從而形成了中醫學術史上甚爲輝煌獨特的傷寒學派。據統計,截至2002年,光是爲研究《傷寒雜病論》而出版的書就近2000種。

3 《神農本草經》

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爲託名。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

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怎樣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製劑,都做了概述。更可貴的是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發現了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大黃可以瀉火,常山可以治療瘧疾等等。這些都已用現代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證實。

在中國古代,大部分藥物是植物藥,所以“本草”成了它們的代名詞,這部書也以“本草經”命名。漢代託古之風盛行,人們尊古薄今,爲了提高該書的地位,增強人們的信任感,它借用神農遍嘗百草,發現藥物這婦孺皆知的傳說,將神農冠於書名之首,定名爲《神農本草經》。儼然《內經》冠以黃帝一樣,都是出於託名古代聖賢的意圖。

4 《難經》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爲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爲《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爲主,結合部分臨牀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爲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病;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衝門(消化道的7個衝要部位)和八會(髒、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爲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爲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註釋本。

中醫文化的傳承 篇四

顧名思義,中醫是中國的醫學,或者說是中國漢民族的醫學。中醫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吸收與融合了其他兄弟民族乃至外國的醫療經驗和方法,但其始終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這是沒有爭議的。一個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現爲極其多樣的形態,卻往往有着基本一致的內核。文化的形態可以隨着年移代革而有所不同,但精神的內核則往往歷久而恆新。中醫在中國的土地上遷演數千年之久,藥物從數百種增加到數千種乃至上萬種,方劑從數百首增加到數萬首乃至數十萬首,文獻從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增加到洋洋萬種之多,理論的更新、方法的豐富、技術的創新、效果的提高,自不必言說,但其內在精神則一直是穩定的,並且總是貫穿於從理論到臨牀的各個方面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醫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變而不變的,變的是形態與數量,不變的是精神。因此,中醫可以成爲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

改朝換代是歷史上常有的事,但民族精神卻一直被秉持着,綿延着。敬畏天地、順應自然、強調倫理與秩序、關注人事、注重整體、主張和諧,是中國人一貫的情結。中醫歷經千年而其內在精神始終不曾有大移易,原因也在於此。中醫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印記。“天行有常”,並不因堯或桀的作爲而變易,而“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自當順應自然,而後可以“長有天命”。先秦這樣的生命觀,引導了中國醫學的持續發展和繁榮。中醫認爲疾病的發生,多與違背自然規律有關,與精神情志失調有關,於是強調外慎風寒,內調情志;中醫認爲內在的病變一定會表現爲外在的徵象,於是主張“司外揣內”;中醫認爲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祛除“千般疢難,不越三條”的邪氣,扶助“衝氣以爲和”的正氣,於是有了扶正與驅邪的治則治法。所有這些,既是醫學家專門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實際上,中醫的理念一直便是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外化,是中華民族精神記憶的反映。中醫對天地自然的認識、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以及據此而發明的治療技術、養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國人獨有的自然觀念和人文情感,蘊涵着中國人一直持守的思維模式與生命哲學。從秦漢時代的《黃帝內經》到明清時期的溫病學派,中醫經過歷代先賢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學術體系,但其在形成之初便已深深烙下的精神記憶卻是亙古不變的,是世代秉持的,中醫的血脈中始終充溢着中國傳統文化獨具風采且無可替代的精神。這是中醫可以成爲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的原因之一。

從文化形態看,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其他形態相爲連通,共成一體。中國傳統文化是悠久的,燦爛的。從文明的曙光在東方大地上升起至今,中國傳統的哲學、天文、地理、曆法、數學、化學,以及詩歌、辭賦、繪畫、雕塑、音樂等,與中醫一起構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殿堂。從哲學角度看,中醫在其理論構建之初,便藉助了傳統的陰陽觀、五行觀、元氣論,這可以從《黃帝內經》中找到大量的證據。從技術角度看,中藥的種植不能不依靠傳統的農業和地理知識,中藥的製劑常常需要藉助煉丹術——傳統化學的成果,中醫的運氣學說自然離不開天文、曆法乃至數學的支持,這也可以從歷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證據。從學術的表達方式看,中醫藉助了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衆多形式。現存中醫古籍的文體有散文式的,也有詩歌式和辭賦式的。《三家醫案合刻》中載錄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則醫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脈數經停,已現虛勞之候。先天既弱而水虧,壯火復識而金燥。歲氣一週一損,豈容再損?秋風乍薦已傷,難免重傷。證具如前,藥惟補北;非敢說夢,聊以解嘲。”這是典型的辭賦體。唐高宗時敕命修訂本草,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早的具有藥典性質的《新修本草》,這部書原本是有彩繪藥圖的,所謂“丹青綺煥,備庶物之形容”,可以想見其逼真與精美。這是中醫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關聯。宋代王惟一鑄造鍼灸銅人,自然不能離開雕塑的技術。至於可供吟唱的湯頭歌賦等,又與音樂關聯了起來。中醫的語言表達,至今仍帶有古代漢語的特徵,文辭古雅,行文簡練,講究聲律與修辭,具有東方文化特有的美感。所以,從文化形態角度看,中醫吸收與承載了中國衆多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傳統失落”的今天,這種吸收與承載更顯珍貴。這是中醫可以成爲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的原因之二。

中醫雖然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其他形式具有基本一致的精神內核,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藉助了其他的文化形式,但其本身卻始終是獨立的,而且是強大的和系統的。從醫學角度看,中醫具有的價值,是一種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態替代的醫藥學術,是一種與現代醫學截然不同的知識體系。這種的價值決定了它不僅曾經在歷史上呈現過精彩,也一定會在人類未來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輝。中醫的生命觀、疾病觀和診療理念與方法,一定會對未來的醫學模式產生影響。再者,中國傳統思想的的重要內容,如陰陽觀、五行觀、元氣論等,在中醫的園地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些在現代人眼中已經變得陌生的傳統思想,由於中醫的運用而更加豐富、全面、深刻而系統。中醫強調天人關係,提倡順應自然,調和七情,葆精毓神,主張扶正祛邪,養生全德,深刻地影響了並仍在影響着中國人的處世方式乃至價值取向,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相當的滲透力和說服力。第三,中醫的本草學、方劑學、鍼灸學、製劑學等專門學問,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相對獨立而具有特色的內容。所以,中醫充實着中國的傳統文化,延伸與光大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是中醫可以成爲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的原因之三。

可以這樣認爲,中醫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蘊含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深烙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印記,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其他形態相爲連通,共成一體,充實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和實際內容。中醫是中華民族原創的,土生的,獨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國家複製或嫁接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

標籤:多篇 新版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