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1

音樂課應如何做到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又要圍繞音樂而展開,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同時做到讓學生從音樂活動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在情感上得音樂美的陶冶,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在精神上得到昇華呢?在這實踐過程中,筆者的確有過一段漫長的反思與磨練的經歷,現結合課堂教學現象加以闡述。

---磨練

一、預設中的高潮

這是校內音樂研討課《春節序曲》,記得那天當我和學生順利地完成導入,展開欣賞完《春節序曲》到了第三個環節,創編表現春節熱鬧歡慶的情景時,我問:“同學們,如果用這些道具和一些舞蹈動作來表現這兩段音樂,你該怎樣再現”?安靜了很久的學生一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我要鼓,我要鑼,我要扇子,沒聽清要求就蜂擁而至,教室裏“鑼鼓齊鳴”,綢扇飛舞,好不熱鬧。眼看着時間一點點過去,學生並沒再現出春節歡慶熱鬧的氣氛,我的心真快要急死了,一個勁地想:完了,完了,這一下完了,眼看來收不了場了,我只好大聲說:“好,停下來”。就這樣本來應是課的高潮,最後在我的恕吼中,低潮收場。課後老師們進行評課,一位音樂同行的話使我幡然猛悟:“你的想法是好的,各個環節都得照顧到,既要考慮學生參與,又要考慮感受體驗,創作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但這節課你讓學生有多少時間在投入地聽音樂,有多少時間在討論春節的相關知識,表現春節情景和創作歌詞?多少學生真正感悟到音樂是如何表現春節喜慶的情景?

這一次評價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再次拿起《新課標解讀》,《新基礎教學報告集》,我漸漸明白自己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天平向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和情景的創設上傾斜,而沒有真正關注通過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來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想像和感悟。

二、防不勝防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後又迎來年級組的研討課,這次主題是《春之聲》。當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欣賞《春之聲》時,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麼感受”?突然有位男同學發言:“我聽過這首曲子後,好聽是蠻好聽的,但是晚上聽了會睡不覺,影響睡眠。”教室裏一陣大笑。(這是個意外,這突如其來的答案使我有點不知所措,一陣心慌後我說了聲:“啊,你真幽默”一帶而過,繼續在提問其他同學尋找我想要的答案。(這時我感覺學生明顯有一種挑戰心理回答全部是好聽,再沒有別的了)我頗感尷尬,整節課死板地拉到下課。

課後我反思這節課失敗的原因,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按照老師的意圖來上課,教師沒有在課前充分設想各種各樣的可能出現的情景,做好應變準備,而只會在預設的“樊籠”裏掙扎。”如果我能針對這位學生講話聲中傳遞出的兩種信息:1.音樂用在何時何處最爲妥當。2.他還不懂如何採用音爲已所用。作出巧妙引導,改變預設的程序,指出人在睡眠的時候,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內外環境,而圓舞曲由於其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始終給人一種動盪、旋轉的動感,特別《春之聲》力度強,音樂起伏較大,對人的情緒影響較大,如在清晨起牀聽就能煥然一新,然後再接者下面的教學。迅速將毫無聯繫的兩者聯繫起來,在生成時即時變奏,獲得啓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契機,這課一定會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三、漸入佳境

在一次一次的失敗和反思後,我漸漸清晰了音樂課堂的本質及現代課堂應是開放式無限空間的概念。滿懷地信心開始了《故鄉情》一課,這節課教學內容爲欣賞《思鄉曲》學唱《鼓浪嶼波》,我想通過聆聽、演唱、討論朗誦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分析這兩首作品的旋律特點,體會濃濃的思鄉情,能夠用柔美真摯的聲音演唱《鼓浪嶼波》。

片段(一)引入--引情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著名畫家徐悲鴻的作品《簫聲》請同學根據畫中的意境爲他背景音樂。(a姑蘇行、b喜洋洋、c思鄉曲)

生:a,我選擇c,我覺得畫中的小女孩眼神中有種憂愁的感覺,好像他在思念什麼人?

b,我也選擇c,我覺得她的簫聲是沉思和悠遠的,跟這段音樂的感覺一樣?

此刻,學生已被畫中和音樂感染,沉浸在一種濃郁的思鄉氛圍中,有進一步聆聽音樂的渴望。

片段(二)欣賞與感受—激情

師:同學們剛纔選擇的是馬思聰創作的《思鄉曲》,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思鄉情。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用不同色彩的線條表現出每個段落的不同節奏特點和情緒。(初步感受,並且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不僅對音樂有感性認識,而且能夠理解地進行分析和判斷)。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2

一、反思: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過度追求教學進度和升學率,與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將音樂課作爲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強調理論知識的專業性,將大量時間、精力耗費在對音樂作品創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紹上,而忽視了對音樂本體的關注,未能認識到音樂本身的欣賞價值和意義。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在對音樂課的認識上發生了扭曲,漸漸地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出路:提高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品質的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爲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國小音樂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理念,明確國小音樂教學目標,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前進步伐。具體來講,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轉變教學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新課程標準下的國小音樂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樂園,在課堂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今天的音樂課不再是學生接觸音樂的唯一場所,電視、廣播、互聯網等無時無刻不在輸出音樂,通過日常生活音樂的積累,國小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音樂喜好和修養。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轉換,明確自身不再是單純的音樂理論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生音樂興趣及審美情趣形成的引導者。只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儘可能多地讓學生表達、思考,以學生爲中心,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的形成。

2、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

國小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主動跳出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不斷開拓創新,力求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多樣化。具體來講,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製作音樂手抄報、音樂賀卡等方式幫助學生從另一種角度理解音樂;充分利用校廣播臺的作用,播放一些學生感興趣且富有欣賞價值的音樂作品,並對作品加以解析,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達到音樂教育與欣賞的目的。

3、關注音樂本體,重視音樂欣賞,培養審美意識

就音樂本身而言,它屬於一種高雅藝術,欣賞音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音樂本體,重視音樂欣賞,通過優化課程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通過音樂作品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走進作者創設的情境,感受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情緒,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今天的音樂環境較之過去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音樂知識獲取已經不再單一地侷限於音樂課堂,傳統的音樂教學已經遠不能適應現代化音樂課堂教學的要求。作爲課堂教學實踐第一線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國小音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3

每次走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我也在想:怎麼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麼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着物慾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昇華

音樂課是學生們最喜歡上的課,他們熱衷於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的卻是孩子們對教育部門精心編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更不用說那些讓學生們聽起來枯燥乏味的欣賞曲了。我們的教材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地區的學校實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也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做深一步的探討和反思。

一、課堂音樂教學重點教什麼

音樂課不單純是唱歌課,但僅唱會歌曲的多,如何唱好歌曲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專學唱歌,長久以來,學生就會感受到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裏。

器樂課也不是單純的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

欣賞課並非文學課。有些老師的欣賞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樂課以教師爲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設計好的環節進行教學,而忽視了課堂突發,臨時應變等。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爲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

總之,現在的音樂課堂仍需要我們廣大的音樂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反思,才能使我們的音樂教育不斷完善和發展。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4

本課教學採用自讀法。第一課時先是共同回顧常見的上課思路。(導入、作者簡介、朗誦、自讀品佳析形學技法、明主旨)接着讓學生自學十分鐘,同桌合作學習也可。再接着檢查自學情況。按步驟先是讓學生把作者簡單介紹,然後是合作誦讀、同桌讀、自薦讀、班齊讀、師領讀。再接着讓學生品析。好的品析則讓其他同學做下摘記。最後讓學生討論課後練習一。第二課時先讓學生自學欣賞20分鐘,寫《夜》賞析小作文。再接着是自讀,然後是明主旨。讓學生析文章的美。最後師總結。接着看課後練習,讓學生合作討論,比較濟慈詩的兩種翻譯法,說說你喜歡哪首的翻譯,爲什麼?火車式,人人要求回答。最後讓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會,準備10分鐘,後小組派代表參加。

?蟈蟈與蛐蛐》這首詩可以分爲兩節:

第1~8行詩爲第一節。用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領以下7行詩,主要寫了蟈蟈的樂音。還寫了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叢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喜悅的世界,並以此烘托了蟈蟈的樂音的美妙動聽。

第9~14行詩爲第2節。用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領起以下5行詩,主要寫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兒。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一片寧靜等語句寫出了冬天嚴酷冷清的景象,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等語句表現了家中的溫馨氣氛,並以此襯托了蛐蛐的歌兒的悅耳動聽。結尾兩行詩通過聯想將蛐蛐的歌兒與蟈蟈的樂音巧妙地聯繫起來,生動地表現了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的主題。

?夜》全詩分爲四節。第一節用白天的喧響反襯了夜的靜謐;第二節用溪水輕輕的歌唱寫夜的寧靜,用明月的銀輝寫夜的美好;第三節描寫了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第四節總寫了夜晚的寂靜和月色的美麗。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5

我們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i、fa、sol、la、si七個音符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展示,彩條譜是把五線譜的五條線變成五種顏色。我們通過實驗發現學生十分喜歡彩色譜,通過有趣的遊戲,輕而易舉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識譜教學成爲一年級學生的樂趣。我們將使用彩色譜的實驗,並將逐漸推廣。

②中高年級先唱歌后識譜的教學嘗試,對於中高級的識譜,是難度較大的曲譜,我們摒棄了以往先識譜、後唱歌的學習,大擔地實驗,對於識譜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們是這樣嘗試的:部分歌曲採用先識譜、後唱歌,而對於較難的歌則採用先唱歌、後識譜的教學。通過實驗,我們歸納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讓學生分析歌譜、識譜、填詞唱歌等過程,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歌曲的演唱更加準確,達到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內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後識譜是先讓學生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視同兒戲中解決歌譜中的難點,在學生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識譜、後唱歌,還是先唱歌、後識譜,其教學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爲了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來完善他們的演唱水平,只是爲達到目的而採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過先唱歌、後識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識譜難度,提高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效率,既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訓。

③小組合作嘗試創作的樂趣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起,我們就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開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從小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一、二年級的唱遊課:通過歌舞表演來表現出歌曲,讓學生邊唱邊發揮想象力,使學生的音樂思維通過歌曲儘量的展現。同時,我們引導嚳一採取小組合作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爲歌曲創編動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開發了智力,並使學生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中、高年級則通過節奏練習、節奏創作、自編旋律來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多數班級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生樂於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數小組以音樂能力強的配以稍差一點的同學,這樣搭配進行,使學生樂於參與。尤其是音樂興趣差一點的同學,他們大多數樂於參與,且提高很快。

(二)、優勢互補,在合作中國共產黨同進步

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各教開組之間的合作,直接關係到一所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只有優化教研組團體,才能優化團體中的每個個體——教師。

我們音樂組與美術組構建了特色小組。

(三)、與時俱進,彈奏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鼓勵與支持。

1、每次評選優課,每堂課教務主任都耐心指導,反覆聽評,提出好的見解,讓我們精益求精。

2、在課件的製作方面,校領導給我們提供最優越的條件,籌備購置硬件,製作軟件。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6

?對花》是一首河北民歌,是我國北方廣泛流傳的一種小調。通過讓學生學習歌曲《對花》,學習手絹舞,從中瞭解華北民間音樂的地域風格色彩,使學生了解熱愛祖國的民間音樂文化,體現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理念。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用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調來演唱歌曲《對花》。本課的兩個音樂知識(對唱和表演唱;上滑音)的學習我放在唱歌的教學中,一方面,我要讓學生在學習歌曲的活動中去進行對唱和表演唱,另一方面,兩個知識點與對花調的風格形式緊密相關,如:曲調中的上滑音正是凸現了其他地域色彩的裝飾,演唱是要準確的把握歌曲的地方風格,就必須唱好上滑音。

本課的教學難點在體會歌曲的地方特色,自主的運用手絹舞這種形式表現歌曲《對花》。引導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創編歌詞、進行表演。所以在介紹手絹舞時把舞蹈的要求講的清楚,使學生易於接受,在表演唱時要注意用情緒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並能準確的跟着歌曲的節奏表演。在創編歌詞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做到心中有數,瞭解一年四季花開的自然生長規律,瞭解花卉的名字,以免張冠李戴。在示範是還可以提到“反對花”即由冬季對起倒攤到春季。讓學生用逆向思維方式想問題。

在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把握中,我把歌曲教學做爲重點,從舞蹈導入歌曲時我啓發學生說說用什麼演唱形式表現愉快的心情,讓學生說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進而導入表演唱和對唱,層層深入,引入歌曲《對花》。在這個環節的把握上教師要注意語言的的巧妙設計在上滑音演唱時教師讓學生髮現樂譜上的記號,從而講解上滑音,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演唱加深學生對上滑音的印象。在表演唱時要注意用情緒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並能準確的跟着歌曲的節奏表演。把歌舞的生動活潑表現出來。

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感覺自己對本課的一些設計聽、唱、跳、創編等環節中都與以往設計類似,所以在唱歌環節的設計上,我採用了分句對唱的方法。在設計本課的導入時,我也絞盡腦汁的想了很多方法,如:遊戲法,情景導入法、師生表演法、等等,最後我採用“變魔術”的方法,變出手絹,讓常見的手絹花出示起來比較新穎。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審美爲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教師還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基本動作、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本課學習河北民歌,讓學生了解了河北民歌和河北民間舞蹈,弘揚了民族音樂,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操。體現新課標“弘揚了民族音樂”的新理念。同時,在教學中我還要改掉一些不足。像:沒有把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教師的表情還不夠,情緒不夠,沒有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不能充分調動課堂的氣氛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太平穩。在語言組織表達上要更親切更有趣,示範時要表情更豐富,表演時要更誇張到位,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個人的魅力,才能把歌曲的情緒很好的表現出來。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篇7

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課的質量,也是極爲重要的。隨着學業的加重,音樂在國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爲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爲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爲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