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講百廉人物故事”——董必武“清正廉潔”的一生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一生清正廉潔,爲全黨樹立了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楷模。他留下許多清正廉潔的故事。

“講百廉人物故事”——董必武“清正廉潔”的一生

廉潔自律,克己奉公

紅軍長征時,董必武年紀已 經年近50,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 老年人了,在紅軍中更是年紀大的長者,但他硬是堅持跟隨部隊 走了過來。 1934 年底,中央縱隊成立了 一個幹部休養連,實際上都是年老體弱和婦女組成的隊伍,有 100 多人,其中 30 多人爲婦女幹部 (其中有蔡暢、賀子珍等人,還包括 4 名孕婦)。中央有關部門選擇 當過中央黨校副校長、爲人慈祥 的董必武擔任隊長。由於董必武 年紀大,留着鬍子,被大家戲稱爲 “鬍子隊長”。長征途中,年紀大、身體也不好的董必武嚴格要求自己,揹着和年輕人一樣重的東西 行軍,同時還要照顧婦女幹部和傷病員,組織擡 60 副擔架的 120 多人的擔架隊的行軍和食宿,還 要負責收容掉隊的戰士。每到一個宿營地,他要跑來跑去,安排好 籌糧、做飯、睡覺、警戒。夜間他還要起來查鋪、查哨。離開駐地時又要檢查部隊的羣衆紀律,如果有忘記歸還的,他要親自歸還,如有損壞羣衆物品的,他要親自去賠 償。行軍時,董必武總是從隊前跑到隊後鼓勵大家,往返跑了比別 人多很多的路程。年近50 的董必武還經常替擡擔架的人換肩。一 次,他在替擡擔架的同志換肩時, 由於太累了,腳沒有站住,一下子摔在泥坑裏,渾身沾滿了泥。有個 調皮的隊員見狀,給董必武送了個“泥人董”的外號,惹得大家一 陣歡笑,董必武也高興地和大家一起笑了起來。

任勞任怨,不謀私利

1935 年,董必武在延安擔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當時條件十 分艱苦,黨校校長和教務處主任 等幾個人在一個屋子辦公。作爲 校長,是可以有自己的一張桌子, 可以自己睡一張牀鋪的,但董必武堅持和教務處長共用一個桌子、一條長板凳辦公,合用一張硬板牀睡覺,和學員吃一樣的伙食。 他處處以身作則,給黨校學員樹立了好榜樣。 後來,董必武調至中共南方局(八路軍辦事處)擔任中共南方 局常委、統戰工作委員會書記。當 年生活十分艱苦,八路軍辦事處 每個人的伙食費一個月只有 3 元 法幣。重慶談判時,毛澤東到重慶 八路軍辦事處,看到這裏的同志們吃得非常差,說重慶八路軍辦 事處的伙食比延安還差。 由於生活費用少,重慶物價經常波動,八路軍辦事處的日常 生活往往難以爲繼。爲了節約用度,保證中共南方局的正常運轉, 組織決定由董必武兼管後勤方面 的工作。董必武身負很多重任,工作千頭萬緒,每天都忙得很,但他 對於辦事處機關的伙食開支管理和監督得非常嚴。他自己帶頭勤儉節約,決不多花一分錢。他對辦伙食的同志提出了一個要求:既要想盡辦法改善同志們的伙食, 又決不能亂花一分錢。他親自制 定了一個機關伙食標準,實行包乾調劑。經濟方面的開支要認真記賬,每個月算一次賬,決不能透 支。辦伙食的同志嚴格按照這個要求做了。每個月的開支賬,董必 武都要覈查。有一個月,董必武在覈查月底伙食費賬目時,發現多 支出了 6 角錢。董必武因爲這件事十分自責,他說:“我們黨的經費,每一分錢都是同志們用血汗 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決不能浪 費一分錢。”董必武提出自己要在 機關大會上作檢查,有同志勸道: “多開支 6 角錢,也不是你支出 的,下次補回來就是了,就不要在 大會上檢查了。”董必武說:“我是 分管後勤工作的,責任在我,正人 先正己。”他堅持在大會上檢查。 他不僅在大會上檢查了,還親筆給黨中央寫了檢討信。

性習於儉,儉以養廉

愛好書法的董必武經常寫這 樣 8 個字“性習於儉,儉以養廉”。 這 8 個字是董必武的自勵,也體 現了他一生儉樸的習慣。 董必武參加長征時,自己親自揹着一個厚帆布做的馬褡子。 這裏邊除了裝着他喜歡讀的書, 以及他換洗的一件滿是補丁的衣 服外,還裝進一些他撿來的破布、棕片,還有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 期的一個針線包,戰鬥間隙他用 來補衣修鞋。他用這些東西做成 特製的草鞋,省下部隊發的草鞋 給別人用。別人問起時,他說:“這 些東西都有用,把棕片拿布帶一 綁,就可以穿着它繼續行軍了。” 同志們稱之爲董老的“萬寶囊”, 他欣然接受。董必武把這個“萬寶 囊”帶到延安,又帶到北京。他也 一直保持着撿舊東西裝進“萬寶 囊”的習慣。新中國成立後,這個 “萬寶囊”仍保存在家中。直到董 必武逝世後,他的家人才把這個 邊角泛黃、佈滿灰漬的“萬寶囊” 捐獻給湖北紅安縣董必武紀念 館。 在延安時期,董必武爲了工 作方便,只花一元錢買了一塊舊 懷錶。這塊懷錶走得不很準,但董 必武卻一直用着,說:“反正快慢 只要誤差不超過半小時就行。” 董必武喜歡作詩,但他作詩 從來不用公家的紙,而是寫在各 種形狀的廢紙、舊信封、舊日曆、過時的請柬上。他從 1939 年到 1975 年共寫詩 1300 餘首。這些詩 都是他親筆寫在上述廢棄的紙張上的。 董必武愛好書法,字也寫得 好。但除了個別時候給一些單位 的正規題詞外,他從來不用白紙、宣紙寫書法,都是在舊報紙上寫。 大楷寫了寫中楷,中楷縫裏插小楷,把一張報紙寫得密密麻麻的。 他所用的毛筆,筆頭掉了也不扔,自己動手修理一下照樣用。他身 邊的工作人員勸他扔掉不能再用的舊筆時,董必武說:“一支筆,不值多少錢。可是,我們幾億人口的 大國,每個人節約一點,加到一起就不是小數字了。大家都要愛惜社會財富呀。” 董必武用度十分節儉。牙膏 直用到擠不出來了才扔,一個臉 盆用了幾十年。他常年穿布鞋,鞋 底磨薄了,就加一層。毛巾破了洞,補一下繼續用。毛巾先用來洗 臉,舊了就用來擦手,再破舊了就 中間剪開兩頭接上用來擦腳。董 必武不僅自己節儉,還教育子女養成節儉的習慣。他的孩子們上 學後,從國小到大學,家裏除了給牙膏、毛巾等日用品以及來回乘公共汽車的車費外,從來不給其 它零錢和零食、消耗品。他的兒子到外地讀書,董必武只給學費、夥 食費和其它一點兒必要的錢,但要求用錢必須記賬。董必武給子 女們講這樣的道理:養成記賬的習慣,你將來要用錢的時候,就會 從實際出發,不至於專從需要方 面着想而要顧及可能了。 新中國成立後,董必武曾先後擔任過許多重要領導職務。他還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代主席等職。雖然職務越來越高, 但他依然保持着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習慣。他進城後,由於出國訪問而做過一件長呢大衣,此外再沒有做過其它大衣,只有這件 大衣一直伴隨董必武,直到他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