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的餐桌禮儀(精品多篇)

中國的餐桌禮儀(精品多篇)

中國餐桌禮儀 篇一

中國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爲,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爲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爲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纔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爲一大忌。

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纔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隻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驚訝的是,米飯不是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於菜式各有特色,應該個別品嚐,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嚐。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個別盤中。不乾淨的盤子必須經常用清潔盤子替換。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會提供刀*,但身爲中國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進餐的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正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爲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裏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了去取一塊食物時,儘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話,用旁邊的公筷和湯匙。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後,將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爲此,儘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確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顧到。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幾件關鍵的事。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該負責爲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後爲自己斟。當人家爲你斟茶時,禮節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用餐對於家居生活是頭等大事,體現個人素質和品味

眼睛看準食物才能動筷子

斟茶的順序很講究,先長後幼,先女後男

設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爲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曆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竈君

中國人不單止十分尊重吃的藝術及禮儀,甚至會敬拜由火神衍生而來的竈君,他們認爲竈君能保佑廚房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之發生,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準備一頓美味佳餚祀奉竈君,包括一隻完整的雞、燒豬、多樣蔬菜、飯等,以多謝竈君對他們過去一年的保佑。他們通常會把餐桌放置在竈居的面前,把佳餚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數個小時後纔拿走食物。

用餐俗例

在飯食方式方面,中國人與西方人有點不同,西方人喜歡各自品嚐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國人則有一定的用飯規例,他們喜歡叫數碟佳餚,放在飯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飯共同配這數碟菜餚,飯吃完可再添;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爲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餐桌擺設

日常飯食的擺設是在各座席擺上一個飯碗、一雙筷子、一隻湯匙、一碟調味醬,用飯後通常會給客人一條熱毛巾,代替紙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餚同時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從各碟共享的菜餚夾取食物;湯水一大鍋的端上,各人同飲一鍋湯。客人用飯時絕對可以來一招「飛象過河」,夾取放在遠處的菜餚。由於中國人喜歡全體共享菜餚,他們的餐桌大多數是圓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長形餐桌。

怎樣叫一頓中式飯

先叫一個冷盤以刺激食慾,接著叫一鍋清湯,熱湯有助增加體溫,喝過熱湯後便開始品嚐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餚,纔算得上爲一頓合宜的中式飯,以辣味菜餚配清淡的白飯,使菜餚辣而溫和,白飯淡而香濃;一頓飯的壓軸食品是甜點,通常是甜湯,如紅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種類,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樣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應用湯匙一小口抿出聲的飲;至於吃飯,要提起飯碗貼着脣邊,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裏,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提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餚。

宴會

中國人很少在日常用飯時喝酒,但酒在他們的盛宴上則擔當重要的角色。在宴會開始時,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這時客人的飲酒興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來祝酒,要先爲別人添酒或汽水,後爲自己添加,才合乎禮儀,且要添至近乎滿瀉爲止,以表示尊重對方及彼此友誼,而主人家要盡情灌醉客人,纔算合乎禮儀。若你不想飲酒,應在宴會開始時便表明,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

宴席結束

客人享用完最後一款菜餚時,宴席便正式結束,於是主人家的主角會站立起來,表示宴會到此結束,並會站立門口向每位客人說聲晚安,之後跟酒樓經理結賬,主人家的其他成員則送客人乘車,揮手道別並目送車子駛離開去。

中國餐桌禮儀 篇二

方法/步驟

(一) 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 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纔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爲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爲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爲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讚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摺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菸,如需抽菸,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着付帳,推拉爭付,至爲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慼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中國餐桌禮儀禁忌 篇三

1、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影響同桌的胃口。

2、用筷。不要把筷子直直的插到飯菜中間,寓意很不好;不要越過別人的筷子去夾菜;不要因爲要找自己喜歡的菜就用筷子在碗裏扒拉;不要用筷子剔牙。

3、菜再美味,也記得不要一味埋頭苦幹哦,適時地和周圍的人說幾句風趣又不失禮的話調節氣氛。

4、進餐時不要打嗝或是發出其他不文雅的聲音。

5、如果宴席尚未結束,但是你已經用好餐了,也不用隨意離席,等主人或主賓離席再走。

6、爲別人夾菜記得“雞不獻頭,鴨不獻掌,魚不獻脊”。

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很多民族有自己的飲食禁忌,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尊重他人也能爲自己贏得尊重。

8、敬酒。可以多人敬一人,但是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中國餐桌禮儀 篇四

一、飲食禮儀內容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爲,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爲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爲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纔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爲一大忌。

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纔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隻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驚訝的是,米飯不是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於菜式各有特色,應該個別品嚐,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嚐。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個別盤中。不乾淨的盤子必須經常用清潔盤子替換。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會提供刀具,但身爲中國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進餐的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正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爲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裏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了去取一塊食物時,儘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話,用旁邊的公筷和湯匙。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後,將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爲此,儘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確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顧到。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幾件關鍵的事。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該負責爲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後爲自己斟。當人家爲你斟茶時,禮節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二、禮儀規則

中國人乃禮儀之幫,民以食爲天,用餐豈能沒有規矩!雖然說講不講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總比不知道好吧!

1、請客要早通知,6:00入席,5:50才叫客人來,不合適。

2、主人家不能遲到;客人應當遲到5-10分鐘,這是非常體貼的客人哦,注意掌握,自然賓主皆歡。

3、要是坐圓桌子,對着大門的是主座,或是背靠牆、櫃檯的;講究些的飯店,會用餐巾予以區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隨便坐哦,除非你打算好請客嘍。

4、主人右手邊的是主客,左手邊的是次重要的客人;門邊面對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啦。

5、做客人的不能直接向點菜員吆喝指點,應該乖乖坐等主人家點菜;如果客人確實有嚴重的忌口或愛好,應當輕輕告訴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滿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

6、主人家,不點或少點需要用手抓或握着吃的菜,比如蟹、龍蝦腿、排骨等等。一頓飯來上三個這樣的菜就沒治了。還有什麼禮儀可講!

7、不勉強也不反對別人少量飲酒,無酒不成宴嘛!

8、上酒水上菜了!老外喜歡自誇手藝,國人可不作興吹噓自己點的菜,主人家細心觀察涼菜上齊、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後,當立即舉杯,歡迎開始之類的,轉動圓盤或是示意右手邊的主客動第一筷。主客可別推讓太久哦,大家肚子都餓了,就等你開吃了!吃了的別忘了讚美一下哦。

9、之後的每道菜一上來,雖然服務員與主人還是會轉到主客面前,但並不用太拘泥啦,如果正好在我面前,又沒人轉動圓盤,我也會先夾一小筷子嚐嚐的!

10、主人家要常常轉圓盤,照顧到絕大部分客人;陪客則補充招呼服務一下;客人的手能不碰圓盤而吃完整餐,則賓主又皆歡啦。

11、如果沒有服務員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夾菜的時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盤中挑來揀去,甚至攪拌!不是每個人都像愛人一樣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通常看準了揀距離自己最近的那部分。

12、最好讓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過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使吃相看起來不是那麼急切。

13、食物在口中咀嚼時,切記的大事就是閉緊雙脣,以免說話、物體掉落、汁水外溢,以及免得發出驃嘰驃嘰的倒胃口聲響。

14、無論是用餐期間或用餐前後,都應當背部挺直,儘量往後坐椅子而不靠。用餐期間,基本上雙手都在桌面以上。

15、一個太好胃口的主人,和正在減肥的客人,不適宜這樣的飯局哦。

三、容易忽視的注意事項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

(一)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纔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爲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爲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爲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讚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摺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菸,如需抽菸,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着付帳,推拉爭付,至爲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慼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四、中式飯菜招待程序

先叫一個冷盤以刺激食慾,接著叫一鍋清湯,熱湯有助增加體溫,喝過熱湯後便開始品嚐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餚,纔算得上爲一頓合宜的中式飯,以辣味菜餚配?清淡的白飯,使菜餚辣而溫和,白飯淡而香濃;一頓飯的壓軸食品是甜點,通常是甜湯,如紅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種類,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樣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應用湯匙一小口抿出聲的飲;至於吃飯,要提起飯碗貼着脣邊,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裏,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提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餚。

菜餚

中式菜餚大多數不會只有一種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襯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例如烹煮豬肉,會以爽脆的綠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襯托粉紅色、柔?的豬肉。一頓飯不會只有一款菜餚,通常同時端上兩款、甚至四款菜餚,且每款菜餚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則以菜餚的搭配爲大前題,通常同類的菜餚會同時端上,不會前後分別端上,總之整頓飯都要講求協調的搭配。

飲料

茶是中國人的日常飲料,湯是他們飯食時的最佳飲料,在特別的日子或場合上,中國人會飲葡萄酒或烈性酒,卻不會飲水,這與西方人不同。中國茶是茶樓的主要飲料,雖然有其他飲料供應,但他們認爲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飲料,尤其是吃了油膩的點心,茶有助洗去油膩。每桌都供應一個或兩個茶壺,且可不斷添飲,客人只需揭開茶壺蓋並放在壺頂上,便有侍應前來添滾水;無論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其中一位都可爲別人斟茶,但記著要先爲別人斟,最後爲自己斟,這才合乎禮儀。茶樓備有不同種類的茶葉,客人可隨個人喜好選擇。

五、宴席結束

客人享用完最後一款菜餚時,宴席便正式結束,於是主人家的主角會站立起來,表示宴會到此結束,並會站立門口向每位客人說聲晚安,之後跟酒樓經理結賬,主人家的其他成員則送客人乘車,揮手道別並目送車子駛離開去。

飯前頌主名飯後贊主 篇五

不挑剔食物可褒獎

齋戒的客人可以不開齋

就近而食勸告不懂吃飯禮節的人

禁止連續不斷地往口裏喂棗及其它除非同伴

從盤子邊緣吃不要從中間吃

不能倚靠着吃飯

用三個指頭吃飯

在飲料中吹爲可憎

坐下喝水比站看喝水更好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舉出來提議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緊張的。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你的感受。祝酒辭從來用不着太長。如果當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起來致祝酒辭,你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擺脫困境,如“向肯致意,上帝保佑你。”或“向出色的朋友和偉大的老闆,格里塔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現得更有風度,更有口才,你就會想增加一些回憶,讚美,以及相關的故事或笑話。然而,祝酒辭應當和與場合相吻合。幽默感極少會顯得不合時宜,但是在婚禮上的祝酒辭應該側重於情感方面,向退休員工表達敬意的祝酒辭則應當側重於懷舊,諸如此類。

在餐會上,致祝酒辭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優先權。如果無人祝酒,客人則可以提議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個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個祝酒。

在儀式場合,通常會有一位酒司儀,如果沒有,組委會主席,會在就餐結束,開始發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辭。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檳酒上來之後,就提議祝酒。祝酒者並不必要把酒杯裏的酒喝乾。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各種酒精飲料,甚至敬酒時也是如此。當酒傳遞過來時,你當然可以謝絕,在祝酒時舉起裝着蘇達水的高腳杯。過去,除非是酒精飲料,否則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種飲料都可以用來祝酒。無論如何,你應該站起來,加入到這項活動之中,至少不應該極端失禮地坐在座位上。

“食禮”系飲食禮儀、飲食禮制、飲食禮義、飲食禮俗、飲食禮貌、飲食禮節等概念的通稱。其中,飲食禮義是人們在飲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飲食禮制是被國家禮法所肯定的飲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經籍;飲食禮義是筵席時爲表示某種敬意而隆重舉行的各種儀式;

飲食禮俗是與禮義、禮制、禮義相關並且在民間流傳已久的飲食風習;飲食禮貌是餐飲活動中表示敬重與友情的日常行爲規範。飲食禮節是飲食禮儀的節度和飲食禮貌的綜合評價。總之,作爲"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禮是飲膳宴筵方面的社會規範與典章制度,餐飲活動中的文明教養與交際準則,赴宴人和東道主的儀表、風度、神態、氣質的生動體現。

食禮的涵蓋面很廣,可按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如按時代劃分,有原始社會食禮、奴隸社會食禮、封建社會食禮、資本主義社會食禮和社會主義社會食禮;按民族劃分,有漢族食禮和少數民族食禮;按階層劃分,有宮廷皇家食禮、官府縉紳食禮、軍營將士食禮、學院士子食禮、市場商賈食禮、行幫工匠食禮、城鎮居民食禮和鄉村農夫食禮;

按地域劃分,有東北地區食禮、華北地區食禮、西北地區食禮、華東地區食禮、中南地區食禮和西南地區食禮;按用途劃分,有祭神祀祖食禮、重教尊師食禮、敬賢養老食禮、生壽婚喪食禮、賀年饋節食禮、接風餞行食禮、詩文歡會食禮、社交遊樂食禮、百業幫會食禮和民間應酬食禮種種,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與之發生廣泛的聯繫,無不倚靠它進行社會交際。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食禮之國”。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禮記禮運》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而最早出現的食禮,又與遠古的祭神儀式直接相關。

對此,《禮記禮運》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會的先民,把黍米和豬肉塊放在燒石上烤炙而獻食,在地上鑿坑當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獻飲,還用茅草紮成長槌敲擊土鼓,以次來表示對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後來食禮由人與神鬼的溝通擴展出人與人的交際,以便調節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逐步形成吉禮、凶禮、軍禮、賓禮、佳禮等“先秦五禮”,奠定了古代飲食禮制的基石。

食禮誕生後,爲了使它更好的發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對其神學觀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張,通過“制禮作樂”對皇家和諸侯的禮宴作出了若干具體的規定。

接着,儒家學派的三大宗師--孔子、孟子、荀子,又繼續對食禮加以規範,補充進仁、義、禮、法等內涵,將其拓展成人與人的倫理關係,“以禮定分”,消患除災。他們的學生還對先師的理論加以闡述、充實,最後形成《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經典著作,使之成爲數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與靈魂。

由於強調“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食禮與其他的禮,就成爲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規範及道德規範,維繫壓迫、剝削制度的思想工具。不過,古代食禮中也有一部分積極健康的內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爲準則和筵席、餐飲上的禮尚往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被廣大勞動人民羣衆所接受,演變成各種合理的飲食禮儀與禮俗,成爲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食禮”系飲食禮儀、飲食禮制、飲食禮義、飲食禮俗、飲食禮貌、飲食禮節等概念的通稱。其中,飲食禮義是人們在飲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飲食禮制是被國家禮法所肯定的飲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經籍;飲食禮義是筵席時爲表示某種敬意而隆重舉行的各種儀式;飲食禮俗是與禮義、禮制、禮義相關並且在民間流傳已久的飲食風習;

飲食禮貌是餐飲活動中表示敬重與友情的日常行爲規範。飲食禮節是飲食禮儀的節度和飲食禮貌的綜合評價。總之,作爲"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禮是飲膳宴筵方面的社會規範與典章制度,餐飲活動中的文明教養與交際準則,赴宴人和東道主的儀表、風度、神態、氣質的生動體現。

食禮的涵蓋面很廣,可按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如按時代劃分,有原始社會食禮、奴隸社會食禮、封建社會食禮、資本主義社會食禮和社會主義社會食禮;按民族劃分,有漢族食禮和少數民族食禮;按階層劃分,有宮廷皇家食禮、官府縉紳食禮、軍營將士食禮、學院士子食禮、市場商賈食禮、行幫工匠食禮、城鎮居民食禮和鄉村農夫食禮;

按地域劃分,有東北地區食禮、華北地區食禮、西北地區食禮、華東地區食禮、中南地區食禮和西南地區食禮;按用途劃分,有祭神祀祖食禮、重教尊師食禮、敬賢養老食禮、生壽婚喪食禮、賀年饋節食禮、接風餞行食禮、詩文歡會食禮、社交遊樂食禮、百業幫會食禮和民間應酬食禮種種,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與之發生廣泛的聯繫,無不倚靠它進行社會交際。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食禮之國”。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禮記禮運》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而最早出現的食禮,又與遠古的祭神儀式直接相關。

對此,《禮記禮運》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會的先民,把黍米和豬肉塊放在燒石上烤炙而獻食,在地上鑿坑當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獻飲,還用茅草紮成長槌敲擊土鼓,以次來表示對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後來食禮由人與神鬼的溝通擴展出人與人的交際,以便調節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逐步形成吉禮、凶禮、軍禮、賓禮、佳禮等“先秦五禮”,奠定了古代飲食禮制的基石。

食禮誕生後,爲了使它更好的發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對其神學觀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張,通過“制禮作樂”對皇家和諸侯的禮宴作出了若干具體的規定。接着,儒家學派的三大宗師--孔子、孟子、荀子,又繼續對食禮加以規範,補充進仁、義、禮、法等內涵,將其拓展成人與人的倫理關係,“以禮定分”,消患除災。

他們的學生還對先師的理論加以闡述、充實,最後形成《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經典著作,使之成爲數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與靈魂。由於強調“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食禮與其他的禮,就成爲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規範及道德規範,維繫壓迫、剝削制度的思想工具。

不過,古代食禮中也有一部分積極健康的內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爲準則和筵席、餐飲上的禮尚往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被廣大勞動人民羣衆所接受,演變成各種合理的飲食禮儀與禮俗,成爲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中國餐桌禮儀 篇六

摘要: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種的社交手段,在用餐過程中,人的修養禮儀可由言行舉止變現出來。正確的餐桌禮儀不僅顯得優雅大方,更能給人以良好的印象。然而,在中西融合的今天,許多中餐禮儀卻常常被人忽視,導致尷尬的場面發生,因此,掌握一些餐桌禮儀在社交生活中顯得尤爲重要。

關鍵詞:餐桌禮儀 入座 進餐 離席 茶文化 酒文化 中西差異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飲食一直很重視,古有俗語“民以食爲天”,中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另一方面,作爲東方禮儀之邦,餐桌禮儀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反映。據有關史料記載,至少在周代,我國飲食禮儀就已經初步形成,經過不斷地發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並對西方餐桌文化產生一定影響。 “飲食所以合歡也。”中國人享受集體聚餐或飲宴的熱鬧氛圍。餐桌,是考驗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場所,吃,是中國人協調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在中國,人們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既是請客吃飯,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吃飯,一個長期不能參加應酬的人可能就被社會淘汰了或者成爲“無用”之人。大家同夾一盤菜,共飲一碗湯的“羣享”模式觸發了歡樂氣氛,舉杯提箸之間協調人際關係。但是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中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一、入座

“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爲上,視爲首席,相對首座爲二座,首座之下爲三座,二座之下爲四座。”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爲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爲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爲首席。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腳應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隨意伸出,以免影響他人。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將雙肘放於桌上。注意事項:

① 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將客人安排在接近上菜的位置。

② 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③ 如果是較大的宴會,一般都設主席,客人不可貿然入座,入座是應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與自己的相對應。

④ 入席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麼應遵從其安排。

二、進餐

1、上菜

中餐上菜的順序爲:開胃菜→熱菜→炒菜→大菜→湯菜→炒飯→麪點→水果。

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菜,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上菜時,可將其先行上桌。有時冷菜之後,可接着上四種熱菜,但熱菜多數被省略。

當客人落坐開始就餐後,餐廳員工即可通知廚房作好出菜準備,待到冷菜剩下1/3左右時,餐廳員工即可送上第一道熱菜。當前一道菜快吃完時,餐廳員工就要將下一道菜送上,不能一次送得過多,使宴席上放不下,更不能使桌上出現菜餚空缺的情況,讓客人在桌旁幹坐,這既容易使客人感到尷尬,也容易使客人在飲過酒後,沒有菜可供及時下酒,導致易醉。

2、用餐

出席正規的中餐宴時,在開席前餐廳會爲每一位顧客送上一條溼巾,這是用來擦手的。而後送上的第二條溼巾,可用來擦手或嘴,但不能用於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就餐時,按照傳統應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是須少量,距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時,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的,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爲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吃飯、喝湯時不宜發出聲音。喝湯應用湯勺慢慢喝,不可就着碗喝,若湯過熱,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時用湯匙小口小口引用;至於吃飯,要端起飯碗貼着脣,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裏,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端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餚。 吃飯時不要埋頭苦吃,適當的注意周圍是必要的。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如果用餐時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則最好用公筷,也可把距離客人或長輩較遠的菜送到他們跟前。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是以談生意爲主,或者以聯絡感情爲主,還是單純的吃飯。如果是爲了談生意,那麼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任務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聯絡感情,那就要注意氣氛的調節,活躍氣氛;如果是純吃飯,就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品嚐菜餚上即可。 注意事項:

① 餐廳員工給客人提供服務時,一般要以第一主人作爲中心,從宴席的左面位置上菜,撤盤時從宴席的右側位置。第一道熱菜應放在第一主人和主賓的前面,沒有吃完的菜則移向副主人一邊,後面菜可遵循同樣的原則。上菜或撤盤時,都不應當在第一主人或主賓的身邊操作,以免影響主客之間的就餐和交談。

② 遵循“雞不獻頭,鴨不獻尾,魚不獻脊”的傳統禮貌習慣,即在給客人送上雞、鴨、魚一類的菜時,不要將雞頭、鴨尾、魚脊對着主賓。而應當將雞頭與鴨頭朝右邊放置。上整魚時,由於魚腹的刺較少,肉味鮮美腴嫩,所以應將魚腹而不是魚脊對着主賓,表示對主賓的尊重。

③ 要將食物送入口中,不可伸舌去迎食物。嘴裏有食物時切勿交談

④ 注意交談,嘴裏有食物時切勿交談,且不可只顧自己一個人誇誇其談,或談些荒誕離奇的事而引人不悅。

⑤ 用過的餐具,吃剩的菜,牙籤等應放在碟中,切勿放在桌上。

⑥ 宗教的飲食禁忌,切不可疏忽大意,如回族不吃豬肉,若賓客中有回族人,那麼主人在點菜是就應迴避有關菜餚。同時,處於健康或地方飲食偏好的原因,賓客對菜餚有所禁忌的,主人也應當有所顧及。

⑦ 在使用筷子時切勿一邊交談,一邊揮舞筷子;筷子插在飯碗中被認爲是不吉利的,切不可爲;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裏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

三、離席

席間一般不可中途退席。當你要中途離開時,不需要大聲告訴每一個人,只需悄悄地和身邊的人打個招呼後便可離去。

有要事不得不中途離退席時,一定要向主人說明、致歉後方可離席,但切勿與其長聊,因其還有其他客人要招呼,不可應你而對其他人失禮。

正始宴會一般在水果拼盤上桌後即可結束。此時,一般先由主人示意賓客,請其做好離席準備,這是賓客可離席的信號。告辭時應禮貌地向主人道謝,再與其他人告辭。 注意事項:

① 有些人中途離席時會一一學問自己認識的人是否一起走,這種做法會使原本熱鬧的場面冷卻,甚至於提前散場,這種行爲是不被諒解的,因此要避免。

四、餐桌上的茶文化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茶在中國奪得歷史上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茶是中國人的日常飲品,茶文化已深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我國曆來有“客來敬茶”的民俗,但凡來了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飲品,在中餐中如果沒有茶就稱不上正式了。在中餐正式開始前,主人可爲已到的賓客奉上茶。

以茶待客時要注意客人對茶得偏好,可在上茶之前詢問客人的喜好,但也要考慮到自己儲備的茶的品種,因此在詢問客人意見時,最好爲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選擇,以免出現尷尬情況。

上茶時由奉茶之人可看出賓客的尊貴程度,因此主人應把握好尺度。上茶時,要分主次、重要程度,一般先主賓,後次賓;先女士,後男士,且長幼有序,切不可隨意妄爲。第一杯茶不宜斟地過滿,以八分滿爲宜,且水溫不宜過燙,以免燙傷客人或自己。

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主人或服務員要注意杯中的茶水情況。在茶被喝掉半杯之後即可續杯,但要注意客隨主便。不宜再三爲客人斟茶,一再勸人用茶,卻無其他話可講,意味着送客,因此在續杯時要注意。

作爲賓客,在主人家奉上茶時應禮貌地雙手捧接,並道謝,無論茶符合自己的要求與否。如若不喝茶,則應事先表明,且不可向主人家提出過高的要求。喝茶時要認真品味,以示對主人地感謝及尊敬。

注意事項:

① 茶具要清潔

② 儘量不要用一隻手上茶,且雙手奉茶時,切勿將手搭在茶杯杯口,更不能浸入水中。

③ 從客人的左側爲其上茶,放置茶杯在客人右手附近,儘量不要打擾到客人

④ 與人交談時,最好不要飲茶,可在談話告一段落之後,喝茶潤喉,否則會顯得不專心,甚至打斷交流。

五、餐桌上的酒文化

中國是酒的故鄉,酒文化在中國一直佔據着特殊的地位,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以酒論英雄”“無酒不成席”,酒不僅是一種物質存在,也是一種酒神精神——“至人”境界的象徵。“醉裏從爲客,詩成覺有神”,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爲中國古代的藝術家擺脫束縛,宣泄其創造力提供了重要途徑,酒爲中國古代文人所追求。在中國,酒已經融入到了傳統的禮儀、風俗、文化之中,酒是催化劑,是潤滑劑,酒也是一種社交。在酒桌上,我們往往能看到敬酒、勸酒的現象,這些看似簡單的社交活動,也是一門學問。中國人的酒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際場所,也是一個觀察和考驗人的重要窗口。從喝酒、敬酒、勸酒、拒酒、醉酒等酒桌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一個人立場以及作風人品。 敬酒應由主人先敬主賓,而後陪客敬主賓,再來是主賓回敬,最後纔是陪客互敬。敬酒前應瞭解對方的習慣,做好必要的準備,以免出現尷尬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