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感恩教育方案(多篇)

感恩教育方案(多篇)

感恩教育方案 篇一

一、活動目的

通過宣傳教育、親情交流、體驗感悟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從理解、關心父母開始,弘揚孝敬父母、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培養感恩的心,學會關愛他人,尊敬師長,與他人和諧共處;並從親身體驗感悟中,培養對家庭、對父母、對親人有熱愛、有責任、願奉獻的良好情感,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提升幼兒的道德素質。

二、活動主題:

感恩親情和諧共處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9日——15日

四、活動安排:

在教師中開展

感恩親情“微孝行動”,利用週六日休假契機回家探視雙方老人,爲老人做一桌可口飯菜,給老人買件實用衣物或生活器具,陪老人做一次健康體檢……,以表達對老人的感激之情。將行動照片隨總結上傳幼兒園羣。

在幼兒中開展

活動一:送給媽媽的禮物

媽媽,您給了我最深情的陪伴,我要用親手製作的禮物,表達對您深深的謝意!媽媽,您辛苦了,謝謝您對我深深地愛!

活動二:唱給媽媽最溫暖的歌

全體師幼學習手語舞蹈《感恩的心》。母親節,伴隨着歌曲,給媽媽演唱並表演,感謝媽媽多年的關愛!

活動三:送給媽媽的吻

媽媽甜蜜的吻伴我們成長。今天,我長大了,不再是成天在您懷裏撒嬌的小娃娃。寶貝,送給媽媽一個甜甜的吻,感謝她的辛苦哺育!

活動四:創意“熊抱”

伴着初夏的陽光,伴着美美的清風,土堆旁、沙坑邊、果樹下,小朋友自己創意一個抱媽媽的精彩合影吧。

活動五:愛要大聲說出來

我們總是把愛深藏在心底,現在就讓我們大膽說出對媽媽的愛:“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小視頻傳到班級羣。

活動六:我是媽媽小幫手

愛是無聲的,讓它化爲語言,化爲行動,讓我們做媽媽的小幫手,幫媽媽一起分擔,用行動告訴媽媽:我是您最貼心的小寶貝!

五、活動要求

1、要將母親節教育活動納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之中,保證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力求做出特色,讓母親節教育活動成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2、各班要嚴格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此項活動,並於5月11日前將活動照片發班級羣。

感恩教育方案 篇二

一、活動目的:

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爲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對全體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其目的在於:

1、讓全體學生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和道德準則。對給予自己關愛、體恤、幫助、指導的人心存感激,反映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美好的情愫,世界才充滿了愛。世界需要感恩。

2、讓全體學生學會感謝、珍惜和感恩。感謝那些曾經給過自己關愛、幫助、指導甚至批評、傷害的人。因爲他們曾經使你不斷成熟和學會了寬容,珍惜自己的健康身體、幽雅的讀書環境和令人羨慕的青春年華,因爲這些都是你未來成功的資本;感激哺育和疼愛我們的父母、無私敬業的老師和友善關愛的同學,因爲他們是你人生道路上的基石。只有珍惜纔會感恩,有感恩纔會愛,有愛才會有激情和拼搏。

3、讓全體學生學會知恩圖報,始終不忘父母之恩、師長之恩、知遇之恩、幫扶之恩……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之。

二、活動主題和口號:

1、學會感謝,感謝讓你變得堅強的人;學會感恩,感恩讓你的世界充滿陽光的人。

2、“讓感恩伴你我成長”。

3、“常懷感動之情,常爲感恩之行”。

三、活動的步驟及內容:

(一)宣傳發動階段:

1、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髮出學會感恩、知恩、報恩的倡議。

2、各班級在班主任的組織下利用班會時間進行“感恩教育”動員,傳達“感恩教育”活動方案

3、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等教育陣地進行“感恩教育”宣傳發動。

(二)具體實施階段:

1、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1)“爲了母親的微笑”,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前,倡導學生給父母寫一封感恩的信件,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3月6日之前,班主任必須把學生的信件寄發出去。

(2)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算筆親情帳(看自己一天、一週、一月、一學期、一年或中學階段要花父母多少錢)”的活動。

(3)召開請父母來校向學生講述他們對孩子的希望,養育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令他們感動的事和主題班會,使學生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激起學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情。

2、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

(1)班主任組織每同學在班級內交流到目前爲止,對自己成長幫助最大的老師姓名和幫助事蹟。

(2)班主任組織學生在班級內交流現在任教老師在人格或教學上對自己有較大幫助和影響的地方。

(3)開展尊師重教、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讓學生利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師辛勤付出的尊重,報答老師厚重的師愛。(比如:給老師一聲熱情的問候,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每一天的作業,給老師寫一封感謝信,向老師承認以前所犯的錯誤,和老師溝通交流,正確面對老師的批評等等)。

3、感激同學間的幫助之恩

班主任組織舉行以“同學如手足”、“牽手同學、共同進步”爲主題的班會,同學之間進行真情交流,感謝同學間的幫助、原諒,一句謝謝、對不起,必將進一步增進同學間的友情。開展爲同學和班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同學間的友誼天長地久。

4、班主任組織學生傳唱《感恩的心》、《父親》、《母親》、《燭光裏的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常回家看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朋友》、《念親恩》、《懂你》等感恩歌曲或組織學生觀看感恩影片,加強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總結匯報階段

1、與語文教研組配合開展以“感恩”爲主題的徵文比賽活動。

2、與語文教研組配合開展以“感恩”爲主題講故事比賽活動。

3、學校將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班集體進行表彰獎勵。

四、活動要求:

1、每一項活動開展都要注重實效,切忌流於形式,要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有所觸動,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對待活動。

2、主題班會要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班會中突出和渲染一種真實感人的場面,切忌把這一有嚴肅主題的班會開展成只求表面的轟轟烈烈,卻對學生和其他老師沒有觸動班會。

3、活動中要突出任課老師和學生家長的參與性。

4、主題班會設計方案要求全面詳細,主題班會3月底前必須召開。電子文檔於3月底前交到學生處存檔。

感恩教育方案 篇三

一、活動目標

通過主題教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傳統美德,把感恩之情化爲強烈的責任感,並付之於實際行動,把學生培養成知恩相報,心有博愛,誠實守信,道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主題

感恩與責任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4月26日——5月11日)

通過多種形式或載體,營造感恩主題教育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引發學生對感恩問題的思考,同時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1、召開全校學生幹部大會,把本次活動的意義、精神、實施過程作宣傳。

2、召開全校班主任會議,作宣傳發動。

3、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校園廣播宣傳,各班張貼實施方案等營造氛圍。

4、廣播室播放感恩系列主題歌曲、文章。

5、各班組織本班同學學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等(至少兩首)。

6、各班組織本班同學熟讀、背誦感恩名言。

7、各班在5月11日前出一期“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爲主題的黑板報。

8、學校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與學生的感恩信一起有學生帶回家。

第二階段:活動組織階段(5月12日——5月25日)

1、“算筆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班會活動

時間賬:學生認真算一算自己進入高中後,平均每天學習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並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穫作出自我評價

金錢賬:學生認真算一算自己國中到高中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等支出作出大概的估計,算出家長爲自己的投資,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感情賬:假定自己畢業工作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通過算時間賬、金錢賬、感情賬,體會父母苦心。

以母親節(5月12日)、父親節(6月16日)爲契機,以“算筆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爲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況和成長經歷,召開主題班會。

2、以班爲單位組織一次“講感恩經典故事”爲主題的“班級講壇”。

讓更多的同學站到前臺,將看到的、聽到的、自身經歷過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種種感人的故事推薦給同學們。

3、寫一封感恩信,做一次感恩作業。

用書信的形式對父母表示真摯的感恩之意,爲父母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母享愛一份感動。(由於今年五一放假時間在4月29日至5月1日,寫感恩信的活動提前至放假時間之前。)

4、開展當“一日班主任”、“一日老師”的活動。

通過換位思考和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努力學習,以優秀的學習成績來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

5、徵集學生自創的感恩之言,並在班上張貼、誦讀。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階段(5月29日——6月20日)

1、高一、高二年級各班在6月15日以前,將整本資料上交至德育處辦公室。

2、高三年級組織另行組織活動(由高三年級安排)。

五、活動要求

學校德育處負責活動的組織、安排、檢查、督促。各年級、各班級要根據學校安排,切實抓好該項工作。各班主任負責本班“感恩和責任”教育活動的落實,要結合本班學習實際,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班充分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對錶現積極、突出的學生要及時表彰,樹立班級學習的。榜樣。爲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各任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寓感恩教育於日常教育教學全過程。

2、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讓學生從教師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

3、充分發揮學校與家庭、社會的紐帶作用,構建濃厚的感恩教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