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鄉愁的美文【新版多篇】

鄉愁的美文【新版多篇】

鄉愁的散文 篇一

在我心裏,鄉愁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

家是鄉愁的原點。故鄉的一切,一棵老樹、一處宅子、一個鳥窩、一眼水塘、一口水井,都是我們的精神慰藉。

中國人對於家的理解無與倫比。家是什麼?家是我們心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一隻小鳥,也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一隻雄鷹。當我們帶着所有這些去飛的時候,發現自己身後的尾巴竟是那麼長。白居易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的詩,把他與家彼此牽掛的情緒描繪得淋漓盡致: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做中國人不容易,做中國人也很幸福。過去讀過的一些句子,我今天仍然記得,比如“背井離鄉,臥雪眠霜”,“背井離鄉隨主出,可憐舉目少親人”。一個“井”字,在中國文化中寫出了濃郁的鄉愁,井是繁衍我們的故土啊,這種物化的情結,把中華文化演繹得栩栩如生。在古代社會背井離鄉就意味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園,還有比這更慘的嗎?人們扛着行囊遠行的時候,眼裏的淚水止不住地流,向着故鄉的方向跪拜,這口井沉沉地壓在中國人的心口上。

鄉愁柔軟,像溫水浸過的身體,每一個毛孔都張開着興奮的疲憊,這種柔情的舒坦讓我們感到一種幸福的滋潤。

我的大洋洲老鄉彭錫命寒窗苦讀,中了明朝萬曆十五年的進士,對一個農民的兒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華麗轉身的機會,可是他卻隱退回鄉,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2014年11月29日,我專程去他的家鄉甘泉村訪問,彭家人爲我打開了彭氏族譜,對於彭錫命的生平族譜的表述爲家貧、嗜學、有才、孝順,具體事蹟沒有介紹,後人也說不清楚,至於他歸隱的原因和最後的歸宿,族譜上的說法是,他之所以歸隱回鄉是出於對父母的孝,最後死在清江寺,也沒向萬曆皇帝報告。彭家人讓我看解縉爲他寫的詩,我沒有做聲,稍稍瞧了幾眼,我想死人給活人寫詩是不可能的,一笑了之。彭錫命的墳墓不知還在不在,但是墓碑卻存放在族人的家裏,上面寫着: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彭錫命立,皇明萬曆十五年丙戌歲秋八月吉旦。沒有墓誌銘。一個精英來自草根,最後殞落在草叢之中,我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鄉愁?在讀書優則仕的古代社會,讀書的目的是明確的,我不理解的是當這個人的目標要實現的時候他爲什麼歸隱回鄉?我知道,一般從官場歸隱下來的要麼受到打擊,身心疲憊急流勇退,像彭錫命這樣剛人仕則隱退者,恐怕歷史上也沒有幾人。他放不下父母兄弟,爲何又要走上讀書求取功名的道路?

還是說說大洋洲商代大墓中的那位國王吧。在他的墳墓里人們看到了象徵權力的鼎,看到了國王生前用過的青銅器,而最讓人不解的是在他的墳墓里人們還看到許許多多青銅農具。專家說,大洋洲商代大墓埋藏器物中的青銅器不成套路,至今發掘的最高統治階級墓葬一般看不到青銅工具(包括農具),這與商周時期高級貴族的隨葬品有較大差異。統治者不事農,他要這麼多農具陪葬幹什麼呢?這樣的墓葬制度到底說明什麼呢?

或許,大洋洲王國國王駕崩前,想到了他的人民,他不甘心死亡?或許他知道當未來的人們打開他的墓葬的時候,能夠知道他曾經擁有的王國是多麼的強大?或許還有別的什麼?今天的人們無從揣測。是否還有一個極爲樸素的理念生長在這個國王心裏?沒有農業他的食器和酒器哪怕再美也會是空的,當他的人民食不果腹的時候,象徵王國權力的鼎也會崩塌。如果真是這樣,大洋洲王國這個國王是多麼明智,他不需要牲畜殉葬,更不需要女人殉葬,他帶着他精美的青銅器和農具上路了,他相信有了這些他還會在另一個世界建立起強大的王朝。舍不下人民,舍不下王國,這樣柔軟而綿長的鄉愁深沉哉,大偉哉!

我不知道鄉愁竟是這樣的綿長,這鄉愁裏埋藏着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鄉愁的散文 篇二

按照蘇南人的習俗,石榴花紅、梔子花開的農曆五月初五前,家家戶戶都是要包糉子的。除了藉以緬懷先賢,調劑家人口味纔是真正的動因。

心細如針的母親會提前買回生長於太湖邊翠綠清香又寬厚的原生態蘆葦葉,回家後分五六張一小把紮好,掛在陰涼處備用。包糉子前,先將糉葉拿到河埠去洗刷乾淨,再放到大鍋內蒸煮,用清水漂洗後,置於大木盆裏待用;糯米自然是要選用優質上品的,預先淘洗清爽,瀝乾水即可使用;糉子的餡,那要根據家人的口味喜好,除了有用醬酒滷好的塊肉,還有鹹鴨蛋黃、紅棗、蠶豆瓣、紅豆、豌豆等。母親是個普通勞動婦女,在當時家庭經濟比較拮据的情況下,心靈手巧的她總是想方設法弄些各花式的糉子餡,窮盡心思也要爲家人制造些驚喜。

看母親包糉子,是件很享受的樂事。

正因如此,每次我都會乖乖地搬個小凳子,靜靜地坐在母親身旁欣賞。偶爾幫着打打下手,倒倒茶或剪剪麻線什麼的。只見母親用靈巧的雙手從盆裏撈起兩片糉葉,夾於左手中指和食指間,在右手的幫襯下,凌空輕輕一旋,糉子的外殼霎時便成型了。細心專注地裝進糯米、餡心後,用另一片糉葉將開口處封嚴,母親便利索地拽來備好的麻線,一端用牙咬住,一端用手抓着在糉子上來回繞幾圈,紮實捆牢,打個活結,一隻有棱有角硬邦邦的小腳糉子頃刻就誕生了。母親包糉子的手勢之靈巧、速度之迅捷、動作之精準,半點不亞於紡紗織女。母親包的小腳糉子,形態纖秀,堅緊飽滿,再怎麼蒸煮也不會泄漏,可謂功夫不凡,實力深厚,每每都能贏得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的讚美。包的枕頭糉子、菱形糉子也有模有樣,不同形狀的糉子,主要是用來區別糉餡的,譬如紅豆、豌豆或豆瓣糉,肯定是包尖腳糉;而鮮肉糉,那必然是枕頭形的;至於鹹鴨蛋黃與紅棗糉子,一般包成菱形的。

家裏人多,消耗量大,母親包的糉子肯定不能少,所以每回都要包上二三十斤糯米,通常情況在吃罷午飯便動手了,一直包到傍晚,整下午坐着累得腿麻背疼直不起腰,可母親總是笑呵呵、樂陶陶地操勞着,從未聽到過半句怨言牢騷。不善言辭的我,只能投以母親充滿感激之情的眼神。

糉子包好後,燒煮的任務就落到了父親的肩上。在此之前,父親早已備好許多曬乾的樹枝、木棍等硬柴,整齊地堆碼在竈頭旁。燒糉子是項有技術含量的活,沒點功底是難以燒得好的。首要的是肉糉、蛋黃糉必須與其他糉子分開燒煮,以防串味;其次需勤觀察、常添水,始終保持鍋裏的水位超出糉子,不使糉子露出水面而致米粒、餡心夾生。再之,便是火候的掌控。大火將鍋裏的糉子燒開後,就得用不溫不火的文火慢燒細煮。燒一大鍋糉子,夠父親忙碌三四個鐘頭的。硬柴燒下來的炭火後勁十分大,即便熄火了餘溫也很有力道,所以一般都會將鍋內加滿水讓糉子燜在鍋裏,以充分利用熱能,將糉子煮透燒熟。焐到次日的糉子,晶瑩微黃的脂膏都已經流出來了,糉子外圍的米都已黏連在了一起,吃起來特別軟糯香酥。

裊裊炊煙冉冉升起來了,千家萬戶燒糉子散發出來的馨香,瀰漫在故鄉桃溪的大街小巷上空,一種莫名的興奮感會油然而生,壯觀而又誘人。

在資源奇缺、物質匱乏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品嚐到糉子絕對是令人羨慕的奢侈事情。所以當我清晨吃過糉子背起書包去上學時,渾身流溢着幸福之感,心情也像五月的天氣晴朗而透明。放學回到家後,放下書包,便急不可耐地拿起紅豆或豌豆糉子,蘸上些綿白糖,津津有味地啃着,心裏像灌了蜜似的舒坦。

後來,我離開故鄉,到外地讀書、工作,便很少吃到那浸透着親情、飽含着愛意的獨特滋味了。

鄉愁的散文 篇三

最近樅陽文聯,尋找鄉愁,家鄉的味道。一直想寫些東西,提筆又放下。

因爲我離家鄉並不遠,鄉愁並不濃。對於家鄉的記憶,熟悉又陌生。畢業之後,九月份在家鄉的鄉鎮裏當一名語文教師,初入茅廬,經過流水似的培訓。主要說的教師禮儀以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一羣人在會議室天天看視頻,在大會議室裏聊天。記得第一次來學校報到時,找了半天才到學校,一路走,每當三輪車從我身邊開過,我滿懷熱情的說聲,老鄉,帶我一程。當我上了電動三輪車,車速感覺不行了。不過老鄉還是很堅持帶我到學校,開頭幾次的放假,很不適應從學校走到街上,晴天還好點,下雨天,泥濘的道路讓我越陷越深。

剛去工作,學校由於在山坡上,夏天蚊子多且大,我就不明白,學校食堂的菜那麼差,我們身上的血的營養成分不高,也不知道它們那麼大。學校的生態環境好,有蛇,有老鼠,有各種小東西,來這裏,給我普及動物方面的知識,用水的問題,時有時沒,每次感覺水都有點問題。各種槽糕的事,莫名的心煩。自己也是農村裏出來,或許是精神上的陌生,再也找不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兒時的夥伴的逃離,農村文明的漸行漸遠,城市裏給我帶來的浮躁。無法去在寧靜的農村裏去尋找存在感,剛來一段的時間,一種無聊,存在感,以及跟自己想象無法去融合在一起。還好遇到一些同事,大家剛來的情緒應該差不多,一羣年輕人總是在逆境自嘲中渡過。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大好大,爲什麼我們相聚在這裏?或許也是緣分吧。

由於學校沒有網絡,手機信號又不好。現在我在想是怎麼去渡過的曾經,漸漸的,同事之間的相互的認識,年紀相仿,生活或許是枯燥,鄉下的學校,總是那麼的安靜,都是風聲,小河的流水聲,坐在河邊,去靜靜看夕陽,夕陽下去了,我們去散步,一條小河,我們總是來來回回,走了一次又一次,看別人在小河上垂釣。街上一直是我們嚮往的地方,湯溝街雖說是百年的老街,總感覺它的街道小且曲折,各種小弄堂。女老師一聽說誰要去上街,那麼這個上街人是學校最熱門的人,不需要寶馬,一輛電動車就可以俘獲女老師的心。我們會把要帶的東西,寫一張紙條,讓那個上街的人帶,各種早點,水果,菜等之類的東西。

看出我們對外面的渴望,學校就像圍城,圍住了我們對外面的渴望。總是在枯燥生活尋找情趣,有些女老師養起了花,有些女老師脫掉嬌氣的外套,研究了廚藝。有些老師,把城市的時裝收起來,放到箱子裏。自黑自己,讓自己接地氣,鄉土的氣息越來越濃厚。我的興趣,打打籃球,夜裏打牌,偶爾早上跑步去街上買早點,去學校周圍陪老師們散步,聊聊天,自己學生也給我生活帶來一些生氣,生活慢慢變得有點顏色,在鄉村裏,一種慢生活的節奏,去河裏看荷花。外面的世界讓我漸漸跟同學失去了聯繫,每次回到市裏,我感覺我的脫節。每當打開空間,看到同學在城市裏身影,或許很辛苦。自己在青春中腐朽,心情忽遠忽近,一直在思考這問題。

跟同事們一直歡快的渡過了一年多,太多的事,太多的歡樂。或許我們都不見得回去,那裏有我們走過的路,有我們的學生,有我們的印記,有我們的歡樂,有我們的抱怨。有工作的青澀。還有我帶的娃。那人,那水,那青春。遠了,近了,消散了,不變的顏色。此文紀念我們曾經的同事,雖然現在都在不同地方工作。

鄉愁的美文 篇四

經過連續三天的高溫,將近中秋,蓉城終於涼快起來了。入夜,窗外下起了綿綿細雨,夾雜着清新的塵土氣息,別有一翻沁馨的味道,“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發小從杭州打電話來,說杭州的街道已瀰漫起中秋的氣息,處處店鋪都滿盛着包裝精美的月餅,寢室窗外更是月上柳梢,一片靜好。我說這就好啊,又有月餅吃了。電話那頭卻沉默無言,良久才道,“再美味的月餅,沒有家人陪伴也是食之無味,真懷念小時候團團圓圓的過中秋啊……”我想,這應該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聊了很久,發小突然問我聽過《明月千里寄相思》這首歌沒有。我想了一下,還真沒聽過。掛斷電話,上網,馬上就找到了歌詞,然而強大的網絡搜索系統卻始終不能找到這首歌的播放文件。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邊新月如鉤。回憶往事恍如夢,重尋夢境何處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遙問心已愁。請明月代問候,思念的人兒淚常流。月色朦朦夜未盡,四周寂寞寧靜。桌上寒燈光不明,伴我獨坐苦孤零。人隔千里無音訊,欲待遙問終無憑。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爲離情。”

可惜只能欣賞這段優美的文字,卻不能感受在獨特樂律下串聯起來的那番意境。對門的小羣看我盯着這一段文字發呆,也湊過頭來看。“這不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詞嗎?”他告訴我他手機上有這歌,我幾乎是搶來他的手機,開藍牙傳到我手機上。音樂,瞬間在耳畔飄蕩開來。

一個人,在宿舍裏聽着這首近乎飄渺而又遙遠的曲子。搖曳的音樂,似訴似泣的音律,彷彿在訴說着一個遠去的故事。只感到一股久違而又澎湃的思緒從心底油然而起,向着四周擴散,一輪一輪,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習慣了各種流行的音樂,不知怎的,突然覺得整個世界的人都忙碌起來,耳旁充斥着各種各樣的聲音,還有或稀奇古怪另類或矯揉造作無病呻吟或聲嘶力竭不知所唱的所謂的音樂……好像所有一切在燃燒,熱騰騰地冒氣,我的心卻似塗上了一層層油漆,漸漸麻木了,一加熱卻又粘粘的——我知道那便是浮躁的感覺。

“夜色茫茫罩四周……”蔡琴淳厚的聲音拂過我的耳邊,像條小溪蜿蜒着流進我的心田,那一瞬間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一股久違了的寧靜,就像小時候那純粹的中秋,一家人三世同堂,圍着餐桌其樂融融,共享天倫,而我在歡笑聲中美美地吃着月餅……這聲音是從心靈深處升騰而起,和着似有若無、隱隱約約的鄉愁在夜色中瀰漫開來,彷彿穿越了時間的隧道回到古代,臨風起舞,舉頭望明月……

明月千里寄相思,這古典的情懷是否喚醒了天涯盡頭那些被牽掛的'人呢?剛纔打來電話的發小也正在回味明月的相思嗎?聽了兩遍,思緒總忍不住飄向過去的記憶。

那是一個屬於孩童的記憶,並不總是精彩卻滿載着溫馨。直到現在,雖說移居蓉城已有十多個年頭,可卻始終無法在腦海中把這兒轉化成故鄉,心目中深處的故鄉,還是那同姥姥姥爺共度,承載着我所有兒時歡笑的溫馨小城,每逢中秋,祖孫三代都會齊聚一堂品佳餚,賞明月。可如今,隨着日漸成長,離姥姥姥爺卻越來越遠,乃至短短三天的中秋假期都不足以陪伴二老共享天倫……

記得在高中語文的一次課上,老師要求我們每一個同學“團圓”下一個定義。有人說團圓就是親屬團聚,骨肉團圓;有人說團圓就是在你最想念的時候家人出現在你身邊……老師微微點頭,輪到我時,看着老師的目光,我說團圓不光是身與身的貼近,更是心與心的交融,是洗去滿身歸塵後毫無雜質的一聲問候,是血脈相連間牽念的柔柔眼神,是斑白華髮下的慈祥笑臉。它應該像是一把鑰匙,昔日緊鎖心扉深埋記憶中的朝朝暮暮,都可以在團圓的時候得以開啓釋放。當我平靜地訴說完這段話,班上異常安靜,良久,在老師第一個鼓掌後,全班喝彩……

站在陽臺,才發現雨已停了,向遙遠的杭州方向眺望。午夜了,月應該已升中天,該是最亮最圓的時候了吧。發小的聲音還回響在我的耳畔,兒時的一幕幕此刻清晰地在腦海裏回放。

“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爲離情。”

鄉愁的散文 篇五

秋天的清爽,讓人嚮往、讓人留戀,有清涼的秋風陪伴,更是秋天風景裏的一縷愜意。中秋的月兒,悄悄的向我們招手,情不自禁的想起、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仲秋的月兒快圓了,中秋節也漸漸臨近,中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團圓節,也是讓不能回家的遊子,思鄉落淚的時候;有些人雖然身在異地,但是故鄉是心裏永遠的掛念,人們對家鄉的依戀,不僅僅是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還是家鄉的美景,或者是在一起成長的小夥伴,然而、最讓人思念的還是父母親人。

夜深邃,星朦朧,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你也許是守護在邊防的戰士,也許你在異鄉爲人民服務,或許是在海外漂泊的遊子,也許你是離鄉背井的農民工;即使是節日,也會有些人被迫留在他鄉,團圓節不能回家,少不了嚐盡鄉愁的滋味。即使不能回魂牽夢繞的家鄉,也不要忘記在遙遠的故土,還有對你濃濃思念的親人;所謂的鄉愁,還是對恩重如山的父母、念念不忘的牽掛,月圓之夜、更不要忘了給父母打一次電話,道一聲祝福,告訴他們不回家的原因。

擡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在異國他鄉地人、常唸的詩句。誰都會對生養自己的故鄉,有依戀、有思念。你可以在他鄉生意興隆,你也有可能在他鄉高官厚祿,你給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父母,打過幾次電話,又回家探望過幾次。天下父母心,就是天下第一情,沒有父母的辛酸,我們就不會長大成人。當你在他鄉風光的時候,也許白髮蒼蒼的父母眼含熱淚,在暮色裏、站在你回家的路口張望。你在和朋友聚餐歡歌時,父母也可能跑幾裏的山路,正在爲準備你回家的團圓飯。

人生匆匆,年華總易老。有多少個春秋,經得起荒廢,身在外地工作的人,又能和父母團圓幾次。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水月光下,有多少被思鄉之情纏繞的兒女,就有多少父母眼含思念的淚水,在苦苦等待遠方的兒女回家。丟下鄉愁,綻開笑容聽一聽‘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如果有條件回家的,不要讓鄉愁折磨自己;儘量給自己一個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就回家探望情深似海的父母,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要等到,欲孝而親不在,給自己留下終生地遺憾。

鄉愁的散文 篇六

上海是公公婆婆的故鄉,也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

四八年就離開了上海的公公婆婆,在異鄉生活了六十四個春秋,是上海最早的一代“回鄉族”。嘗足了回家的艱幸。那時的火車速度很慢,回一趟上海要二十四小時,而且很難買到臥鋪票。

六十年鉅變,上海再也不是滿目滄桑的黃浦江了,已經成爲了世界的金融中心,是全球人口流動的長河,黃浦江邊再也沒有了“租界”,很多外國人都選居在上海的弄堂裏,和我一樣操起一口洋涇浜的上海腔,外地人還把阿拉當成了上海人。

上海再大的改變,也改變不了生活在外鄉的上海人的“鄉愁”。支援內地的上海人,還有當年上山下鄉到外地的上海人,現在都老了,有的老得再也不能回故鄉了,婆婆感覺這已成了她的遺憾。

每當我想起婆婆坐在陽臺上,一邊曬太陽一邊輕輕地唱“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的歌聲時。心裏就酸酸的,那歌詞就像我此時此刻思念故鄉的心情。所以每年春節我們都要回去和公公婆婆一起度過。

每當春節來臨,我和先生都會攜手立在心中的彩虹橋頭,叩首遙望。故鄉就在前方!眼底涌出溫溫的浪潮,扳着手指計算着回家的日子,盼望回家撲向父母的的懷抱。

趕往人潮如海的取票窗口時,才知道電話訂票也已成泡影,心頭涌現了無限的失望和惆悵,我的心在失望中呼喚,故鄉啊!請你告訴我,怎樣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怎樣才能回到父母的身旁?

忽然間,好像聽到悉悉索索的QQ聲,趕忙打開QQ的視頻,窗口竟然岀現了公公和婆婆的笑容,我以爲是在做夢,是婆婆爽朗的笑聲讓我醒過來。

啊!真的是婆婆!上次在家時,你要我教你上網玩視頻,我還以爲是你逗我玩呢。難道你真的學會視頻了嗎。當時我不想教你,我還笑話你“九十歲的老太君學視頻會要上新聞!”你反駁我說“人活到老學到老,這難道還稀奇嗎”後來聽弟弟說他在教婆婆。

九十多歲的公公是老年青光眼雙目已失眠,九十歲婆婆的雙耳已失聰,雖已再也無法像宋祖英的歌詞裏唱的那樣“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背上揹着小娃娃”回故鄉了。

但公公婆婆要上電腦學視頻的決心誰也阻攔不了。學習的過程很艱難,一人聽一人看,兩個人合起來才能算一個人。通過半年的學習終於可以獨立上網了,婆婆第一次和她在上海九十五歲的姐姐視頻時兩人高興得在網上哭了很久。

當我們告訴她沒有買到火車票時,婆婆竟然說他們從網上已經早知道。從一票難求的新聞報道中已猜到了。婆婆說“今年你們不要回家了,我們上網過年吧”。

在婆婆的指揮下我們利用網絡過了一個神奇而快樂的除夕之夜,婆婆和在四個不同城市的子女家庭同時打開視頻,將音量調到最大,吃年夜飯時,大家從不同的。城市,共同舉起了酒杯,祝父母身體健康!春節愉快!

網絡拉近我們親人之間時空和距離,我們在視頻中相互問候,聊天,好熱鬧,好溫馨,一點都沒有感覺到是分離,一直持續到零點後大家還向父母拜了年。婆婆說這個春節我們過得既輕鬆又節約,大家約定明年還在網上過春節。

婆婆在視頻中高興的跟我說“真的好幸運,想不到九十歲了還能享受到網絡給我帶來的方便,足不出戶就可隨時在網上見到想見的親人,足不出戶就可回故鄉,感謝網絡給我帶來了晚年的快樂。真的好幸福!好滿足!

原文 篇七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