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1

現在,我接着給大家介紹白石山的景觀特色。白石山總體上是山嶽型景觀,它的資源規模大、品位高、類型全,可以概括爲4個方面。

第一,峯林獨特。

白石山的大理岩峯林地貌在全國是唯一的。大家都知道,在我國以峯林地貌而聞名的景區有張家界的砂岩峯林,有云南的石灰岩石林,有黃山的花崗岩峯林,有廣東的丹霞峯林,也有西北黃河邊上的土林等,而大理岩的構造峯林,白石山在全國獨樹一幟。

第二,植被茂密。

白石山森林覆蓋率爲82%,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全景區有高等植物739種,野生動物很多,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三大分佈中心區之一(其它兩個是霧靈山和小五臺山),白石山是春有花、夏有果、秋有葉、冬有雪。

第三,天象莫測。

白石山主脊線長達7000米,平均高度在海拔1900左右,而且呈北北東向走勢,與季風形成垂直狀態。再加上白石山南麓相對高差達1500米。因此,特殊的地形造就了白石山獨特的氣候。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暖溼氣流,被高大的白石山攔截在峯林巨壑間,經常形成雲霧、佛光。在雲盤谷的山脊線上冷暖空氣突然交鋒,雲霧飛速升上天空,這一景觀被稱爲風雲際會。在升煙井,雲霧從底部被吹上來,沿崖壁直衝霄漢,象古代的滾滾狼煙,實爲奇觀。由於冷暖氣流的作用,白石山上經常出現鋒面雨、地形雨,也經常出現藍天白雲映蒼山的景觀,白石山晴不如雨,雨不如霧,霧不如雲。所以“白石晴雲”是淶源的古十二美景之一。

第四,人文薈萃。

南麓的雲盤洞已經講過,北麓的長城值得介紹。白石山長城保存相當完好,屬內長城,與八達嶺長城相連接,修建於明朝萬曆元年至萬曆三年。淶源的長城總長116公里,是河北省擁有長城最長的縣。登上白石頂,遠眺長城嶺,長城象一條巨龍蜿蜒於其上,實爲勝境。白石山也是自然與人文的分界線,春秋時度嶺分燕趙,遼宋時一山分兩國。

現在我們來到了雲都峯下,這裏有一個岔道,拾級而上就能登上海拔2096米的白石頂,沿臺階而下,過雲都峯棧道,我們就會深入到峯林巨壑之中。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衝擊白石頂。白石頂海拔高度爲2096米,是白石山最高峯。站在白石頂,可西望五臺,東瞰狼牙,南覽羣峯,北腑田疇。古人說,白石山山多白石,秀列若屏。白石山主山脊走向爲北北東向,在主山脊兩側,尤其是南側,象梳子齒一樣分佈着一列一列的次山脊,每一列次山脊都是由一排排山峯怪石組成。站在白石頂向西望去,太行第一屏撲面而來,懸崖絕壁,雄風蕩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憾。這時,我們會被大自然的偉力所折服,深深感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現在我來給大家解密白石山構造峯林的形成原因。地質專家評審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時,評價這裏的大理岩構造峯林“是一種新的獨特的峯林類型”,它是在特殊的構造環境下以構造應力作用造成的構造峯林。它高大挺拔,以氣勢磅礴、陽剛威武的雄姿區別於其它類型的峯林。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2

現在我們到達的地方叫獸王臺,人們看見豹子經常在此地休息。虎爲獸中之王,白石山沒有老虎,山中沒有虎,豹子稱霸王,因而人們把這個平臺稱爲獸王臺。看前面這座山,左邊高的是重陽峯,頭戴道帽,一臉慈祥;右邊瘦的是玉女峯,象少女亭亭玉立於畫屏之前,鶯聲燕語、姿色相風。最右邊這組峯,迎風而立,從東邊看象布達拉宮,從西邊看宛若黃山的始信峯。爲了使大家經鬆一下,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列屏谷的溝口,有一塊2畝地大的石板被一小塊石頭支着,人們認爲這塊小石頭是一名大力士,因此稱它爲“大黑漢”。在大黑漢的旁邊有兩塊石頭,四棱四角,分立於山谷兩側,人們稱之爲石門,石門下是幾丈深的懸崖,石門一側是一條羊腸小道,十分險要。過去附近村民上山採藥路過此地,每年都有摔死的,人們懼怕這個地方,起名爲“肉鍋”。有一年,村裏有個叫鐵蛋的小夥子上山打柴,不小心從石門旁掉了下去,後來被救起,只受點輕傷。從那起事故之後,這個地方一直沒有再死過人,人們戲虐地說,是鐵蛋把肉鍋給砸漏了。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叫列屏谷,古人說:白石山秀列若屏。的確,我們眼前這橫向成嶺、縱向成排的山峯象一列一列的巨大的畫屏。我們腳下這個平臺,叫獸王臺,右手也就是著名的豹子窩峯林,據當地老鄉說,這裏山高林密,峽谷幽深,經常有野獸出沒,其中華北豹最多。最近兩年,在山上修路的民工和賣山貨的老鄉曾幾次看到過豹子的身影。從豹子窩向西去還有兩道峽谷,沿峽谷向西翻過金雞嶺就是大樺樹背,在那裏生長着萬畝原始次生林,可以說人跡罕至,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在茂密的叢林中,有成羣的野山羊、獾子、狍子、野兔、山雞等。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3

首先,在形成的原因上有所區別,張家界的砂岩峯林主要是水流的沖蝕作用,雲南的石林是靠水的溶蝕作用,黃山的峯林主要靠風化作用,而白石山的峯林是在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了兩組垂直節理(也就是裂隙),主要靠重力坍塌而形成的。它的形成具備了五個條件:1、白石山地區的岩石有一定的硬度和抗風能力

2、經過億萬年的沉積,使白石山地區的岩層厚度達2000米以上,而且物性均勻。

3、白石山的岩層產狀平緩具備垂直疊置的穩定性(就象一疊大餅,水平地摞在一起)。

4、發育了兩組以上與岩石層理相垂直的宏大節理,對岩層進行了深度切割。

5、侵入於高於莊組和霧迷山組的大型燕山期花崗岩,形成了堅固的底盤。在以上5個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坍塌部分形成了溝、殘存的部分形成了峯。專家說,白石山的峯林正處於“青壯年期”,因其年輕而奔放,因其奔放而巍峨,因其巍峨而壯美。

我們現在來到了雙雄石,眼前這兩根高大的石柱,很像兩名並肩作戰、威風凜凜的騎士。因其酷似人形,所以附近村的老百姓都稱其爲“雙石人”。最令人稱奇的是那塊懸石,億萬年來它一直懸在那裏,好象一咳嗽就會把它震下來。可這塊小小的石頭卻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體驗了世間冷暖的變化,見證了“絕世雙雄”曠世友誼,更演示了發展與變化是永恆的主題。請大家和這兩個巨人合影留念。

大家往右邊看,那個景觀叫“戀人觀景”。在樹叢後面隱約有一對男女正在依依不捨地深情送別,女的梳着短髮,男的戴着軍帽,那個情景最象是戰爭年代婦女送郎參軍,很令人感動。

朋友們,沿木臺階往下走,再下300米就到景心臺了,從景心臺向西看,就是豹子窩峯林。有人問豹子窩裏有沒有豹子,可以肯定地說,有。白石山由於山高林密,有許多野生動物,如山羊、狍子、獾成羣出沒,最近幾年,許多人見過豹子的身影。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4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義和團和紅燈照的,上世紀初,京津地區爲抗擊洋人,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涌,淶源地區也受到影響,城北金家井村有個木匠叫郭逢春,他拉起了一面“廣昌團練”的大旗招兵買馬,鬧起了義和團和紅燈照。很快便形成了勢力,橫刀立馬、殺富濟貧。1902年清政府聯合洋人,對義和團進行圍剿,將京津地區的義和團紅燈照很快消滅殆盡。淶源的郭適春迫於形勢的壓力,不得不退出縣城,跑到了白石山南麓的吉河村躲藏。當時他們20多個人在村裏教功布道,教當地的年輕人練刀槍不入之功。半年後,有一個小夥子聲稱得到了真傳,練成了刀槍不入之功,於是擇吉日、打開場地,給村裏人演武。他拿着砍刀朝自己肚子上連砍數刀,只留下一道道白印,於是壯着膽子喊到,拿槍來,照着我肚子打。同堂練武的一個小夥拿出鳥統朝着他肚子扣動扳機,結果這個小夥子應聲倒在血泊中斷了氣。老百姓一看出了人命,便跟義和團的人打起來,什麼刀槍不入,原來是邪教。無奈之下,郭適春帶着人馬躲進了雲盤洞落草爲寇。1903年春天,清政府怎麼也不能容忍這夥官府的反叛力量存在下去,於是勾結德法聯軍,對白石山雲盤洞進行圍剿。聯軍靠當地放羊的老頭引路,在火炮掩護下,分兩路向雲盤洞包抄,從山頂點着澆着煤油的柴禾燒。郭適春等人雖然武藝高強,終因寡不敵衆,20多個人除郭適春外,其餘全部被殺,其中女的被割下乳房。郭逢春被聯軍用鋼絲穿上鎖子骨,被帶到保定府大西門斬首示衆。廣昌團練的大旗被德國人獲得帶回了德國。1952年民主德國總理科羅提渥訪華時,將這面旗幟送還給了周恩來總理。現在這面沾着英雄們鮮血的大旗被保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

承德市普寧寺導遊詞5

好了,請大家往東邊看,前方這列山崖很象黃山的始信峯,左邊這個靴形孤石,象一艘盪漾在碧波上的白帆。這是留影的好位置,請大家拍照。到這裏我們的遊程已經過半,前方將攀登飛雲口。經過半天多的遊覽,我們的體力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因此,前方這段路也是今天爬白石山最累的一段路,請朋友們注意保存體力並注意安全。飛雲口已經到了,這個埡口的海拔高度爲1900米,由於列屏谷兩側崖壁陡立,既深又長,因此,這裏也是一個風口,平地無風的天氣,站在這口也會感到涼風陣陣,更不用說狂風大作的天氣,會把人吹倒。因爲風大、風急,所以,這裏在雲霧天氣,經常是亂雲飛渡,雲聚雲散。冷餿餿的風裹挾着霧滴雨絲,吹打在人臉上,奇涼無比,那種滋味會令你終身難忘。

到了飛雲口,我們就踏上了返程的路線。這裏是個四岔路口,往東走,目前還是羊腸小道,就會返回雙雄石、雲都峯、豁然崖,然後回到韭菜園;往西邊沿上坡臺階路走,經翠屏谷到達索道上站;往西沿下坡的臺階路,經指北樑到達1820峯南側的索道中站2,無論到上站還是中站大家都可以坐索道下到西山積木場索道下站。如果不願坐索道,那麼沿臺階路也可以下到積木場,不過距離較遠。從飛雲口到積木場共有3767個臺階,共3000多米,得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如坐索道40分鐘即可到達積木場。白石山索道總長1891.5米,是華北地區比較長的索道,他採用的設備是四川江油重型機械廠生產的,爲單循環、固定抱鎖器、雙人吊箱式,全線共掛有108個吊箱,每箱乘座2人。目前票價爲上70元,下65元。

以飛雲口爲界限,將白石山劃分爲東山和西山,到東山主要是看峯林,到西山主要看森林和長城。前面我已經講過,白石山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分佈中心區之一。這裏既保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也有以油松、落葉松爲主的人工林。白石山地區過去是省級林場,過去主要以育林、營林爲主,植樹的目的主要是爲了生產木材,自1996年開始全面封山禁牧、禁獵。因此,在人力能及的範圍內我們已經看不到很大的樹木,最高樹齡在40年左右,而在大樺樹背因運輸困難,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裏面有大樹生長。值得一提的是,白石山有許多珍稀物種,在長城腳下有六株黃柏鬆,這種樹樹皮象海綿一樣非常有彈性,一般生長在西伯利亞高緯度地區,在我們這個緯度十分少見,估計是侯鳥將其種子帶到了這裏。在白石山上生長有大面積的紅樺林,紅樺樹枝幹挺拔,樹皮深紅,看上去十分儒雅高貴,人們把他比做林中仙子,也有人把他比喻成剛出浴的美人。景區的山谷中,常看到核桃楸,核桃楸在華北地區分佈較廣,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第四季冰川留下的植物。

一會兒我們乘坐索道的時候,不僅能觀賞到白石山層層疊疊、鬱鬱蔥蔥的森林,而且還能夠看到一段曲曲折折、高低錯落起伏的長城,那就是白石山長城。白石山長城始建於明代萬曆元年,竣工於萬曆三年,全長19986米,其中有關城一座,敵樓61座,戰臺12座,烽火臺5座,馬面5座。保存完好的敵樓有24座,較好的30座,殘毀7座。因此許多長城專家評價說:淶源境內的長城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一段,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長城,這種歷史的凝重美和文物的殘舊美,給我們以深深的啓迪,令人遐思,頓發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