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孫中山奮鬥故事分享_孫中山奮鬥故事(多篇)

孫中山奮鬥故事分享_孫中山奮鬥故事(多篇)

孫中山奮鬥故事 篇一

孫中山(1866~1925)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投身民主革命

1879年(光緒五年),孫中山隨母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何啓、鄭觀應等有所交往。1892年,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隨後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祕密會社,準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去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衆政府”爲誓詞。1895年2月,在香港聯合當地愛國知識分子的組織輔仁文社,建立香港興中會。同年10月,興中會密謀在廣州起義,事泄失敗。孫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國倫敦曾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後,孫中山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並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孫中山赴日本,結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鄭士良到廣東惠州(今惠陽)三洲田發動起義。義軍奮戰半月,開始頗爲得手,後因餉械不繼而失敗。

戊戌變法以後,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動,孫中山與康有爲、梁啓超爲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談過合作問題,但因改良派堅持保皇、反對革命,合作未能實現。1904年孫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羅(今泰國)、美國等地對華僑及留學生宣傳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在此期間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繫。

創建同盟會與改良派作鬥爭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爲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爲,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爲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他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他廣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孫中山成爲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他領導的對改良派的批判,爲辛亥革命的爆發作了有力的思想準備。從1906~1911年,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爲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爲起義籌募經費。1907年12月鎮南關起義時還親臨前線參加戰鬥。各次起義都因缺乏羣衆基礎、組織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英勇戰鬥,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特別是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黃花崗之役,在全國引起了巨大震動。

推翻封建帝制與捍衛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溥儀)被迫宣佈退位,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孫中山制定和公佈一系列改革和進步的法令,3月11日,頒佈帶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與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後,於1912年2月13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讓位於袁世凱,4月1日正式解職。此後一年多,孫中山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幹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並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爲理事長。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孫中山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孫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國內,繼續爲捍衛共和制度而鬥爭。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1917年7月,因段祺瑞爲首領的北洋軍閥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爲大元帥,進行護法戰爭。但孫中山在軍政府內備受軍閥、政客的排擠,不得不於1918年5月辭去大元帥職務,經日本赴上海。第一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南北軍閥都是一丘之貉。從1918~1920年,孫中山完成過去已着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

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孫中山於1918年夏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祝賀俄國革命的偉大勝利。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予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評價和支持學生運動。孫中山從1920年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921年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1922年4月,又在廣州與蘇俄的全權代表會見,從幻想向帝國主義尋求援助轉而希望聯俄。

1919年8月,孫中山委派胡漢民、朱執信、廖仲愷等人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大力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0月,宣佈中華革命黨改組爲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孫中山指示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了桂系軍閥。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1921年5月,在廣州就任非常國會推舉的非常大總統,接着出師廣西,消滅了桂系軍閥陸榮廷的勢力,準備以兩廣爲根據地北伐。掌握廣東軍隊統率權的陳炯明,於1922年6月發動叛亂。孫中山脫險後率海軍反擊叛軍,奮鬥50餘日,因待援無望,被迫離開廣州赴上海。

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陷於極爲困難的境地,他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1923年1月,與蘇聯代表越飛發表《孫文越飛宣言》,奠定了聯俄政策的基礎,隨即派廖仲愷赴日與越飛談判。1923年1月,表示服從孫中山的滇、桂軍隊將陳炯明逐出廣州,2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重建陸海軍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統率各軍,綜理政務。與此同時,逐步加緊改組中國國民黨的準備工作。8月,派出以蔣介石爲首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到蘇聯考察政治、黨務和軍事。10月,聘請蘇聯派來的鮑羅廷爲顧問;接着,委任廖仲愷、譚平山等組成新的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負責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

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了大會。大會通過新的黨綱、黨章,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選出有中國共產黨人蔘加的中央領導機構。在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着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爲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

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孫中山早期曾努力爭取日、英、法、美等國援助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均無所獲。他在鬥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晚年,他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23年12月,帝國主義各國因廣東革命政府截留粵海關關餘和要求收回海關主權,集中大批軍艦到廣州河面對孫中山進行恫嚇。孫中山在關餘事件中態度果斷堅決,迫使帝國主義各國在1924年5月應允照付廣東政府應得的關餘。1924年10月,孫中山鎮壓了廣州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

1924年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爲總統的直係軍閥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爲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爲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爲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政治上也爲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臺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

拓展閱讀: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徵文範文

涓涓細流,終匯遼闊大海,猶如平凡的腳步,終能達至成功的彼岸。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故事,也是大國崛起的輝煌記錄。

中國這艘巨輪,在浩蕩的歷史潮流中平穩前行,悠悠華夏,五千載朝代變遷,五千載歷史著述,五千載日月興衰,五千載春秋遺夢。濤濤江河,硝煙茫茫;巍巍高山,戰火鬱郁。尋常巷陌、殿堂樓宇,在時光的流逝中,漸漸淹沒於歷史的風塵。

直面歷史,總有一些人與事令人感佩與景仰,透過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讓我們驕傲與自豪。自近代以降,國力衰弱、政治黑暗,飽受列強欺凌,日益疲敝的政局激發諸多志士仁人希冀變法自強以求救國圖存,喚醒中國這頭“睡獅”讓“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成爲歷史發展的必然。

在浩瀚的歷史星河中,孫中山先生及其領導的辛亥革命自建功革命之日起便成爲最璀璨的星辰,爲中國民主革命的未來指引着前進的方向。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結束了封建帝王江山輪坐的歷史悖論,開創了一個以民主共和爲本的政治新紀元。

翻開中國歷史的書頁,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畫卷躍然紙上:秦始皇威武雄霸橫掃六國,整飭軍隊,嚴明法制,歸一文字,大統中國,國泰民安;漢高祖劉邦知人善任平定中原,治內務,明獎懲,減賦稅,敵外患,安黎民;漢景二帝雄才大略固守江山,繼承法度,完善體制,兼容文化,繁榮經濟,幫交友善,穩固民心,坐擁天下;唐二宗武則天海納百川天下歸一,穩體制,舉人才,興科舉,重農業,促發展,睦幫交……“雨過幽庭長綠苔,東風時爲掃塵埃。無人曾見春來處,門外桃花只自開。”一個個封建王朝,創新着中國的政治文明,不斷用政治智慧澆築着中國封建政治制度的根基,推動着歷史的演進。

這是我們的歷史,我們不曾忘記。

當公元1840年帝國艦炮無情駛來的那一刻,皆已物是人非,往昔的“東亞巨獅”已流落爲列強口中的“東亞病夫”,一次次戰火硝煙,一次次傷痕累累,一次次動盪不安。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民族”之所願,安在?山河飄搖,法治不昭彰,“民權”安在?生民塗炭,經濟凋敝,“民生”之所願,安在?難道歷史之輝煌不會再現?

什麼是真正的有血性的中國人?鐵骨錚錚,至死不渝;同心協力,衆志成城。歷史雖已悄然逝去,但其精神不朽不敗。憑藉着祖先們留下來的寶貴精神,國人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爲復興中華而努力,爲太平盛世而勠力同心。歷史是如此的相似,每個時代都不缺乏產生英雄的土壤,而這個時代賦予英雄的責任也更沉重。

孫中山,生於1866年的晚清,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的孫中山就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勵志有所作爲,併爲天下蒼生而奔波。爲此,他開始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併爲此而操勞一生。

13歲那年,他隨母親來到美國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後在美國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當然這種西式的教育無疑拓寬了他的知識面和眼界。17歲的孫中山回到國內後,也恰巧是中法戰爭爆發的時候,那時的他年輕氣盛,鬥志昂揚。面對清政府的賣國求榮,專制腐敗,怎能甘於心平氣和,安然處之,因爲受西方先進體制意識的影響,反抗清政府,改造中國的念頭從此一直烙在他的心頭。俗話說,獨木難成林。他開始結交有志之士,諸如早期的改良者之一何啓、鄭觀應等,因爲受到他們的影響,不斷髮表反清言論。26歲,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之後,一面行醫,救死扶傷;一面爲自己的遠大抱負而努力着。他暗地裏接納反清的祕密組織,打算創辦革命團體。隨後,孫中山上書向清政府提出改革,“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但即使是這些無關封建制度的小小的革新,也遭到了李鴻章等大臣的反對。但28歲的孫中山早已思想成熟,穩重,待人處事都有自己成熟的見地。面對清政府的無理回絕,他深刻地意識到單憑自己一人之力,無疑是以卵擊石,毫無用處,創辦革命團體看來是勢在必行了。於是,在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來到檀香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取名“興中會”,以表達他振興中華之宏偉志向。與此同時,他又在香港等地建立興中會分支。革命的事業纔剛剛起步,奈何清政府實力龐大,在廣州的起義被扼殺在搖籃裏,星星之火也沒有了燎原之勢。能屈能伸,大丈夫是也。隨後,孫中山便開始了漫長的逃亡之路,此間,他也沒有閒着,他到處蒐集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狀況,研究各派學說,集思廣益,博採衆長,萌生了“三民主義”的理論。之後的他繼續結交各國仁人志士,不斷髮動起義。另外,他還對光緒帝抱有一絲希望,上書光緒帝並要求變法。但變法主張被清廷內部頑固派反對,也基本被扼殺在搖籃裏,“百日維新”成了曇花一現。然而時間雖短,但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對民衆也是有影響的。

面對種種無奈與挫敗,中山先生並沒有爲此而放棄。而是大聲說道:“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奮。”他的精神可歌可泣,被志同道合的能人所讚賞。靠着自己獨到的政治思想、堅實的經濟基礎;博學志堅、虛懷若谷的個人魅力奔走於南洋。此時此刻,他已不是孑然一身,孤軍奮戰了;而是形成了一個以他爲中心,八方擁護的革命盛景。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雖然有雄心壯志,但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暗殺、酷刑等各種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隨時都會性命不保。但英雄畢竟是英雄,當國之危亡需要他的時候,他就會爲此奮不顧身,浴血抗爭。當時的孫中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着謀求萬世之業,爲中華之振興而努力,爲久違悠長的“中國夢”而殊死拼搏。

公元1905年,以孫中山爲代表的興中會與在比利時、法國、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先後建立的革命團體建立聯繫。同年在這些革命團體的基礎之上創建了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會——中國同盟會,他被推舉爲。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爲同盟會綱領。同盟會機關也開始正式發行《民報》,宣傳三民主義思想。在發刊詞中,孫中山也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此時的革命焰火已越燒越烈。同盟會的成立讓世界各國的團體有了主心骨,明確了奮鬥目標。中華大地,革命組織不斷涌起,革命思想已被衆人所接受和認可,如同火炬般不斷傳遞着共同的夢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革命經費非常緊缺之際,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此所謂,天下歸一,勢不可擋。隨後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起義風起雲涌,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雖然由於組織等原因未能徹底打敗清政府,但在全國引起了了巨大的震動,也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精神鼓舞。革命註定是要流血的,但哪怕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也都能夠激勵成千上萬人爲復興中華而奮不顧身。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所有的不滿,所有的屈辱在這裏一併燃燒;所有的志氣,所有的夢想在這裏生根發芽……辛亥革命結束君主統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掃除中國人走向獨立和解放道路的障礙。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無論是袁世凱稱帝亦或張勳復辟,都只能是曇花一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業,也不是一個政黨故步自封實現的。它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世世代代的堅守,它是各個政黨和各種意識形態的相輔相成。1922年,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國民黨改組勢在必行。孫中山在共產黨新理論體系的指導和新鮮血液的協助下,於1924年1月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自此,孫中山先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爲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義,和工人、農民一起“促國民革命運動之進行”,喚醒中國革命新的活力,走向“中國夢”的事業頂峯。

立千秋新制,創萬世基業,革命事業如火如荼。然而,1925年先生久病成疾,在北京與世長辭。他在臨終的時候說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遺訓所體現的至死不渝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發揚。孫中山先生走了,可他的新三民主義的思想,不僅在當時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深厚的歷史積澱、強烈的時代特徵,明確的目標導向和精神激勵作用,而且在當下,這些內容也爲世人所拍手稱賀,銘記於心。爲了中國夢,爲了人民幸福,還有千千萬萬個孫中山爲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因此,我們需要銘記歷史,需要緬懷先烈,更需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精神與“中國夢”的偉大夙願。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歷史功績,使中山先生的事蹟彪炳於史冊,復興中華的“中國夢”,是中山先生畢其一生未竟的事業,但以“三民主義”爲核心理念的共和政體的建立,使中國成爲當時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也爲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獨立解放事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建立何種政治制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不僅是中山先生的夙願,更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只有制度,才能決定國家、民族的命運,決定全體國民的未來。

孫中山先生去世後,中國共產黨成爲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忠誠的繼承者、最徹底的實現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三民主義的思想仍然引領着人民調整心態,改變陋習,健全人格,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意識,積極投身於革命或事業,努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每一次歷史性鉅變,站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人以他們非凡的才智和膽識、無比的胸襟和氣度發展和傳承着孫中山先生的中國夢。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贏得實現中國夢的政治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實行改革開放,奠定中國夢的物質基礎;現階段,在習的帶領下,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夢,成爲連接海峽兩岸、海外華僑和全國人民的重要精神紐帶。

百年天地轉,地覆天翻慨而慷。實現先生遺志,弘揚中山精神,復興中華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海峽兩岸合作和統一,構建全球華人共有精神家園,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復興中華的精神要義,是全體華夏兒女的共同目標。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中國夢”有它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華夏兒女千百年來的期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歷史必然,具有頑強的堅不可催的生命力和爆發力。瞭解“中國夢”的歷史與當代,深刻銘記苦難與屈辱,才能使我們更加踏實地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有信心地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當代中華民族復興理想的最新宣示,它不僅是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奮鬥目標和幾代中國人夙願的凝結,也是對振興中華當代價值的新詮釋,是引領中國前進的航標,“人類進化,世界大同。”繼承和發揚載之身先士卒,爲圓夢中國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銘記歷史,終究會走出一條大道如虹。

孫中山的個人思想 篇二

孫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爲自己的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衆長,益以新創”。孫中山注重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並希望結合中國的實際用來改造中國。孫中山十分關注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範圍的傳播,敏銳地認識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變革的重要影響,毅然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賦予三民主義思想以新的內涵。三大政策是孫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張,是他倡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從屢受挫折轉向成功、進而取得顯著成就的正確道路。

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爲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

倡導“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推行“萬能政府”——“廣興福利,大有爲式”。

註釋“人民之權”——政權應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項。

註釋“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爲“五權憲法”。

闡明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提出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爲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爲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爲原則。”

在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複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推行以王道爲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孫中山的個人信仰 篇三

孫中山青少年時曾信____,當時極端排斥中華民間信仰與道教等信仰,否定神佛有靈,還打斷神像之手。孫中山早年遊家鄉北帝廟時曾折斷佛手,並說:“佛若果有靈,能即禍我!木偶由人而作,豈能操人禍福哉?”十三歲時在夏威夷讀書曾接觸西方基督____士,後來又在教會學校讀書,對基督____興趣,在香港拔萃書室受洗加入基督____事革命事業成立興中會後,利用宗教進行革命。民國成立後,主張政教分立、宗教自由,注意宗教在道德建設方面的功效,於是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維持民族一種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無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1918年南京棲霞寺重修,孫中山率先“捐銀幣萬元”。

他就自己對____的態度轉變作了回顧:“予於耶穌教之信心,隨研究科學而薄弱。予在香港醫學校時,頗感耶穌教之不合倫理,固不安於心,遂至翻閱哲學書籍。當時予之所信,大傾於進化論”,他指出:“宗教的感覺,專是服從古人的經傳。古人所說的話,不管他是對不對,總是服從,所以說是迷信。就宗教和科學比較起來,科學自然較優”。人是由動物進化而成,既成人形,當從人形更進化而人於神聖。是故欲造成人格,必當消滅獸性,發生神性,那麼纔算是人類進步到了極點。人類是由極單簡的動物,慢慢變成複雜的動物,以至於猩猩,更進而成人。

晚年就西方對中國的宗教侵略抨擊:“他們用政治力和經濟力來掠奪中國人的物質還不算,又用宗教來耗奪中國人的精神。一班神甫牧師倚仗着他們的國力,包庇教民,干預詞訟,欺壓其教以外的人,無所不至,受其虐者忍心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