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通用多篇)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通用多篇)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一

孫中山先生平日爲人題贈墨寶,喜歡寫“博愛”二字。孫中山先生對“愛”曾經作過這樣的解釋:“仁愛是中國的好道德,古人有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從這裏可以看到孫中山先生的“博愛”也就是愛人民的意思。而愛兒童則是孫中山先生“博愛”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山先生愛兒童,一方面固然出於他“民胞物與”的高尚德性,而更重要的是本於他爲解除人民被惡劣政治壓迫的崇高理想。據康德黎(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的老師)的兒子堪勒斯康德黎的回憶,孫中山先生因奔走革命,流亡英國,居住在他家的時候,常常慈祥地愛撫着他的頭髮,有時還親切地和他談話,即使在和別人談論問題或沉思苦索救國救民道理的時候也是這樣。由於流亡國外,孫中山先生不能愛撫在清政府專制統治下的中國兒童。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__了清政府。1912年1月,孫中山先生被選爲革命政府的臨時大總統,他普愛天下兒童的素願得到初步的施展。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提倡下,全國各地紛紛舉辦兒童教養院、兒童學校。爲了鼓舞兒童教育和福利事業的發展,孫中山先生還於1912年爲廣東人民捐資創辦,由女革命黨人徐慕蘭、鄧慕芬、黃扶庸主持的廣東女子教育院兒童部,並親筆題贈“幼吾幼”三個大字。這三個含意深遠、語帶勸勉的大字,不但勉勵了當時廣東女子教育院兒童部的工作人員,鼓舞了廣大的兒童教養工作者,也抒發了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偉大胸懷。

由於帝國主義支持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孫中山先生被迫於1912年4月1日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願,也和他救國救民的偉大理想一起,由於政權的喪失而遭受挫折。

1924年,孫中山先生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廣州成立國共合作的革命政府,中國革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願同樣獲得了進一步的實現。那時,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廣州,不但陸續增建了一批國小和兒童教養院,還開辦了廣東女子師範學校等培養兒童教育師資的專業學校。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對廣東女子師範學校的一次演講中,懇切地指出:“要使孩子們自出生至成人,都能受到國家的教育。爲了提高兒童的文化知識,普及兒童教育,不僅要辦國小,還要辦平民學校,普及全體人民的教育,讓成年人也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全體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使父母們都能安心讓孩子到學校裏受教育。”可以想見他發展兒童教育事業的宏偉設想。令人惋惜的是:由於革命道路的曲折,孫中山先生要使全國兒童都能幸福地成長的理想,終孫中山先生之世都未能實現。

今天,中國已經是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大國,中國兒童已經得到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孫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願望已經成爲現實。孫中山先生雖然不能像辛亥革命那樣及身而見,但是孫中山先生素來是以爲人民大衆謀福利的公僕自任的,只要人民能獲得幸福,他個人能否及身而見,在孫中山先生自己來說,自然是無關緊要的。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二

1906年,孫中山自日本到越南,在河內金碧臺街六十一號設立祕密機關,策劃了幾次武裝起義。1907年的鎮南關之役,便是其中孫中山親臨前線,直接參加戰鬥的一次。

1907年,孫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鎮南關一帶情況的黃明堂爲鎮南關都督,李裕卿(鎮南關附近之憑祥地方土司)爲副,何五爲支隊長,招募勇悍善戰的廣西遊勇爲先鋒隊,計劃襲取鎮南關爲根據地。

1907年12月2日,黃明堂率領廣西遊勇八十餘人,循山背間道向鎮南關猛烈襲擊,奪取了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臺,奪獲大小炮十四門,步槍四百多支。孫中山隨即於同月4日率黃興、胡漢民等親臨前線,慰勞戰士,鼓舞士氣,並與黃興、黃明堂等坐鎮鎮北炮臺,調度指揮,命令李裕卿守鎮中炮臺,何五守鎮南炮臺。

翌日,清政府嚴令清軍陸榮廷部四千餘人傾巢出動,要奪回三座炮臺。孫中山率革命軍固守炮臺,並親自發炮轟擊清軍,第一炮即命中六十餘人,清軍陣腳大亂。孫中山先生在戰鬥中感慨地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今日始得親自發炮轟擊清軍。”

據守鎮南關三座炮臺的革命軍,在孫中山先生親臨前線的鼓舞下,銳氣倍增,以寡敵衆,屢挫清軍。清政府雖先後調派清軍丁槐、龍濟光等部增援,傷亡數百人,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革命軍堅守陣地,與清軍血戰七晝夜,直至彈藥告罄,糧食不繼,始忍痛撤退。時清軍正向鎮南關四面圍攻,黃明堂率軍殿後,衝圍而出,及至半山,軍中有一小子回顧炮臺上軍旗未撤,慮爲清軍所得,竟一人冒着清軍炮火重登山巔,取回軍旗。這位童子勇取軍旗的英雄事蹟,在鎮南關起義的革命軍中傳爲佳話。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300字 篇三

孫中山不僅擅長西醫,而且對中醫學及飲食營養等都有研究,“四物湯”就是他對飲食營養研究的成果。此“四物湯”中的黃花菜又名金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纖維素和鐵。

它具有利水、涼血等功效,可以主水腫、砂淋、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補脾、通便。木耳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爲中品,它具有養血、活血、收斂等作用,對於痔瘡、產後虛弱、崩漏、帶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 木耳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物質。

豆腐與豆芽不僅完全保留了黃豆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份,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具有素食的最大優點,而孫中山的“四物湯”正是素食中的佳品。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500字 篇四

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少年時代,是在廣東香山縣翠亨村度過的。當時,翠亨村有戶富裕人家,兄弟三人在屋後修了個花園。園裏奇花異卉,爭芳鬥豔,茂林修竹,鬱鬱蔥蔥,景色十分美麗。孫中山常常到這裏玩耍,有時還幫着三兄弟乾點雜活。

有一天,孫中山和小夥伴們正在花園裏捉迷藏。忽然,十幾個凶神惡煞似的清兵衝了進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硬給三兄弟帶上了手銬。原來,當地有個官吏相中了三兄弟的花園,爲了佔爲己有,就依仗權勢,羅織罪名,把三兄弟押進了縣衙大牢。

翠亨村的鄉親們都知道三兄弟爲人忠厚老實,紛紛爲他們打抱不平。孫中山也恨透了那個貪贓枉法的官吏,決心摸一摸他的“老虎”屁股,滅一滅他的威風。

這天,他鼓起勇氣,跨過一道破牆,悄悄溜進花園,東一腳,西一腳,把碎磚殘瓦踢得四處亂飛。“劈劈啪啪”的響聲,驚醒了正在酣睡 的官吏。

他佩刀走出屋子,見園裏有個小孩,就厲聲喝斥道:“小孩,幹什麼?”

“我到這裏玩玩。”孫中山不慌不忙地回答。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隨便闖入我的花園,快快滾開!”那官吏發怒了。

孫中山毫不示弱,怒目而視:“這花園明明是三兄弟的,你爲什麼無理霸佔!”

這下子,可觸到了那官吏的疼處。他窮兇極惡地拔出刀來,暴跳着向孫中山刺去。

然而,機敏的孫中山一轉身,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五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溥儀)被迫宣佈退位,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孫中山制定和公佈一系列改革和進步的??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與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後,於1912年2月13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讓位於袁世凱,4月1日正式解職。此後一年多,孫中山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幹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並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爲理事長。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孫中山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孫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國內,繼續爲捍衛共和制度而鬥爭。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1917年7月,因段祺瑞爲首領的北洋軍閥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爲大元帥,進行護法戰爭。但孫中山在軍政府內備受軍閥、政客的排擠,不得不於1918年5月辭去大元帥職務,經日本赴上海。第一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南北軍閥都是一丘之貉。從1918~1920年,孫中山完成過去已着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祕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

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爲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六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劉覺民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爲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爲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爲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他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他廣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孫中山成爲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他領導的對改良派的批判,爲辛亥革命的爆發作了有力的思想準備。

從1906~1911年,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爲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爲起義籌募經費。1907年12月鎮南關起義時還親臨前線參加戰鬥。各次起義都因缺乏羣衆基礎、組織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英勇戰鬥,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特別是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黃花崗之役,在全國引起了巨大震動。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衆政府”爲誓,興中會選出楊衢云爲會辦(當時稱爲伯理璽德天,即 President),孫爲祕書。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爲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爲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孫中山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

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爲機關,並廣徵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爲起義之日。可是因爲事先泄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爲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

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爲國際事件。事件後來被稱爲“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爲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啓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國變引來八國聯軍,孫中山藉機聯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衆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個清廷陷阱。而後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幹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後轉往臺灣,得當地日本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發動起義(稱惠州三洲田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爲“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爲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後得舊金山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纔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士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爲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爲《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啓超、康有爲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爲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爲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一萬五千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赴南洋後,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會總部。1907年5月命餘醜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

1907年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再今惠州市汝湖鎮),歷十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經越南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孫中山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後纔再踏足中國國土。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

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爲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周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在危難中奮擊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鹹起響應。

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至於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典華城(今譯丹佛),據《鳳凰週刊》說當時的孫中山還在那裏打工,因此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300字 篇七

孫中山於十二歲那年,從澳門乘船出發,遠赴檀香山留學,五年後返國並在香港繼續學業,一八九二年醫科畢業後,他選擇在澳門行醫,初期在鏡湖醫院以義務醫席行醫,成爲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不久後,在議事亭仁慈堂附近開設中西藥局(現已不存在)。中山先生不止醫術高明,貧苦大衆到來求診,他還會贈醫施藥,故深受老百姓愛戴。

藥局也成爲了孫中山與自由黨人聚會商討革命的地方,他一邊行醫,一邊籌組救國活動,澳門可說是革命黨人的活動據點,不少人認爲,澳門是孫中山的革命藍圖孕育地。國父一生致力於革命事業,經常奔走海外,又被滿清朝廷通緝,過飄泊生活,而他的家人包括元配夫人盧慕貞,自辛亥革命後,亦留在局勢安定的澳門居住,

資料共享平臺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300字》()。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八

1912年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爲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爲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爲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爲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爲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

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勳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爲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爲中國國民黨。

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爲大總統(習慣上稱爲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孫中山生平事蹟材料 篇九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孫中山於1918年夏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祝賀俄國革命的偉大勝利。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予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評價和支持學生運動。孫中山從1920年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921年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1922年4月,又在廣州與蘇俄的全權代表會見,從幻想向帝國主義尋求援助轉而希望聯俄。

1919年8月,孫中山委派胡漢民、朱執信、廖仲愷、劉覺民等人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大力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0月,宣佈中華革命黨改組爲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孫中山指示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了桂系軍閥。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1921年5月,在廣州就任非常國會推舉的非常大總統,接着出師廣西,消滅了桂系軍閥陸榮廷的勢力,準備以兩廣爲根據地北伐。掌握廣東軍隊統率權的陳炯明,於1922年6月發動叛亂。孫中山脫險後率海軍反擊叛軍,奮鬥50餘日,因待援無望,被迫離開廣州赴上海。

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陷於極爲困難的境地,他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1923年1月,與蘇聯代表越飛發表《孫文越飛宣言》,奠定了聯俄政策的基礎,隨即派廖仲愷赴日與越飛談判。

1923年1月,表示服從孫中山的滇、桂軍隊將陳炯明逐出廣州,2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重建陸海軍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統率各軍,綜理政務。與此同時,逐步加緊改組中國國民黨的準備工作。8月,派出以蔣介石爲首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到蘇聯考察政治、黨務和軍事。10月,聘請蘇聯派來的鮑羅廷爲顧問;接着,委任廖仲愷、譚平山等組成新的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負責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

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了大會。大會通過新的黨綱、黨章,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選出有中國共產黨人蔘加的中央領導機構。在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着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 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爲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