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春節的資料【精品多篇】

關於春節的資料【精品多篇】

關於春節的資料 篇一

一般指除夕和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爲“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爲“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爲“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節由來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爲“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爲“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春節俗稱“過年”

“年”的甲骨文寫法爲上面部分爲“禾”字,下面部分爲“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爲“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爲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爲“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着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着穀物。

另外還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這種說法大概是後人根據年俗傳統附會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

關於春節的資料 篇二

官府在臘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臘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所以有一句 民間習俗叫做“臘月二十三”。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古時人們認爲竈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裏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竈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竈神的儀式叫做“送竈”或“辭竈”。除夕夜,還要把“竈神”再接回來。因爲,年三十的晚上,竈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竈”“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竈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竈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會買一大筐豆腐存留食用等)。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爲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爲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爲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着造紙術的問世,纔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爲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標籤:多篇 精品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