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反思【新版多篇】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反思【新版多篇】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反思 篇一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初步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蝌蚪找媽媽》。

2、小蝌蚪、小鴨、小魚、烏龜、小鵝、青蛙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 討論

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和視頻欣賞,豐富幼兒對小蝌蚪認識。

教師:你們見過小蝌蚪麼?它們長得什麼樣子?

二 。 故事《小蝌蚪找媽 媽》

1、教師播放課件故事欣賞,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2、教師播放課件故事教學,教師請幼兒觀察畫面回憶故事或者指向 " 小蝌蚪第一次遇到了誰 " 等文字按鈕。

教師: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都遇到誰了?它們怎麼說的?小蝌蚪最後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長什麼樣子?

三 。 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幼兒根據故事討論小蝌蚪是怎麼長大變成青蛙的,教師可結合課件成長視頻來開展這一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分角色進行情景劇表演。

活動反思:

我覺得這節課的設計整體來說是自然、流暢、輕鬆活潑的,教學內容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具是孩子們興致盎然。首先從老師問孩子們,回家沒看見自己的媽媽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導入,讓幼兒知道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之後出示《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這不僅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也讓幼兒有了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操作活動有着很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的表達,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各種動態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師先讓孩子瞭解小蝌蚪的特徵,再讓幼兒討論小蝌蚪遊動的反向,是怎樣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的,突出了本節活動課的重點。將語言發展,數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反思 篇二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池塘裏遊淶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最愛,他們關注着小蝌蚪的變化,伴隨着小蝌蚪的變化我給孩子們講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故事中小蝌蚪們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的動態變化使我想到,在體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中有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學目標,原來的活動方法是先念一段兒歌然後向指定方向跑,教學中幼兒常出現機械應付的現象,易失去活動的耐心和興趣,我想如果我能用這個故事情節貫穿活動的始終,把故事作爲一種隱蔽性的環境,掩蓋教學目標,那麼將會增加活動的樂趣,調動幼兒的活動的興趣,使孩子們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這樣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滿足了一定的活動量。

教學目標:

1、教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2、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和幼兒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師在場不同方位扮演(鴨、魚、龜、鵝、青蛙)媽媽。

3、幼兒胸飾(可正反翻轉)一面爲小蝌蚪,一面爲小青蛙。

4、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在場地中間蹲下作睡覺狀)

(音樂聲中)春天來了,暖和的春風輕輕地吹着,陽光照着池塘裏的水,青蛙媽媽生的卵慢慢活動起來,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們在水中游來游去,十分快活。

教師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甦醒,隨音樂在水中自由自在游來游去,活動身體。

[評:教師以角色身份帶領着幼兒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動,做遊戲前的準備活動]

二、展開部分

1、老師:聽,什麼聲音?咦,小夥伴們,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讓我們一起去問鴨媽媽吧!

2、小蝌蚪們游到鴨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鴨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鴨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好孩子,去問魚媽媽吧!

3、小蝌蚪們游到魚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魚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魚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問一下烏龜媽媽吧!

小蝌蚪:謝謝您,魚媽媽,再見!

4、小蝌蚪們游到烏龜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烏龜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烏龜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問一下鵝媽媽吧!

小蝌蚪:謝謝您,烏龜媽媽,再見!

5、小蝌蚪們游到鵝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鵝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鵝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穿着綠衣裳,唱起歌來“呱、呱、呱”,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好孩子,你們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繼續遊,青蛙媽媽來了。!小蝌蚪:啊!我們找到媽媽啦!

[評:小蝌蚪們高興地跟着媽媽游來游去,間或停下進行有禮貌的對話,有利於活動節奏的控制]

三、結束部分(小蝌蚪們翻出小青蛙胸飾)

1、(音樂歌曲小青蛙)小青蛙們高興地圍着媽媽跳舞,做各種親熱的動作,跟着媽媽一邊呱呱叫,跟着媽媽一邊學蛙跳。

[評:這裏表現小蝌蚪愛媽媽的情感同時又加大了幼兒腿步肌肉的活動強度]

2、青蛙媽媽:孩子們,田裏的害蟲可多了,練好本領跟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3、青蛙們捉到害蟲後,高興地和媽媽一起聽着音樂自由舞蹈。

[評:這裏的自由舞蹈即爲一種放鬆運動]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的模仿性強,喜歡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着做什麼,適合開展集體性的遊戲,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教師也和幼兒一起扮演着同樣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帶領()幼兒活動,以角色的情緒影響着幼兒情緒,使幼兒自然而然的跟着活動,活動的情節性既主動的迎合幼兒又不失教學目標,活動中有一定的運動量,強度適合小班,整個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緒參與遊戲,遊戲中的音樂使得孩子們更加投入,也使遊戲增添了一份吸引力。遊戲中的對話既鍛鍊了幼兒的語言又培養了幼兒自覺使用禮貌語言的良好習慣。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反思 篇三

《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孩子們仍然沉浸在快樂中。在活動中我發現每一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激動和興奮。輕鬆愉悅的活動氛圍也感染了在座所有的老師。這些都體現了我們這次活動由始至終都貫穿了一個理念“快樂”。作爲這次活動的參與者,下面就由我和大家共同來交流和探討這次活動的一些想法和體會。

這堂課的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鬆活潑的,從現場教學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容符合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在活動當中通過以下幾個亮點部分有效的促使了我們教育目標的達成。

首先,是材料的準備和使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小,動手操作能力差,不會合理運用工具的特點,我們在爲孩子們準備的顏料中放有海綿,這樣顏料就不容易弄在衣服或者身上,更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在作畫時,引導幼兒先用“手指點畫”把小蝌蚪的腦袋都畫好,再用彩筆添畫。這樣做避免了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了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幼兒在用手指壓印之後,教師要求幼兒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彩筆添畫,並不時的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及桌面的整潔。教師的這種行爲表現了她能夠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其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課件使孩子們興致盎然。通過教師的引導性提問,引出主題“小蝌蚪找媽媽”。這不僅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更讓幼兒有了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貫穿於整個美術活動之中,使孩子們始終保持着高漲的學習熱情。這是本次活動的第二大亮點。

教師先讓幼兒自主探索,再請畫得好的孩子談論自己的作畫方法,最後教師再進行講解。這樣做,符合了《綱要》中提出的: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讓幼兒真正成爲了活動的主體,使其初步形成了合作意識。這是本次活動的第三大亮點。

在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操作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比如史芷怡小朋友,在操作時非常認真,每次點畫後都按照老師的要求用餐巾擦手;還有滿滿小朋友,畫的小蝌蚪栩栩如生……老師在課堂上的組織能力也是非常的強、收放自如,活動的步驟設計更是環環相扣。正是因爲以上這幾點,我們的活動得以成功的開展,孩子們在活動中也始終保持着高漲的活動熱情。在幼兒自主操作探索中,通過自己的表達,孩子們對小蝌蚪的各種動態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先讓幼兒瞭解小蝌蚪的特徵,再讓幼兒討論小蝌蚪的遊動方向,並知道用什麼方法改變小蝌蚪的遊動方向,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這雖是一節美術活動,但它科學地進行了整合,將語言發展,數的感知,音樂遊戲,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爲預設的教學和現場的教學往往難以達到一致和同步。現場教學是生動靈活的,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困惑。在這次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我們思考,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地調整和改進。

我們在設計課件時的疏忽,我認爲幼兒說的較少。比如在請幼兒說自己的畫法時,教師應該多給幼兒一些表達的空間,不光請一些畫得好的小朋友展示並描述他的作畫過程,還可以請一些畫得不夠好的小朋友也說一說,教師在這時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

一堂好的有意義的教學活動,除了有些亮點之外,還應當是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進的,正是因爲有了這些遺憾,才使我們的教學活動變得更有生命力、也更有價值了。所以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我們的活動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