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鄉鎮產業項目報告多篇

鄉鎮產業項目報告多篇

【第1篇】鄉鎮茶葉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茶葉是_____鄉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爲加快茶葉產業發展,全面提高茶葉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推進茶葉向良種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我們對_____茶葉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_____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_____鄉境內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品種資源豐富,_____鄉

二、茶葉是促進_____鄉山區、半山區、民族貧困地區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幹產業。_____鄉茶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茶葉遍及全鄉所有村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從業人員6500人,佔全鄉總人口61%。茶葉發展村社中30%的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茶葉。

四、_____鄉茶葉產業發展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一五”以來,_____鄉茶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中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茶葉作爲產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認識不足,個別村社對茶葉作爲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茶葉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園基礎設施差,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四是產業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檔次、規模、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全省叫得響的茶葉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術落後,茶葉產量、質量提升緩慢。

六、“十一五”_____茶葉產業發展的兩條關鍵措施。

場爲導向,合理調整產品結構,既要鞏固傳統產品生產,又要切實加快適銷對路產品研發。

2、打造“_____山”品牌,擴大_____茶葉市場影響力。一是整合_____茶葉品牌。對_____茶葉現有品牌進行認真篩選,繼續打造具有_____特色與代表性的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同時,規範茶葉市場,打擊不正當競爭,杜絕假冒僞劣產品生產,切實加大_____茶葉品牌的保護工作。二是強化茶葉市場營銷,建立茶葉市場營銷體系。通過發展專業化營銷企業、建立茶葉專賣市場、專賣店、專櫃,舉辦各類茶營銷活動,發展茶葉訂單、促進_____茶葉銷售。通過開展_____古茶樹資源保護、_____茶文化挖掘與_____發展旅遊業結合,宣傳_____茶葉,促進_____茶業發展。

【第2篇】鄉鎮茶葉產業狀況調研報告

爲加快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產品區域合理佈局,做大做強茶葉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和向更高標準發展,我辦黨支部對_____鄉茶葉產業進行調研,獲得了較爲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一、_____鄉概況

九龍山北麓的壯鄉—_____,是遠近聞名的茶鄉。地處縣境北部,東、北與壩美鎮相鄰,南與蓮城鎮、者兔鄉相接,西與者太鄉毗鄰。總面積39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306米,年平均氣溫17.9℃,年平均降雨量爲1250毫米。

全鄉轄_____、普盆、普龍、叮噹、者戛、石堯、同剪、壩莊8個村委會,124個村民小組,居住着漢、壯、苗、瑤、彝、回六種民族,共6715戶31326人,其中農業人口30969人,少數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總數的92﹪。

xx年,全鄉生產總值完成6862萬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完成5006萬元,農民人均有糧313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188元。財政收入3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1.6萬元。

“十五”以來,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十五”規劃的經濟發展格局,結合_____的鄉情,加大對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走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努力把茶葉、八角、甘蔗三大產業建設爲全鄉的支柱產業。通過幾年的努力,三個產業已形成規模,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增強了全鄉的發展後勁。

二、_____鄉茶葉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_____鄉茶葉發展歷史沿革

據“廣南府志”記載:1825年。在_____村寨旁,距九龍山四十餘公里,其地產茶葉味絕美,說明廣南茶葉始於清朝後期。另據《廣南縣供銷合作社志》記載:建國初期,_____茶種植面積爲1696畝,年產量3萬公斤,收入2.5萬元。 低緯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雲霧多、溼度大、茶樹萌芽早、採摘期長,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培育了品質優良的_____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獨具風格,品質以“造型精美、白毫顯露、湯色碧綠如玉、清香飄逸、馥郁甘美、葉純鮮爽”而獨領風騷,使_____享有“茶葉之鄉”的美稱。_____鄉歷來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的建設和發展,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茶葉產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已培育成_____的支柱產業。

(二)_____茶葉產業發展的現狀

1989年後,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_____鄉廣大人民羣衆“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高漲,提出“苦熬不如苦幹”的口號,在全鄉掀起了“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艱苦創業的高潮。_____人民因地制宜,結合土壤、氣候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大以茶葉爲主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堅持“自願、自主”的原則大力發展茶葉,以村小組爲單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納入統一規劃建設,在全鄉124個村小組實施高產茶葉臺地建設。經過1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鄉現有茶葉面積5xx畝,其中規範化種植的有21000畝,有“_____白毫茶”、“雲抗10號”、“雲抗14號”、“胡云6號”、“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個品種,年產幹茶160萬公斤,產值5000多萬元。

_____從事茶葉加工、收購、銷售一條龍的茶農,每年從社會上籌資近400萬元,並從廣西、廣東、浙江、昆明等地引進外資近500萬餘元到我鄉經營茶葉,給我鄉的茶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現在全鄉擁有茶葉初制加工廠260餘個,覆蓋全鄉124個村小組,如今茶葉加工已全部實現機械化,茶葉質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產品遠銷往全國10餘個省市。

xx年開始建設叮噹移民開發區時,爲了實現移民進得來、留得住、有發展的目標,將茶葉作爲主要產業來安排,鄉黨委、政府引進凱鑫公司參與開發,由公司全額投資建成1500畝高標準茶園,建成年加工幹茶200噸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戶移民分戶管理,公司技術人員對整個生產過程作技術指導。現基地內茶園已投產,生產道路暢通。目前正在生產區內修建小水窖,生產條件逐步得到改善。xx年,基地內的移民人均茶葉收入達1300元,戶收入高的近萬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區羣衆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公司生產的“源升”牌系列產品銷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鮮茶外,還收購周邊村寨的鮮葉進行加工,並在_____、普龍等地建了6個初加工廠。龍頭企業的作用開始發揮,爲_____茶葉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茶葉基地形成規模後,鄉黨委、政府又進一步考慮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和搞好深加工的問題,通過前往石山農場和廣西橫縣等地進行參觀考察,藉助外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結合_____鄉的實際,現已形成了“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的良好生產發展模式,走上了以茶葉產業爲主的“一村一品”的脫貧致富路子。相繼成立了村黨支部和茶葉產銷協會,通過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及新農村建設,_____鄉“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的生產發展模式顯得更加合理和規範,併發揮其作用。

以_____茶葉商會會員爲主的茶葉營銷隊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長期活躍在廣西橫縣、昆明、廣東等茶葉市場,爲_____茶找銷路、找客戶,爲_____茶葉開闢了相對穩定的市場和銷售渠道,同時反饋回來了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和對產品的技術要求信息,提高了農民經營決策和產品發展趨向的準確性,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同時也爲廣大茶農解決了生產的後顧之憂。

三、_____鄉茶業發展的具體做法

_____鄉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踐中,始終用科學技術提升傳統農業,尊重農民的意願和首創,在茶葉產業發展中,採取了以下做法:

(一)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茶葉產業的發展,將茶葉產業作爲財源建設重點項目,列爲支柱產業發展,集中資金、技術、人力進行茶葉建設。

(二)引導農民及茶商投資建辦茶葉加工廠,解決茶農銷售鮮葉困難問題,極大地調動了茶農種茶管茶的積極性。

(三)採取易地搬遷與產業開發相結合的辦法,建立叮噹茶葉示範基地1500母,利用示範樣板帶動周邊村寨發展茶葉,擴大規模,形成上規模、高質量的茶葉生產基地。

(四)培植龍頭企業,主要是以凱鑫公司的叮噹移民開發區爲主,實行“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模式,利用茶葉基地將貧困山村的貧困戶搬遷到基地內,作爲茶葉生產管理人員,既解決了部分貧困人員的就業、生產、生活問題,又壯大了企業的實力。

(五)茶農總結“以大養小”的方法,在茶園中套種八角。_____、普盆、叮噹、石堯的茶農都採取在茶園中種植八角,這種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對茶葉產量影響不大。

(六)鄉黨委、政府將茶葉重點佈局在_____、叮噹、同剪、石堯、者戛,引導農民利用自有的宜茶荒地開墾種茶,促進區域特色經濟帶的形成,達到農民增收,地方財政增長的目的。

(七)放開搞活個體私營企業,推廣名優茶開發的科技成果,利用凱鑫公司、雲南文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九龍山茶廠的品牌,開發名優茶,拓寬茶葉銷售市場,增加茶農的積極性。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_____茶葉從幾年來的情況看,產量逐年提高,市場基本穩定,羣衆的經濟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種植管理技術粗放,經濟效益不高

_____鄉的茶園有幾萬畝的規模,除30360畝較規範種植外,其餘的茶園仍按傳統方式栽種,管理粗放,產量不高,土地產出率低。一些羣衆爲了增加經濟收入,就通過擴大種植面積追求產量,毀林開荒,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還有個別農戶爲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農藥施用不符合要求,過量施放,影響了茶葉的質量,損害了_____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術落後

260戶茶葉初制加工廠,分佈在全鄉各村寨。除了凱鑫公司在叮噹的初制所有規模,條件較好外,其餘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環境差,衛生條件差,生產效益低,加工技術落後,加工技術標準不一,質量難以保證,對樹立“_____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自己加工、自己銷售,價格也很混亂。

(三)各項基礎設施滯後

_____鄉因爲地理的、歷史的原因,各項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一是交通困難,縣鄉公路等級低,配套設施不完善,養護資金不到位,路況差,通行難。鄉村公路更是睛通雨阻,全鄉還有?個村小組未通公路。交通不便的問題,造成了加工用煤及茶葉拉運的困難。二是電力不足,通電率低。全鄉還有一半以上的村小組未通電,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從堂上、八達分兩條拉進,供電距離長,滿足不了羣衆的用電需求。特別是枯水季節,經常停電,所以不少茶葉加工廠靠柴油機發電,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專門的茶葉交易市場。_____雖是茶鄉,但是沒有專門的茶葉交易市場,由經營戶直接到各加工廠收購後外銷,增加了營銷成本和風險。

五、_____茶葉產業發展措施

縣委、縣人民政府根據全縣的實際,提出了“南藥北茶中煙”的產業發展戰略,爲_____鄉茶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的資金投入,充分發動羣衆,解決通路難、用電難等各項基礎設施滯後的問題,爲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參與茶葉產業的開發。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整合茶葉產業

(三)提高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

種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只有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優質原料能力的不斷增強,產品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要儘快改變面積大、單產低、覆蓋廣、效益差的被動發展局面。一要加大低產茶園改造和良種推廣力度,引導羣衆建設一批高產穩產茶園,提高茶葉的單產、質量和畝產值。二要加強技術指導,做好茶園的管理、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增強綠色食品意識。

(三)突破加工環節,樹立品牌意識

加工是茶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改變我鄉茶葉加工過程中,技術標準不

一、五花八門,甚至有的粗製濫造的現象,應該擇優扶持一批規模大、基礎好、產品質量過硬、符合衛生標準的加工企業,積極引進和利用先進設備,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能力。 逐步實行統一技術、統一標準,樹立“_____茶”品牌,爲_____茶葉的發展開闢更寬闊的市場。

總之,_____茶葉產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術的指導,要走國家扶持與羣衆艱苦創業相結合的道路。我們要抓住機遇,真抓實幹,努力把茶葉產業做強做大,將之培育成富民興鄉的產業。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和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全縣各級各部門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開創工作新局面,共鑄_____明天的新輝煌。

【第3篇】鄉鎮茶葉產業狀況的調研報告

爲加快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產品區域合理佈局,做大做強茶葉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和向更高標準發展,我辦黨支部對_____鄉茶葉產業進行調研,獲得了較爲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一、鄉概況

九龍山北麓的壯鄉—_____,是遠近聞名的茶鄉。地處縣境北部,東、北與壩美鎮相鄰,南與蓮城鎮、者兔鄉相接,西與者太鄉毗鄰。總面積39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306米,年平均氣溫17.9℃,年平均降雨量爲1250毫米。

全鄉轄_____、普盆、普龍、叮噹、者戛、石堯、同剪、壩莊8個村委會,124個村民小組,居住着漢、壯、苗、瑤、彝、回六種民族,共6715戶31326人,其中農業人口30969人,少數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總數的92﹪。

xx年,全鄉生產總值完成6862萬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完成5006萬元,農民人均有糧313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188元。財政收入3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1.6萬元。

“十五”以來,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十五”規劃的經濟發展格局,結合_____的鄉情,加大對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走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努力把茶葉、八角、甘蔗三大產業建設爲全鄉的支柱產業。通過幾年的努力,三個產業已形成規模,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增強了全鄉的發展後勁。

二、鄉茶葉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_____鄉茶葉發展歷史沿革

據“廣南府志”記載:1825年。在_____村寨旁,距九龍山四十餘公里,其地產茶葉味絕美,說明廣南茶葉始於清朝後期。另據(廣南縣供銷合作社志)記載:建國初期,_____茶種植面積爲1696畝,年產量3萬公斤,收入2.5萬元。 低緯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雲霧多、溼度大、茶樹萌芽早、採摘期長,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培育了品質優良的_____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獨具風格,品質以“造型精美、白毫顯露、湯色碧綠如玉、清香飄逸、馥郁甘美、葉純鮮爽”而獨領風騷,使_____享有“茶葉之鄉”的美稱。_____鄉歷來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的建設和發展,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茶葉產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已培育成_____的支柱產業。

(二)_____茶葉產業發展的現狀

1989年後,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_____鄉廣大人民羣衆“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高漲,提出“苦熬不如苦幹”的口號,在全鄉掀起了“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艱苦創業的高潮。_____人民因地制宜,結合土壤、氣候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大以茶葉爲主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堅持“自願、自主”的原則大力發展茶葉,以村小組爲單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納入統一規劃建設,在全鄉124個村小組實施高產茶葉臺地建設。經過1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鄉現有茶葉面積5xx畝,其中規範化種植的有21000畝,有“_____白毫茶”、“雲抗10號”、“雲抗14號”、“胡云6號”、“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個品種,年產幹茶160萬公斤,產值5000多萬元。

_____從事茶葉加工、收購、銷售一條龍的茶農,每年從社會上籌資近400萬元,並從廣西、廣東、浙江、昆明等地引進外資近500萬餘元到我鄉經營茶葉,給我鄉的茶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現在全鄉擁有茶葉初制加工廠260餘個,覆蓋全鄉124個村小組,如今茶葉加工已全部實現機械化,茶葉質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產品遠銷往全國10餘個省市。

xx年開始建設叮噹移民開發區時,爲了實現移民進得來、留得注有發展的目標,將茶葉作爲主要產業來安排,鄉黨委、政府引進凱鑫公司參與開發,由公司全額投資建成1500畝高標準茶園,建成年加工幹茶200噸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戶移民分戶管理,公司技術人員對整個生產過程作技術指導。現基地內茶園已投產,生產道路暢通。目前正在生產區內修建小水窖,生產條件逐步得到改善。xx年,基地內的移民人均茶葉收入達1300元,戶收入高的近萬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區羣衆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公司生產的“源升”牌系列產品銷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鮮茶外,還收購周邊村寨的鮮葉進行加工,並在_____、普龍等地建了6個初加工廠。龍頭企業的作用開始發揮,爲_____茶葉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茶葉基地形成規模後,鄉黨委、政府又進一步考慮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和搞好深加工的問題,通過前往石山農場和廣西橫縣等地進行參觀考察,藉助外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結合_____鄉的實際,現已形成了“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的良好生產發展模式,走上了以茶葉產業爲主的“一村一品”的脫貧致富路子。相繼成立了村黨支部和茶葉產銷協會,通過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及新農村建設,_____鄉“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的生產發展模式顯得更加合理和規範,併發揮其作用。

以_____茶葉商會會員爲主的茶葉營銷隊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長期活躍在廣西橫縣、昆明、廣東等茶葉市場,爲_____茶找銷路、找客戶,爲_____茶葉開闢了相對穩定的市場和銷售渠道,同時反饋回來了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和對產品的技術要求信息,提高了農民經營決策和產品發展趨向的準確性,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同時也爲廣大茶農解決了生產的後顧之憂。

三、鄉茶業發展的具體做法

_____鄉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踐中,始終用科學技術提升傳統農業,尊重農民的意願和首創,在茶葉產業發展中,採取了以下做法:

(一)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茶葉產業的發展,將茶葉產業作爲財源建設重點項目,列爲支柱產業發展,集中資金、技術、人力進行茶葉建設。

(二)引導農民及茶商投資建辦茶葉加工廠,解決茶農銷售鮮葉困難問題,極大地調動了茶農種茶管茶的積極性。

(三)採取易地搬遷與產業開發相結合的辦法,建立叮噹茶葉示範基地1500母,利用示範樣板帶動周邊村寨發展茶葉,擴大規模,形成上規模、高質量的茶葉生產基地。

(四)培植龍頭企業,主要是以凱鑫公司的叮噹移民開發區爲主,實行“農戶+基地+支部+協會+工廠+固定客戶”模式,利用茶葉基地將貧困山村的貧困戶搬遷到基地內,作爲茶葉生產管理人員,既解決了部分貧困人員的就業、生產、生活問題,又壯大了企業的實力。

(五)茶農總結“以大養小”的方法,在茶園中套種八角。_____、普盆、叮噹、石堯的茶農都採取在茶園中種植八角,這種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對茶葉產量影響不大。

(六)鄉黨委、政府將茶葉重點佈局在_____、叮噹、同剪、石堯、者戛,引導農民利用自有的宜茶荒地開墾種茶,促進區域特色經濟帶的形成,達到農民增收,地方財政增長的目的。

(七)放開搞活個體私營企業,推廣名優茶開發的科技成果,利用凱鑫公司、雲南文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九龍山茶廠的品牌,開發名優茶,拓寬茶葉銷售市場,增加茶農的積極性。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_____茶葉從幾年來的情況看,產量逐年提高,市場基本穩定,羣衆的經濟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種植管理技術粗放,經濟效益不高

_____鄉的茶園有幾萬畝的規模,除30360畝較規範種植外,其餘的茶園仍按傳統方式栽種,管理粗放,產量不高,土地產出率低。一些羣衆爲了增加經濟收入,就通過擴大種植面積追求產量,毀林開荒,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還有個別農戶爲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農藥施用不符合要求,過量施放,影響了茶葉的質量,損害了_____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術落後

260戶茶葉初制加工廠,分佈在全鄉各村寨。除了凱鑫公司在叮噹的初制所有規模,條件較好外,其餘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環境差,衛生條件差,生產效益低,加工技術落後,加工技術標準不一,質量難以保證,對樹立“_____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自己加工、自己銷售,價格也很混亂。

(三)各項基礎設施滯後

_____鄉因爲地理的、歷史的原因,各項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一是交通困難,縣鄉公路等級低,配套設施不完善,養護資金不到位,路況差,通行難。鄉村公路更是睛通雨阻,全鄉還有?個村小組未通公路。交通不便的問題,造成了加工用煤及茶葉拉運的困難。二是電力不足,通電率低。全鄉還有一半以上的村小組未通電,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從堂上、八達分兩條拉進,供電距離長,滿足不了羣衆的用電需求。特別是枯水季節,經常停電,所以不少茶葉加工廠靠柴油機發電,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專門的茶葉交易市常_____雖是茶鄉,但是沒有專門的茶葉交易市場,由經營戶直接到各加工廠收購後外銷,增加了營銷成本和風險。

五、茶葉產業發展措施

縣委、縣人民政府根據全縣的實際,提出了“南藥北茶中煙”的產業發展戰略,爲_____鄉茶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的資金投入,充分發動羣衆,解決通路難、用電難等各項基礎設施滯後的問題,爲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參與茶葉產業的開發。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整合茶葉產業

(三)提高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

種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只有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優質原料能力的不斷增強,產品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要儘快改變面積大、單產低、覆蓋廣、效益差的被動發展局面。一要加大低產茶園改造和良種推廣力度,引導羣衆建設一批高產穩產茶園,提高茶葉的單產、質量和畝產值。二要加強技術指導,做好茶園的管理、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增強綠色食品意識。

(三)突破加工環節,樹立品牌意識

加工是茶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改變我鄉茶葉加工過程中,技術標準不一、五花八門,甚至有的粗製濫造的現象,應該擇優扶持一批規模大、基礎好、產品質量過硬、符合衛生標準的加工企業,積極引進和利用先進設備,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能力。 逐步實行統一技術、統一標準,樹立“_____茶”品牌,爲_____茶葉的發展開闢更寬闊的市常

總之,_____茶葉產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術的指導,要走國家扶持與羣衆艱苦創業相結合的道路。我們要抓住機遇,真抓實幹,努力把茶葉產業做強做大,將之培育成富民興鄉的產業。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和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全縣各級各部門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開創工作新局面,共鑄_____明天的新輝煌。

【第4篇】鄉鎮特色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近年來,薛城區沙溝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強力推進第三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產業鎮。

一、特色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沙溝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總面積84.5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人口5.5萬人。全鎮特色產業主導產品爲木材、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從業人員4100餘人,去年實現年銷售收入8.4億元。自以來,重點培植了捷利林業等8家限額以上骨幹企業,全鎮發展民營企業24家,總數達到46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720戶,總數超過1000戶。累計簽訂招商引資合同38項,合同利用外資8.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4億元,年均增長50%。先後招商引資了棗莊港、濟正保健品、順翔科技、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項目,捷利木業等過千萬元項目14個,過百萬元項目20個,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項目12個,增加稅收2200萬元,爲沙溝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主要特點和經驗做法

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快。近年來,全鎮上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重點骨幹項目多。順翔科技、棗莊港、濟正保健品、捷利木業、超級市場等一批骨幹項目、龍頭企業促進了沙溝經濟的迅猛發展。今年1-9月份,全鎮實際利用外資3.68億元,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2.94億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2%和117%。三是基礎設施投入大。爲確保特色產業發展,自以來,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整理土地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爲特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中小型企業發展迅速。自至今,全鎮共有總投資1.6億元的濟正保健品、總投資1.2億元的棗莊港、總投資1.2億元的順翔科技、總投資1.2億元的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企業,帶動了沙溝鎮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沙溝鎮特色產業,近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和經驗,爲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發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農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化水平較低;工業結構不合理,骨幹企業少;第三產業層次較低,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經濟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競爭能力,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上級特色產業政策和資金的幫扶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等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意見建議

今後,我鎮將繼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富民政策,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以效益爲中心,做好三個方面結合文章,努力促使全鎮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一)結合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逐步實現由農業、林業大鎮向工業化城鎮轉變

堅持把工業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強化工業興鎮意識,以招商引資爲動力,在實現經濟跨越發展上求突破。以招商引資爲動力,不斷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上做文章,千方百計把項目引進來。加大跟蹤服務力度,對引資落地項目,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項獎懲,確保建設見效。不斷拓寬招商新空間,狠抓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提高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做到引資一個,落實一個,建成一個,達效一個,不斷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

(二)結合市區城市規劃,切實擴大城鎮建設規模

結合新城城區南擴、薛城城區南拓的市區城市規劃,以個體經濟爲重點,發展私營經濟主導型城鎮。以民營企業發展爲重點,在培植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求突破。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強鎮富民”的戰略措施來抓,擴大城鎮建設規模,提高規劃檔次和建設水平。突出特色,強化功能,重點抓好城鎮基礎設施,工貿小區和市場建設,積極發展以民營經濟爲特色的城郊型城鎮。

(三)結合區位優勢,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我鎮區位、交通優勢,加快棗莊港建設,加快魯南物流中心建設速度,繼續加大張莊石榴山莊投入力度,積極挖掘鎮內旅遊資源,開展以鐵道游擊隊基點村爲主體的紅色旅遊,加快城鎮住宅示範區建設,大力改善住宅功能,搞好小康型住宅,使建設的總體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時因勢利導,啓動民資、外資,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文化、娛樂等第三產業,在全鎮形成千家萬戶搞個體、幹民營的良好局面。

【第5篇】鄉鎮發展旅遊產業的調查報告

一、旅遊產業現狀

_____鄉位於_____縣南部,轄*個行政村,總面積_____平方公里,總人口_____餘人,是個以苗族聚居爲主的菸葉產業大鄉。距_____國道*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該鄉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苗族風情濃郁,苗族原生態文化節目保存完好。_____年*月該縣苗族趕秋節在這裏隆重集會,原生態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展現,受到省內外專家的矚目與好評,xx鄉境內峯巒層疊,林鬱叢叢,谷幽澗靜,溪河縱橫,溶洞暗河相連,奇峯突兀,怪石林立,古樹參天,野藤蔓延,雲海連連, _____年共接待省裏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人數達_____人,當地旅遊收入達_____萬餘元。

二、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1、缺乏規劃,旅遊規模小。全鄉鄉村旅遊發展前景雖然看好,但總體上還處於自發性發展階段,旅遊開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個別景區處於自由觀光狀態。一是缺乏整體規劃。xx鄉村旅遊規劃的編制只停留在全鄉旅遊的總體規劃上,詳細的鄉村旅遊規劃尚未進入議事日程,總體規劃只對景點(區)分佈情況,單個景區(點)定性定位作粗線條的安排,對整體佈局、旅遊主題定位、目標市場等關鍵要素,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只體現資源的價值。二是特色不明顯。所推出的鄉村旅遊項目,大多停留在觀光上,尚未深入挖掘農業旅遊資源和民俗文化內涵,當地的民風民俗、農業土特產得不到充分體現,拿不出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品牌,品牌層次較低,形式較落後,缺乏科學化,推不出經典精品觀光點。

2、粗放經營,管理滯後。全鄉鄉村旅遊目前還處於淺層次開發,多數村民對旅遊產業意識淡薄,許多旅遊資源尚未挖掘與開發,在開發經營管理上明顯滯後,開發民間工藝品和地方特色飲食,推出特色文藝表演節目等方面力度不夠,觀賞內容單薄,苗寨風情遊活動,由鄉村組織安排外,其它景點從引導上缺位,處於自由觀光的狀態性。

3、基礎工作有待加強。主要突出表現在旅遊景點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設施相對滯後,吃、住、玩、購、樂等方面尚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基礎設施和旅遊項目明顯滯後,旅遊隊伍建設落後等方面。

三、對開發xx鄉村旅遊的建議

1、找準產業定位,突出文化旅遊產業的主導地位。

xx鄉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美在原始,貴在自然。民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文化旅遊業潛力很大,前景廣闊、勢己逼人,因此,鄉村兩級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搶抓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試點的大好時機制定規劃,爭資上項加強對接,主動作爲。通過35年的努力把文化旅遊產業真正成爲排鄉富民強鄉的重要產業,並有效地帶動農業、工業、飲食、服務等各項各業的發展。

2、強化宣傳,大力推介我鄉旅遊文化產業。

發展旅遊宣傳,推介至關重要。只有我們推出去,遊客纔會走進來。一是做好形象包裝,向社會廣泛徵集宣傳口號,拍攝我鄉的專題宣傳片,對xx鄉旅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政策環境優勢進行深度包裝,強力宣傳推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增強外界對xx鄉旅遊資源的知名度。

3、搞好科學規劃,打造鄉村旅遊品牌。

對xx鄉村旅遊的開發建設,要做出成效,關鍵要整合鄉村旅遊資源,做好規劃,突出特色,增強科學性,滿足市場需求。首先,要注意處理好三種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旅遊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關係。其次,要科學規劃xx鄉村旅遊特色產業帶。打造以金龍村爲中心的自然景觀系列,貫穿保靖夯沙鄉風景區,着力開發芷耳村,加快與德夯風景區的攘接。圍繞xx、金龍、桃花、讓烈深厚的民俗風情,打造民族風情觀光帶。以公路沿線村,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帶。組織有關專家根據觀光帶的區域佈局,做好科學規劃,明確鄉村旅遊今後的建設重點和發展目標,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讓鄉村旅遊展現出它的魅力。

4、注重科學管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領導是關鍵,鄉人民政府要把發展鄉村旅遊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以主要領導牽頭的開發領導小組,形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定期研究解決鄉村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二是加強科學監管。相關職能部門要多下基層,全力支持,突出在經營活動、生態安全、食品安全三方面加強管理。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必須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計劃、交通、旅遊等部門要積極向上申報,力爭把進入鄉村旅遊景區的公路列入上級計劃項目籠子,儘快改造好進入景區的公路。

5、突出民族特色,加快旅遊商品開發。

要大力開發與參性強、個性突出的文化旅遊產品。抓好苗家刺繡、蠟染、花帶、苗族織錦等爲代表的民族服飾產品開發,打出苗家臘肉、苗家酸魚、幹山野菜、葛蕨薯粉等綠色食品品牌。構築旅遊商品發展平臺,建立我鄉土特產旅遊定點購物點。讓遊客購買到我鄉的土特產。

6、加強鄉村文化站建設,優化旅遊環境。

要吸收有專長的青年人進入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切實開展文化活動,大力培養管理、研究、創作、表演、服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加強旅遊服務的培訓工作,使它們成爲旅遊文化產業的帶頭人。積極在鄉村旅遊中,倡導文明誠信、和諧有禮、笑臉迎客,堅決打擊侵害遊客的不法行爲。鄉村道路和各個景點要杜絕髒、亂、差現象,要以乾淨、整潔、有序的外部形象和文明有禮的內在素質來提高我鄉的品位和信譽,使我鄉旅遊文化產業不斷持續健康發展。

【第6篇】鄉鎮畜牧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鎮地處**南麓,**河中游,位於***區西北部,距城區69公里,全鎮轄4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20個村民小組,5420戶22478人。“xx”期間,***鎮黨委政府結合鎮域實際情況,把畜牧產業列入鎮域經濟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提出了“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這非常符合***鎮

的實際。就***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範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於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畜牧業生產發展現狀

畜牧業是***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該鎮的基礎產業。多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爲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 xx年4月,全鎮畜禽存欄量達6599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8760頭,牛存欄1546頭,羊存欄2867只,家禽存欄52820只,各類養殖大戶(場)59戶,預計畜牧業半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600餘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發展畜牧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畜牧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第一,具有較好的羣衆養畜基礎。畜牧產業是***鎮的一項傳統產業,農戶對從事畜牧養殖的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全鎮5420戶農戶中,養殖畜禽的農戶高達4563戶,佔農戶總數的84.2%,廣大養殖戶在長期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畜禽養殖經驗;第二,草料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之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蕪,爲飼草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鎮林業部門的統計,全鎮共有宜牧草場面積30000餘畝,這爲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優越的飼料資源;第三,氣候適宜。光、熱、水、土充足,立體氣候明顯,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長繁殖,適合生態養殖的發展。第四,政策機遇好。國家爲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獎扶政策,加之連年來市、區黨委政府一直把畜牧養殖作爲富民產業來抓,爲該鎮發展畜牧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以散養戶爲主,畜禽養殖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第二,認識不足,觀念落後。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仍沿襲着傳統的養豬爲過年,養牛爲耕田的落後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三,牧業結構不合理。該鎮畜牧業仍以生豬爲主,豐富的草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第四,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在打響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及其產品也沒能走出***,贏得更大的市場。第五,缺乏龍頭加工企業,缺少專業合作組織,廣大養殖戶規模小,層次低,市場開拓力差,拿不出拳頭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種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老齡化,待遇報酬低,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積極性不高。

三、推進***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制訂規劃,引導全鎮畜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佈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戶的扶持力度,合理佈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戶退戶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後,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戶;繼續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範—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循環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

2、引導農戶調整牧業產業結構,在養殖條件優越、經濟效益明顯的項目上多下功夫。***鎮屬典型淺山丘陵地區,氣候溼潤,飼草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加之牛、羊等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大有上漲的勢頭,因此,在穩定發展生豬產業的同時,突破發展山羊、牛等飼草資源豐富、經濟效益明顯的養殖項目。

3、突出區域優勢,做強唱響生態品牌。***鎮地處恆河中上游,氣候溼潤,山青水秀,全鎮***平方公里的面積,還是未被廠礦企業污染的處女地,在***鎮境內養殖的畜禽,可以說吃的是山野菜,喝的是山泉水,只要嚴把飼料關,應該可以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機食品認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贏得市場,更可以贏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力度。可依關坪村李詩全生豬二級繁育場爲軸心,積極推廣pic、約克、杜洛克等優良生豬品種;以松林村鑫森生態羊場爲軸心,大力推廣佈爾山羊等優良山羊品種,力爭在“xx”末,實現全鎮畜禽良種普及率100%。

5、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積極探索“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扶持畜禽產品深加工企業在本鎮落戶,要在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前提下,嘗試“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實行定單養殖,降低養殖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改變一貫的農產品買方市場的慣例,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養殖戶的利益。

6、切實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加大動物防疫工作體系建設力度。畜禽養殖,疫病風險大於市場風險,做好防疫工作是從事畜禽養殖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要在動物防疫及其體系建設工作中加大力度,鎮財政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對基層動物防疫員的科技培訓,配備必要的防疫器械,增加防疫員工資報酬,從而調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力爭動物防疫工作規範化、程序化。

【第7篇】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鎮人大主席團20xx年工作要點和主席團會議的安排20xx年6月1日早,在鎮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帶領下,對我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辣椒生產

20xx年全鎮共種植辣椒20xx0畝,品種主要以“長虹”、“足法”、“甜雜一號”等品種爲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結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結束。

2、萬壽菊生產

_____鎮在20xx年共種植萬壽菊9000餘畝。技術人員在各村委會負責好技術指導,按規格移栽,已結束。

3、南瓜生產

古城村委會根據自身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等有利條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20xx年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尋找新的突破口,找準市場,由村委會租地200畝,發展南瓜新型產業。5月20日移栽結束。

4、淺水藕生產

淺水藕生產20xx年的生產分別在淑足、海晏2個村委會,種植面積爲200畝,3月25日種植結束。

5、水稻拋擺秧生產

20xx年分別在大堵、長橋、大同、捏龍4個村委會完成水稻拋擺秧5000餘畝,在4月29日日移栽結束。此項技術能使每畝水稻比常規育苗增產30至100公斤。

二、產業結構調整所取得的成績

1、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使部分農民得到一定得實惠,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所增強。糯白村委會的山外村民小組,前幾年在甜椒產業結構調整中,有的農戶種植甜椒的畝產值超過了烤煙,極大地增強了農戶種植甜椒的積極性。今年羣衆自發種植“甜雜一號”品種400餘畝,在市場中尋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穫季節都有一些老闆到村子裏收購。

2、村委會幹部的思想觀念有了轉變,有的幹部對闖市場充滿了自信心。特別是古城村委會幹部,根據村委會土地少的現實情況,努力發展高效農業,並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畝種植南瓜,自發地引導羣衆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3、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闆落戶_____。這兩年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集中力量發展辣椒產業,形成了辣椒品牌,老闆張友清在長橋村委會建廠,到我鎮發展辣椒產業;今年曲靖的老闆也積極到_____簽訂20xx畝辣椒合同。

三、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1、羣衆的整體素質弱,市場風險抵禦能力弱,對市場認識不足,對政府依賴心較強。我鎮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爲主,部分羣衆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緩慢,滿足於傳統的小農經濟,缺乏大市場意識,對於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持懷疑、觀望態度,就是在村組幹部的勸導下,種植萬壽菊、青刀豆等產業,也是提心吊膽,生怕吃虧;還有的農戶,今年種植辣椒得到實惠,如果明年種植辣椒吃虧,就對辣椒產業持否定態度,接受不了市場變化,害怕失敗,沒有闖市場的意念;再者,在哪一個村委會發展新興產業時,農戶最希望的就是種子錢免費,機耕費用由政府部門埋單,對政府的依賴心理較強,種出來的東西希望政府負責收購併付貨款。

2、羣衆的短期盲目性種植使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煙市場較好,使栽煙戶得到了實惠,今年絕大多數種植戶種植烤煙的面積比往年多了許多,而對於其他種植產品態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視了市場的變化,不遵照市場經濟規律發展生產。這期間使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實力的龍頭加工企業,老闆和農戶的誠信度不高。這幾年產業結構調整中來_____發展產業的老闆中,有不少的“皮包老闆”,對種出來的產品如果市場行情好時就收購,如果市場行情不好時就難覓行蹤;同時有的羣衆如果市場行情好時,產品的價格比老闆的合同價高時,就會自發地把產品拿到市場上出賣。還有的老闆,惡意拖欠羣衆的貨款,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4、農田水利設施不健全。特別是蔬菜產業,對水的需求很高,在種植的時候缺水,水庫的水又不下來,沒水澆灌,雨水多時水又排不出去,菜地被淹。

5、土地集約化程度不高,生產技術落後。土地集約化經營是現代農藝發展的趨勢,而現在各家各戶在各自的承包田內,各種各的,不能進行產業佈局,沒有形成產品競爭力。農戶的觀念依然是傳統農業觀念,生產技術上也還習慣傳統的耕作方法,如拋擺秧推廣了十多年了,今年政府部門沒有補助,有的農戶又重新回到了水育秧的傳統技術。發生病蟲害了,沒有羣防羣治的觀念,也沒有綜合防治的觀念,你打你的農藥,我施我的化肥,最終造成土地越來越瘦,病蟲越來越難防治,生產承辦提高了,但產品的品質、產量卻沒有得到提高。

四、整改措施

1、圍繞現代農業生產,逐步打破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尋找產業發展突破點。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而土地集約化、操作機械化等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應積極引導農戶組成生產合作組織來發展產業,推廣新科技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並形成特有的品牌。

2、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量爭取資金支持,可以發展田間地窖,同時和水庫部門聯繫,協調解決生產用水問題。

3、爭取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結合產業發展需要,大力開辦職業技能培訓班,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水平,加強農民對市場的認知。

【第8篇】鄉鎮走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情況的調查報告

爲了全面掌握我鎮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探索出適合我鎮羣衆發展農業產業的路子。最近鎮政府組織鎮村幹部深入村社農戶家中,就我鎮當前農業投入及產出情況做了詳細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各類農作物投入與產出的調查情況

這次農作物調查,我們主要對當前羣衆種植面積最大的蘋果、小麥、西瓜、玉米和洋芋等作物進行調查,涉及全鎮19村部分農戶,採取隨即抽樣入戶的辦法進行。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一)蘋果業。我們隨即對抽取的8個農戶進行了入戶調查,主要從蘋果畝產量和畝投入資金兩方面進行調查。此次抽取的農戶既有川區的又有山區的,以川區羣衆爲主,畝產量從5000市斤到7000市斤不等,平均畝產量爲6062.5市斤;投入資金主要從農藥、水費、化肥、套袋、地膜、零工費及其他方面調查,畝投入資金最高爲2120元,最低爲1551元,平均爲畝投入資金1903.4元。按照調查數據推算,在不含人工費的前提下,平均每斤蘋果成本價格爲1903.4元÷6062.5斤/畝=0.31元;如果將投入的人工費計算在內的話,按照每個勞動力年外出勞務收入5000元,每個勞動力管理2畝果園計算,畝投入資金爲4403.4元,則每斤蘋果成本價格爲4403.4元÷6062.5斤/畝=0.73元,按蘋果市場銷售價1.20元/斤計算,資金投入低於產出,蘋果成本價低於市場聚格0.47元,每畝蘋果除人工費淨收入爲2849元。

(二)冬小麥。我們仍隨即對抽取的8個農戶進行了入戶調查,主要從小麥畝產量和畝投入資金兩方面進行調查。此次抽取的農戶既有川區的又有山區的,以山區羣衆爲主,畝產量從400市斤到600市斤不等,平均畝產量爲452.5市斤;投入資金主要從農藥、籽種、化肥及其他方面調查,畝投入資金最高爲125元,最低爲83元,平均爲畝投入資金110元。按照調查數據推算,在不含人工費的前提下,平均每斤小麥成本價格爲110元÷452.5斤/畝=0.24元;如果將投入的人工費計算在內的話,按照每個勞動力年外出勞務收入5000元,每個勞動力管理8畝農作物計算,畝投入資金爲735元,則每斤小麥成本價格爲735元÷425.5斤/畝=1.62元,按小麥市場銷售價0.65元/斤計算,資金投入高於產出,小麥成本價高於市場聚格0.97元,種植小麥每畝要虧本412.70元。

(三)西瓜類。我們對隨即抽取的4個農戶進行了入戶調查,主要從西瓜畝產量和畝投入資金兩方面進行調查。此次抽取的農戶既有川區的又有山區的,以川區農戶爲主,畝產量從4000市斤到6000市斤不等,平均畝產量爲5500市斤;投入資金主要從地膜、農藥、籽種、化肥、水費及其他方面調查,畝投入資金最高爲335元,最低爲275元,平均爲畝投入資金320.50元。按照調查數據推算,在不含人工費的前提下,平均每斤西瓜成本價格僅爲320.50元÷5500斤/畝=0.06元;如果將投入的人工費計算在內的話,按照每個勞動力年外出勞務收入5000元,每個勞動力年管理3畝西瓜計算,畝投入資金爲1986.5元,則每斤西瓜成本價格爲1986.90元÷5500斤/畝=0.36元,按正常西瓜市場銷售價0.30元/斤計算,資金投入高於產出,西瓜成本價高於市場聚格0.06元,種植西瓜每畝要虧本330元。

(四)玉米類。我們隨即對抽取的6個農戶進行了入戶調查,主要從玉米畝產量和畝投入資金兩方面進行調查。此次抽取的農戶既有川區的又有山區的,以山區農戶爲主,畝產量從800市斤到1500市斤不等,平均畝產量爲1017市斤;投入資金主要從地膜、農藥、籽種、化肥幾方面調查,畝投入資金最高爲220元,最低爲135元,平均爲畝投入資金174.70元。按照調查數據推算,在不含人工費的前提下,平均每斤玉米成本價格爲174.70元÷1017斤/畝=0.17元;如果將投入的人工費計算在內的話,按照每個勞動力年外出勞務收入5000元,每個勞動力管理8畝農作物計算,畝投入資金爲799.7元,則每斤玉米成本價格爲799.7元÷1017斤/畝=0.78元,按玉米市場銷售價0.60元/斤計算,資金投入高於產出,玉米成本價高於市場聚格0.18元,種植玉米每畝要虧本183元。

(五)洋芋類。我們隨即對抽取的5個農戶進行了入戶調查,主要從洋芋畝產量和畝投入資金兩方面進行調查。此次抽取的農戶全爲山區,畝產量從xx市斤到4000市斤不等,平均畝產量爲2600市斤;投入資金主要是化肥,畝投入資金最高爲102元,最低爲60元,平均爲畝投入資金86.4元。按照調查數據推算,在不含人工費的前提下,平均每斤玉米成本價格爲86.4元÷2600斤/畝=0.03元;如果將投入的人工費計算在內的話,按照每個勞動力年外出勞務收入5000元,每個勞動力管理8畝農作物計算,畝投入資金爲711.4元,則每斤洋芋成本價格爲711.4元÷2600斤/畝=0.27元,按洋芋市場銷售價0.20元/斤計算,資金投入高於產出,洋芋成本價高於市場聚格0.07元,種植洋芋每畝要虧本182元。

按照上面調查結果,農作物投入低於產出的只有果品產業,其他農作物計算人工費的話,全部要倒貼資金,因此我們只有依託區域優勢,實施農業反哺第三產業,大力發展果品這一支柱、富民產業,才能真正使羣衆走向富裕。

二、當前我鎮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現狀

奎年來,我鎮充分發揮優勢,塊帶結合,基地示範,大力推進了果品這一支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快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截至目前我鎮果園面積已達1.4萬畝,其中掛果面積達到6000畝,果品年收入3000萬元,人均果品收入1577元,佔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0%,果品產業已真正成爲農民持續增收的主導產業。在果品這一支柱產業的帶動下,我鎮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主要表現在:

(一)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產業化格局趨於合理。近年來我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從xx年開始到xx年,新植果園面積以每年平均3000畝的速度增加,現在川區8村實現果園化,東山樑細灣、常坪等村社也基本實現果園化,今年依託老山林整村推進,高標準建成xx西山農業示範園區,至目前全鎮果園面積1.4萬畝,套袋4000萬隻。全植已形成以川區爲主、輻射帶動東山,大力培育下西山的果業發展格局

(二)大力發展無公害果園,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我們加快xx河流域萬畝果品優質生產基地建設,已建成綠色標準化生產示範園5000畝,其中省、市認定無公害果園面積1000畝,我鎮果品的主要向生產標準化、綠色化、無公害化方向發展。我們將全面提升果品市場競爭力,使xx蘋果能真正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第9篇】鄉鎮畜牧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

xxx鎮地處xx南麓,xx河中游,位於xxx區西北部,距城區69公里,全鎮轄4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20個村民小組,5420戶22478人。“xx”期間,xxx鎮黨委政府結合鎮域實際情況,把畜牧產業列入鎮域經濟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提出了“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這非常符合xxx鎮

的實際。就xxx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範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於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xxx鎮畜牧業生產發展現狀

畜牧業是xxx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該鎮的基礎產業。多年來,x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爲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 xx年4月,全鎮畜禽存欄量達6599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8760頭,牛存欄1546頭,羊存欄2867只,家禽存欄52820只,各類養殖大戶(場)59戶,預計畜牧業半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600餘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xxx鎮發展畜牧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畜牧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第一,具有較好的羣衆養畜基礎。畜牧產業是xxx鎮的一項傳統產業,農戶對從事畜牧養殖的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全鎮5420戶農戶中,養殖畜禽的農戶高達4563戶,佔農戶總數的84.2%,廣大養殖戶在長期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畜禽養殖經驗;第二,草料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之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蕪,爲飼草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xxx鎮林業部門的統計,全鎮共有宜牧草場面積30000餘畝,這爲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優越的飼料資源;第三,氣候適宜。光、熱、水、土充足,立體氣候明顯,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長繁殖,適合生態養殖的發展。第四,政策機遇好。國家爲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獎扶政策,加之連年來市、區黨委政府一直把畜牧養殖作爲富民產業來抓,爲該鎮發展畜牧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以散養戶爲主,畜禽養殖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第二,認識不足,觀念落後。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仍沿襲着傳統的養豬爲過年,養牛爲耕田的落後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三,牧業結構不合理。該鎮畜牧業仍以生豬爲主,豐富的草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第四,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在打響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及其產品也沒能走出xxx,贏得更大的市場。第五,缺乏龍頭加工企業,缺少專業合作組織,廣大養殖戶規模小,層次低,市場開拓力差,拿不出拳頭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種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老齡化,待遇報酬低,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積極性不高。

三、推進xxx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制訂規劃,引導全鎮畜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佈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戶的扶持力度,合理佈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戶退戶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後,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戶;繼續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範—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循環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

【第10篇】鄉鎮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導語:及時瞭解鄉鎮產業發展情況,從而做好相應的調整促進發展,下面小編爲你整理的鄉鎮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鄉鎮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鎮地處**南麓,**河中游,位於***區西北部,距城區69公里,全鎮轄4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20個村民小組,5420戶22478人。“十二五”期間,***鎮黨委政府結合鎮域實際情況,把畜牧產業列入鎮域經濟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提出了“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這非常符合***鎮的實際。就***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範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於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鎮畜牧業生產發展現狀

畜牧業是***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該鎮的基礎產業。多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爲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2022年4月,全鎮畜禽存欄量達6599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8760頭,牛存欄1546頭,羊存欄2867只,家禽存欄52820只,各類養殖大戶(場)59戶,預計畜牧業半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600餘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鎮發展畜牧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畜牧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第一,具有較好的羣衆養畜基礎。畜牧產業是***鎮的一項傳統產業,農戶對從事畜牧養殖的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全鎮5420戶農戶中,養殖畜禽的農戶高達4563戶,佔農戶總數的84.2%,廣大養殖戶在長期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畜禽養殖經驗;第二,草料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之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蕪,爲飼草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鎮林業部門的統計,全鎮共有宜牧草場面積30000餘畝,這爲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優越的飼料資源;第三,氣候適宜。光、熱、水、土充足,立體氣候明顯,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長繁殖,適合生態養殖的發展。第四,政策機遇好。國家爲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獎扶政策,加之連年來市、區黨委政府一直把畜牧養殖作爲富民產業來抓,爲該鎮發展畜牧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以散養戶爲主,畜禽養殖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第二,認識不足,觀念落後。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仍沿襲着傳統的養豬爲過年,養牛爲耕田的落後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三,牧業結構不合理。該鎮畜牧業仍以生豬爲主,豐富的草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第四,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在打響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及其產品也沒能走出***,贏得更大的市場。第五,缺乏龍頭加工企業,缺少專業合作組織,廣大養殖戶規模小,層次低,市場開拓力差,拿不出拳頭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種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老齡化,待遇報酬低,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積極性不高。

三、推進***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制訂規劃,引導全鎮畜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佈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戶的扶持力度,合理佈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戶退戶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後,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戶;繼續堅持“強村大戶、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範-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循環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

2、引導農戶調整牧業產業結構,在養殖條件優越、經濟效益明顯的項目上多下功夫。***鎮屬典型淺山丘陵地區,氣候溼潤,飼草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加之牛、羊等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大有上漲的勢頭,因此,在穩定發展生豬產業的同時,突破發展山羊、牛等飼草資源豐富、經濟效益明顯的養殖項目。

3、突出區域優勢,做強唱響生態品牌。***鎮地處恆河中上游,氣候溼潤,山青水秀,全鎮***平方公里的面積,還是未被廠礦企業污染的處女地,在***鎮境內養殖的畜禽,可以說吃的是山野菜,喝的是山泉水,只要嚴把飼料關,應該可以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機食品認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贏得市場,更可以贏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力度。可依關坪村李詩全生豬二級繁育場爲軸心,積極推廣pic、約克、杜洛克等優良生豬品種;以松林村鑫森生態羊場爲軸心,()大力推廣佈爾山羊等優良山羊品種,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全鎮畜禽良種普及率100%。

5、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積極探索“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扶持畜禽產品深加工企業在本鎮落戶,要在突出抓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作前提下,嘗試“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牧業經營模式,實行定單養殖,降低養殖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改變一貫的農產品買方市場的慣例,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養殖戶的利益。

6、切實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加大動物防疫工作體系建設力度。畜禽養殖,疫病風險大於市場風險,做好防疫工作是從事畜禽養殖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要在動物防疫及其體系建設工作中加大力度,鎮財政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對基層動物防疫員的科技培訓,配備必要的防疫器械,增加防疫員工資報酬,從而調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力爭動物防疫工作規範化、程序化。

【第11篇】鄉鎮農業產業化調研報告範本

導語:按照“高標準建園、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的要求,堅持一次規劃,分步推進的辦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鎮農業產業化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構元鎮位於xx縣城東部,距xx縣城14公里,地處漢江北岸,境內交通便捷,316國道貫通東西。東與關口鎮相連,南與棕溪鎮一水相鄰,西接城關鎮,北與白柳、雙河鎮接壤,鎮域總面積161。5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平均海拔920米,平均氣溫15℃,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鎮內轄7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3397戶,11959人,均爲漢族居民,耕地總面積18634畝,森林覆蓋率達 68%,201x年人均純收入9729元。

一、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構元鎮把農業產業發展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科技興農,突出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區域佈局,着力培植優勢特色產業,按照“穩糧、強煙、壯畜、擴芋、興藥和優果”的發展思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爲依託,在穩定糧油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菸草、畜牧、中藥材、枇杷、柚子、獅頭柑、蔬菜等產業,着力培育核桃、油桐、金銀花、油牡丹、皁角後續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各類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建設現代農業園區。重點以羣旺養殖專業合作社爲牽總的羊山市級生態農業園區、萬陽公司爲龍頭的清明河現代漁業園區,以谷多公司爲引領的羊山特色種植釀造園區,以慶豐油脂爲龍頭的芝麻種植園區,以羊山民俗文化村建設爲龍頭的磨溝河特色農產品種植開發園區。

二是大力發展菸草產業。抓住放開菸葉收購價格上調的機遇,加大對村級菸草生產扶持力度,嚴格考覈獎懲等措施,保持特色優質菸葉發展、菸農收入穩步增長和財政增稅“三個不動搖”目標,加快推進全鎮菸草產業穩步發展,抓好林相烤煙千畝村、每個村各建2個百畝以上烤煙生產小區,年種植菸草3000畝,實現產值780萬元以上。

三是積極發展畜牧業。把畜牧業列爲主導產業,突出規範、生態發展,重點以生豬養殖、林下養雞和養羊爲主,以大鯢、甲魚、山雞、網箱養魚等特種養殖爲輔,已建成千頭生豬養殖場9個,發展100頭以上養豬大戶60餘戶,121循環經濟示範戶512餘戶,實現年出欄商品豬3。8萬頭。發展林下養雞1000只以上大戶6戶,存欄 5000羽以上蛋雞養殖大戶 2戶。養羊大戶 50—100 只的 12 戶,存欄 820只。養牛大戶 10—20 頭的 3戶。漁業生產勢頭良好。在萬陽大鯢養殖水產公司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磨溝流域爲核心區的水產養殖基地,主要水產有大鯢、金樽、銀樽、中華鱉、鯉魚、草魚等,大鯢產出8噸,產值1280萬元,全鎮實現漁業產量230噸,產值1642萬元。四是注重打造林果產業品牌。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山林經濟。在構元社區發展柚子、枇杷、獅頭柑系列產品和羊山村、林相村核桃等果品,截至目前,核桃種植面積達 3000 畝,枇杷面積500餘畝,建成枇杷示範園1個、核桃示範園 2個、柚子示範園 1 個。

示範園嚴格按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要求,運用“畜沼園”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果樹採用沼液沼渣施肥,果實採用套袋防病防嗮等一系列先進科學栽培技術,確保了園區內產品的品質。構元社區萬花果園盛產的枇杷、柚子口感好,綠色、無公害、無污染、201x年註冊了“萬花”果品商標,在全縣已小有名氣。五是努力發展蔬菜產業。以磨溝河流域的設施蔬菜和羊山高山露地蔬菜基地爲依託,充分利用當地地理優勢、大力發展黃瓜、辣椒、蓮菜、甘藍、四季豆、馬鈴薯等爲主的蔬菜產業。近年來,年種植蔬菜4000畝,發展商品蔬菜1000畝。六是着力發展特色產業。把油桐、魔芋、中藥材等產業列入全鎮重要特色產業加以發展,已發展油桐3萬畝、黃姜7000畝、魔芋2000餘畝、金銀花800畝、牡丹600畝。慶豐油脂有限公司發展訂單種植芝麻6000畝,年加工 “慶豐源”牌小磨香油150噸,還加工有花椒油、辣椒油、芝麻醬等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供不應求。“秦蕾”牌金銀茶已註冊上市,提高了金銀花附加值,實現年產值300餘萬元。目前,魔芋、中藥材、皁角等產業雖然規模小,但發展前景較爲可觀。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鎮農業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農業產業發展也面臨着不少困難與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近年來,我鎮雖然在農村基礎設施上投入了不少資金, 建設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工程,但從現代農業生產來看,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耕地爲陡坡地,水田旱地僅佔1。8萬畝耕地的30%左右,土地抗旱保土和生長能力差,水利設施不到位,存在靠天吃飯的現狀。加之我鎮山大人稀,通過歷屆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努力,全鎮入村公路雖然覆蓋了100%,但到組路未硬化路況條件差,許多地方無法正常通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無法運輸出來,嚴重製約了我鎮農業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科技水平低,技術力量薄弱,無法適應產業發展要求。

當前農業產業雖然在向園區化、科技型、現代化產業方向發展,但由於自身技術力量薄弱、勞動者素質較低及技術服務體制不健全,新型科學化耕作很難代替傳統耕作手段,有機無公害促產增產方法很難替代化肥農藥極端增產方式,修田造地以土養地的優良傳統無法戰勝急功近利人爲降低土地地力的行爲,導致產業發展科技含量低,無法適應產業發展要求,仍無法擺脫天氣、氣候等自然因素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加之目前我鎮產業發展正處於升級轉型期,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就顯得更爲重要。

(三)部分農戶思想相對保守,創新能力差,進入市場的主動性不強。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 羣衆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 實施連片種植和規模養殖成爲了產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受傳統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部分羣衆接受新事物、新知識能力不強, 缺乏創新能力。對引進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有畏懼和排斥心理。 同時小農思想觀念強烈,缺乏誠信經營理念,一些食用性農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超標使用化肥、農藥,非法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質,直接降低產品內在質量,轉基因技術的無序利用直接影響到農產品生產、經營和銷售,阻礙了產業健康發展。農業經營主體素質偏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種新技術能力較差;農業產、供、銷、儲、運一體化程度低,農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農產品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不強。

(四)農業投入和產業扶持力度不夠。

近幾年,雖然各級各部門都出臺了關於對種養業發展的獎勵政策,但仍沒有形成一個長效的制度,造成一段時間產業發展較快較好,一段時間又停滯不前的局面,甚至存在借發展項目套取政府發展資金的現象。當然,農業產業的發展離開項目的支撐,沒有資金的投入農業產業的發展也上不了規模、檔次,也只是小打小鬧。鎮財政也只是保機構運轉,對農業產業的投入有限。

三、對策與建議

農業產業發展,應立足現有基礎,依託市場需求,科學制定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本着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 的原則,優化生產要素,加大全社會投入和財政扶持力度,集中發展適宜的優勢產業。

(一)轉變觀念,推動發展。

一方面,決策層和領導層要牢固樹立“農業優先、產業支撐、園區引領、企業拉動、合作共贏”的理念,農業企業、合作社要樹立“順應市場、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理念,農業產業生產者和農民要樹立“以農爲本、依託市場、科技先行、守土生財”的理念,從思想上爲農業產業科學發展準確定位,爲轉型升級鋪路奠基。另一方面要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積極學習和借鑑先進的經驗做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 實現全鎮農業產業的跨越發展。 同時要緊盯市場,提升市場意識。要以市場爲導向,弄清所經營的產業和產品的市場需求、市場環境、市場條件和市場風險,做好產業規劃和產品的現實規模和發展前景,牢固樹立因地制宜,規劃在先,市場需求爲導向的發展理念,把農業產業規劃作爲“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確保農業產業速轉升級,科學有序發展。

(二)強化基礎,促進發展。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推進產業發展。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合理確定扶持重點和發展方向,積極向相關涉農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支持,制定出臺相關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扶持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轉型升級。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進一步加大以40度以下耕地坡改梯、土地復墾、流域治理、基本農田保護爲主的修田保地工程,以造林護林、保土涵養水源、節雨水窖、渠道、池塘、防護堤爲主的水利工程,以機耕路、通戶路爲主的農業生產通達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村組公路通行能力和水利化程度,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產業發展。三是積極引進和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採取“大力引進、就地培養、搭建載體、建好平臺”等措施,以培養職業農民爲抓手,建立一支適應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同時,對適宜發展的優勢項目,要組織專門的科技隊伍和人員,做好全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及時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促進優勢產業規模發展。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構建政府推動、技術服務組織拉動,專家、技術人員示範帶動、農戶參與互動的新型農業科技網絡。

(三)樹立品牌,拉動發展。

對發展前景好,羣衆發展熱情高的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強力推進以羣旺養殖專業合作社爲引領禽類產業發展,做優構元土雞蛋,羊山山雞品牌,以羊山無公害露天蔬菜和磨溝河設施蔬菜品牌,以萬陽特種養殖爲引領的特色產業品牌,以谷多產業園爲引領的種植養殖釀造品牌,以羊山清泉爲引領的工業牌品,以慶豐油脂爲引領農業產品深加工品牌,以萬花果品爲引領乾鮮果品牌,以“秦蕾”金銀花爲引領的中醫藥品牌。同時要積極培育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動農產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發展轉變,不斷延長產業鏈,整體推進全鎮農業產業化向範圍更廣、深度更深的方向發展,讓優勢產業做強做優。強力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及協會註冊商標,加大品牌包裝和營銷,打響綠色生態品牌,提高市場競爭率。同時依託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羊山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進程。

(四)強化服務,提升發展。

一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放寬擔保條件,簡化貸款手續。積極爭取信貸、財政等部門的資金支持。協調農業銀行、農商行等金融組織積極支持種植、養殖大戶和頭龍企業優先發展。 二是抓好重點幫扶對象,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扶持特色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抓好重點戶建設,發揮他們的輻射示範帶動作用,使之做大做強,成爲爲民增收、行業增收、財政增收的支柱型產業。三是改善投資環境,引進有一定知名度的加工企業入駐我鎮,加快全鎮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四是加強培訓,提高科技含量。勞動者文化水平不高,整體素質普遍偏低,是制約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爲切實提高產業科技含量,需要通過培訓,切實加強勞動者的技能和勞動水平,增強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五是強化引導和管理,發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有效載體,也是解決當前農業科技力量薄弱的有效方法。政府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大力發展營銷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同時切實加強對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的引導和管理,讓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切實發揮在宣傳培訓、技術推廣、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主導作用。鼓勵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按照市場需求 組織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引導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着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發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對市場信息的掌控能力,及時爲企業和農戶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六是加快土地規範流轉。鎮、村兩級幹部無償進行土地流轉服務,當好土地“媒婆”,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方式,把一家一戶的土地合理地流轉出來,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領導,保障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農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統籌安排工作,落實建設計劃,注重農業項目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時序性。明確責任人員,同步制定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切實抓好工作落實,構建產供銷“一條龍”的新型農產品生產經營服務體系。二是上下聯動,部門協調。政府要從宏觀着手,對農業產業發展、品牌打造、市場運營等生產要素進行整合,合理配置農業生產資源,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有組織地包裝推介,有重點地培育名牌,打造構元品牌農業形象。各涉農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將畜牧幹部駐場包抓、農技幹部抓點示範等工作機制引入農業產業建設中,夯實包抓責任和目標任務,確保培育任務高質量完成。各經營主體要建立健全現代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強化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從經營主體內部做好縱向技術指導和產業幫扶,奠定產業發展基礎。三是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組織編制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制定“十三五”農業產業發展計劃,編制規劃時要注重產業現狀、發展潛力、提升空間等要素,體現前瞻性、可行性、特色性等特點;制定計劃必須實事求是,要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指標緊密結合。四是科學評估,嚴格考覈。制定考覈辦法,把發展情況、幹部科技人員是否抓到戶、服務到戶作爲評定工作實績的主要內容。對抓好龍頭企業、園區建設、大戶發展、招商引資、市場銷售成績突出的有關人員,給予物質上的獎勵,開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創先爭優,把農業產業發展納入對單位和村績效考覈,以嚴格的考覈獎懲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第12篇】鄉鎮茶葉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範文

茶葉是鄉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爲加快茶葉產業發展,全面提高茶葉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推進茶葉向良種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我們對茶葉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鄉境內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品種資源豐富,鄉位於盈江縣西北部,屬地帶。鄉境內山巒重疊,溝谷縱橫,地勢起伏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小壩子爲主,平均海拔1760米。 國土總面積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004畝(水田7160畝,旱地18488畝),森林面積138235畝。鄉是盈江縣茶葉的重要產地,現全鄉已建立完善的茶葉種植、加工、營銷和技術推廣體系,已積累豐富的茶葉生產經驗,已實現傳統生產工藝向現代生產工藝轉變,已創制出“山”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授予州政府接待專用茶葉稱號。末,全鄉茶葉初制所7個,精製茶廠1個,茶葉精製生產線2條,精製生產能力3 萬公斤,茶葉科技隊伍 15人。茶葉面積 10776畝,產量107萬公斤,產值542萬元,農民茶葉收入235元。產量、產值、茶農收入比“十五”末分別增長33%、76.3%和58%。

二、茶葉是促進鄉山區、半山區、民族貧困地區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幹產業。

鄉茶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茶葉遍及全鄉所有村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從業人員6500人,佔全鄉總人口61%。茶葉發展村社中30%的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茶葉。

三、鄉茶葉產業發展已出現良好態勢。

全鄉規模連片茶園 10776畝,規模經營面積 100畝以上的有1家。茶葉加工企業實力逐漸增強。有機茶無性系良種無公害茶生產基地步伐加快,全鄉已建立3652 畝無性系良種茶葉基地,新植茶園352畝,新植1400畝,新植2350畝,新植1426畝。

四、鄉茶葉產業發展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以來,鄉茶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中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茶葉作爲產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認識不足,個別村社對茶葉作爲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茶葉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園基礎設施差,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四是產業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檔次、規模、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全省叫得響的茶葉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術落後,茶葉產量、質量提升緩慢。

五、“十一五”鄉茶葉產業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及工作重點。

針對當前鄉茶葉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一五”鄉茶葉產業發展思路是:優化結構佈局,發展良種,增加投入,主攻單產,提高質量,改善加工,建立和完善茶園管理體制,培植龍頭,打造品牌,拓寬市場,擴大名優茶比例,增加無公害有機茶生產,加快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茶葉產業發展道路。目標任務是:“十一五”末全鄉茶園面積10000畝,投產9000畝,總產 90 萬公斤。茶葉平均單產100 公斤,工農業產值720 萬元以上,茶農收入500元以上。工作重點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實施“1234戰略”。即發展四大茶類;穩定茶園面積1萬畝;重點扶持2個茶葉龍頭企業;努力打造3個茶葉品牌。四大類茶是:鞏固提升綠茶,發展突破普洱茶,恢復發展紅茶,適當增加茉莉花茶。茶園通過改造、淘汰、新植,使面積保持在1.2萬畝,可採面積保持在1萬畝,其中良種面積0.9萬畝(新植0.35萬畝)。重點扶持“山”龍頭企業;更新、改造、整合10個茶葉初制加工所;建立機修機採示範樣板3個,輻射面積0.3萬畝。第二步是通過對龍頭企業逐漸培植和扶持,在全力打造茶葉品牌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自主的形式,採取重組或合併,對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力爭在全鄉建成1個大的茶葉龍頭企業,1個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並依託國內外市場,以充分發揮茶葉市場競爭力和凸現較強經濟優勢的能力。

六、“十一五”茶葉產業發展的兩條關鍵措施。

1、抓好種植加工,全面提高茶葉產業化水平。一是穩定茶園面積,優化區域佈局。按照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的原則對茶葉繼續實行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良種化種植。二是切實加大中低產茶園改造力度。鄉茶園多數發展於六七十年代,現基礎差,產量低。要通過強化茶園水利基礎設施,改植換種等手段,全面對中低產茶園實施改造提升,提高單產水平。三是全力抓好優質茶園基地建設。“十一五”全鄉要力爭建成優質茶園基地1.2萬畝,發展綠色、有機茶園1萬畝。四是對現有茶葉初制加工所實施改造。鄉現有茶葉初制加工所7個,“十一五”力爭改造5個,使改造後的茶葉初制所能力達到每個2萬公斤以上。五是努力推進鄉精製茶葉加工企業技術改造。對其實施重點支持,促進其進行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提高生產加工水平。“十一五”全鄉重點扶持發展2條茶葉精深加工生產線,使每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達到20萬公斤以上。六是對茶葉企業實施改制改組。按照市場導向原則,在企業自願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引導及改制改組,全力培植起全鄉茶葉龍頭企業。七是調整產品結構,加快適銷對路產品研發。以市場爲導向,合理調整產品結構,既要鞏固傳統產品生產,又要切實加快適銷對路產品研發。

2、打造“山”品牌,擴大茶葉市場影響力。一是整合茶葉品牌。對茶葉現有品牌進行認真篩選,繼續打造具有特色與代表性的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同時,規範茶葉市場,打擊不正當競爭,杜絕假冒僞劣產品生產,切實加大茶葉品牌的保護工作。二是強化茶葉市場營銷,建立茶葉市場營銷體系。通過發展專業化營銷企業、建立茶葉專賣市場、專賣店、專櫃,舉辦各類茶營銷活動,發展茶葉訂單、促進茶葉銷售。通過開展古茶樹資源保護、茶文化挖掘與發展旅遊業結合,宣傳茶葉,促進茶業發展。

【第13篇】2022鄉鎮特色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近年來,薛城區沙溝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強力推進第三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產業鎮。

一、特色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沙溝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總面積84.5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人口5.5萬人。全鎮

特色產業主導產品爲木材、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從業人員4100餘人,去年實現年銷售收入8.4億元。自以來,重點培植了捷利林業等8家限額以上骨幹企業,全鎮發展民營企業24家,總數達到46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720戶,總數超過1000戶。累計簽訂招商引資合同38項,合同利用外資8.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4億元,年均增長50%。先後招商引資了棗莊港、濟正保健品、順翔科技、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項目,捷利木業等過千萬元項目14個,過百萬元項目20個,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項目12個,增加稅收2200萬元,爲沙溝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主要特點和經驗做法

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快。近年來,全鎮上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重點骨幹項目多。順翔科技、棗莊港、濟正保健品、捷利木業、超級市場等一批骨幹項目、龍頭企業促進了沙溝經濟的迅猛發展。今年1-9月份,全鎮實際利用外資3.68億元,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2.94億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2%和117%。三是基礎設施投入大。爲確保特色產業發展,自以來,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整理土地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爲特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中小型企業發展迅速。自至今,全鎮共有總投資1.6億元的濟正保健品、總投資1.2億元的棗莊港、總投資1.2億元的順翔科技、總投資1.2億元的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企業,帶動了沙溝鎮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沙溝鎮特色產業,近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和經驗,爲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發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農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化水平較低;工業結構不合理,骨幹企業少;第三產業層次較低,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經濟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競爭能力,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上級特色產業政策和資金的幫扶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等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意見建議

今後,我鎮將繼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富民政策,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以效益爲中心,做好三個方面結合文章,努力促使全鎮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一)結合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逐步實現由農業、林業大鎮向工業化城鎮轉變

堅持把工業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強化工業興鎮意識,以招商引資爲動力,在實現經濟跨越發展上求突破。以招商引資爲動力,不斷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上做文章,千方百計把項目引進來。加大跟蹤服務力度,對引資落地項目,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項獎懲,確保建設見效。不斷拓寬招商新空間,狠抓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提高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做到引資一個,落實一個,建成一個,達效一個,不斷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

(二)結合市區城市規劃,切實擴大城鎮建設規模

結合新城城區南擴、薛城城區南拓的市區城市規劃,以個體經濟爲重點,發展私營經濟主導型城鎮。以民營企業發展爲重點,在培植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求突破。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強鎮富民”的戰略措施來抓,擴大城鎮建設規模,提高規劃檔次和建設水平。突出特色,強化功能,重點抓好城鎮基礎設施,工貿小區和市場建設,積極發展以民營經濟爲特色的城郊型城鎮。

(三)結合區位優勢,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我鎮區位、交通優勢,加快棗莊港建設,加快魯南物流中心建設速度,繼續加大張莊石榴山莊投入力度,積極挖掘鎮內旅遊資源,開展以鐵道游擊隊基點村爲主體的紅色旅遊,加快城鎮住宅示範區建設,大力改善住宅功能,搞好小康型住宅,使建設的總體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時因勢利導,啓動民資、外資,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文化、娛樂等第三產業,在全鎮形成千家萬戶搞個體、幹民營的良好局面。

【第14篇】鄉鎮產業扶貧調研報告

堅持因地制宜搞好產業扶貧,着力改善基礎服務條件;調動各方積極性,持續做好日常捐助慰問等工作。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鄉鎮產業扶貧調研報告篇按照三嚴三實教育實施方案中開展專題調研的要求,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繫點竹山縣官渡鎮大溪河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大溪河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大溪河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大溪河村位於竹山縣官渡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並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大溪河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菸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大溪河全村共340戶,1339人,其中戶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戶 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戶20人,低保戶86人。可以說,留在村裏的大多是貧困戶。根據走訪瞭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戶菸農收入較爲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 。大溪河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餘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戶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衛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土牆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爲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菸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菸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於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22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於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大溪河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爲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市質監局幫扶的情況

1. 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後,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爲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 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爲隊長,抽調6名同志爲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爲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繫村逐戶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戶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家庭,先後4次與官渡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大溪河村扶貧計劃, 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瞭解大溪河村的基本情況,並將走訪瞭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戶貧困戶中,有菸農35戶,全家在外打工6戶,僅留老人在家23戶,傷殘戶3戶,老年戶3戶。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戶共96戶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 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爲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幹部包戶(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包戶和一般幹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幹部13人,幫扶13戶共計48人,一般幹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戶306人,剩餘貧困羣衆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後,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幹部職工分批前往大溪河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戶,爲各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22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羣衆,共計爲該村177戶結對幫扶戶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爲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餘戶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戶年收入只有 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戶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後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爲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爲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戶戶有產業,人人能脫貧,同時聯繫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脫貧致富。爲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基地陝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範縣建設,瞭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大溪河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戶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爲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後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爲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後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 元,第三年分箱後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於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瞭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啓動扶持產業發展。爲加快大溪河村脫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幹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 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啓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爲110戶困難村民每戶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羣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爲改善該村醫療衛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 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爲該村村民每戶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並聘請陝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爲該村獼猴桃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6. 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藉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繫村脫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願意參與到大溪河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後2次派技術員前往大溪河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願意爲大溪河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三、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大溪河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大溪河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嘆。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週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爲扶貧的最大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官渡鎮黨委政府及大溪河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後發展了菸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菸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可菸葉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裏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蔘,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蔘種植。村裏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大溪河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鉅。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大溪河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大溪河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裏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鉅的脫貧任務。

四、今後扶貧的主要措施

1、結對幫扶增強幹部責任。今後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紮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幹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幹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幹部與包聯戶溝通聯繫,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建立考覈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大溪河村啓動 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羣衆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大溪河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羣衆連片規劃建設,着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儘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大溪河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闢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大溪河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藉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5、遷移幫扶增快脫貧進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戶爲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戶村民有搬遷意願。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6、教育幫扶謹防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後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爲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爲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爲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五、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模化種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複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爲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官渡鎮周邊鄉鎮,或大溪河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鉅的脫貧目標。現在大溪河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幹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幹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後,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大溪河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戶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戶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模範帶動作用。貧困村的脫貧致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班子成員發揮着關鍵作用。大溪河村黨支部書記明平濤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幹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挖掘工作,力爭培養一批年青有爲、敢想敢幹、勇於開拓的黨員幹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致富創業團隊,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5、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扶貧幫建合力。精準扶貧涉及多個單位,如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幫建單位、幫建企業、產業合作社等,結構較爲複雜,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計劃。如果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各自爲陣,就會大大影響扶貧效率。建議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主導單位和責任主體,分解具體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加速脫貧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鄉鎮產業扶貧調研報告篇,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15篇】2022年鄉鎮產業扶貧調研報告

2022年鄉鎮產業扶貧調研報告

產業扶貧是通過產業的培育、發展和壯大,來實現帶動貧困地區羣衆脫貧致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從長遠角度來看,其意義非常重大。如何更好推進產業扶貧,提高扶貧效益,壯大縣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已經成爲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調研課題。石門縣扶貧辦帶着破解產業扶貧發展難題的思考,深入13個鄉鎮、場20多個村居進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整理如下:

一、石門縣產業扶貧取得的成效

石門縣是典型的貧困山區農業縣。到20xx年末我縣貧困人口爲16.31萬人,佔全縣總人口67.9萬的24.02%,佔全縣農村人口57.5萬的28.4%。近年來,我縣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通過多年努力,我縣逐步形成了柑桔、茶葉、高山蔬菜、馬頭羊、烤煙等主導產業。特別是近五年來,我縣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200多萬元,扶持農業主導產業,新發展柑橘14200畝,茶葉12300畝,菸葉5700畝。發展肉牛11000頭,山羊13000只,擴種南竹3700畝,發展高山蔬菜3500畝。 二是產業品質不斷提升。多年來,石門狠抓柑桔、茶葉、烤煙等特色優勢產業的品質。每年投入500萬元左右的扶貧資金用於產業的品種改良和科技培訓,目前柑桔獲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中國柑橘之鄉”、“全國柑橘出口示範基地”等稱號。白雲山有機茶通過歐盟認證,“石門銀峯”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烤煙進入了芙蓉王高端菸葉生產基地。

三是龍頭企業不斷髮展。以扶持企業發展爲依託,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促進產業發展,五年來爲節節高公司和金湘源、壺瓶山茶葉公司等龍頭企業爭取到了360萬元的財政貼息,落實貼息貸款1.2億元,帶動8萬多人產業增收。今年我縣還爭取到了500萬的茶葉產業專項扶貧項目,其中350萬元用於新發展茶葉和防控燈的購買,150萬元用於茶葉加工企業設備投入貼息,已規劃發展優質茶葉基地6120畝,扶持茶葉加工企業四家。現基地及企業廠房建設都已開工啓動。

四是特色產業不斷興起。近年來,我縣在產業扶貧方面開始探索發展油茶、金銀花、旅遊、勞力輸出等特色產業。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扶持到戶政策,已發展良種油茶3000畝,金銀花500畝。旅遊業形成了三個核心板塊:壺瓶山-東山峯高山生態度假區板塊、維新-仙陽湖休閒養生區板塊、夾山-蒙泉湖禪茶文化產業園板塊。通過“雨露計劃”對勞動力進行轉移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引導貧困村農民外出務工每年達3萬多人,人平年勞務收入2萬元以上。

二、我縣產業扶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經過多年的扶持發展,我縣柑桔、茶葉、馬頭羊、高山蔬菜、烤煙等產業雖初具規模,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缺勞力。從目前來看,貧困地區家庭收入主要還是靠外出打工的勞務收入,所以農村的中青年勞力基本都已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一無現代生產技術,二無體力,要實現產業的擴規和提質都很難。

二是缺技術。我縣雖然有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但由於本縣沒有高等農業院校和農業方面的科研院所,真正的高水平的農技專家人才很少,特別是在油茶、核桃、金銀花等新興產業方面的技術人才就更少。

三是缺資金。目前我縣產業扶貧到戶資金主要是“兩項制度”有效銜接項目資金,但這部分資金政策性很強,每人每年只能扶持400元,而現在一隻羊要1000元左右,一頭牛要5000元左右,所以產業扶貧方面的資金還有待進一步增加。

四是缺企業。我們在下鄉調研時發現很多村茶葉產業有了一定規模,但方圓幾十公里沒有一家茶葉加工企業,只有等販子上門收,價格自然就低了很多,羣衆致富難。

三、做好我縣產業扶貧的對策建議

目前制約我縣農業產業建設的因素主要有勞力、技術、資金和配套企業。要打破這些制約因素,我們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用活土地資源。一是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實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將沒有勞力進行耕種的農戶土地集中起來,採取入股、租賃、轉包、讓包、互換、託管等多種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式給有能力的大戶或引進外來老闆進行產業發展。二是條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採取成立農業互助社、農業合作社,將勞力集中起來進行互幫互助發展生產。

2、強化技術支撐。加強與農業院校或農科所的聯繫,由縣裏給他們提供科研基地,請他們派專業技術人常駐我縣,對各個地方的產業發展進行調查研究,指導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儘量不做無用功。

3、加大金融扶持。政府應督促指導相關金融部門加大產業扶貧資金支持力度。要克服懼貸心理,可採取涉農站所或村級組織提供擔保的形式鼓勵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給貧困農戶發放貸款支持產業發展。

4、延伸產業鏈條。要積極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單項產業集中連片發展到500畝以上的區域或附近要相應建成加工企業,同時要採取加大扶貧貼息貸款發放數額和覆蓋面及落實有關減免稅費優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對扶貧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貧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建成一批大型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解決老百姓“賣難”和“賤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