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李商隱無題的全詩賞析多篇

李商隱無題的全詩賞析多篇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暫見夜闌干。

樓響將登怯,簾烘欲過難。

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

歸去橫塘曉,華星送寶鞍。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樑間燕子聞長嘆。

翻譯

她說過要來的,其實是句空話,一去便杳無影蹤。我在樓上等着,直到殘月西斜,傳來五更的曉鍾。

因爲遠別而積思成夢,夢裏悲啼,久喚難醒;醒後便匆忙提筆寫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濃。

蠟燭的餘光,半罩着飾有金翡翠的帷幕;蘭麝的香氣,薰染了被褥上刺繡的芙蓉。

我像古代的劉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遙遠;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萬重!

颯颯的東風吹來陣陣的細雨,陣陣輕雷響徹荷花池塘內外。

從金蟾的爐內飄出縷縷清香,轉動玉虎轆轤可以汲上飲水。

賈氏隔簾偷窺韓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愛情的種子不要和春花開放寸寸相思只會化成寸寸塵灰。

含情脈脈地凝望不覺春日已晚,短暫見上一面也已經是夜深時分。

聽到樓梯響起想登上去又膽怯,燈光明亮透出窗簾欲去探訪又很難。

不如釵上之燕,可整日接近其人;不如鏡中之鸞,能頻對其人倩影。

悵然歸去經過橫塘堤天已拂曉,微弱的晨星宛如在送着寶馬金鞍。

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着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

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着這當空的麗日,對着這暮春三月半。

溧陽公主剛剛十四歲,在這清明回暖的日子,與家人一起在園牆裏賞玩。

這位貧家姑娘回到家後一夜輾轉無眠,只有樑間的燕子,聽到她的長嘆。

註釋

空言:空話,是說女方失約。

蠟照:燭光。

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牀上被褥。

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麝薰:麝香的氣味。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裏即指香氣。

度:透過。

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 鄉。後也以此典喻“豔遇”。

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芙蓉塘:荷塘。

輕雷: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起二句以風、雨、雷等景物起興,烘托女子懷人之情。

金蟾:金蛤蟆。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

齧:咬。

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形如虎狀。

絲:指井索。

賈氏:西晉賈充的次女。她在門簾後窺見韓壽,愛悅他年少俊美,兩人私通。賈氏以皇帝賜賈充的異香贈壽,被賈充發覺,遂以女嫁給韓壽。

韓掾:指韓壽。韓曾爲賈充的掾屬。

宓妃:古代傳說,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於洛水上,成爲洛神。這裏借指三國時曹丕的皇后甄氏。相傳甄氏曾爲曹丕之弟曹植所愛,後來曹操把她嫁給曹丕。甄后被饞死後,曹丕把她的遺物玉帶金縷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途徑洛水,夢見甄后來相會,表示把玉枕留給他作紀念。醒後遂作《感甄賦》,後明帝改爲《洛神賦》。

魏王:指魏東阿王曹植。

春心:指相思之情。

晼晚:日暮。

春晼晚:春暮。

晼:一作“院”。

夜闌干:夜深。

烘:燈光明達透出窗簾的情狀。

多羞釵上燕:《洞冥記》謂漢武帝元鼎間有神女留玉釵與帝,至昭帝時化白燕昇天,因名玉燕釵。句言己不能如釵上燕接近其人,故“羞”。

鏡中鸞:指鏡背的鸞鳥圖案。句謂己不如鏡中鸞之頻對其人倩影。

華星:猶明星。

哀箏:高亢清亮的箏聲。

急管:急促的管樂。

永巷:深長的街巷。

東家老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此處用此意暗示這位老女是容華美豔的姑娘。

嫁不售:嫁不出去。

溧陽公主:梁簡文帝的女兒。這裏泛指貴家女子。

同牆看:謂東家老女也隨俗遊春,同在園牆裏看花。

賞析

《無題四首》包括兩首七律、一首五律和一首七古。體裁既雜,各篇之間在內容上也看不出有明顯的聯繫,似乎不一定的同時所作的有統一主題的組詩。

第一首是一首豔情詩。詩中寫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夢爲遠別”爲一篇眼目。全詩就是圍繞“夢”來寫離別之恨。但它並沒有按遠別——思念——入夢——夢醒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從夢醒時情景寫起,然後將夢中與夢後、實境與幻覺來柔合在一起,創造出疑夢疑真、亦夢亦真的藝術境界,最後才點明蓬山萬重的阻隔之恨,與首句遙相呼應。這樣的藝術構思,曲折宕蕩,有力地突出愛情阻隔的主題和夢幻式的心理氛圍,使全詩充滿迷離恍惚的情懷。

首句凌空而起,次句宕開寫景,兩句若即若離。這要和“夢爲遠別啼難喚”聯繫起來,方能領略它的神情韻味。遠別經年,會合無緣,夜來入夢,兩人忽得相見,一覺醒來,卻蹤跡杳然。但見朦朧斜月空照樓閣,遠處傳來悠長而悽清的曉鐘聲。夢醒後的空寂更證實了夢境的虛幻。如果說第二句是夢醒後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圍,那麼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嘆息感慨。

頷聯出句追憶夢中情景。遠別的雙方,夢中雖得以越過重重阻隔而相會;但即使是在夢中,也免不了離別之苦。夢中相會而來的夢中分別,帶來的是難以抑止的夢啼。這樣的夢,正反映了長期遠別造成的深刻傷痛,強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對句寫夢醒後立刻修書寄遠。在強烈思念之情驅使下奮筆疾書的當時,是不會注意到墨的濃淡的,只有在“書被催成”之後,才意外地發現原來連墨也成磨濃。

夢醒書成之際,殘燭的餘光半照着用金錢繡成翡翠鳥圖案的帷帳,芙蓉褥上似乎還依稀浮動着麝薰的幽香。六、七句對室內環境氣氛的描繪渲染,很富有象徵暗示色彩。剛剛消逝的夢境和眼前所見的室內景象在朦朧光影中渾爲一片,分不清究是夢境還是實境。燭光半籠,室內若明若暗,恍然猶在夢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愛人真的來過這裏,還留下依稀的餘香,上句是以實境爲夢境,下句是疑夢境爲實境,寫恍惚迷離中一時的錯覺與幻覺極爲生動傳神。

幻覺一經消失,隨之而來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虛悵惘,和對方遠隔天涯、無緣會合的感慨。尾聯借劉晨重尋仙侶不遇的故事,點醒愛情阻隔,“已恨”“更隔”,層遞而進,突出了阻隔之無從度越。

第二首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傷春”之作。

首聯描繪環境氣氛:颯颯東風,飄來濛濛細雨;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既隱隱傳達了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悽迷黯淡的色調,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東風細雨,容易令人聯想起“夢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悅傳情之地;“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這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的詞語,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紀昀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是指這種富於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築的渺遠的藝術意境,一種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頷聯寫女子居處的幽寂。金蟾是一種蟾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啓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轤,“絲”指井索。室內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轤,它們襯托出女子幽處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也常和男女歡愛聯繫在一起,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東西,這從兩句分別用“香”、“絲”諧音“相”、“思”可以見出。總之,這一聯兼用賦、比,既表現女主人公深閉幽閨的孤寞,又暗示她內心時時被牽動的情絲。

頸聯出句使用賈充女與韓壽的愛情故事。見《世說新語》載: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闢他爲掾(僚屬)。一次充女在簾後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所發覺,遂以女妻壽。對句使用甄后與曹植的愛情故事。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爲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後,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賦》,後明帝改名《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韓掾;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儘管結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願望之強烈,奔放。

末聯突然轉折,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因爲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喊。熱情轉化成幻滅的悲哀和強烈的激憤。以“春心”喻愛情的嚮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與“花爭發”聯繫起來,不僅賦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聯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爲具象,用強烈對照的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之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絃的悲劇美。

第三首也是寫失意的愛情。而這種失意的愛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愛情感慨中也可窺見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際。

第四首開頭兩句只是描寫環境,人物並未出場,但景物描寫中隱含着人物的感情活動。“哀箏隨急管”,不只表現出急管繁弦競逐的歡快、熱烈和喧鬧,也暗示出聽者對音樂的那種撩撥心絃的力量的特殊感受。照一般的寫法,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櫻花永巷垂楊岸,哀箏急管相馳逐”,現在卻以“何處”發問領起,先寫聞樂,再寫樂聲從櫻花盛開的深巷、垂楊飄拂的河邊傳出,傳神地表現了聽者聞樂神馳、尋聲循蹤的好奇心。

三、四句寫“東家老女”婚嫁失時,自傷遲暮。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說:“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指女兒)。”可見東家老女之所以不嫁,並非貌不美,只是家境貧寒。這兩句先推出人物,再展開一幅麗日當天,春光將暮的圖景。不用任何說明,讀者自能想見容華絕世而婚嫁失時的東家老女面對春光將暮之哀傷。

五、六句寫另一女子。溧陽公主是梁簡文帝的女兒,嫁侯景,爲景所寵。這裏借用此名代稱貴家女子。同樣是陽春三月,麗日當天,一邊是年長難嫁,形單影隻;一邊卻是少年得志,夫婦同遊。用對比鮮明的圖景,表現了兩種不同社會地位的女子完全不同的境遇。

結尾寫東家老女歸來後的情景。暮春三月、芳華將逝的景色,絲管競逐、賞心樂事的場面,貴家女子得意美滿的生活,觸動了她身世孤孑之感,增添內心的苦悶與哀怨。在漫長難捱的深夜展轉難眠。末句以不解人意的樑燕猶“聞長嘆”,反襯東家老女的痛苦心情卻無人理解與同情,側面虛點,倍覺雋永而有餘味。

歷代詩家都有以美女的無媒難嫁,朱顏的見薄於時,寓才士不遇的詩歌傳統。這首無題從內容到寫法,都很容易使讀者聯想起曹植的《美女篇》、《雜詩·南國有佳人》以及其他一些比興寓言體作品。

李商隱的無題,以七律爲主要形式。這類無題,以抒情的深細婉曲,意境的含蓄朦朧爲主要特色,多取抒情主人公內心獨白的表達方式,很少敘寫事件、人物和客觀生活場景。這首七古無題卻不主抒情,不作心理刻畫,以第三人稱的表達方式,描寫出一幕有人物、有事件的生活場景,詩的旨意通過生活場景表現出來。語言樸素無華,與七律無題那種華美而富於象徵暗示色彩的語言有所區別,別具一格。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二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翻譯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後不見蹤影;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鍾初鳴。

夢裏爲傷遠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醒後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麝香薰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註釋

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牀上被褥。

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

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裏即指香氣。

度:透過。

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後也以此典喻“豔遇”。

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韻譯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後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鍾初鳴。

夢裏爲傷遠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

醒後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

麝香薰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註解

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牀上被褥。

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裏即指香氣。

度:透過。

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

鄉。後也以此典喻“豔遇”。

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鑑賞

首句“來是空言去絕蹤”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樓上五更鐘”宕開寫景,兩句若即若離。這要和“夢爲遠別啼難喚”聯繫起來,方能領略它的神情韻味。遠別經年,會合無緣,夜來入夢,兩人忽得相見,一覺醒來,卻蹤跡杳然。但見朦朧斜月空照樓閣,遠處傳來悠長而悽清的曉鐘聲。夢醒後的空寂更證實了夢境的虛幻。如果說第二句是夢醒後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圍,那麼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嘆息感慨。

頷聯出句追憶夢中情景。“夢爲遠別啼難喚”,遠別的雙方,夢中雖得以越過重重阻隔而相會;但即使是在夢中,也免不了離別之苦。夢中相會而來的夢中分別,帶來的是難以抑止的夢啼。這樣的夢,正反映了長期遠別造成的深刻傷痛,強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對句“書被催成墨未濃”寫夢醒後立刻修書寄遠。在強烈思念之情驅使下奮筆疾書的當時,是不會注意到墨的濃淡的,只有在“書被催成”之後,才意外地發現原來連墨也成磨濃。

夢醒書成之際,殘燭的餘光半照着用金錢繡成翡翠鳥圖案的帷帳,芙蓉褥上似乎還依稀浮動着麝薰的幽香。六、七句對室內環境氣氛的描繪渲染,很富有象徵暗示色彩。剛剛消逝的夢境和眼前所見的室內景象在朦朧光影中渾爲一片,分不清究是夢境還是實境。燭光半籠,室內若明若暗,恍然猶在夢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愛人真的來過這裏,還留下依稀的餘香,上句是以實境爲夢境,下句是疑夢境爲實境,寫恍惚迷離中一時的錯覺與幻覺極爲生動傳神。

幻覺一經消失,隨之而來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虛悵惘,和對方遠隔天涯、無緣會合的感慨。尾聯借劉晨重尋仙侶不遇的故事,點醒愛情阻隔,“已恨”“更隔”,層遞而進,突出了阻隔之無從度越。

全篇圍繞“夢”來寫離別之恨。但它並沒有按遠別——思念——入夢——夢醒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從夢醒時情景寫起,然後將夢中與夢後、實境與幻覺來柔合在一起,創造出疑夢疑真、亦夢亦真的藝術境界,最後才點明蓬山萬重的阻隔之恨,與首句遙相呼應。這樣的藝術構思,曲折宕蕩,有力地突出愛情阻隔的主題和夢幻式的心理氛圍,使全詩充滿迷離恍惚的情懷。

評析】: 篇三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爲或許有人事關係上的隱託。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着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迴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爲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着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着;儘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裏,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着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着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四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鑑賞

這首無題詩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幻滅的絕望之情。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描繪環境氣氛:颯颯東風,飄來濛濛細雨;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

既隱隱傳達了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悽迷黯淡的色調,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東風細雨,容易令人聯想起“夢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悅傳情之地;“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這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的詞語,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紀昀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是指這種富於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築的渺遠的藝術意境,一種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寫女子居處的幽寂。

金蟾是一種蟾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啓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轤,“絲”指井索。室內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轤,它們襯托出女子幽處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也常和男女歡愛聯繫在一起,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東西,這從兩句分別用“香”、“絲”諧音“相”、“思”可以見出。總之,這一聯兼用賦、比,既表現女主人公深閉幽閨的孤寞,又暗示她內心時時被牽動的情絲。

“賈氏窺簾齧掾少”使用賈充女與齧壽的愛情故事。

見《世說新語》載:晉齧壽貌美,大臣賈充闢他爲掾(僚屬)。一次充女在簾後窺見齧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所發覺,遂以女妻壽。對句“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與曹植的愛情故事。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爲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後,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賦》,後明帝改名《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齧掾;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儘管結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齧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願望之強烈,奔放。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突然轉折,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因爲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喊。熱情轉化成幻滅的悲哀和強烈的激憤。以“春心”喻愛情的嚮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與“花爭發”聯繫起來,不僅賦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聯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爲具象,用強烈對照的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之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絃的悲劇美。

李商隱寫得最好的愛情詩,幾乎全是寫失意的愛情。而這種失意的愛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愛情感慨中也可窺見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際。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東風颯颯,濛濛細雨飄灑,荷花塘外傳來了聲聲輕雷。

金蟾齧鎖的香爐所散發的香氣沁人心脾,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賈氏隔簾偷窺齧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註釋

芙蓉塘:荷塘。輕雷: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起二句以風、雨、雷等景物起興,烘托女子懷人之情。

金蟾:金蛤蟆。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齧:咬。

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形如虎狀。絲:指井索。

賈氏:西晉賈充的次女。她在門簾後窺見齧壽,愛悅他年少俊美,兩人私通。賈氏以皇帝賜賈充的異香贈壽,被賈充發覺,遂以女嫁給齧壽。齧掾:指齧壽。齧曾爲賈充的掾屬。

宓(fú)妃:古代傳說,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於洛水上,成爲洛神。這裏借指三國時曹丕的皇后甄氏。相傳甄氏曾爲曹丕之弟曹植所愛,後來曹操把她嫁給曹丕。甄后被饞死後,曹丕把她的遺物玉帶金縷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途徑洛水,夢見甄后來相會,表示把玉枕留給他作紀念。醒後遂作《感甄賦》,後明帝改爲《洛神賦》。魏王:指魏東阿王曹植。

春心:指相思之情。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五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賞析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首七律無題,內容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採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這首詩側重於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非常概括。首聯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寫環境: 層層疊疊帷幔低垂的閨房,幽邃寧靜; 夜深了,閨房的主人上牀後卻心事重重、輾轉反側,悽清的長夜何其漫漫。她爲何遲遲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麼呢?詩中什麼也沒說,任由讀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是她長夜無眠的思緒嗎? 如巫山神女一樣有浪漫的奇遇、過恩愛的生活,原來只是一場夢。至於這場夢是她的嚮往,還是曾經的巫山雲雨,已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如夢似幻,我們無從得知。但現狀很明顯,她還像清溪小姑一樣,獨處無郎。“本無郎” 有孤單、寂寥、無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頷聯巧妙化用兩個典故,融會了神話的傳奇色彩和樂府的文化韻味,寫得瑰奇迷離,搖曳多姿。

“**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轉以客觀事物來影射主觀感情: 菱生水中,大風吹來,波起浪涌,激得菱葉翻飛,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 “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纖如菱枝的東西,是經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勢而爲,終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誰會滋潤桂葉,讓其吐出馨香?流露出無可依靠、無所寄託的幽怨。頸聯的意象具體而鮮明,但象徵的意味相當隱晦,可能是抒寫那個女子在長夜無眠時的慨嘆,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詩人自傷身世,歷來說法頗多。

尾聯“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直抒胸臆: 就算相思全無益處,仍不妨礙爲相思而惆悵的情懷執著、狂放。明知相思無益而惆悵不已,實已是情至深處,銘心刻骨,欲罷不能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豔情爲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緻。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爲主體,着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而爲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爲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並且藉助比喻、象徵、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爲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覆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託,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隻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像馮浩那樣,將《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垂楊岸”解爲“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爲“蜀地”,從而把這首詩和《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但這並不妨礙讀者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繫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這首着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託,橫遭摧折的悽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一聯,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着邊際;而從比興寄託角度理解,反而易於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無強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託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狂飈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託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二句確有寄託。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不論這首無題詩有無寄託,它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讀者完全把它作爲愛情詩來讀,也並不減低其藝術價值。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幽寂的廳堂中層層帷幕深垂;獨臥牀上,追思前事,倍感靜夜的漫長。

巫山神女豔遇楚王,原來只是夢一場;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不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殘;像那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

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癡情了。

註釋

神女:即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古樂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句:意謂菱枝雖是弱質,卻不相信會任憑**欺負。

直道兩句:意謂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癡情了。

直道:即使,就說。

了:完全。

清狂:舊注謂不狂之狂,猶今所謂癡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詩中人作爲女子解,那麼,還是作癡情解較切。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六

原文: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翻譯:

1、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妻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襲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爲我去探看有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2、註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題。

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纔會結束。

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裏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

雲鬢:女子多而美的頭髮,這裏比喻青春年華。

應覺:是設想之詞。

月光寒:指夜漸深。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爲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東風:春風。

殘:凋零。

淚:指蠟淚,隱喻相思淚水

鏡:照鏡,用作動詞

但:只

賞析: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爲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涌着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據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爲題的詩篇,計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並且是其中最爲著名的一篇。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七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原文

唐代: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譯文及註釋

颯(sà)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東風颯颯,濛濛細雨飄灑,荷花塘外傳來了聲聲輕雷。

芙蓉塘:荷塘。

金蟾(chán)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金蟾齧鎖的香爐所散發的香氣沁人心脾,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金蟾:金蛤蟆。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齧:咬。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形如虎狀。絲:指井索。

賈氏窺簾韓掾(yuàn)少,宓(fú)妃留枕魏王才。

賈氏隔簾偷窺韓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賈氏句:晉韓壽貌美,司空南充招爲掾,賈女於窗格中見韓壽而悅之,遂通情。賈女又以晉帝賜賈充之西域異香贈壽。韓掾少:爲了韓壽的年輕俊美。掾:僚屬。少:年輕。宓妃:指洛神,傳說爲伏(宓)羲之女。留枕:這裏指幽會。魏王:曹植封東阿王,後改陳王。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春心:指相思之情。

鑑賞

這首無題詩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幻滅的絕望之情。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描繪環境氣氛:颯颯東風,飄來濛濛細雨;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

既隱隱傳達了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悽迷黯淡的色調,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東風細雨,容易令人聯想起“夢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悅傳情之地;“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這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的詞語,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紀昀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是指這種富於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築的渺遠的藝術意境,一種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寫女子居處的幽寂。

金蟾是一種蟾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啓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轤,“絲”指井索。室內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轤,它們襯托出女子幽處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也常和男女歡愛聯繫在一起,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東西,這從兩句分別用“香”、“絲”諧音“相”、“思”可以見出。總之,這一聯兼用賦、比,既表現女主人公深閉幽閨的孤寞,又暗示她內心時時被牽動的情絲。

“賈氏窺簾韓掾少”使用賈充女與韓壽的愛情故事。

見《世說新語》載: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闢他爲掾(僚屬)。一次充女在簾後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所發覺,遂以女妻壽。對句“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與曹植的愛情故事。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爲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後,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賦》,後明帝改名《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韓掾;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儘管結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願望之強烈,奔放。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回相思一回灰!”突然轉折,嚮往美好愛情的心願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因爲回回相思都化成了灰燼。

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喊。熱情轉化成幻滅的悲哀和強烈的激憤。以“春心”喻愛情的嚮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與“花爭發”聯繫起來,不僅賦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聯想出“一回相思一回灰”的奇句,化抽象爲具象,用強烈對照的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之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絃的悲劇美。

李商隱寫得最好的愛情詩,幾乎全是寫失意的愛情。而這種失意的愛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愛情感慨中也可窺見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際。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八

無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蓬山一作:蓬萊)

創作背景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爲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涌着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爲題的詩篇,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此詩即其中一首。

譯文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爲我去探看。

註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題。

東風無力百花殘:這裏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東風,春風。殘,凋零。

絲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

蠟炬:蠟燭。

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裏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鏡,用作動詞,照鏡子的意思。

雲鬢:女子多而美的頭髮,這裏比喻青春年華。

應覺:設想之詞。

月光寒:指夜漸深。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這裏借指所思女子的住處。

青鳥:神話中爲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殷勤:情誼懇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賞析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爲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裏推進一步,表明因爲“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複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迴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如此,恰又面對着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爲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徵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徵融爲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於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寫因爲“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爲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爲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着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着;儘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裏,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着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着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瞭如此複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裏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裏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爲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幹”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幹”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複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複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爲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髮斑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裏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爲“雲鬢改”而愁苦,並且是“但愁”——只爲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於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爲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爲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爲憔悴而愁,是爲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爲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鬱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着痛苦而執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悽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是冷色調,“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淒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於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於是只好請使者爲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裏即以蓬山用爲對方居處的象徵,而以青鳥作爲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於使者的結尾,並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着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着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着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爲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啓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爲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爲新的創造了。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相見時難別亦難,說的是義山當時的處境艱難,離開徐州到長安後想進翰林院,向令狐綯說明此時,也就是找熟人走個後門,令狐陶升官之後,爲了避嫌謝絕見客,致使義山處境尷尬,相見難,離別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東風無力百花殘,當時義山已經很大年紀,東風無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名句獻給所有爲理想奮鬥終生之人。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和上句呼應,青春難留,雲鬢斑白,蠟炬燃盡,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最後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絕望,到‘無多路’,可見作者還是對綯抱有希望,不肯決絕。

從現在來看,此詩不難看出也是寫給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後體會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並沒有絕望,而是繼續等待綯這個救命稻草的幫助。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九

原文: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註釋:

①峽:巫峽。峽雲:即巫山神女故事。

②禁菸:寒食節。

③魚書:書信。

翻譯:

她坐的美麗的車子再也見不到了,蹤影象巫山的雲不知飄去何方,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風飄柳絮的池塘鉤起無盡的回憶,寒食節煙火不生一片蕭瑟的氣氛更增加心中的傷感,只好酗酒度過寂寞的時光,想寄封情書吧,可往哪寄呢?山長水遠的找不到方向啊——就象此刻的心

賞析: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然而,長期受儒家思想束縛的古代詩人們往往不敢涉足,李商隱以無題的形式,柳永以詞的形式寫了一些,卻遭到不少的非議。晏殊的這首詩受李商隱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但不乏好句,值得一讀。

首聯給人以飄忽的感覺,含有無可奈何的情調,出句比李商隱“車走雷聲語未通”還要深沉些。對句以巫山神女朝雲暮雨表達了“來是空言去絕蹤”的悵惘,真是“神女生涯原是夢”,“雲雨巫山枉斷腸!”恨只恨自己“身五彩鳳雙飛翼”,而今“何處西南待好風?”最值得讚頌的是頷聯,詩人創造出一種清幽的境界,傳達出心中纏綿的情致,至於是不是“自然有富貴氣”,那倒在其次。

梨花飄香,柳枝搖曳,月色溶溶,微風陣陣,這迷人的景色蕩起詩人無限遐思。“月色溶溶夜,花影寂寂春,如何臨浩魄,不見月中人?”即使見了月中人,那也不怎麼樣,怕只有“碧海青天夜夜心”,怕只有“一寸相思一寸灰!”“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思的是“柳絲長玉驄難系”,思的是當時怎不“乞君留取兩三條!”

頸聯寫當前苦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不能不感到寂寞;“雨中禁火空冷齋”,不能不感到蕭索。

尾聯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和“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意味,也和詩人自己寫的《鵲踏枝》中“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相似。尤其是末句中“處處同”,“妙在能使人思”,看似曠達,實爲深沉,比“知何處”更進一層。

《無題》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十

原文:

無題三首·其一

宋代: 錢惟演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薰爐冷自香。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爲息侯亡?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淒涼對燭房。

譯文: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

無意說錯話,竟成猜疑,少婦只能黯然神傷,彎彎細眉,低斂凝愁,彷彿春天黛色的遠山。

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薰爐冷自香。

早晨還是情意纏綿,如膠似漆,此刻唯有薰爐清冷,餘香繚繞。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爲息侯亡?

有恨含怨,豈是因爲嘆舊情已逝;無言沉默,哪是由於對故人思念?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淒涼對燭房。

合歡草呵,人們都說你能消忿解憂,何不洗去怨婦心頭的哀愁?留下她獨守空房,伴隨着燭淚滴灑。

註釋: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liǎn)翠眉長。

春山:指眉。因眉彎如山峯,古人常把眉和山互喻,以山喻眉,以眉喻山。

鄂(è)君繡被朝猶掩,荀(xún)令薰爐冷自香。

鄂君繡被:這是用以指男女歡愛。荀令薰爐:這是指薰衣的香爐。

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爲息侯亡?

燕鳳:即燕赤鳳,《飛燕外傳》記漢成帝后趙飛燕私通宮奴燕赤鳳。

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淒涼對燭房。

合歡:古人認爲合歡草可以使人消除怨忿互相合好。驗:效驗,起作用。丁香:古詩常用以作愁結不解的象徵。

賞析:

此詩實寫一女子的愛情糾葛。

“誤語成疑意已傷”,按楊億原作之一:“才斷歌雲成夢雨,鬥回笑電作雷霆。”可知此女子與當時的愛人原本相恩愛,然而因自己無意間說錯了括,引起猜疑,歡笑頓然變作雷霆之怒。楊詩又說“不待萱蘇蠲薄怒,閒階鬥雀有遺翎”,說的是其愛人發怒的意思,雖有忘憂的萱草,亦未可緩解,因此這女子只得獨自神傷,“春山低斂翠眉長”,她低首蹙額,那塗着黛翠的修眉,如同春山般秀美,如今卻也染上了一抹薄霧愁雲。相傳卓文君容貌嬌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西京雜記》),又傳西施常患心痛,以手捧心,眉尖若蹙,二句合用二典,刻畫出含愁佳人楚楚可憐的情態。

《說苑·善說》記鄂君子皙泛舟於中流,爲他搖槳的越女歌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問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於是鄂君“乃掩修袂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又東漢荀彧是有名的美男子,他曾爲尚書令,人稱荀令君,《襄陽記》載其衣帶生香,“至人家,坐處三日香”。三四二句用此二典,承上而言,朝來還是唱隨綢繆,恩愛猶如鄂君之與越女,而曾幾何時,“鬥回笑電作雷霆,他已一怒而去,只剩得他常日薰衣的香爐中的氤氳餘香在勾起無盡的憶念。

“有恨”、“無言”二句,繼寫女子的幽思並暗點這一場糾葛的原由。《飛燕外傳》記漢成帝后趙飛燕與其妹一起私通官奴燕赤鳳,爭風反目,遂爲先帝察覺。《左傳》記楚國滅息國,載息夫人歸,她三年不說話,楚王問她,她回答說:“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詩中“燕鳳”、“息侯”均代指女子過去的情人。這兩句說,自己現在含恨抱愁,並非因戀着過去的情人,而默默無言亦非爲思念以往的戀情。因此,“誤語”一句,原來是她對愛人戲說起舊時的情人,所謂“誤”,這個情人可能並不是真有其人,而大抵爲有失考慮的戲言。

然而一時的失誤,卻產生了嚴重的後果,《古今注》說:“欲蠲人之忿,則贈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歡,合歡則忘忿。”又“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杜甫《江頭四詠·丁香》),因此一直作爲愁結不解的象徵,李商隱詩即說“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此刻,這女子縱有合歡在手,亦不能消去愛人的忿怒,而空落得滿腹排遣不去的愁怨,正如楊億原詩之二所說“合歡蠲忿亦休論,夢蝶翩翩逐怨魂”,子是她只得獨處燭光似淚的空房而悽切悵惘。

此詩雖然沒有深刻的寄託,然而在表現手法上卻深得李商隱無題詩的神韻。張採田評李商隱詩說“哀感沉綿刀、“宛轉動情”(《李義山詩辨正·無題》),錢惟演此詩從造型、佈局兩方面都較完美地體現了這一特色。

此詩活用典故與句法,運用巧妙,言簡意長,耐人尋味。如“春山”句合用卓文君、西施二典,將美與愁相揉合,又以“翠眉長”作墊,女子楚楚可憐的神態畢現。中間二聯,上下句均各用一典。二聯上句正用,下句反用,又通過“朝猶掩”、“冷自香”中“猶”、“自”二虛字的勾聯,表現了女子無限嘆惋的心情。“朝”字言變化之迅疾,“冷”而仍“香”狀戀情之綿長,更得氤氳吞吐之致。三聯句法與二聯相異,出句與對句同意,而均不明言,卻用“豈因”,“寧爲”連續二問,更將委婉曲折之情表現得百回千折。

在佈局上,先用“誤語成疑”造成懸念,前四句引而不發,只是反覆極寫愁怨之態,直至三聯方打轉,呼應首句的“誤語”,點明本末緣由,四聯合攏,反照“意已傷”,起結開合;包蘊密緻而舒回迂徐,尤能切合當事人的潛流的思緒。因爲失意人總是在目睹身邊事物(如繡被、薰爐),觸發聯想後,再進而反省事件的起由(如燕鳳、息侯)的。如在“誤語”後直接寫燕鳳、息侯,則全詩就直致而索然寡味了。這些就是此詩在藝術上的成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