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六國論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六國論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六國論(網友來稿 篇一

六國論(網友來稿)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教學目的: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爲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疏通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六王畢,四海一”,在《阿房宮賦》裏,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過、一統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爲秦王朝過於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所以後人總愛在秦的暴滅上作文章,而忽視了一個極爲重要的課題:秦爲什麼能夠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或,六國何以由強趨弱,轉勝爲敗?歷史學家語焉不詳,文學家往往指斥不當。

賈誼《過秦論》主要指責秦之過,但對秦的勝利(六國的滅亡)之因也作了簡要的剖析:在六國,“爭割地而奉秦”,使秦國“有餘力而制其弊”;在秦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橫而鬥諸侯”。這種剖析顧及鬥爭的雙方,是辨證的;但分析不盡準確,因爲並非這六個國家都爭着割地奉秦。

歷史的年輪又增加了一千二百餘年,北宋策論大師蘇洵注目這個歷史課題了,於是有《六國論》出。

《六國論》是歷史上第一偏不鞭強秦之暴行,而剖六國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歷史的嚴肅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賂敵爲安的悲劇結局,乃是有感而發,它具有現實批判的針對性(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課文中會進一步認識);它不足600字,言簡意賅,機鋒雄辯,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學生自讀註釋一)補充兩副寫“三蘇”的對聯:

萃父子兄弟於一門,八家唐宋佔三席;

悟駢散詩詞之特徵,千變縱橫識共源。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閱讀課文

學生先初讀,掃清語音障礙;再齊讀。

四、疏通字詞

學生自譯。補充(板書):

重要字詞:率、厥、彌、判、速、洎、殆

詞類活用:小/大則……、義不賂秦、卻、禮、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異義:其實、祖父、至於、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厭、當

特殊句式: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詞多義:暴、與、猶、亡、始

五、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完成練習二――四

二、分析課文

1、齊讀課文

2、思考練習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哪一句?兩個分論點是?分別是就哪些國家而言的?文章的論證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哪一句點明瞭。寫作意圖?

4、教師簡析(參教師用書)

5、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瞭解作者的愛國之情

作者生於真、仁、英宗三世。其時,宋王朝雖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遼),西有西夏,它們不斷騷擾,國家不得安寧。10,大遼舉兵攻宋,當時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遼在澶州打了一仗,宋軍大勝。形勢如此有利,真蹤卻一味求和,訂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向遼進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自此,抗敵衛國只氣銳減,委曲求全之風日上。後遼又連連加碼,宋均慨然應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書停戰求和,宋卻反而給西夏銀、絹、茶。一代又一代的“爲國者”皆被敵人積威所劫,以物供敵,以錢富敵。蘇洵是睹之心憂,憂而思救,以爲這和戰國六國以地賂秦相比,有國之而無不及,下場更加不堪設想,於是寫下了這偏醒世文章。

所以,結合背景,我們能夠更加體察到作者的一片愛國之情。

三、小結

本文立論鮮明,論證嚴密,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語言上,長短相間、整散交錯。確如王安石雲:“蘇明允有戰國縱橫之學”。

文章字裏行間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這樣感情強烈的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賂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讚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爲國者爲積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着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齊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比較閱讀《過秦論》;

學習蘇轍《六國論》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背誦中心論點句、.寫作意圖句;背誦全文

二、比較《過秦論》

1、都是史/論文

2、都借古諷今,以史致用,都得源於作者的憂國情懷

《過》諷諫漢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滅亡的覆轍;《六》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爲鑑,奮起抵禦外侮。

3、論證方法:都雲對比論證方法。

4、中心論點的提出:《過》卒章顯志,《六》開門見山。

5、語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齊;長短相間,錯落有致。

不同:《過》詞采華麗,《六》淺顯易懂。

三、學習另二篇《六國論》

一是蘇轍的,見教材。一是李楨的(節選)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從歷史看天下興亡”

附:從歷史看天下興亡

1、各家關於天下興亡的觀點(高一年級)

《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記身

《諫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出師表》:廣開言路、親賢遠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宮賦》:戒奢以儉

《鄒忌諷齊王納諫》:廣開言路

《勾踐滅吳》:勵精圖治,心憂天下,尊賢重士,法紀嚴明

《我們對於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針鋒相對,寸利必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決不搞屈辱外交

《觸龍說趙太后》:磨鍊國君意志,培養能君主

《季氏將劃顓臾》:君賢臣能且上下精誠團結

《寡人之於國也》:使百姓不飢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方面都得到發展

《六國論》(蘇轍):六國相互背盟敗約而失韓魏之天下要衝

2、學生習作選讀

悠悠中華經歷了五千多年的風雨洗禮。中國大地上風起雲涌,經歷着無數次“江山不改人已換”的歷史變遷。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種變化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長河的流動中看出一點天下興亡的端倪。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和一個國家的興亡,首先在於爲人君者自身素質的高低和行爲的好壞。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一個國君無德無能,行爲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兒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國家,他們的國家還能強盛嗎?反之,一個國君德才兼備,則其國家之強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劉備之子阿斗,不僅平庸無能,而且整天不務正業,一會兒吃喝玩樂,一會兒又鬥蟋蟀去了,真是枉費了他父親白帝城託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費了孔明盡力輔佐的幾番汗水。後來蜀滅,阿斗難道不應該負有主要責任嗎?後人稱之爲“扶不上牆的爛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聰慧過人,一世英明,“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又得魏徵等賢臣輔佐,如魚得水,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正因爲如此,纔有後人盛讚的“貞觀之治”。這一些都說明當神器之重者對於一個國家的興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說統治者是一扇窗,那麼,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髒了,百姓一目瞭然,要是窗架爛了,怎麼擦玻璃也是不濟事的,那麼,人們就要換窗戶了。

民乃國之本,臣則國之柱。正所謂“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說民衆的力量是最可怕的,這話不假,一位國君對待民衆態度的好壞,是天下興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大臣們能夠盡其所能地爲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夠慧眼識得英才並能夠知人而任,甚至擇善而從,則國家之興旺發達是不在話下了。反之,則情況不妙了。

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統治手段之殘忍在歷史上是鮮有的。他魚肉百姓,對百姓橫徵暴斂,弄得民不聊生。爲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鉗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設立酷刑,鎮壓百姓,他還殺賢臣,留下一羣溜鬚拍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後來,後周揮幟進攻,守城士卒紛紛掉轉矛頭,反抗商紂王,紂王衆叛親離,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罵名。他怎麼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發出來就會有滅頂之災;他更不知道,“氣壓”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劉玄德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請孔明;愛民如子,過江流淚爲父老;擲子於地,義薄雲天愛子龍。後來,蜀與魏、吳鼎足而立其緣由是與“簡能而任”分不開的。

康熙帝對百姓實行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親自探望含冤帶屈的湯若望步入牢房,又促進了當時科技的發展。

這樣的事實不勝枚舉,如果說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會沉下去,渡河的人就會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時發現漏洞並修補好它,那麼,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對於任何外來侵略都應與之對抗,不懼強暴,不欺弱小,這

高一語文文言文《六國論》背景 篇二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爲可以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授職祕書省校書郎,後爲霸州文安縣主簿。參與修纂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北宋建國以來,宋軍和遼軍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無作爲,帶來政治、外交上的軟弱,只能靠割地賠款以求和平。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此文的。

註釋 篇三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 魏世家》和《戰國策 魏策》。

4、終:最後。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

7、免:倖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爲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下:吞下。名爲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每天,名爲狀。 月,每月,名爲狀。以,而。

25、爲: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於秦。 於: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可以:可以憑藉。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憑着。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位置:

國論原文賞析 篇四

六國論

【作者】蘇洵【朝代】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爲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爲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賞析

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是許多文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爲,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滅國是咎由自取。

蘇洵的《六國論》不同於以上兩篇。蘇洵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借題發揮。蘇洵的寫作目的不在於總結六國滅亡的教訓,而在於警告宋朝統治者勿蹈六國滅亡的覆轍。借古喻今,以談論歷史供當今統治者借鑑,這是蘇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從歷史情況看,六國滅亡的原因並不是“賂秦”。六國的失敗,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舊,不重視改革,不能堅持“合縱”政策去對付秦國的“連橫”政策,被秦國遠交近攻的手段各個擊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加上戰國長期的戰亂,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統一,符合人們的願望。秦國統一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蘇洵對此並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認這一點:“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圖是點明賂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統治者,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說過:“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

宋朝建國後,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鎮割據,尾大不掉,以至滅亡的教訓,採取了“虛外實內”的政策,削弱邊關的實力,調集重兵駐守京城。結果造成了邊關的空虛。遼國乘虛而入,屢犯邊疆。宋太宗繼位後,曾兩次派兵擊遼,均遭失敗。後宋太宗兩次進攻幽州,企圖奪回幽雲十六州,又遭敗績。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大兵壓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威脅汴京開封。於是,宋與遼簽定了“澶淵之盟”,答應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了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遼再次要挾,宋只得增加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來要,又是賜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人民的血汗就在這種納賜之中,付之東流。蘇洵對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縱橫恣肆,痛陳利弊,對當權者進行規勸,希望其改弦易轍,增強國力,與敵鬥爭。蘇洵的議論雖不無可商榷處,但總的立論是正確的,並且不幸爲蘇洵所言中:就在蘇洵死後六十年,終於發生了“靖康之變”(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國的覆轍,爲後起的金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客死異國他鄉。

《六國論》除去在立論上具有借題發揮、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外,在論證的嚴密性、語言的生動性上也堪稱典範。第一段的邏輯性是非常嚴密的。作者開篇亮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開宗明義,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眼就抓住了論者的中心。然後,作者解釋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就指出了賄賂的危害,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再後,作者設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答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就使得文章邏輯嚴密,無懈可擊。最後一句總結全段:“故曰弊在賂秦也。”這一段起到了“綱”的作用,後面的二、三兩段實際上是圍繞第一段展開的。

本文的語言生動有力。議論性的句子簡捷有力,敘述性的句子生動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這些敘述語言本身帶有主觀感情,還有描述的特點。作者還運用引用、對比、比喻等手法,使語言靈活多樣,增強了表達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飭有度,特別是四字句佔了一定比例,讀起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富有節奏感。文章史實論據典型、充分,分析、對比、比喻等論證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句式多變,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雖是史論,但作者本意不在於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而在於引出歷史教訓,諷諫北宋王朝放棄妥協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歐陽修評價蘇洵的文章說:“吾閱文士多矣,獨喜尹師魯、石守道,然意猶有所未足,今見子(蘇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確如此,蘇洵此文,奔騰上下,縱橫出入,氣勢猶如江河決口。他見識深遠,眼光犀利,議論精闢透徹,足警世人。無怪乎本文近千年來盛傳不衰!

創作背景 篇五

《六國論》的歷史背景應從兩個角度着眼:一是蘇洵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藉以瞭解蘇洵立論的根據;二是蘇洵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藉以明確蘇洵撰寫《六國論》的鍼砭現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

北宋建國以後,鑑於唐末藩鎮割據,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制度,解除節度使的權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中央。爲了防範武將軍權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也必須按皇帝頒發的陣圖行事。將官經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鬥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後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遼、西夏軍隊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不限制兼併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貴族佔有大量土地,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腐敗,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遼和西夏上貢大量銀兩以及商品。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遼、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六國論》的。

作品賞析 篇六

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爲了獨佔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於史論,但並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鑑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着眼於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鍼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繫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爲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範。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後以史實爲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於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後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繫,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嚥”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讚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爲國者“爲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着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於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譯文: 篇七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賂秦:弊病在於賄賂秦國。賂,賄賂。這裏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

率:都,皆。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爲”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戰(的辦法)而奪取。

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其實:它的實際數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業的艱苦。

視:對待

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厭:同“饜”,滿足。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決定。

至於:以至於。

顛覆:滅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

“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國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終:最後。

繼:跟着。

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既:連詞,既然

免:倖免。

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

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斯:這。

始:才。

速:招致。

再:兩次。

卻:使······退卻。

洎(jì):及,等到。

以:因爲

讒:小人的壞話。

邯鄲爲郡:秦滅趙之後,把趙國改爲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向使:以前假如。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

當(tǎng):同“倘”,如果。

易量:容易判斷。

以:用。

禮:禮待。名作動。

食之不得下嚥也 :指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嚥。

勢:優勢。

而:卻。

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劫持。

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於:比。

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可以:可以憑藉。

苟:如果。

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從:跟隨。

故事:舊事,先例。

下:指在六國之後。

創作背景 篇八

《六國論》選自《嘉佑集》卷三。這是蘇洵所寫的《權書》中的一篇,《權書》共10篇,都是史論的性質。蘇洵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單純地評論古代的歷史事件,而是借古諷今,警告北宋統治者不要採取妥協苟安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