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歷史典故素材精品多篇

歷史典故素材精品多篇

歷史典故素材 篇一

典出《楚辭·漁父》。

戰國時楚國人屈原,是的詩人。他因饞言陷害而流放到江南,在沅江、湘江一帶流浪。有一天,面色憔悴,身體枯瘦的屈原在江畔吟詩,一個老漁翁見到他,就問:

“你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流落到如此地步呢?”

屈原因答:“我之所以被流放,因爲世人都骯髒只有我清白,衆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清醒。”

漁翁說:“聖人應該不拘泥於一物,應隨事物變換而變換。既然世人都骯髒,你何不也掀起波浪,帶起泥沙?既然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一醉方休?何必苦思冥想,故作清高,以至於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屈原回答道:“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會先把帽子上的灰塵彈掉再戴上去;剛洗完澡的人,也一定會抖乾淨衣服。我怎能讓乾淨的身體去沾染俗世的塵埃呢?我寧可投江餵魚,也不能那樣做。”

漁翁聽了笑笑,就划槳離開。邊劃邊唱道:“滄浪河水清啊,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河水濁啊,可以洗我的腳。”

漁翁的意思仍是勸屈原不可過於清高,人應隨波逐流,適應塵世的生活。但屈原沒有聽進去,不久就投江而死。

後來,“滄浪濯纓”這一典故,用來表示保持高風亮節,或表示避世脫俗;也用於表示隨波逐流,混同世人。

歷史典故素材 篇二

唯不安者可以安

咸豐年間,廣西內亂。正在家居的黎吉雲被重新起用,他到京師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彈劾湖廣總督程矞採庸怯誤事。黎駐守東城,他對守城的將士說:“城上宜多積磚石。”守者表面應承,不見行動。黎督責更加緊急,說:明日不備,就治罪。守者害怕獲罪,就向上反映,說侍御以明日寇至來嚇唬我們。上官報告朝廷,朝廷以張慌將他降職,時論以爲可惜。

記錄這件事的清廷官員陳康祺說:明日寇至,固守者之甚其詞,但被命守城,而不作寇至之想,那守的是什麼呀?廣東內亂,所以狼奔鼠竄,天下無固守之城,大都是“明日必不寇至”之一念誤之。現在粵亂已平,今後還可以不備來祈求平安嗎?(

歷史典故素材 篇三

1、大約四千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虜被稱爲“黎民”,之後黃帝打敗炎帝族,成爲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後人將黃帝譽爲華夏族的祖先,因爲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爲“炎黃子孫”。

2、堯是黃帝以後比較著名部落聯盟首領,堯去世後,舜建議把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諸侯不拜丹朱卻拜舜,推舜爲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爲“禪讓”。

3、鯀(gun)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爲部落聯盟首領。

4、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啓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自此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堯”、“桀驁不馴”都出於此人。

6、“湯”以“網開一面”展示他的仁慈,並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擁戴,後打敗夏桀,滅夏建商;湯又名成湯,是堯舜時期契(qi)的後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開國功臣,也是中國第一位賢臣,歷史上被視爲臣道的楷模,後輔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執政,親作《伊訓》、《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紂和夏桀一樣是典型的暴君,歷史上有“桀紂”並稱。紂創造了“炮烙”、“蠆(chai)池”等刑罰,造“鹿臺、酒池、肉林”,勞民傷財,草菅人命。

10、姬昌,後人尊稱周文王,實施仁政,有太顛、辛甲大夫、閎(hong)夭、散宜生等賢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輔佐下奠定了滅商的基礎,著有《周易》,將八卦演爲64卦,並做卦辭、辭。

11、殷商“讒言進用,忠良遠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裝瘋、微子出走,周武王興兵伐紂,奴隸倒戈,紂王鹿臺自焚,奸臣惡來、費忠被斬首,殷商滅亡,周王朝誕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齊、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魯,後有周公輔成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難求妃子(褒姒)笑,烽火連臺戲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太子即位,爲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13、東周在歷史上分爲“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齊桓公,與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莊公一起,在歷史上被稱爲“春秋五霸”。

14、“管鮑之交”指春秋時期,齊國齊桓公的兩位賢臣管仲和鮑子牙之交。

15、“秦晉之好”指秦穆公幫助流亡在秦國的晉國流亡公子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並將自己的女兒文嬴(ying)嫁給了重耳,成就了“秦晉之好”。

16、鼎是古代國家權力的象徵,楚莊公問鼎之輕重,有取代周室之意,“問鼎中原”源於此。

歷史典故素材 篇四

事例內容

戰國初期,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國落後。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憤圖強,於是委派商鞅實施變法。

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金。”

不一會兒,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人們都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着十兩賞金?準是有人在開玩笑呢。”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羣中有一個人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商鞅立刻兌現了他的諾言,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都說:“商鞅的命令不含糊。”有了這種信任基礎,商鞅的新法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和執行。

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各方面實力逐步超過了其它各國,於是纔有了後來的吞併六國,一統華夏。

歷史典故素材 篇五

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恩科會試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場**,不過還好,最後總算沒有出現嚴重後果。但這場科考爭鬥,是一個官場內部派別鬥爭明顯的典型事例。

在當年的會試中,主考官是左都御史、山東諸城人竇光鼐。竇光鼐在地方爲官時曾經長期主持浙江全省的“學政”,主管教育和考試等事宜。他脾氣耿直、辦事認真,還曾揭發過富勒渾、陳輝祖、王亶望等地方官員的貪腐罪行。這些人都是和珅的爪牙,因此和珅一直嫉恨竇光鼐,總想找個機會將其致於死地而後快。而朝廷中的另一重臣紀曉嵐卻十分欣賞竇光鼐,對他多有維護。因此竇光鼐沒有受到和珅的陷害。

竇光鼐在主持這次會試中,堅持以文取士、公平競爭,結果發榜時發現頭兩名皆爲浙江人且爲親兄弟。第一名(會元)是弟弟王以鋙,第二名是哥哥王以銜。二人在通過了浙江省的童子試和鄉試後結伴來到京城參加會試。此次兄弟二人聯名高中,引起了社會輿論的一片譁然。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爲按康熙皇帝1712年的聖旨規定,每省二十八名舉子錄取一名(臺灣省每十人錄取一名)。一直以來,在科舉考試中搞省際平衡的配額制已經是個慣例。第一名(會元)如果出自浙江省的話,那麼第二名就絕對不應該出自浙江省了。

由於當時的南北地域之爭,社會輿論對兄弟兩人同時高中意見很大,而且王氏兄弟又是竇光鼐任浙江學政時所賞識的門生。在發榜前,副主考官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主張調一下,第二名換別的省份的考生。但是,竇光鼐堅持名次不用顧及籍貫,力主按原批閱意見發榜。

竇光鼐在當時中國的教育存在着地域不平衡的狀況下仍然堅持以文取士、公平競爭的原則,必然會引起強烈的反對,何況又遇到了發榜時頭兩名皆爲浙江人且爲親兄弟這一千年不遇的現象。也正因如此,當王以鋙、王以銜二人被錄取爲第一名、第二名時,纔會“羣議譁然”,竇光鼐的做法激起了其他各省官員的強烈不滿。在這樣的背景下,和珅感覺到打擊竇光鼐的時機已經到來。當時,正是和珅氣焰熏天的時候,於是他便藉機推波助瀾,先是奏請乾隆皇帝磨勘試卷——對答卷進行復查。他還向乾隆皇帝彙報說,他懷疑竇光鼐或是爲了顯示其政績,或是與王氏兄弟試前有染而收下了他們的鉅額賄賂,因此向他們泄露了試題。乾隆皇帝聽後也感到很詫異,不禁懷疑起來,決定重派紀曉嵐作爲主考官對答卷進行復查。

爲了平息全國省區的鬥爭矛盾,紀曉嵐會同相關諸位官員,經過反覆逐字逐句進行評點,從雞蛋裏面挑骨頭,覺得王以鋙的試卷“語句多有瑕疵”,取消了他的會元和參加殿試的資格。但王以銜可以繼續參加殿試,王以銜的會試排名由第二降至第四。主考官竇光鼐降級爲四品官員,並強令他立即退休。不管怎麼說,從當時中國的教育水平來說,南方各省還是要高出其他地區一大截的,因此還要繼續維持省際平衡的原則。這也是朝廷和社會都能理解的。

會試完了是更高一級的殿試。殿試時,和珅爲讀卷官。因爲和珅不滿此次會試結果,所以就儘量詆譭此次殿試。殿試結束,和珅向乾隆皇帝奏請,說此科所取貢士質量很差,選不出十份優秀的試卷來讓乾隆閱讀,只能將前八名的試卷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想以此來激怒乾隆。乾隆親自審閱了八份答卷,認爲這幾份答卷都相當優秀,並排定了名次,當場拆開彌封,排在第一名的竟是王以銜。和珅等讀卷官員面面相覷,乾隆便解嘲:“朕總不至於有通關節的嫌疑吧!”乾隆覺得此事有些滑稽,不無譏諷地對和珅說:“那麼,你二人難道也有私情嗎?”和珅回稟:“此次閱卷諸臣皆秉公以待,絕無私弊,如有失當之處,何妨另換一名?”乾隆帝嘆道:“如此看來,王氏兄弟在會試中聯名一二,實屬偶然。科第高下,自有天命,非人意所能測知,既已拆封,豈能再換?”皇帝金口玉言,王以銜爲頭名狀元由此一錘定音。弟弟王以鋙後來被恩准補考嘉慶六年(1801)殿試,由進士步入仕途。

歷史典故素材 篇六

多一些風雲氣

明嘉靖三十三年春,倭人入寇,任環在江陰督兵迎敵。兒子派人前去問候,任環回了封家書,直言:“汝輩絮絮叨叨,千言萬語,只是要我回衙。何風雲氣少,兒女情多耶!”任環的家書,鼓盪着風雲氣。“倭寇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寧?爾老子領兵,不能除討,嚼氈裹革,此其時也,豈學楚囚,對兒輩相泣幃榻耶!”

他告訴兒子:幸而承平,則父子共享太平之福;不幸有變,只有臣死忠、妻死節、子死孝,大家成就一個是而已。一個人有沒有風雲氣,體現其襟懷格局的大小;一個民族風雲氣強不強,關乎其能否邁出鏗鏘步伐。

歷史典故素材 篇七

生活中,我們常常打敗別人,卻很難戰勝自己,也就是說,自己的那顆心像一匹脫繮的野馬,去了不該去、不能去的草原。心丟了,“我”也就不復存在了,成了形同虛設的行屍走肉。

那麼,該怎樣讓自己擁有一顆積極、進取、樂觀的心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爲心靈設置一個節制的閘。有了它,慾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夠被擋在心門之外,人才會變得寧靜。只有心靜了,我們纔能有正確的。想法和願望,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沒有節制,心往往盛了不該盛的東西,比如忌妒、貪婪、仇恨等,而這些正是噩運的種子。秦國的太醫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於是派人殺了他。可是到現在,天下談論診脈的人還是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其實忌妒之心人人都有,如果李醯能化忌妒爲動力,發憤提高自己,那麼他就有可能迎頭趕上甚至超過別人,從而真正地改變命運。

沒有節制,常常丟了自己。晉獻公想向虞國借路去討伐虢國,荀息建議晉獻公用最好的寶玉和良馬賄賂虞國君主,向他要求借路。晉獻公說:“假如他接受我的禮物又不借路,怎麼辦?”荀息說:“他不借路,必不敢接受我們的禮物。”晉獻公說:“好吧。”就讓荀息帶着兩樣寶貝去賄賂虞公,向他借路。虞公見良馬和寶玉如此大禮,大喜之餘,就打算答應借路。宮之奇勸諫說:“不能答應。虞有虢,好比車兩邊有護木,護木依靠車子,車子也依靠護木,虞虢兩國的地理形勢正是這樣。假如借路給他們,那麼虢國早上滅亡,虞國晚上就要跟着滅亡了……”虞公不聽,堅持借路給晉國。荀息討伐虢國取得了勝利,三年後又發兵打敗了虞國……可見,虞公心裏沒有設置節制這個閘,因此丟了自己和江山。

淺水大魚不遊,淺土大木不長。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節制,就離不開很高的修養、淵博的知識、良好的習慣,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我們才能很好地爲心靈設置這個閘,讓它擋住慾望、貪念、醜陋、邪惡……讓心靈裝滿人間真情,裝滿人間美好。

歷史典故素材 篇八

趙氏孤兒

有一出古戲叫《趙氏孤兒》,演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其中就有兩個人以生命爲代價信守諾言的情節。春秋時候,趙國有個忠臣趙奢,遭到奸臣屠岸賈的誣陷,被殺了。臨刑前,趙奢對他的兩個門客程嬰和杵臼說:“我死後,你們一定想辦法保住我的兒子,日後讓他爲我報仇,除掉屠岸賈這一幫禍國殃民的壞蛋。”兩人鄭重地答應了。

趙奢被害後,他們兩人就歷盡千辛萬苦去實踐自己的諾言。趙奢的妻子是趙王的女兒,帶着兒子住在王宮裏。他們估計趙奢的妻子不會被害,但趙奢的兒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設法把他從宮裏偷出來。當時這孩子只有半歲。程嬰也有個半歲的兒子,就把他放在程嬰家一塊養。但是,很快屠岸賈發現孩子不在宮中,就到處搜查,查了個把月,沒有查到。這傢伙惱羞成怒,一定要斬草除根,命令全國搜查;若查不出來,就把全國三3個月以上、1歲以下的孩子全部殺光。

程嬰、杵臼看到這種情況,於心不忍,就商量出一個既要保住全國的孩子,又要保全趙氏孤兒的辦法,拿程嬰的兒子冒充趙氏孤兒,獻出去。由誰來獻呢?獻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譴責,保藏孩子的則肯定活不了。最後杵白說:“讓我去死吧。我年紀大些,今後撫養的任務很重,時間也長,再說你能文能武,留下來也比我有用些。”於是杵臼把程嬰的兒子藏在自己家裏,而程嬰去“告密”,並帶人到杵臼家裏去搜,果然搜出個孩子,當着程嬰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雖然是瞞哄了屠岸賈,但眼看着自己的親生兒子被摔死,心裏有多難受!而且這種難受還不能有任何表現,要裝出極力討好屠岸賈的樣子來。當時屠岸賈要賞程嬰一筆錢並給他官做。程嬰說:“您多賞點錢,我不做官,我出賣了朋友,人家會罵我,不如多拿點錢遠遠離開京城,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屠岸賈誤認爲程嬰是跟自己一樣的勢利之徒,沒有多想就同意了,給了一大筆錢。程嬰帶着錢和趙氏孤兒藏在深山裏。一躲19年,不僅把趙氏孤兒培養成人了,而且調教得能文能武。程嬰這才告訴這孤兒19年來的事情經過,趙氏孤兒最後終於在程嬰的幫助下,報了仇,把屠岸賈一夥全殺了,把趙奢的案子也翻了。程嬰和杵臼真可謂“一諾千金”,是古代講信用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