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濟南的冬天》導讀案(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導讀案(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導讀案 篇一

濟南的冬天

老舍濟南的冬天      對比          溫晴  突出              陽光下的小山  小搖籃            山   雪後小山      秀美     比喻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      小水墨畫 擬人             水     冬天的水      藍水晶

熱愛讚美教學隨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這一環節,學生思維還不夠活躍,一些重點的修辭語句還注意不到,或理解不透徹,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加強引導,要提前引導學生複習比喻、擬人的相關知識,提示學生分析修辭作用的思路,甚至可以提供一個範例;另外要引導學生聯繫自身生活經歷,藉助聯想、想象等多種途徑去理解修辭方法的作用,同時教師還應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氣氛,使全體學生敢說、想說。

《濟南的冬天》導讀案 篇二

一、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  發(    ) (    )蓄  水(    )二、從括號內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上打“√”。1.濟(jǐ  jì)南的冬天是響晴的。2.濟南真得(dé  děi  )算個寶地。3.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zhāo zhuó zháo)落。4.由澄(chéng  dè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三、解釋句中加線的詞語。1.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響晴:2.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空靈:3.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秀氣:四、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將字母序號填在橫線上。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________(a.沐浴着;b.對着;c.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________(a.睡着;b.躺着;c.放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________(a.吹綠;b.喚醒;c.搖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五、判斷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將字母序號寫在後面的括號內。a.明喻          b.暗喻                     c.借喻1.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兒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2.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六、填空。《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七、閱讀。(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1.用“‖”把這段文章劃分爲三層。2.文中描寫景物的順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3.劃橫線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它的本體、喻體分別是(    )a.本體是白花,喻體是日本看護婦。b.本體是樹尖上頂的白雪,喻體是日本看護婦。c.本體是樹尖上頂的白雪,喻體是白花。d.本體是頂着白雪的樹的樣子,喻體是日本看護婦。4.用“       ”線在文中畫出兩處運用了擬人修辭方法的地方。5.對加粗的兩個句子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描寫黃白相間的山坡,春風化雪,不久人們就會見到山坡原有的顏色。b.表現濟南冬天的溫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動;“山的肌膚”指山坡的草地。c.描寫濟南冬天的溫和,有水蒸氣蒸發升騰的美景,不久雪就會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顏色比雪色更美。d.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膚”指春天來臨後滿山的花草。6.這個語段主要是寫(    )a.小雪後山色  b.小山太秀氣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膚7.作者在描寫濟南冬天的景色時,處處流露出讚美之情。這種寫法我們稱作(    )a.寓情於景  b.情景交融  c.虛實相生  d.情溢於言 (二)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紅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有這麼個境界,那便是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着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便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的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分不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做了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部給了濟南。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色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影是鑲着各色絛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的色兒也隨着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化,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化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也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着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滾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和着彩色,輕輕地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色、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像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爲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1.寫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1自然段寫作者幻想中的濟南的特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對山的描寫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4.文中寫山腰的變化,連用了六個“忽然”,試分析其作用。5.文中最後一句讚美了什麼? 參考答案 一、jì  jì  zhù  zǎo  二、1.jǐ  2.děi  ó  éng三、1.響晴:(天空)晴朗無雲。  2.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這裏是透明的意思。  3.秀氣:小巧而清秀。四、c a b  五、  2.b  3.b六、老舍;舒慶春;舍予;現;《駱駝祥子》;《茶館》七、(一)1.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2.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 d  4.山的肌膚;忽然害了羞  5. d  6. a7.b(二)1.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  2.古樸、安靜、秀美。  3.顏色、方向、高矮。  4.突出顏色變化莫測,給人以動感。  5.讚美塔在藍天映襯和陽光照耀下,更高了些,棱角曲線更真、更分明、更瘦硬了。

《濟南的冬天》導學設計 篇三

深圳市東湖中學 徐平

教學目標 :

1、領悟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寫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擬人的寫景手法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難點:

1、文中如何描繪景色。

2、品味語言,仿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投影屏幕上現示一幅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自己家鄉的位置,並說說印象中家鄉的冬天。

二整體把握,領略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初步領悟濟南的美景。

2、推薦朗讀高手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象感受濟南的冬天,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印象中濟南的冬天,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濟南這個地方的特點。

(溫晴 溫暖) (寶地)

3、關上書本,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陽光 山雪 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導演,你想把濟南冬天的美景介紹給世界人民,讓別人也瞭解濟南,並激起他們想到濟南來領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通過什麼景色來表現呢?你的鏡頭中會出現哪些畫面呢?

三、品味語言

1、比較朗讀,體味文中語言的優美。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問:這兩組句子中,每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麼?

明確: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動,第一句都體現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作者融情於景中,都藉助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說說你喜歡那幾句,喜歡共同幾句的同學一起朗讀。

3、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寫

1、文中爲我們展現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我們通過課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生命和感情,請你模仿你喜歡的那幾句也來寫一種或一處你喜歡的景物,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將景物寫活。(比喻、擬人)

六、人文拓展。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來濟南的泉水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無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濟南出現了罕見的乾旱,究其原因,是環境污染,地下水過量開採所制。我們怎樣使濟南迴到過去的美景之中?

五、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資料,儘可能地閱讀一些先生的作品。

板書設計 :

陽光 暖和

山雪 秀氣 寶地

水天 清亮

作者郵箱:

《濟南的冬天》教學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領會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2.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薰陶。

二、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受到美的薰陶,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朗讀、品味、討論爲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的冬天之美。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他的散文《濟南的秋天》中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瑞士夏日的美景宜人:綠色山林環繞着淺藍色的湖泊,映襯着阿爾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無愧於“世界公園”的美稱。(大屏幕展示瑞士美景)。而我國的杭州西湖更聞名天下。宋代大文豪蘇軾有一首詩單道西湖之美:“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好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之美由此可見一斑。”(大屏幕展示西湖美景及蘇軾的《飲湖上初晴》)而我們的省會濟南竟得上帝之鐘愛,把秋和冬的藝術全賜給了她。濟南該是一塊何等到寶地!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

(二)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先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1、請同學們說說老舍筆下的濟南冬天有什麼特點。

提示:溫晴、慈善、美麗、絢麗多彩等詞語均可。老師可根據學生回答確定自己的板書。

2、請同學們體會一下本文該怎樣朗讀?

提示:語調柔和,節奏緩慢,語氣親切,還要讀出對濟南的熱愛。可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處理板書在黑板上。

(三)老師範讀。(配樂、配畫)

(四)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情朗讀課文,並簡要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這個開頭有什麼特點?(對比)能具體說說是怎樣對比的嗎?作者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麼?(爲了說明濟南是塊寶地,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教師進一步發揮: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家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裏,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第二、三、四段寫濟南山的特點: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城外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第五自然段寫濟南的水——不結冰,清亮、空靈等。

結尾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與題目“濟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麼作用?

提示:“濟南的冬天”是指所寫的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是別處的冬天。而“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在上文具體描繪了冬天裏濟南特有的明麗色彩後,此句用“冬天”來修飾濟南,就反映出濟南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裏所具有的不同尋常的魅力。總結全文,既點題,又深化題意。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五

教師寄語: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學習重難點:

[重點]: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難點]: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學習過程: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髮髻 (  )   鑲嵌(   )      水藻 (   )     貯蓄(   )

澄清 (  )   綠萍(   )      着落(   )     薄雪(   )

2.根據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貯蓄:

空靈:

二、自主探究

(一)任務一:默讀課文,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1.用你認爲最合適的詞語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

2.概括的說一說濟南的山和水各有怎樣的特點。

(二)任務二:速度1、2段,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3.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三。 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5.精讀第3—5段

冬天的特色是雪,我們平時對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筆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我們共同來分析一下,老舍是從什麼角度來發現美、表現美的。

(1)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薄雪覆蓋下的小山”。

參考:秀氣。

(2)作者如何表現這種秀氣?請學生找出欣賞的句子讀讀,或講自己的認識。

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這一過程中學生或許會質疑,可以穿插在品讀中。)

(3)從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可以感覺出作者對於濟南的山水有什麼的感情?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來?它們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6.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多處運用比喻,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如:把小山比作“小搖藍,用來比喻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處的。

擬人的句子更多,明顯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懷。如,“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既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而且給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小組內合作交流,談談運用這些修辭的好處。

五、達標檢測

1.填空題

①《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現代著名作家。

②等到快日落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填空)

2.根據拼音寫漢字

zhù____立  水zǎo ____  chéng ____清  寬chǎng ____

3.解釋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②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一塊空靈的藍水晶。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

①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    )

②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    )

5.“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輕塵”,請再寫出兩個含“雨”的詩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的文章並回答文後的問題。

塞外懷古

[1]沒有到過河西走廊的人總以爲河西走廊這個地方怎樣的荒涼,怎樣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後,便知道所謂荒涼寒苦並不如傳聞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①]以後,景象有點兩樣了,黃沙白草,風日慘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遙天無際。南天可不同了,祁連山像一道高牆,自東而西,連綿不斷;不分冬夏,頂上常是積雪皚皚。人說西王母的家就在那裏。遠遠望去,也真像有瓊樓玉宇在其中隱約閃現。沿着公路的南邊,可以看見無數的土堆子,有的延長好幾裏,有的是一個大墩子旁邊連上幾個小墩子。這種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額濟納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於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幾乎隨處都是。這就是漢唐時代的邊城和烽燧的遺址,有名的漢唐西部長城,就在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時候,曾在酒泉一座破敗的墩子上了望。已經傍晚了。太陽在西邊的地平線上還有簸箕那麼大。血紅帶黃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圍的雲彩都映成了橙黃色。一個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遙遠的天際看着看着,就隨人冥想[注②]中去了。儼然如在漢唐當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許是人家,也許是戍邊將士的營房,房頂上正炊煙裊裊。放在外邊的馬羣和羊羣先後回來了。雞鳴犬吠以及小兒喧笑的聲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樓柱完好,雉堞無恙;幾個烽哨正在上面聚精會神的望着西邊和北邊,希望有平安消息到來。一天一天的過去,一年一年的過去。這些人從少年轉到中年,老年,也許就死在那裏,埋在附近。但是他們從來不頹喪,也從來不墮入幻想。只憑着他們的結實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敵人和自然作生存的鬥爭。敵人和自然敗了,他們勝了,他們的西陲也固若金湯了。兩千年,一千年的歷史,像電光石火般一轉眼過去了。這些人依然長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棄了,荒廢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廢墩上面。西邊的太陽還有一半在地平線上。但是這些廢毀的烽燧城堡,照舊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黃色的光輝;西北風呼呼的怒吼,而它們依然靜默無言,屹立不動。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想到這裏,我禁不住流下淚了。

注:①酒泉:與玉門、陽光、敦煌相鄰,均在甘肅省的河西走廊一帶。②冥想:深沉的思考。

(1)第[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墮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麼?請用一兩句話概括作者“冥想”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2]段文末說,“想到這裏,我禁不住流下淚了。”是什麼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觸而流下了眼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寫作這篇文章運用到了象徵手法,作者是怎樣運用象徵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看到酒泉這地方“隨處都是”漢唐時期的烽燧、廢城等遺址時,有人突發奇想,覺得這都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尤其是在今天西部大開發的古絲綢路上。於是就在這裏建起了酒泉漢唐歷史文化遺址景區。

現在,請你依據《塞外懷古》一文中相關的材料,爲新建景區寫一份“景區簡介”,以供景區對外宣傳和遊客參觀用。200-300字。

提示:可以適當融合、補入文章以外的和你想象的相關內容。

12. 《濟南的冬天》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略

二、自主探究 略

三。 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5.(1) 參考:秀氣。 (2)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  其他略

四、拓展延伸  略

五、達標檢測

1.①老舍  舒慶春  舍予  ②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佇  藻  澄  敞

3.①晴朗無雲,陽光刺眼;②空幽神奇,透明無色

4.擬人  擬人、比喻

5.考查的是古詩詞的遷移與運用能力。平時學習古詩詞時可以有意的將它們進行歸類。寫雨的詩句如:小樓一夜聽春雨  巴山夜雨漲秋池  夜闌臥聽風吹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

6.第(1)題:戍邊將士在邊關的生活;戍邊的情景;他們與敵人和大自然作鬥爭的精神。其實答案就在文中,只要加以分類概括即可。  第(2)題:是戍邊將士在保衛邊疆中同敵人和自然作生存鬥爭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引起作者深深的感觸而流下了眼淚。此題揭示的其實就是文章的中心,精髓。設身處地、身臨其境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慮纔能有所收穫。  第(3)題:作者用西北的土墩子抗擊風沙、屹立不動的特徵來象徵守邊軍士具有的堅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獻身精神。(大意)象徵手法常常是用一種事物來象徵某類人或某種精神。  (4)此題意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想象力。答題時應注意如下幾點:①方位介紹;②景物介紹;③原文中未提及的外在相關內容的補入。對原文材料的再造運用是否充分、恰當給分,但不依順序。

《濟南的冬天》導學設計 篇六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二、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三、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佈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寒冷的北風,紛飛的大雪。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更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可有沒有一個地方的冬天如春天般溫暖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出濟南的冬天。

濟南地處北國,它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同學習著名作家老舍的文章,看他是怎樣描述濟南的冬天的。出示課題

二、整體感悟

1、 檢查預習

A、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瞭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爲了理解爲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文中的情爲什麼那麼濃。)

B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

鑲 xiāng     響晴 xiǎng    安適 shì    水墨mò畫

貯蓄xù      澄清chéng     水藻 zǎo   藍汪汪wāng

溫晴        空靈           秀氣        綠萍

2、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並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a.濟南冬天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b.課文着重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讀後請全體學生也配樂試讀全文,讀完給幾分鐘時間思考。

解決問題a:濟南冬天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個體回答,3--5名學生回答,如果抓不住要點,教師要及時靈活引導學生髮現濟南冬天與其他地方冬天的不同,通 過對比,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得出了濟南冬天最顯著的特點是:溫晴。

師: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明確:“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

師:這個特點,作者是通過什麼描寫手法展現的?

學生集體討論回答,得出結論:景物描寫

解決問題b :課文着重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山、水。

師: 老舍描繪了好幾副山景圖,同學們能否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陽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的遠山

師:作者寫水,重點寫了水的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清澈、透明——用水藻之綠襯托

三、研讀賞析

師:請同學們齊聲誦讀“薄雪覆蓋下的山”一段,然後談一談:你認爲作者在描寫景物時運用了哪些恰當的方法?找出例句,說說有什麼好處?

明確: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如:

a、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

(把握要點:比喻手法:生動形象,恰到好處——形似)

b、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把握要點:擬人手法:把事物人格化,使景物富有個性化,生動貼切——神似)

師:仿照示例,請同學們找出其餘幾幅圖景中寫得好的句子,說說它的妙處何在?

回答時感情朗誦你喜歡的語句。學生自由探究後回答,參考如下: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e.“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讚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解決問題組當中的c問題:讀了文章,體會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問題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明確: 蘊含的情感——喜愛、讚美。

四、總結歸納

同學們都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瞭解,體會到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爲什麼如此優美呢?正因爲作者抓住了景物主要特徵,運用生動形象的寫作手法和準確生動的語言進行了突出描述,從而表達了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所以,整篇文章讀來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充滿畫意,飽含真情,使人回味無窮。今後的學習和寫作中,我們要注意努力做好這些方面,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

五、強化鞏固

請同學們做一個練習——口頭小作文:抓住秋天氣候的主要特點,描繪你所觀察到的景物,並表達你對秋天景物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

(要求簡練明確,語言準確,生動形象,)

六、課外練習作業 

1、默詞

2、課後觀察周圍的景物,寫2--3則觀察日記或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景物描寫的作文。

板書設計 :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特點:溫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的遠山

水清澈、透明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七

本週,我校開展了語文教研活動。我對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美文。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以得到審美的陶冶。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讀美文,賞美文。

所謂“讀美文”,就是以讀貫穿教學的始終。如,讀課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對濟南的深情;讀濟南的三大特點,讓學生從中真正感受到作者發出內心的:“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樣的感嘆,同時學習老舍對“故鄉”的這種深情,並學會用這種深情去閱讀這篇文章;讀優美的語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所謂“賞美文”,就是對文中的優美語言進行賞析。作爲“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其語言的精煉、純淨是值得學生去探究的。同時,作爲七年級的學生,應該逐漸學習對語言的賞析。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預設了多個句子,是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細細品味這些優美的句子。如擬人句:“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的品析;比喻句“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的品析;重點字詞的品析——“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

但是,在整個教學中還是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首先是對文本的研讀不夠到位。在對陽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蓋下的山進行教學的時候,我覺得對幾個句子的賞析還是不到位的,如對“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句話的賞析。其實,老舍給讀者鋪設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可是,我卻只是分析了“睡着”“喚醒”的擬人手法,而忽視了“閉上眼睛”這種優美意境的感受。

其次是在這種美的學習中缺乏了美的享受。其一體現在板書上。我覺得板書的字太多了,白色的粉筆字使美文黯然失色。其二體現在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教學上。在這塊知識點上,我特地注意了其中的色彩運用。白色、青色、銀色、藍色、彩色、粉色……給人的視覺感受已經很美了。遠望這座薄雪覆蓋下的的山:看山上,它是白的,“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看山尖,它是銀的,“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看山坡,它是彩色的,“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是它的色;看山腰,它是粉色的,“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微微泛紅:讓讀者以美的視覺享受。可是,在教學中,我只注重了這些色彩的詞語,卻忽視了與整個文章的結合,不僅是文章的美失色,更讓語言失去了魅力。這一失誤,我覺得使得這堂課失去了美的陶冶

第三,是自身引導語的問題。在一年的教學中,我的引導語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一些小問題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缺陷。比如對薄雪覆蓋下的山解讀之後,我進行了一個小練筆。我說:“假如給你一座山,你會怎麼寫。”這樣的引導語,我自己在課後也覺得很難想象。換個語言,也許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假如讓你寫你心中的山,你會如何去描繪呢?”所以,在引導語方面,我還需要不斷改進。另外,“兒”化音的朗讀做的不夠到位。自己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可是,學生在這方面沒有感受到。

以上是我在這次教學後的反思。我以爲,語文教學是不斷髮展的,更需要我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語文素養。

《濟南的冬天》導學設計 篇八

《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執教者:宋海平   執教時間:2004.9.28    執教班級:博才七年級(4)班

教學目標 :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

(請學生各抒己見)

山東“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簡介作者、作品

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三。整體感知

1、朗讀

(1)、自讀(任選一段,爲下面朗讀打基礎)。

(2)、範讀(朗讀較好的同學一人一段)。

要求:結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聲音響亮。

2、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  ? )(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讀”與“思考分析”這兩個環節結合在一起,旨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朗讀中,督促學生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也使課文的朗讀不顯得呆板單調。)

四。品味賞析

1、小組交流:美讀自己喜歡的語句,並與合作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語句,說說喜歡的理由。

2、班級交流: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教師隨時整合學生的看法,擇取精彩語句與學生共同探討。探討中把寫作方法滲透進去。(例如:仔細觀察、運用修辭、抓住特徵、情景交融等。)

五。互動質疑

在學生尋疑的基礎上,可任選一種或幾種形式加以質疑:

A、我們有分歧(組內意見不一致)

B、請幫幫我們(組內不能解決的,需要別人幫忙)

C、考考大家吧(認爲很有價值的,雖已解決,但想聽聽別組的意見)

六。體驗反思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爲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七、拓展延伸(機動)

交流片段作文《校園的秋天》。

八。佈置作業

1、借鑑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閱讀朱自清的《冬天》,比較兩文的異同。

《濟南的冬天》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進一步瞭解寫景抒情散文的 寫作特點。

2. 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讀-思-議-練相結合的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通過賞析語句,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賞析寫景抒情的散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現在已是濃濃的深秋,“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不會)

著名的現代作家老舍在他的《濟南的秋》中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濟南究竟有怎樣的魅力,贏得了上帝兩個季節的恩賜?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濟南的冬天去看看。在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此行的目標。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進一步瞭解寫景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薰陶。

三、整體感知

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同時,思考:

1、文中哪些詞語可以用來說明濟南冬天的特點?

2、文章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的這個特點?

四、賞析詞句

大家剛纔讀了濟南的冬天,它美不美?(美)你想把你發現的美分享給大家嗎?(想)那好,老師把課堂交給大家,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繪聲繪色地向大家展示你最喜歡的詞、句、段,用你的美讀感染大家。(學生們在小組討論和課堂展示中,通過對詞、句、段的賞析,把握濟南冬天山、城、水的特點,並體會作者蘊含在文章的情感。)

1、比比看,誰更好:

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2、雪後的小山

(1)、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雪後小山的特點?

(2)、文中按照什麼順序來寫雪後小山的美景的?

3、賞析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山暖山妙,水清水藍,如詩如畫,怎不令人嚮往。《濟南的冬天》一文發表後,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往濟南去看濟南的冬天。回來後,大家紛紛相告,自己上當受騙,濟南的冬天沒有老舍筆下的那麼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作者覺得濟南的冬天就是那麼與衆不同呢?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據嗎?(運用對比和排比的修辭,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五、小結

學習了《濟南的冬天》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找賞析方向)

1、文章應該抓住特點去寫。“溫晴”

2、文章要生動起來,可以多用修辭。“比喻”、“擬人”

3、文章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一篇文章做到這幾點,它就不僅僅擁有了生動而美麗的外表,也擁有了感人至深的靈魂。

六、拓展

濟南的冬天無疑是美的,我們現在是沒有機會去看了。但是,看看我們身邊,你是否發現我們的美也無處不在呢?家鄉的冬,美嗎?家鄉的秋,美嗎?家鄉的雨,美嗎?既然發現了這麼多的美,何不動手把它記下來。(指導學生運用小結中的要點,嘗試寫幾句話,讓他們學會通過優美的詞句去表現景物的特點。)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 舍

山:暖 妙

溫晴 城:如畫 寶地

水:清 藍

《濟南的冬天》導學設計 篇十

1.文學常識填空。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人。我國現代著名的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等。

2.選出加粗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1)日光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 ]

a.聲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強 d.宏大明亮

(2)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 ]

a.透明清亮 b.不可捉摸

c.十分靈巧 d.空曠靈巧

3.“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

(1)作者觀察的角度是

[ ]

a.仰視

b.俯瞰

c.平視

(2)這一句交代的內容是

[ ]

a.地理位置

b.地理環境

c.小山的特點

(3)這一句寫出了

[ ]

a.山的美

b.濟南的美

c.濟南冬天溫暖的原因

能力提高

1.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美景。

b.文中描繪瞭如下幾幅圖畫:陽光下濟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讚美之情。

d.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三組對比,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

2.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新來的王老師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進入會場就看到許多面彩旗和一片歡樂的歌聲。

c.紅楊中學的全體團員沒有不參加綠化校園活動的。

d.我們班同學將來都希望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

3.觀察下圖,請用簡潔的語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啓示。

(提示:只要扣住隨着人口不斷增加,自然資源逐漸減少二者之間的關係回答,語言簡潔明瞭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月光曲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_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裏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住了,屋子裏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裏,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裏點着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過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你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纔彈的那首曲子來。(甲)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了,她激動地說:“彈的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你愛聽嗎?我再給你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裏的一切好像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________。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藉着月光,按起琴鍵來。(乙)

皮鞋匠靜靜地聽着。他好像面對着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________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涌過來……(丙)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着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丁)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纔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a.幽靜 清幽 波濤洶涌 微波粼粼

b.清幽 幽靜 波光粼粼 波濤洶涌

c.幽靜 清靜 波光粼粼 波濤洶涌

d.幽靜 清幽 微波粼粼 波濤洶涌

2.下面一句話是從文中提出的,根據文意,它應當在文中的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

[ ]

a.(甲) b.(乙)

c.(丙) d.(丁)

3.這篇文章所寫事情發生的時間是________,地點是________的小路上、茅屋裏、客店裏,主要人物是________。

4.皮鞋匠兄妹從貝多芬彈奏的第二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麼?(答題不超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貝多芬爲什麼彈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飛奔回客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

[ ]

a.介紹貝多芬《月光曲》的創作經過

b.表現貝多芬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

c.反映貝多芬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和關心

d.說明貝多芬的樂曲受到普遍喜愛

參考答案

(一)知識掌握

1.老舍,舒慶春,舍予,北京人,作家(文學家),《四世同堂》,《駱駝祥子》,《龍鬚溝》,《茶館》

2.(1)c(2)b

3.(1)b(2)b(3)c

(二)能力提高

1.d

2.c

3略

(三)延伸拓展

1.d

2.d

3.有一年秋天的夜晚;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貝多芬。

4.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景色。

5.他要儘快把自己爲盲姑娘即興彈出的曲子記錄下來。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