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一

我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無論是在引入課題,還是在鞏固練習中,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此外,還安排了讓學生交流在實際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數這一環節,師生共識、共享、共進,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樣,把生活和知識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白知識來自於生活。這種做法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並讓學生懂得了“向生活學習”的理念,爲學生下一步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這堂課還體現了一種新的理念,用教材或依託教材平臺展開、擴充教材的新教材觀。不拘泥於已有教材,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巧改教材,這是一種積極的努力與嘗試。“到黑板寫蒐集到的百分數”這一環節的教學更讓課堂閃耀創新的光輝。黑板上,學生寫滿了百分數。在學生說出所寫的百分數的意義的一剎那,學生的交流已不是將已經獲得的主觀印象投射在所寫的百分數中,從學生的解說中完全折射出了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

本堂課練習題的設計,形式多樣,處處滲透百分數的重要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了學生的喜好。課尾讓學生結合百分數,說說這節課的表現及收穫。這種生活化、趣味化的學習情境,使教學顯得豐富與生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與參與的熱情。並在學生評價後引導、暗示學生“天才不僅來自於1%的靈感,更重要的是來自於99%的汗水。”以一句與百分數有關的名言結課既增加了學生的積累,也給學生樹立了奮鬥、學習的目標。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二

上完《圓的認識》後,有一天看到華應龍老師曾就這節課的處理提出三個問題,對照自己的剛結束的課,覺得自己的課真是缺乏深度。這三個問題是這樣的:

第一,是否只注重組織學生通過摺疊、測量、比對等操作活動來發現圓的特徵,不重視引導學生通過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維活動來概括圓的特徵;

我們班在上《圓的認識》這一課時,學生說起圓來滔滔不絕,可是在這一課的練習中,出現瞭如下問題:畫圓不規範,該標的不標。判斷題出錯多,這顯示了學生對概念還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或者考慮問題還不夠細緻。

究其原因,上課時學生的回答,是自學能力好的同學的展示,不能保證每個同學的獨立思考,無法避免濫竽充數的情況,所以,有些內容還要採用獨立完成的效果會好一些。課堂上必須處理好學生之間的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關係,還要處理學生自己學習中動手與動腦的關係。

第二,是否只注重讓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不重視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用圓規可以畫出圓”;

剛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好笑,覺得沒有必要給學生提出來。可是仔細分析:圓是到定點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圓規一個腳可以看作是定點,兩腳之間可以看作是定長,所以可以畫出圓。學生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纔對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書中的敘述。第三,是否只注重數學史料的文化點綴,不重視數學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仔細挖掘圓的史料,我發現了不少可以利用的地方。在學生對圓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後,可以引用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說過的:在所有的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以此引發學生研究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在探究圓的特徵結束之後,可以呈現墨子的一句話:圓,一中同長。讓學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識解釋這句話的含義。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古代關於圓的史料記載,還可以鞏固對圓的特徵的認識。。引用《周髀算經》中關於圓的記載,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拓展對圓的認識。在學生理解意思以後,進一步引導思考:如正方形的邊長是16釐米,你能從中獲得關於圓的哪些信息?讓學生進一步關注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係,爲後繼學習埋下伏筆。

三個問題對照完畢,真是感覺學海無涯,作舟恨晚,以後上課之前真是要好好思考,重新審視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這樣上完課纔不會覺得後悔。

關於如何上“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一課的一些想法

幾乎在每一個新知識的起始課,學生最先接觸到的必然是數學概念。概念是構成國小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內容,它們是互相聯繫着的,也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上好概念課對國小生的後續學習以及數學素質發展的培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概念課的進行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教學方式:

很多教師在上概念課的時候,首先就要求學生把概念強記下來,然後進行大量的強化練習來鞏固概念。雖然能讓課堂環節進行的快一些,但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極影響,由於學生並沒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義,一旦遇到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感到一片茫然。數學概念教學時必須將概念寓於現實社會背景中,讓學生通過活動親身經歷、體驗數學與現實的聯繫,從中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雖然讓學生親身經歷這種設計所用的時間要多一些,但所謂莫道不砍柴工。用方法組織和建立數學概念,這樣建立起來的概念才具有豐富的內涵,就像有句話說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記住了。

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概念的時候往往習慣於把各個概念分開講述,這樣雖然是課時設置的需要,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掌握的各種數學概念顯得零碎,缺乏一定的體系,這不僅給學生理解和應用概念設置了障礙,同時也給概念的記憶增加了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爲當一個單元的概念比較多時,上好第一課時大感受課尤爲重要,新課進行時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本節課的內容所在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繫。

數學概念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建構與解構的反覆過程。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概念,明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正確表述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是概念教學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而部分教師課堂教學中概念的形成過於倉促,學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師即已迫不及待的進行歸納與總結。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爲,概念的建構需經多次反覆,經歷“建構—解構—重構”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從生活中來——抽象成數學模型——到生活中去”這樣一個過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初步學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體會數學概念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第二次與生活的聯繫是一種自覺與提升。每個環節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換個角度思考,換個角度聽課

——聽課後的的一些思考

這幾天聽了幾天課,感覺自己的角色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來回轉換。雖然在他人的課堂中,上課人不會把我們當學生;但在他人課堂中,我們卻可以站在了學生這一面。在自己的課堂上,儘管我們努力地想做到“因材施教”,由於立場的不同,使得我們離現實中的學生仍然很遠,畢竟主觀上的努力是難以改變客觀上的立場與角色認知的。在他人的課堂中,給了我們走近學生,並站在學生立場上觀察課堂的機會。一旦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觀察課堂,就會給我們兩個非常大的啓示:一是決定課堂進程的,並不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而是學生的學習進程;二是判斷課堂教學成功還是失敗的標準,並不是教師本人能力如何與表現如何,而是教師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與幫助有多大。

在他人的課堂上,如果我們放棄學生立場,就會與上課人結成同盟,將課堂中的優勢歸因於教師個人的能力,將課堂中的劣勢歸因於學生或者外在的環境,從而錯失站在學生立場設計與體驗課堂教學的`機會。當我們在他人的課堂中,能夠站在學生立場上體驗課堂進程並感受到課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課堂時,不但會改變自己的課堂理念,而且會讓自己的課堂教學離學生學習更近,因此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深度。課堂教學的深度,並不在於站在教師立場上如何設計與策劃,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的花枝招展;而是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簡捷而又有力,從而更易於被學生羣體理解與接受。

所以,聽課時換個角度挺好。

教學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後的一些想法

分數、百分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是國小應用題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改進並加強分數應用題教學,使它們能夠恰當地反映實際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目的性和實踐性,真正做到提高教學質量,重要的是認真貫徹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此,我談幾點個人認識和學習體會。

數學應用題中,處於核心地位的是數量關係。確定了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得到解決方法,因此應用題教學應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分析,把握數量之間的等量關係,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解題方法。

由於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跟整數應用題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它們的特殊性,要求學生既瞭解其共性,又能懂得它們的特殊性,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所提高。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既含有整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又具有新的數量關係,這新的數量關係通常分爲三種情況,或者叫做分數的三種基本應用題:(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除法應用題。(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3)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除法應用題。

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需要比較兩個數量的倍數關係,當它們的倍數等於1或大於1的時候,通常稱爲“幾倍”;當它們的倍數小於1的時候,通常稱爲“幾分之幾”。學習了百分數以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就統一爲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了。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除法應用題。這是分數乘法的逆向題,也是學生容易與分數乘法相混淆的問題,新大綱規定在分數四則計算的前面要學習簡易方程,到這裏用列方程解答,可避免乘、除法混淆。

實踐證明: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組合成一個整體進行教學,加強交叉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數量關係,能溝通相關應用題的聯繫,能弄清這類題的來龍去脈,從而加深對分數應用題結構特徵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自學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三

一、課堂關注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對於現在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生活中百分數並不陌生,他們看到百分數,會說出這是百分數,知道生活中經常有%的存在。因此這節課知識生長點是建立在學生完整掌握分數意義、倍比概念以及在生活中對百分數已經有一個模糊不清的感知認識基礎上,通過學生認知衝突使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慾望:什麼是百分數,百分數有什麼好處,百分數的用途等等,這些都將成爲學生的興趣點。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我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編排,不從百分數的產生入手,而是由學生交流信息提出問題入手。而事實證明通過相互的交流,學生提出了很多值得探究的問題,而這些也就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二、課堂關注的是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只有讓學生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學生才能產生學習它的慾望。所以在備課時,我特別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讓學生體驗百分數的價值.讓學生體會百分數與人類社會的緊密聯繫,瞭解百分數的價值,增進對百分數的理解。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無論是在引入課題時,還是在百分數的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此外,本課還安排了課前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數的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讓學生根據三種酒的酒精度提出建議,這也是學生生活中的事。

三、課堂關注的是學生收集信息,應用信息能力的培養。

21世紀的受教育者已不再滿足於是一個只會吸納大量事實信息的人,而應該是一個知道如何在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中進行檢查、評價和應用所用信息的人。如我在引導學生解決什麼是百分數這個問題時,讓學生從自己收集的信息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條,說出具體含義。

四、課堂關注的是學生的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

課堂上學生自我評價不僅表現在雙基掌握上,還注重情感評價。如:舉出了奧運會的例子,讓學生體會到運動員們獲得優秀成績的來之不易,同學們要想成功也要付出努力才行。還巧妙利用含有百分數的激勵性名人名言。我想這些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應該是終身受益的,體現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教學技藝,取得雙贏效果。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協調發展在課堂上一覽無遺。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四

《認識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我設計了一個活動,通過播放紅領巾跳蚤市場的一些圖片讓學生說說什麼商品會最受學生的喜愛?然後出示一份學生的調查情況,讓孩子說說自己從統計中瞭解到哪些信息?考慮到紅領巾跳蚤市場是每個孩子都很期待的活動,而前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購物的學問”中,正好有學生研究了"紅領巾跳蚤市場各年級學生喜愛商品種類的調查"這個問題,並進行了一些數據的統計,而百分數在統計中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所以就設想結合這個契機營造氛圍,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很好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的預設與生成已經成爲數學教學的。熱點問題,兩者的和諧統一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更能減輕教師的不必要的教學負擔。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充分壓縮教師的“教”的時間,而儘可能留足學生學的時間,更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課堂上通過調整例題的呈現順序,產生問題衝突,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積極的思辨,在思辨中不斷生成智慧的火花,自身的思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學生對於如何比較三個人的籃球水平的問題的爭論恰好解決了初步理解百分數這個環節。

百分數的認識是從具體—抽象—具體的一個過程,在這個環節中,主要讓學生抽象出百分數的概念,理解概念,並運用概念深入理解每個百分數得具體含義。百分數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這個知識點,還是放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教學中把它放在試一試以後引導學生理解,比較自然。而對百分數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師先出示一組特殊的百分數,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也可以是整數,百分數可以小於1,等於1或者大於1,在比較全面地認識百分數的情況的基礎上讓後讓學生通過信息發佈會的形式交流百分數,更好的鞏固了百分數的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最後一個環節把統計中的百分數用最簡分數和分母是整百、整千的分數替換,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百分數在統計和比較中的便利。深刻理解了百分數的作用。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五

教學片斷:

師:你們課前蒐集到哪些百分數?在小組內交流交流,說說這些百分數表示的意思,然後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1:(視頻展示臺上投影“異鄉人”商標)我找到的媽媽衣服商標上有“成分:100%棉”。我認爲這個“100%”是說明這件衣服是全棉的,不含滌綸等。

生2:(投影“小柴胡沖劑使用說明書”)這上面有“臨牀驗證表明其對病毒性肝炎的有效率達70%,”這個“70%”是說100個有病毒性肝炎的人喝了這種沖劑,有70個人會產生效果。

生3:(投影“消疲靈”滴眼藥盒)這個藥盒上有“0.012%”,我不知道這個“0.012%”是什麼意思,向同學們請教。

生4:可能是指某種藥的成分佔整個眼藥水的0.012%。

生5:課後請教醫師。

師:好主意!

生6:(出示“半月談”雜誌22期上《9.11後的全球經濟》),這篇文章中說,“墨西哥經濟亮紅燈,今年增長率爲0%,這個“0%”是說今年墨西哥經濟沒有增長。

生7:我們在電腦上裝載一個軟件時,顯示屏上會不斷地顯示一串百分數從0%變化到100%。那些百分數是表示已完成的佔整個任務的百分之幾。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價值的數學”應是能吸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數學、即具有趣味性。新數學教材在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並茂,在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啓發性,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去感受有趣的數學。

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六

《百分數的意義》是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體會百分數、分數、比的聯繫與區別。

藉助例題的學習,我先出示了三名運動員的投籃情況的統計表,統計表中呈現的是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和投中次數,然後請學生思考:如果你是教練,怎樣判斷哪名運動員的投籃成績好些?學生們經過思考馬上想出了辦法,交流時即刻有學生說出應該通過比較每人投中次數佔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來比較。此時,我立即追問學生爲什麼,學生們聯繫以前學習的知識說出了理由:因爲每一名運動員投籃次數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數來判斷成績的好壞。應該說這一部分的導入是相當順利的。

課前我還佈置學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數,所以課上讓學生進行了交流。有些學生找到了衣服商標上的百分數,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我請學生們同桌之間先互相說說收集到的這些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然後再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應該說課堂上的學習氛圍較好,學生們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上完本課後覺得不足之處是對於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僅僅藉助練習十九的第三題是不夠的,很多學生還是不理解兩者的區別。我想在第二課時中要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