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精品多篇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精品多篇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篇一

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一、知識結構

二、教學目標       1、解釋種羣、種羣基因庫、基因頻率等概念。       2、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羣基因頻率的變化。       3、說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4、舉例說明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和生物進化理論在發展的觀念。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重點]       ⑴種羣、物種、基因頻率、隔離等概念。⑵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解決方法]⑴通過具體的實例和計算來理解相關的概念。⑵通過探究活動的教學理解綜合因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2、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難點]⑴基因頻率的概念。⑵自然選擇對種羣基因頻率的影響。⑶隔離在物種形成的作用。[解決方法]⑴通過練習計算基因頻率掌握此概念。⑵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16—117的資料,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探究方案。⑶以樺尺蠖爲例講隔離的作用。四、課時安排4課時。五、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法、講解法。六、教學具準備圖片。七、學生活動1、學生討論發表看法,閱讀教材,計算等。2、學生思考、回答相關問題。八、教學程序(一)明確目標(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第1課時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觀點,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該學說的基本觀點,分析下面的情境:“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爲aa)昆蟲的羣體中偶然出現一隻綠色翅(基因型爲aa)的變異個體,且綠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那麼,昆蟲的翅色將怎樣變化?”結合學生的討論,提出質疑:該綠色個體能很好生活下來,它體內的a     基因怎樣才能傳遞給子代呢?如果aa與其他個體交配生殖,後代還會是綠色的嗎?討論發現,出現有利變異個體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羣體中,通過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續,另外有利變異個體的後代不一定能真實遺傳。因此,研究生物的進化,僅僅研究個體的表現型是否與環境相適應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羣體的基因組成的變化,這個羣體就是種羣。怎樣的一羣生物個體可以稱爲種羣呢?一個生物“種”或“物種”與種羣有何區別呢?人們爲什麼要提出“種羣”這個概念呢?歸納出:自然界的物種實際上是以一個個種羣存在的,種羣是物種繁衍、進化的基本單位。它爲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和物種的變化帶來了方便。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進化必須研究種羣的基因組成和變化。如何分析種羣的基因組成和變化呢?由此人們提出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什麼是基因庫?基因頻率的含義是什麼?請學生計算下面假設的種羣的一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某昆蟲種羣中,綠色翅的基因爲a,褐色翅的基因爲a,調查發現,aa、aa、aa的個體分別佔20、60、20,那麼a和a的基因頻率各是多少?計算得知,該種羣基因a的頻率爲50%,基因a的頻率爲50%,如果讓該種羣隨機交配,依據孟德爾遺傳定律,子一代、子二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又會怎樣呢?從後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計算結果中,發現了什麼現象?如果種羣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世代穩定不變,生物將無法進化,顯然與事實不符。自然界種羣的基因頻率能世代不變嗎?爲什麼?顯然,同時滿足以上5個條件是不可能的,即使前4個條件可以滿足,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總會發生的。爲什麼?以上5種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根本原因?(三)總結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種羣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及相關計算。(四)作業佈置教材p118練習一1、2。(五)板書設計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一、種羣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一)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1、種羣2、基因庫                                                                    第2課時從上節大家已經知道,自然界種羣的基因頻率變化是必然的。能說明原因嗎?       變異對生物進化會產生何種影響?       首先請同學們回憶變異的類型。       所有的變異都能導致基因頻率的變化嗎?爲什麼?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不斷質疑、啓發、引導。       在三種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可以統稱爲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對於種羣遺傳組成的改變一樣嗎?爲什麼?       在自然情況下,突變的頻率很低,且多數有害,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嗎?       自然界生物進化是有方向的,生物具有普遍的適應現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的變異有方向嗎?它們會使生物產生適應性嗎?       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什麼因素決定的呢?請探究下面問題。       如何解釋樺尺蠖種羣中s基因的頻率越來越低的現象?       大家提出的解釋或假設合理嗎?下面我們可以創設一個情境,探究假設的合理性。明確探究任務,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討論、計算,將結果填寫在表格中。分析計算結果,給你什麼啓示?環境對樺尺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在自然選擇作用中,直接受選擇的基因型還是表現型?(三)總結突變和重組爲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自然選擇可以使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四)作業佈置教材p118練習一3、二。(五)板書設計(二)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三)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第3課時導入: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雖然基因頻率發生了很大變化,那麼這一地區的兩種顏色的樺尺蠖是同一物種還是兩個物種呢?我們怎樣判斷兩個種羣是否屬於一個物種呢?一、物種的概念以生活在一個草原上的全部驢、馬爲例,設問:1、驢種羣個體間、馬種羣個體間能相互交配且產生可育後代嗎?2、馬和驢能相互交配嗎?3、騾子可育嗎?4、什麼是物種?5、爲什麼馬和驢不屬於同一物種?學生閱讀教材p119相關內容回答之。教師: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雖然基因頻率發生很大的定向變化,但並沒有形成新物種。只要物種的種羣之間和種羣內部個體之間,沒有阻止基因交流,遺傳組成的差異就不會拉大,新物種就難以形成。什麼因素可以阻止種羣間基因交流呢?隔離常見的類型有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上的障礙而分成不同的種羣,使得種羣間不能發生基因交流的現象,叫做地理隔離。例如,東北虎和華南虎分別生活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這兩個地區之間的遼闊地帶就起到了地理隔離的作用。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多媒體顯示教材p119兩幅假想情境圖。提問:1、在一個山谷中,有一個鼠種羣在“快樂”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間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後代。這說明了什麼?2、當這羣鼠被大河分開後它們是一個種羣還是兩個種羣?3、幾千年後河流乾涸了,兩個鼠種羣又會合在一起,它們之間還能自由交配嗎?4、是什麼原因造成它們分化的?教師總結歸納。課件顯示加拉帕戈斯羣島的地雀。提問:教材p120[資料分析]中的4個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三、種羣與物種的區別與聯繫   種羣 物種 概念 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能夠在自然狀況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羣生物 範圍 較小範圍內的同種生物的個體 分佈在不同區域內的同種生物的許多種羣組成 判斷標準 種羣必須具備“三同”;即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物種 主要是形態特徵和能否自由交配併產生可育後代 聯繫 一個物種可以包括許多種羣,同一個物種的多個種羣之間存在着地理隔離,長期發展下去可成爲不同亞種,進而可能形成多個新種。 (三)總結物種的概念,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的概念及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四)作業佈置教材p121練習,p122技能訓練(五)板書設計二、隔離與物種的形成一、物種的概念1、物種的概念

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三、種羣與物種的區別與聯繫   種羣 物種 概念 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能夠在自然狀況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羣生物 範圍 較小範圍內的同種生物的個體 分佈在不同區域內的同種生物的許多種羣組成 判斷標準 種羣必須具備“三同”;即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物種 主要是形態特徵和能否自由交配併產生可育後代 聯繫 一個物種可以包括許多種羣,同一個物種的多個種羣之間存在着地理隔離,長期發展下去可成爲不同亞種,進而可能形成多個新種。 第4課時導言: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生物大約有200萬種,這些生物是怎樣來的?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共同進化學生閱讀教材p123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當中,怎樣的個體纔會生存下來?爲什麼?2、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對被捕食者有害無益呢?爲什麼?3、結合教材p123圖7—9說說兩種生物是如何進化的?教師總結歸納。不僅不同種生物之間在進化上密切相關,生物的進化與無機環境的變化也是相互影響的。例如,地球上原始大氣中是沒有氧氣的,因此,最早出現的生物都是厭氧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現,使得原始大氣中有了氧氣,這就爲好氧生物創造了前提條件。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通過漫長的共同進化過程,地球上不僅出現了千姿百態的物種,且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呢?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課件顯示教材p124生物進化的歷程示意圖。設置相關問題:見教材p124[思考與討論]中的5個問題。教師歸納總結

代 紀 世 百萬年前 植物 動物 古生代 二疊紀   286~245 大絕滅 松柏類出現 爬行類多樣化,兩棲類衰退 石炭紀   360~286 成煤森林時代:石松、問荊和蕨類繁盛 兩棲類多樣化,爬行類首次出現,昆蟲類經歷第一次大的適應輻射 泥盆紀   408~360 大絕滅     種子蕨類首次出現 有頜魚類多樣化並統治海洋,昆蟲、兩棲類首次出現 志留紀   438~408 低矮的維管束植物在陸地出現 有頜類魚類首次出現 奧陶紀   505~438 大絕滅 海洋藻類繁盛 無脊椎動物廣泛分佈並多樣化,無頜魚類及脊椎動物首次出現 寒武紀   570~505 海洋藻類繁盛 具外骨骼的無脊椎動物佔統治地位 前寒武紀(4600百萬年~570百萬年以前) 700 多細胞生物出現 2100 真核細胞首次出現 3500~3100 原核細胞在疊層岩中首次出現 4600 地球形成時期 中生代 白堊紀   144~66 顯花植物廣泛分佈,松柏類衰退 恐龍和大多數爬行類絕滅,胎盤哺乳類和現代昆蟲羣出現 侏羅紀   208~144 蘇鐵類和其他裸子植物繁盛 恐龍繁盛,鳥類出現 大疊紀   245~208 大絕滅 蘇鐵、銀杏出現,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統治地球 哺乳類、恐龍類首次出現,珊瑚和軟體動物統治海洋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 0.01 人類破壞,熱帶雨林加速絕滅 人類文明時代 更新世 2~0.01 草本植物廣泛分佈並多樣化 許多哺乳類絕滅,現代人類出現 第三紀 上新世 6~2 草本植物繁盛 人類靈長目首次出現 中新世 24~6 隨着森林減少,草原廣泛分佈 類猿哺乳類、草食哺乳類及昆蟲繁盛 漸新世 37~24 許多現代顯花植物的科演化 葉食哺乳類及類猴靈長類出現 始新世 58~37 雨量充沛的亞熱帶森林繁盛 所有現代哺乳綱的目出現 古新世 66~58 被子植物多樣化 原始靈長類、草食類、肉食類、蟲食類、哺乳類動物出現

學生閱讀教材p125內容,設置下列問題?1、什麼是兩極生態系統?2、有性生殖爲什麼能加快生物進化的速度?3、什麼是三極生態系統?4、最早登陸的生物是什麼?5、什麼是生物的多樣性?6、生物進化的歷程可概括爲什麼?教師總結歸納。三、生物進化理論在發展學生閱讀教材p126內容。設問:1、什麼是中性突變?2、你認爲中性突變(學說)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對立矛盾嗎?爲什麼?3、物種的形成都是漸變式嗎?4、以自然選擇學說爲核心的理論的地位如何?還需要發展嗎?教師總結:生物的進化是複雜的,還有許多問題不能用今天的進化理論所解釋,還有待研究。在當今所有的理論中,以自然選擇學說爲核心的進化理論比其他學說的影響要廣泛和深遠,它仍然是以後各個方面研究的基礎,它還在不斷向前發展。(三)總結共同進化的概念、意義,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及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四)作業佈置教材p126練習,p129自我檢測(五)板書設計三、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篇二

一、選擇題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與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不同的是( )。

a.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c.種羣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實質

d.自然選擇是環境對生物的選擇

2.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符合達爾文學說基本觀點的是( )。

a.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產生作用的基礎

b.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c.變異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積累,就可能產生出生物的新類型

d.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定向變異,以適應變化的環境

3.下列關於種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羣

b.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是一個種羣

c.一個種羣的全部基因叫做種羣的基因庫

d.種羣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4.下列有關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類型出現順序的敘述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養、厭氧異養、需氧異養          b.需氧自養、厭氧自養、自養

c.厭氧自養、需氧異養、光能合成自養  d.厭氧異養、光能合成自養、需氧異養

5.目前對於自然選擇等問題的研究,已經從( )。

a.個體發展到羣體   b.微觀發展到宏觀

c.低等發展到高等   d.以個體爲單位發展到以種羣爲基本單位

6.生殖隔離的形成包括( )。

① 動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 植物因開花季節、花的形態不同而不能傳粉受精

③ 動物胚胎髮育早期死亡

④ 產生的雜種後代沒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已知人眼的褐色(a)對藍色(a)是顯性。在一個有30 000人的人羣中,藍眼人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純合體有12 000人。那麼,在這個人羣中a和a的基因頻率分別爲( )。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8.下列各項中,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

① 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② 種羣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③ 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羣基因頻率的改變

④ 自然選擇決定着生物進化方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9.雄鹿往往用鹿角作爲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現在雄鹿鹿角發達的原因是( )。

a.代代經常使用的結果     ;            b.繁殖後代的需要

c.變異朝着有利生殖的方向發展的結果  d.自然選擇的結果

10.下列關於基因頻率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基因頻率是指基因在某個種羣中出現的比例

b.基因頻率越大,突變率越高

c.突變會造成基因頻率的改變

d.自然選擇會使原來同一種羣的基因頻率向着一定方向改變

11.1937年,有人把原產丹麥和德國的三葉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這裏氣候比較寒冷。最九年級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但經若干年後,產量顯著提高。人們對這一事實做出的以下幾點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

a.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

c.這是自然選擇過程        d.這是定向變異的結果

1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對達爾文學說進行了修改,下列哪項不是修改內容?( )。

a.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羣,而不是生物個體

b.自然選擇是因爲生物存在過度繁殖而導致生存鬥爭來實現的

c.只要影響生物基因頻率發生改變,生物就在進化

d.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將自然選擇學說與遺傳變異的有關理論聯繫結合起來

13.炭疽桿菌生命力之頑強,堪稱細菌之最。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炭疽桿菌的頑強生命力的形成,是由於( )。

a.進化過程中環境對炭疽桿菌的定向選擇

b.不良環境引起炭疽桿菌發生的不定向變異

c.進化過程中炭疽桿菌產生的定向變異

d.進化過程中炭疽桿菌通過dna複製,逐代積累

14.在一個基因庫中,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比例相等。如果每代隱性純合子都不能產生後代,則( )。

a.對基因型頻率影響很小  b.會降低隱性基因型頻率

c.會使隱性基因滅絕      d.會提高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

15.下列各項中,分屬不同物種的是( )。

a.馬和驢       b.東北虎和華南虎

c.黑人和白人   d.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

16.新物種形成的標誌是( )。

a.出現地理隔離        b.出現生殖隔離

c.出現可遺傳的變異    c.發生突變

17.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 )。

a.古細菌  b.古藍藻   c.古無脊椎動物   d.恐龍

18.寒武紀大爆發的主要標誌是( )。

a.海洋中植物的大量出現  b.海洋中無脊椎動物物種爆發式地迅速形成

c.大量生物登陸          d.恐龍大量出現

19.最早出現在陸地上的生物主要是( )。

a.蕨類植物  b.種子植物  c.兩棲動物  d.哺乳動物

20.有性生殖的出現使生物進化的速度明顯加快,這是由於( )。

a.實現了生殖細胞的融合   b.後代數量大增

c.後代的成活率提高       d.實現了基因重組

二、非選擇題

21.家養寵物多是其野生祖先經過長期的人工培育形成的新品種,它們的遺傳特性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請結合達爾文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說明人工培育生物新品種要獲得成功的三個因素。

(1)                                               。

(2)                                               。

(3)                                               。

22.1977年,科學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周圍發現熱泉。熱泉噴出的海水溫度超過300 ℃,並且富含硫化氫和硫酸鹽。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的海水中,竟發現大量的硫細菌。這些細菌通過氧化硫化物和還原二氧化碳來製造有機物。在熱泉口周圍還發現多種無脊椎動物,如大海哈、蟹、管水母、沒有口也沒有消化道的管居環節動物等。近20年來,人們不斷在深海發現這樣的熱泉生態系統。有些科學家認爲熱泉口的環境與地球上早期生命所處的環境類似。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上述硫細菌的同化作用類型是                                    。

(2)與一般生態系統相比,深海熱泉生態系統有哪些特殊之處?

(3)研究深海熱泉生態系統有什麼意義?

23.19世紀後期,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煤煙型”(黑身)樺尺蠖種類的90%分佈在污染工業區內,而西部鄉村裏卻很少。科學家杜威爾在1956年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把野生型和煤煙型樺尺蠖分別在不同地區放出,幾天後重新捕獲,得到下表的結果。

(1)試簡要分析兩地區“煤煙型”和野生型樺尺蠖的重新捕獲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

(2)“工業黑化”是環境對樺尺蠖 的結果。本質是 定向改變。

24.有人將大、小兩種草履蟲放在一起培養,兩種羣的數量變化如右圖。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兩種草履蟲生活在一起,因爭奪 而產生鬥爭。

(2)從選擇的角度上講,大草履蟲的數量明顯減少的原因是:

(3)如果長期處於此環境中生活,草履蟲體積的進化方向將是 ,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d 3.b 4.d 5.d 6.d 7.a 8.a 9.d 10.b 11.d 12.b 13.a 14.b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非選擇題

21.生物必須有產生變異的能力 需要經過多代人工選擇 被選擇的變異性狀必須是可遺傳的

22.(1)化能自養型(2)能源是化學能,不是太陽能;生產者是化能自養細菌,不是綠色植物;無機環境是高溫、高壓、無光環境,不是常溫、常壓、有光環境。

(3)①豐富人們對生物適應性或多樣性的認識;②對研究生物抗高溫、抗高壓的機理有重要價值;③對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有一定意義。

23.(1)“煤煙型”樺尺蠖在已污染地區體色與環境接近,野生型樺尺蠖在未污染地區體色與環境接近,不易被天敵發現,生存的機會較大。

(2)定向選擇 基因頻率

24.(1)食物和生存空間(2)大草履蟲對培養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

(3)小型化 定向的自然選擇使草履蟲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篇三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描述出什麼是種羣,判斷一個生物羣體是否屬於一個種羣。

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羣,例如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2)說出種羣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簡單的基因頻率計算。

一個種羣中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羣的基因庫。

在一個種羣中,某個基因佔全部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

(3)闡明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爲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爲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4)說明生物進化的方向是如何決定的。

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羣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斷進化。

(5)說出什麼是物種。

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羣生物稱爲一個物種,簡稱種。

(6)說出隔離的概念、種類。能舉例說明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叫做隔離,常見的類型是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7)舉例說明什麼是共同進化。

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例如獵豹和斑馬。

(8)概述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

2.學習建議

(1)要重視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節講到了多個基本概念,例如種羣、基因庫、基因頻率、隔離、共同進化等。準確地理解這些概念是學好本節知識的關鍵,例如種羣這個概念,在掌握時就應特別強調“同種”二字,如果一個生物羣體由不止一種生物組成,就不能稱其爲一個種羣。

(2)要理論聯繫實際。如人工培育出的一些花卉、寵物等,是人工選擇的條件下形成的品種,可設想,這些物種在自然條件下,進化方向是否會發生變化。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種羣是指一個生態系統中( )。

a.同種生物所有成熟個體的總和 b.所有生物成熟個體的總和

c.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 d.所有生物個體的總和

2.下列各項中,對生物進化的方向起決定作用的是( )。

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變異 d.自然選擇

3.在一個種羣中,某種可遺傳的變異性狀出現的頻率增加,這很可能是( )。

a.那個性狀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

b.該種羣的全體成員都是那個性狀的純合體

c.那個變異性狀是由環境條件引起的

d.控制那個性狀的基因是隱性的

4.在一個種羣中隨機抽出一定數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爲bb的個體佔18%,基因型爲bb的個體佔70%,bb的個體佔12%,那麼基因b和b的頻率分別是( )。

a.18%和82% b.36%和64% c.53%和47% d.76%和24%

5.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爲: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羣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其中,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 )。

a.基因突變b.選擇c.生殖隔離d.物種分化

6.東北虎和華南虎這兩個虎亞種的形成是因爲( )。

a.地理隔離的結果 b.生殖隔離的結果

c.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結果 d.基因突變的結果

7.下列哪項不是生物同步進化的事例?( )

a.某種蘭花有專門爲它傳粉的蛾

b.獵豹捕食斑馬

c.光合生物出現後,爲好氧型生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d.草原上狼的滅絕造成鹿的數量激增

8.下列各項中,不屬於生物多樣性包括的內容的是( )。

a.物種的多樣性 b.基因的多樣性

c.生存環境的多樣性 d.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9.最原始的生態系統具有的成分是( )。

a.生產者和消費者 b.生產者和分解者

c.消費者和分解者 d.只有生產者

10.恐龍的滅絕對生物進化進程的主要影響是( )。

a.導致哺乳動物的起源 b.爲哺乳動物的興盛騰出了空間

c.爲人類起源創造了條件 d.使生物進化向小型化發展

二、非選擇題

11.果蠅的自然羣體中,第ⅱ號染色體的變異很多。下表表示爲果蠅的三種第ⅱ號染色體突變類型(a、b、c),在不同溫度下的存活能力與標準型果蠅的比較(以標準型爲100)。請分析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染色體變異與 統稱爲突變,分析表中數據,可看出生物突變的特點是 。

(2)如果果蠅生存環境的溫度明顯下降,經過較長時間後,形成了一個新品種,將類似於 。如果這一新品種與原類型形成 ,就是一個新物種了。

(3)通過 ,使生物的有利變異 ,不斷進化出新類型。

12.下圖表示某海島上一種昆蟲翅的長度和個體數的關係(縱座標爲個體數量,橫座標爲翅的長度)。b、c、d分別是這種昆蟲遷徙到另外三個海島較長時間後,該項關係的變化。請分析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昆蟲在不同海島上的翅長不同,其內在原因是 。

(2)b、c海島上的昆蟲發生相反的變化,是由於 。

(3)昆蟲物種數量最可能增加的是 海島,因爲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d 3.a 4.c 5.c 6.a 7.d 8.c 9.b 10.b

二、非選擇題

11.(1)基因突變 是不定向的(2) 類型c 生殖隔離

(3)自然選擇 逐代積累

12.(1)昆蟲出現了可遺傳的變異

(2)兩海島的環境不同,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3)d昆蟲向兩個方向變化,最可能出現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篇四

一、教學內容

本章的主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學習以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爲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該理論可以構建概念圖如下:

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則是本章的重點,本節--爲3個課時。第1課時主要是在分析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說明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影響基因頻率的五個主要因素。

二、教學目標

1.解釋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說明基因頻率的概念,學會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3.說明影響基因頻率的條件。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

(1)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2)影響基因頻率的條件。

四、教學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觀點,請同學們利用該學說分析案例。

案例:假如生活在綠色樹叢中的某種灰色翅昆蟲的羣體(基因型爲aa)中,偶然出現一個綠色翅的變異個體(基因型爲aa)。那麼,該種昆蟲的翅色將怎樣變化?

生複習舊知識,運用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

師結合學生的討論進一步提出問題:

1.該變異對於昆蟲的存活有什麼影響?

2.該綠色個體能一直生存下去嗎?

3.該綠色個體怎樣才能把它體內的基因a傳遞下去?

4.該個體的後代還是綠色翅嗎?

生討論回答:

1.該變異有利於昆蟲躲避天敵,增加生存並繁殖後代的機會;

2.生物個體總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例如天敵的捕食、疾病、衰老等等;

3.生物只有通過生殖繁殖後代才能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來;

4.根據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該個體的後代是灰色翅(aa)。

總結:個體的生命週期是有限的;有利於變異的基因只有在羣體中通過生殖才能延續;有利於變異的個體不一定能真實遺傳。因此研究生物的進化,僅僅研究個體的表現型是否與環境相適應是不夠的,還需要研究整個羣體基因組成的變化,這個羣體就是種羣。

(通過討論,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修正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研究進化必須研究該基因在整個種羣中的變化規律。)

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種羣的概念,強調“一定區域”“同種生物”“全部個體”三個限定詞,並舉例讓學生判斷,深化概念。

生通過閱讀、分析、理解種羣的概念,並結合概念對教師列舉的生物羣體是否爲種羣進行判斷。

師研究種羣基因的組成變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種羣基因的組成;二是每個基因所佔的比例。

基因庫:一個種羣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羣的基因庫。

基因頻率:在一個種羣基因庫中,某個基因佔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

生根據教師介紹理解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師提出問題:對於一個種羣,如何才能知道某個基因頻率的大小呢?

生討論回答:調查檢測(有多種答案)。

基因頻率的計算往往採用抽樣統計的方法。師提供例題,引導學生計算。

例1   假設從某個昆蟲種羣中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爲aa、aa、aa的個體分別是30、60、10,計算基因的頻率。

生進行計算,並對計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說明。

a基因的頻率=(60+60)/200=60%;

a基因的頻率=(20+60)/200=40%。

抽樣統計結果的呈現方式有兩種。一種以基因型個數的方式呈現,還有一種以基因型的頻率出現(說明基因型頻率的概念)。師提出問題:如何根據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

例2   假設某個昆蟲種羣中有30%的aa、60%的aa、10%的aa,計算基因的頻率。

生進行計算,並對計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說明(可能有多種方法)。

師對學生計算結果進行評價,並引導學生歸納計算的方法和公式:

基因頻率=該基因純合體基因型的頻率+該基因雜合體基因型的頻率×1/2。

(引導學生學習基因頻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爲後續討論準備條件。)

生通過前面分析已經知道:基因可以通過繁殖實現前後代基因的傳遞,那麼,在繁殖傳遞過程中,基因頻率會不會發生變化呢?(引入教材思考與討論)

生按照教材“思考與討論”的設計,進行計算、分析與回答問題。

師引導學生計算、分析、回答問題。並總結:在自然界中基因頻率總會發生改變的,在影響種羣基因頻率的五個因素中,又以變異和自然選擇最爲突出,在下一個課時的學習中,我們將詳細討論變異和自然選擇對種羣基因頻率是如何影響的。

五、教學反思

第2節第1小節的核心就是討論種羣基因頻率變化規律與進化的關係,因此基因頻率的概念、計算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

1.比較種羣與物種的概念。

種羣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種羣是同種生物的一個羣體,同一個種羣中的不同個體間存在基因交流。如果因爲地理原因分成不能進行基因交流的羣體,則成爲不同的種羣。物種在進化研究中以生殖隔離的產生爲標誌,是由一個一個種羣組成的。

2.基因頻率的概念,教材使用抽象的文字描述進行定義,在教學中可以在理解概念含義的基礎上轉換成相對直觀的數學式來定義。

(基因頻率=該基因的數量/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總數×100%)

3.除了教材列舉的例子,教師還可以補充其他例子,讓學生理解“在等位基因中的比率”的含義,比如列舉色盲基因頻率的計算、復等位基因中某個基因頻率的計算。

例如在某被調查人羣中,男女各100人,其中男性7人色盲,女性1人色盲,6人爲攜帶者,請計算該羣體的色盲基因的頻率。

4.基因頻率是通過抽樣調查法獲取的,其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基因型個體的數目計算基因頻率,另一種是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教材正文中的計算方法屬於前者,“思考與討論”中的計算則屬於後者,教師要適當提醒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