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朱德的名人故事多篇

朱德的名人故事多篇

朱德的故事 篇一

朱德的生母鐘氏(1858-1944),從小生長在極端貧困、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藝人家裏。鍾氏19歲嫁到朱家,數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牀,煮了全家的飯,還要種田、種菜、餵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生朱德的前幾分鐘還在竈前煮飯,朱德呱呱落地之後,她又起身接着做飯。鍾氏生有13個子女,由於生活艱難,有5個剛剛生下來就被溺死。

朱德在兩歲時被過繼給大伯父。大伯父因無後代,遂領養朱德爲嗣。這樣朱德又多了一位養父和養母。鍾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兒子擔任了八路軍總司令,仍不輟勞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見兒子一面,因處於抗戰時期,朱德身負重任,鍾氏未能如願。1944年2月15日,以86歲高齡辭世。

朱德母親去世之後,蔡暢在延安紀念三八婦女節大會上說,朱德母親的模範行爲是婦女界的光輝榜樣。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中共中央的輓聯是:“八路功勳大孝爲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毛澤東的輓聯是:“爲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

中共中央黨校的輓聯是:“唯有勞動人民母性,能育勞動人民領袖。”

鍾氏去世之後,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寫下了《母親的回憶》,發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上。幾十年之後,一名外國記者問朱德:“您一生最大遺憾是什麼?”朱德回答說:“最大的遺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連一杯水都沒倒。”

朱德的故事 篇二

1938年春,準備從臨汾動身趕赴太行山前線的總司令朱德,突然接到警衛員的快報:不遠處有大量的日軍正在向古縣方向行進,即將與我軍相遇。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朱德拋開個人生死安危,準各迎戰。

一方面是因爲時間來不及了;另一方而,如果主力部隊避開日軍,抄小路退出的話,日軍將輕而易舉地佔領古縣城,一批無辜的百姓將被送入虎口,當地的革命政權也將覆滅。所以情況相當危急。

朱德對身邊的幾個戰士說:“誰願意跟我拼死一戰!不做危險關頭的逃兵?”戰士們看見總司令如此臨危不懼,戰鬥的激情紛紛高漲。大家都大聲呼喊:聽總司令的命令!和小鬼子拼了!”

朱德非常激動,他稍微讓自己平靜了一下,然後鎮定自若地發佈命令:你們一定要頂住敵人,拖延他們西進的時間。大家要注意埋伏,瞅準機會再殲滅敵人!”戰士們紛紛響應,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快進入了作戰狀態,只等日軍的到來。

日軍漸漸逼近,朱德一揮手,頓時槍聲大作。走在前而的日軍步兵突然遭到彈雨襲擊,被打得完全摸不着頭腦。雙方交火持續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敵軍的偵察員發現這不是一支大部隊,而是朱德率領的警衛部隊,於是竊喜,心想:這次是一支人數不多的小分隊,着來領賞的時機到了。”

日軍便命令轟炸機載滿炸彈,對古縣鎮進行狂轟濫炸,企圖一舉將朱德及其部隊一同埋葬於火海之中。然而,日本空軍飛行員對當地的地理環境不熟悉,把故縣和古縣鎮弄混了,結果是隻轟炸了故縣。正當日軍指揮官得意忘形之際,卻傳來令他大吃一驚的戰況消息:轟炸機根本就沒有傷到朱德的一根毫毛。

朱德在古縣鎮指揮作戰,以極少的兵力同日軍對峙,展開了拉鋸戰。他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以及敵軍害怕被八路軍黑夜襲擊的弱點,與日軍激戰三天三夜,最後大獲全勝。這充分顯示了朱德過人的膽量與非凡的軍事才能!

朱德的故事 篇三

新中國成立後5261,朱德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依4102然保持着簡樸的作風。難得的1653兩身較好的外衣,也只是參加重要國事活動或外出時才穿,一回到家裏,仍換上舊衣服。

他在家裏的衣服,已經洗得發白,領口和袖口都打了補丁。有的衣服實在太破,不能再補,朱德還捨不得扔掉,要求兩件拼成一件。

有一次,康克清先斬後奏,未經朱德同意,把裁縫師傅請到家裏,準備爲他做身新衣服。

朱德見了裁縫師傅,卻講起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的道理:“衣服被子只要乾淨就好,補補能穿能蓋,何必買新的?給國家節約一寸布也是好的。這比戰爭年代好多了,那時候一件衣服得穿多少年!”

最後,工作人員出面幫助康克清解釋,說是爲了參加活動時穿,朱德才勉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