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古代名人歷史故事:曾子殺豬【精品多篇】

古代名人歷史故事:曾子殺豬【精品多篇】

賞析 篇一

曾子爲了不失信於小孩,竟真的把豬殺了煮給孩子吃,目的在於用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去教育後代、影響後代。體現了儒家“言必信”的道德理念。但這不見得是韓非此則寓言的原意,韓非子的原意不過是宣揚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統治者制定嚴酷的法律,然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和氏之壁 篇二

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拿來獻給厲王。厲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說:'這是塊石頭呀!'厲王認爲卡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腳。 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拿了那塊璞玉來獻給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鑑定,匠人又說:'這是塊石頭呀!'武王也認爲卞和欺騙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腳。 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塊璞玉到楚山腳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直到流出血來。 文王聽說了,便差人去問他,說:'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多得很,爲什麼獨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 卞和說,我並不是爲砍斷了腳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寶玉稱作石頭,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騙子,這是我所最傷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塊璞玉,發現是一塊真正的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爲'和氏之璧'。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把寶玉當作石頭,把好人當成騙子。

最悲哀的還有不知道什麼是標準,關鍵在於現實社會虛假太多,眼花繚亂,無法判斷啊!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爲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斃,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爲誑,而刖其右足。武王斃,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原文 篇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爲汝殺彘(zhì)。”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選自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註釋 篇四

1、曾子:曾參,孔子的弟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寫作了《大學》、《孝經》等著作,被後世稱爲“宗聖。”

2、彘(zhì):豬。

3、曾子之妻之市:第一個“之”的意思是“的”。第二個“之”的意思是“到,往。”

4、女:通假字。同“汝”,你的意思。《詩經 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5、反,通假字。返。返回。

6、適:往。到。

7、特:只是。

8、戲:開玩笑。

9、嬰兒:兒童。

10、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

11、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曾子殺豬的寓意 篇五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爲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於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 曾子殺豬相關成語

1、殺彘教子【shā zhì jiāo zǐ 】父母說話算數,教子誠實無欺。

2、言而必行【yán ér bì háng 】表示說了就必須做到。比喻一個人很講信用。

3、季路一言 【jì lù yī yán 】比喻信用極好。

4、講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5、抱誠守真【bào chéng shǒu zhēn 】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6、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7、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作爲榜樣。

8、赤誠相待:赤誠:極真誠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9、言傳身教: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

媽媽導讀 篇六

曾子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他的兒子吵着要跟去,爲了安撫兒子,曾子的妻子答應趕集回來就給兒子殺豬做好吃的。妻子趕集回來了,發現曾子已經準備殺豬了,妻子連忙阻止,說殺豬是哄騙小孩的話,曾子千萬不要當真。那麼究竟最後曾子有沒有殺豬呢?

曾子殺豬相關成語 篇七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與?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憑;不苟笑,不苟訾,隱不命,臨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併爲仁矣。”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歟?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出自《論語》)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大學》)

註釋 篇八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爲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爲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爲主要內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2)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 之,前一個作助詞“的”,後一個作動詞“去”。

(3)其子隨之而泣:曾子的孩子就哭了。之:指曾子妻子要去市場。

(4)女:通“汝”人稱代詞,你。

(5)反:通“返”,返回。

(6)顧反爲女殺彘:回頭回家時給你殺豬(吃)。彘(zhì):古代意爲“豬”。

(7)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適:往,到,去。

(8)止:阻止。

(9)特:只不過,只是。

(10)戲:玩笑,戲弄。

(11)非與戲:不可同他開玩笑。戲:開玩笑。

(12)非有知:沒有知識,意思是孩子很單純。

(13)待:依賴。

(14)子:你。對對方的稱呼。

(15) 是:這。

(16)而:則,就。

(17)非所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爲教育的方法。

(18)遂:於是。

(19)烹(pēng):煮。

曾參受杖的故事 篇九

曾子從小就很孝順,並且對鄉鄰很禮貌。有一天曾子和父親一起在田間勞作,但是曾子不是特別熟練農活,父親在前面幹,他在後面幹,一不小心就把瓜秧鋤斷了,他父親很生氣,舉起手裏的大棍棒就往曾子身上打去,曾子沒有躲避,生生承受了。

他看見自己讓父親生氣了就跪在地上,雖然自己的身體很難受,但是他沒有站起來,一直堅持着,卻還是昏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趕緊整理衣冠,回到家中,恭恭敬敬的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對不起,是兒子不孝順,讓您生氣了。”然後回到房間裏取來琴談給父親聽,希望父親能夠心裏開心點。聽到的人都說曾子很孝順,但是孔子聽到之後很生氣,對弟子說:“如果曾子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子來拜見孔子的時候沒有見到孔子,於是惶恐不安,在門前跪着,後來孔子讓他進去了。

曾子問孔子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孔子說:“你父親用小棒子打你的時候你可以受着,但是你父親用大棒子打你的時候,你身體已經嚴重受損,你就不應該受着。你以爲你這樣是孝順,其實不是。你這樣已經有損你父親的名聲,你陷他於不仁不義之中,這是兒子應該做的麼?”曾子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