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名人讀書的故事(精品多篇)

名人讀書的故事(精品多篇)

名人讀書的故事 篇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裏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裏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裏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名人讀書的故事 篇二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採衆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對於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着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爲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爲“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名人讀書的故事 篇三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裏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一天夜裏,他正躺在牀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時,發覺鄰居家燈火通明。匡衡羨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就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那巨大的人影投身到牆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牆上晃來晃去。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牆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裏來,我不就可以藉着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牆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頃刻之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匡衡連忙從牀頭翻出了《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是如此的刻苦,都感到特別的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後,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裏的農活,夜晚就藉着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成爲了一代學者。

【感受】這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外界條件不是制約我們成功的決定因素,自己的努力纔是成功的關鍵。學習之中遇到了困難是常有的事。但是要努力克服這些困難,要有吃苦的精神,培養自己的學習毅力。

名人讀書的故事 篇四

愛因斯坦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名人讀書的故事 篇五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爲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嘴裏“唏唏”,頓時,周身發暖,睏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