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師教育小隨筆(實用1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1篇《教師教育小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師教育小隨筆》相關的範文。

教師教育小隨筆(實用11篇)

篇1: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1)

聽了程老師的一席話,我也深有感觸,小班制條件下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較,它的優勢的確很突出。

我們都清楚學習不是知道了什麼,記住了什麼,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過程,在小班制條件下,便於教師針對學生的認識水平正確地選擇,組織和設計教學的內容,並以開放、對話的方式呈現。

例如《影子》一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但學生對太陽和影子的位置關係搞不清,是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

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做起了遊戲,我們搬開桌椅,在騰出的空地中間,小朋友們圍着燈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陽公公也請來了,想不想和太陽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40個小朋友拉着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室裏試着活動,他們邊跑邊互相持着對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這就是書上說的“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爲學生圍成的是一個大圓,所以處在燈光的任何一個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觀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師對身體與影子的位置變化關係作任何解釋。

這樣,在實際活動中,本課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教師教育隨筆(2)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學生的表現很另人滿意,和上學期比有很大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上起課來也是非常的有勁頭。爲了上好這開學初的第一堂課,我做了精心的準備,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課描寫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潑可愛,一節課下來,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課文中的詞語,既能背下來,也能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孩子們在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的積極和踊躍,完全改變了以往課堂上沒有人舉手發言的現象。尤其我覺得學生的思維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例如: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學生分析的特別好,甚至都說出了通過把小燕子比喻成音符,能夠更好的說明真的是在譜寫出一首春天的讚歌,讓我覺得很欣慰。

爲了更好的豐富學生的詞彙,我們又積累了一些描寫春天和小動物的詞語,在課堂上學生隨機說的時候,發現學生的詞彙實在是太貧乏了,幾乎說不上幾個來,可見,學生平時不注重詞語的積累,後來,讓學生自己回家去搜集的時候,學生蒐集了比較多的詞語,並在課堂上做了交流,大部分學生都記下幾個和課文不同的詞語了。

總之,作爲開學的第一課,我覺得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學生的表現也是讓我十分滿意的。我忽然覺得學生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也相信孩子們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會有更出色的表現。針對學生詞彙量少的問題,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感覺在備課的時候真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如何才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真的用心去備課受到的效果也真的非常好。

教師教育隨筆(3)

不知不覺間,我在教育教學的路上,無論是在個人的教育教學經驗,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教育教學的效果,都較剛參加工作時成熟了許多,進步了許多。

波斯納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可見,經驗和反思對教師的成長有着非常大的意義。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會停下來。”這句話是說在跑步中我們要學會停下來,這樣可以對自身做全面徹底地調整,也可以積累更多的體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衝刺。跑步是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試着在教學中多反思,使自身獲得的經驗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那麼,我們的專業技能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只有運用頭腦真正地反思,纔會有我們教師自身的發展,纔會有學生的發展。

通過我的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地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的成長,真的很重要。記得一次交流會上,有個老師就講起了他對日常教育教學的反思,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專門準備了反思記錄本,只要有想到的內容,及時寫在上面,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大概內容或是一點想法,然後他會利用空餘的時間,把這些內容中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寫一寫,也便就成了我們所謂的反思,我想這就是一種堅持吧。

我想,只有堅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師,纔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所收穫的人。

一個擁有積極態度的人,總是能在各種逆境中尋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們平時教學中的反思也是一樣,只有首先抱有積極反思的態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積極的態度吧。

自古以來,關於“堅持”的名言有許多許多,譬如比阿斯說:“要從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又譬如《論語》中那句“欲速則不達。”人們爲什麼要一直重複着堅持,可見它是多麼的金貴。

從事教育工作三年來,我就始終秉持這樣的信念,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堅持到底。現在的學生與我們存在着很大的觀念差異,而且個性都比較強,不能對他們採取壓制的手法,剛開始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卻會適得其反,我們並不是階級敵人,要真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更要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面對本學科的特點,要認真思考怎樣讓他們更好的接受。

教師不僅僅是傳知解惑,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知識;教知識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知識的發生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關鍵。

教師首先要吃透學情,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學生在什麼情況下能發揮潛力!興趣、方法、習慣、性格、個性、心理品質、目標、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視。

教學要有效果,關鍵在課堂;課堂要有效果,關鍵在學生參與!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課堂教學是關鍵。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而且要涉獵一些課外書籍的知識,開拓視野,關注身邊事,國家事,只有這樣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識講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領自己不斷超越。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纔是真正的名副其實。

篇2:教師教育隨筆簡短

無論您在哪個季節走進我們的幼兒園,您都會看到滿院子正在快樂做事的孩子們。

春天,孩子們在悠然地賞花,看小草偷偷地冒出小芽,等待蟲兒們陸續地出現在春陽下;他們自在地餵魚、喂小兔子、看小雞仔們嬉戲;他們聽鳥兒唱歌,給鳥兒築巢;他們專注地觀察、投入地寫生……夏天,孩子們捉螞蚱,撿蝸牛,粘知了,逮蝌蚪,摘野花,採野菜;在自己的農耕小田裏除草、捉蟲、幸福收穫;在林中捉迷藏,在雨中狂歡;他們盡情地玩水、玩沙、玩泥巴,或者圍坐在草地上聽故事……秋天,孩子們或是正在採摘黃澄澄的柿子和紅彤彤的山楂,或是正在撿拾脆生生的鮮棗兒和剛落下來的核桃;他們與秋風嬉戲,與落葉共舞;在樹木的枝幹上,您看到的不只是樹葉,還有自己爬上去的孩子……冬天,孩子們瘋狂地玩雪、玩冰、堆雪人、打雪仗、凍冰花……看到這裏,也許您會納悶:您講的是公園還是幼兒園?您講的是事實還是童話?

這就是我們的幼兒園,秉承自然教育的理想創造的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幼兒樂園。

要了解這個自然教育的童話,先要了解我們的教育哲學和理想。

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信念和理想天人合一,是中國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們實行自然教育的哲學基礎。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環境對孩子的生命成長、心靈啓迪至關重要,尤其在養護孩子的“真善美”及“智慧和靈性”等方面有着社會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作用。美國當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學家雷切爾·卡森說,“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愛默生也曾說過,“培養好人的祕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而我們的教育理想就是,給孩子創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讓孩子真正地體會到大自然萬事萬物的神奇和美妙,體驗到在大自然裏嬉戲和探索的快樂和幸福,初步感悟到人在自然裏的位置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天人合一的種子。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過一種內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完整統一、幸福快樂而又富有意義的童年生活;讓我們的老師過一種平和潤澤、幸福完整,通過成長自己而引領大衆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們的教育宗旨就是,以自然育靈性,以大愛啓智慧,爲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基。

“無中生有”創建自然生態資源爲了實現我們的自然教育理想,自20__年辦園初,我們就因地制宜爲孩子們建了一個生態園,大體分爲遊戲區、觀賞和探索區、養殖區、種植區四大區域。

遊戲區裏我們準備了沙、水、泥、土、石等自然遊戲材料,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個夠。在這裏他們一會兒是建築師,一會兒是工程師;一會兒是燒烤店的燒烤師,一會兒又是蛋糕房的蛋糕師……在探索和創造中,感受着這些自然材料的魅力和特點,感受着自己和這種種不同物質的聯繫。

觀賞區和探索區裏,我們種下了杏樹、梨樹、桃樹、櫻桃樹、核桃樹、李子樹、山楂樹、棗樹,無花果樹,櫻花、梅花、海棠、紫薇、丁香、木槿、凌霄、牽牛、荷花等大量的花草樹木。這些花草樹木隨着季節的變換呈現出不同的美麗景色,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昆蟲和鳥兒來這裏安家。在這裏,孩子們自由地享受着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美、愉悅與安寧,深切地體驗着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帶給包括自己在內的周圍事物的不同影響。

養殖區裏,我們養了雞公雞婆雞仔一家和兔子、鴿子,它們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在這裏,孩子們可以餵養它們,觀察它們,模仿它們,研究它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建構着自己對動物的認知體系及情感態度。

種植區裏,我們爲孩子們開闢了一塊塊袖珍農耕小田。在這裏,孩子們種下他們滿滿的好奇和期盼;在這裏,他們瞭解各種植物不同的種植方式、生長及生存智慧;在這裏,他們感受體驗着植物生長週期裏不同階段發生的不同的故事;在這裏,他們品嚐着勞作的滋味和收穫的快樂;在這裏,他們通過觀察、探究、測量、記錄、寫生、泥塑、烹飪、表演、照料、養護等各種方式建構着自己對自然事物的認識以及與自然的關係。

看着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園,人們很難想到,它當初竟是一片廢墟瓦礫。

德州躍華學校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條龍辦學的民辦學校,幾個學部都在一個校園內。1999年創建的國中部和高中部;20__年創建的國小部;20__年創建的幼兒園。校址的前身是一塊麥田。20__年3月我來到這個學校時,幼兒園正在挖地槽階段,整個園區都是建築工地和建設其他學部時殘留下的建築垃圾。工程完畢以後,大堆的垃圾被集中清理以後,留下了目前生態園的前身——泥土裏或埋藏着或混雜着瓦礫石塊且凹凸不平的十來畝地。這塊地不光荒蕪雜亂,還很肥(由於各種原因,一度以來,這裏是某些人大小便的地方。爲了取消這項功能,耗費了我4年多的時間——每天早晨我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鐵鍬去掩埋大便)。在如何處理和利用這塊荒地上出現了分歧,有人主張硬化,即用瓷磚或大理石鋪砌起來;有人主張軟化,即用塑膠地墊裝飾起來。而我對投資人說:不要動這塊地,給我們留着,這塊地能長出咱們幼兒園的特色——自然。

篇3:教師教育隨筆簡短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表格,擡頭一看,原來是飛飛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見此情形我說:“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飛飛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裏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說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飛飛寶寶是很能幹的,自己學會提褲子”,飛飛聽了後,低着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飛飛學着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他整理了。

午餐時,爲了配合鍛鍊飛飛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飛飛,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他坐在椅子上猶豫着,我便便鼓勵她說:“你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他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碗掉砸地上了。我沒有責怪他,並叮囑他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後慢慢地走,並告訴她沒關係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飛飛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飛飛竟然自己主動學着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着整理一下,他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其實飛飛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幹,我和飛飛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作爲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鍛鍊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脫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進。

篇4:教師教育隨筆簡短

自從上週學習了指南,我們班就按照《指南》的規定重新創設了活動區,《指南》中的教育建議不僅告訴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如何指導幼兒,實際上也告訴我們在生活和遊戲中如何關注幼兒,同時還告訴我們應當如何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爲。這周通過家長的配合,我們班建立了小醫院。孩子們都很喜歡在那邊玩。

文鑫的媽媽是個醫生,所以我們在班級中經常告訴孩子們要注意衛生之類的,自從創設了小醫院這個區域,我們班的孩子幾乎每天早晨起來都去這個區域當醫生。今天早晨,小熙早早的來了,說要去爭當“小醫生”他帶上聽診器給“病人”看病“拿出針管打針,最後配上藥小傢伙很有醫生的感覺。最後來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小結當病人來看病說是感冒了,然後小熙小醫生說先打一針吧,戴上口罩,穿上醫生的白大褂。打完以後,還從藥箱裏拿出兩盒藥給小潔小朋友囑咐她回家吃完感冒好的快。緊接着下一個小朋友又過來找小溪醫生看病了,小醫院的人也越來越多。早上小熙醫生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這種角色遊戲對於與孩子來說是非常喜歡的,百玩不厭《指南》中提出,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它伴隨着幼兒的成長。在遊戲中,孩子們完全是自由和自主發揮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她們可以主宰“遊戲”成爲真正的醫生或者其他角色,不受限制。這種角色遊戲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表演能力。小班孩子最喜歡的莫過於表演或者扮演某種角色。這種區域活動的投放,會吸引更多孩子的興趣。

篇5:教師教育隨筆簡短

我們園孩子中午不回家,在園裏吃飯後有很長時間的活動和休息。爲了孩子下午能有一個良好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一年四季每天中午都要午休,老師輪流值班。每次值班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班總是有幾個孩子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睡。記得以前的時候,我們採取了很多讓幼兒儘快入睡的方法:講故事、聽音樂等,但是對於那些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相信這也是一個困擾我們幼兒老師的難題。我想,這也許與孩子的家庭習慣有關,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覺時讓家長陪着睡覺;有的孩子喜歡聽故事睡覺等,這些都與孩子在幼兒園難以入睡有關。那麼我們不妨試一下,給幼兒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我們可以先帶領幼兒飯後散步,然後讓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的睡覺方式來讓自己入睡,慢慢的讓習慣成自然;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幼兒的寢室佈置的光線暗一點、溫馨一點;對於那些特別難以入睡的孩子,儘量不要大聲訓斥,要耐心的給他們講一些道理,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不睡覺,在那裏做小動作、出聲音、不但會影響全體孩子的的休息,還會使自己在整個下午沒有充沛的精力參加有趣的活動和學習。

因爲我班的人數比較多,每次我都會發現班裏有幾個孩子沒有午睡習慣,我也曾想過很多的辦法對這幾個孩子進行教育,但是,收到的效果很小。這段時間,我就讓孩子們模仿小花貓的睡覺方式,然後對他們說:小花貓因爲這段時間晚上要值夜班捉老鼠,所以白天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行,現在老師要看哪個小朋友睡得最香,沒想到這幾個孩子特別感興趣,這不,今天中午,這幾個孩子都睡着了!我想這種方法也許適合這樣的孩子吧,我心裏也挺高興。在以後的時間裏,我還會繼續探索出更多的方法,以此來讓那些難以午睡的孩子,能儘快入睡。爲了孩子的將來,要養成良好的午休習慣。

篇6:教師教育教學隨筆

我到羅馬旅遊,找到兩條專賣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進去看。

有一家進去後,我就埋頭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後向一位老先生問價錢。問了幾件,老先生都說不賣,我說:“爲什麼不賣呢?”他就說實話了,他說:“這是我的店,你進來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裏看,然後問我賣不賣,我不賣。”

在羅馬,在文藝復興的故國,不經意之間,小時候“文革知青”那種沒教養,那種粗鄙的人格,就露出來,這位老人把我點醒了。

有一次在大學廁所里正撒尿,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研究生,非常帥的小夥,立刻跑過來站在我後面大聲說:“你是不是陳老師?我是從江西來的,你在江西插過隊,我要跟你照個相。”我非常尷尬,因爲我正在撒尿。

出了廁所,他早已準備好了照相機,把我像人質一樣一把夾住,不由分說就拍照。這種情況我不止一次遇到——雖然並不是每次都在撒尿——但一上來就拍照,拍完就走,然後跟人說,你看!我跟陳老師合影。

我們小時候,所有大人都不許我們這樣對待人,可是如今變成大學裏司空見慣的事情。不是對我一個人,所有他們認爲有價值的或必須認識一下的,都這樣,行話叫做“混個臉熟”——這就是沒教養。

所謂教養就是細節:

1.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幹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2.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說着啊啊啊、是是是。

3.有人盯着你看的時候不要直視對方,假裝沒注意到。

4.女人一輩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錢花。

5.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用。”

6.給人遞水遞飯一定是雙手。

7.坐椅子不要翹起來。

8.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裏挑揀,不要拿筷子敲碗。

9.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

10.送人走要說:“慢走。”

11.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

12.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

13.不揭別人的短處。

14.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遊移,否則會顯得很沒禮貌。

15.幫別人倒茶倒水之後,壺嘴不要對着別人。

16.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7.說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諾。

18.屋裏有人的時候,出門要輕關門。

19.這個世界不相信眼淚。

20.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如果中間隔了人,不要從別人面前經過遞,而要從別人後面繞過遞。

21.學會溫柔學會聆聽。

22.去別人家裏,不要坐在人家的牀上。

23.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發出聲音。

24.撿東西或者穿鞋的時候要蹲下去,不要彎腰撅屁股。

25.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辯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

26.做事情要適可而止,無論是狂吃喜歡的食物還是鬧脾氣。

27.到朋友家吃完飯,要主動幫忙洗碗清理桌子。

28.生活中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你不可能與每個人都合拍,但是有一點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

29.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不要輕易告訴對方你的祕密。

30.學無止境,不僅要學書本知識,更要學會怎麼待人處事,社會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31.最勇敢的事情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不要害怕欺騙,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騙。

32.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33.打電話接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是:“喂,您好!”掛電話的時候,對方如果是長輩,或者你的上司,那麼就等對方先掛了你再掛。如果你自己就是長輩或上司,那就主動先掛電話,別讓電話那邊的人等。

34.不隨地吐痰扔東西,如果沒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裏。

35.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裏。

36.不管什麼條件下,仔細刷牙,特別是晚上。

37.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沒有早餐也一定要喝杯水。

38.停車要入位,給別人開車門留好空間,車頭向前,方便離開。

39.如果是彈簧門,不管是拉還是推,請先出後進。如果身後有人應主動把門扶好,防止門彈回拍到別人。別人爲自己開門一定要說謝謝。

40.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篇7:教師教育教學隨筆

微博上看到過一個熱門話題,一個網友自己家裏收藏的價值上萬的手辦,被親戚家來玩的孩子給全拆了,不知道該不該跟孩子的家長要求賠償,那段時間網絡上一片對熊孩子的討伐,各種義憤填膺爲主人公出謀劃策該怎麼治一治這一類孩子。

我總是會想太多,種種發散到將來萬一自己有了孩子以後該如何養育他,因爲我身邊很多親戚的例子都告訴我,小孩都是搗蛋鬼,沒有一個是不淘氣的。

聽到這個說法,一開始我很震驚,因爲據我媽說我一出生就是那種很安靜的孩子,按時吃飯睡覺拉撒,也是因爲這樣,所以我害怕自己不能面對養育以及教導孩子這一關。

我又睡不着了。

於是我跟死黨討教,死黨就回了一句:你想多了,很多熊孩子之所以成爲熊孩子,是因爲他們在出生之前自己的父母就已經是這個社會的熊孩子了。

嘖嘖,聽完這一句,我釋懷了,於是睡過去了。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個大集團,公司的茶水間很大,每天早上剛到辦公室的那半個小時,茶水間很是熱鬧,年輕人喜歡泡咖啡,年長的姐姐們喜歡泡花茶,每次洗杯子的時候,他們總是喜歡把杯子裏前一天的茶葉跟各種花茶葉還有枸杞紅棗,直接往水槽裏一倒,不用幾個人,水槽就堵住了,於是有人開始大喊:清潔阿姨,你倒是過來啊!

清潔阿姨正在清潔廁所,於是趕忙出來,用手把茶葉一類的東西掏出來,沖洗一下水槽。

結果下一撥人來清洗杯子,不一會又堵住了。

有天我用一個word打印出一張告示:麻煩大家先把茶葉倒進垃圾桶裏再清洗杯子,多謝合作,祝你今天有個好心情!

告示果然有效,第二天早上水槽堵住的情況少了很多。

可是沒有持續多久,又回到原來的狀態了。

同事yoyo給我出了個主意,說你在告示上面寫上「倒茶葉進水槽的人都是豬頭」,我說不合適,而且行政辦公室也是不允許這樣的。

所以,這一次的溫馨提示就以失敗告終了。

公司中午包午飯,聘請了一家餐飲公司,每天都會把菜送到辦公室門前的大走廊,午飯不是盒飯,而是十幾個大菜盤擺在那裏,大家自己拿碟子去自助取餐。

每天到中午十二點半,就是大家陸陸續續差不多吃完飯的時候,餐飲公司提供了兩個很大的箱子,用來收集用過的餐具,大部分人的習慣是把剩下的米飯先倒進垃圾桶,然後再把碟子放到箱子裏。

有天看到一男生,連飯帶菜外加一碗沒喝過的湯,直接一股腦丟進了箱子裏,外加還丟了一大團剛擦過嘴的紙巾,紙巾被泡進湯湯水水裏,馬上就融化成一小坨一小坨的,菜油在上面漂浮着,我那天看到這一幕,差點把剛吃的午飯吐了出來。

接下來幾天,那個男生依舊如此,有天我實在忍不住了,於是半開玩笑說道,你怎麼懶成這樣呀,垃圾桶就在旁邊,你把剩飯剩菜倒進去了再放碟子也行呀!

我以爲他能聽懂我的話,結果他哈哈一笑,說道:我要這麼勤快,那清潔阿姨就沒活幹了啊,她是要失業的呀!

我心裏一片震驚,因爲他是他們部門老大親自面試進來的研究生,工作起來風生水起積極熱情,甚得領導喜歡。

有天早上茶水間裝開水,一年紀大的姐姐裝了半杯開水,打算用來清洗杯子,搖晃了杯子幾下之後,她不想走到水槽邊倒水,於是隔着好一陣距離把開水潑了過去,結果直接潑到了後面的清潔阿姨身上!

姐姐大叫:你幹嗎啊!在這擋我!

清潔阿姨趕忙道歉,說正準備走過去清洗水槽。

姐姐踩個高跟鞋咯咯地離開了,臉上一副今天倒黴到家了的表情。

清潔阿姨走進廁所,蹲在角落裏,拉起褲腳看自己的腳踝,紅腫了好大一片,我跟着進去看見了,觸目驚心,建議清潔阿姨趕緊去看看醫生,阿姨說走不開,保潔就她一人,臨時找不到人可以替代。

我說我去跟人力同事說一聲,阿姨趕忙拒絕:你要這麼一說,我可能工作都保不住了,誰會信是你們那個女同事幹的呢?

我很難過,清潔阿姨用涼水不停地澆着燙傷處,然後用一塊抹布稍稍包紮一下,就繼續幹活了。

三個月後,扔飯菜的那個適應期剛過要轉正了,因爲我們兩個部門之間有工作交叉接觸,所以人力同事讓我給他做一個評價,我直接就寫了一句:我不認爲此人可以很好的處理目前的工作。

我心想着還有很多人給他評價打分,我的評價也不會有多大的分量,結果幾天後,這個男生被辭退了,他走的那一天還跑去跟自己的直系領導求情,說自己很委屈,莫名其妙就這麼被趕走了,太不公平了。

我於是去打聽,原來好多同事寫的評語跟我一樣,還有寫得更狠的,有一老同事吃飯的時候跟我們透露:我不管他工作能力怎麼樣,就他中午吃完飯那樣,我就不喜歡這樣的人。

本來我覺得自己太偏激了,沒有客觀公平地去對他作出職業評價,結果聽完老同事這番話,我反而心安理得了。

而且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身在職場,你的一舉一動,別人都會看在眼裏的,別人不提起並不代表他們不在意,但是一旦在關鍵時刻,你種種所作所爲的積累口碑,就會在那個關口,顯示出不可思議的力量來。

我來自南方城市的一個小城鎮,因爲處於江河邊上,每年夏天家裏都會發洪澇,所以我們家家戶戶都會有一條小船,用來防止洪澇水淹沒到大街上。

記憶裏很小的時候,有一年洪水來得特別猛,大水把小城鎮很遠處的山坡都推翻了,我們家家戶戶都提前把家裏的一切東西搬遷到了二樓。

果然,一夜醒來,稍微低一點的第一層房子都被淹沒了,誇張的是,很多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漂過來了一堆雞鴨魚,一大片一大片,場景很是壯觀,附近的人家都一片歡呼划着小船出去撈魚,白花花的一大條,估計是哪家的魚塘被推翻了,要不然不會有這麼大的個頭。

洪水到下午還沒有退去,而且又漂過來新的一輪東西,近了仔細纔看清,原來是好大兩大母豬,我哥說時遲那時快,趕緊就把兩頭豬就搞定了,趕到角落裏,把兩個在我當時看起來巨大的動物安撫好。

第二天洪水退去,前一天我們鄰居們撈上來的雞鴨魚都拿去集市上賣了,我們家那兩隻龐然大物,嗯,就是母豬,還在角落裏待着,不一會有人來我們家問詢,說你們把豬給我吧,我給你們一筆錢,我媽想了想就拒絕了。

等到了晚上,終於有人來到我們家找豬來了,原來豬的主人就是不遠處一戶人家的,他們的兒子居然是我哥的班上同學,而且是很好的哥們,我哥的同學家境不好,於是來找這兩頭豬的時候特別焦急,到了我們家,死活要給我們家一點錢表示感謝,我哥二話不說就把錢還回去了,然後陪着同學把兩頭豬趕回了他們家。

很多年過去了,我一直記得這個畫面,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明白,教養跟家風這件事,跟家境一點關係都沒有。

記得蔡康永說過一件事,他的父親還在上海居住的時候,去理髮店剪頭髮,那個時候上海已經開始流行有洗剪吹外加按摩的髮廊了,蔡康永說自己的父親總是會帶上一些吃的小物件給幫他按摩的師傅,有時候還有從國外帶回來的護手霜。

我現在上班的互聯網公司,認識了一個關係很好的姐姐,這個姐姐以前做服裝生意,在一家服裝品牌店做到了管理層,因爲想嘗試一下互聯網的環境,於是她來到了現在這家公司。

有天中午吃飯,這位姐姐收到一個陌生人的短信,是詢問她對一個曾經在她手下做事的員工的評價,大姐姐說幾乎都不記得這個人了,但是還是客觀回覆了一下。

這件事情讓我很是感慨,然後想起明道副總裁許維說過的一番話:人品是一個槓桿,它能夠成倍的放大你的價值,也能成倍減少你的價值。

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裏,圈子小到你意想不到,口碑傳播的速度也快到你意想不到。

在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很多時候爲了創意,或者在團隊頭腦風暴的時候,總會出一些腦洞大開的點子,在我的團隊裏,也有一些很喜歡髒話連篇的同事,我承認這裏有組合詞彙、描述細節和發揮創意的空間,但這只是針對工作本身而言,但是或許是用多了,他們也延伸到了生活當中,每每平時聚餐之時,總是難免這些節操有些過火的言語,久了以後,我就不愛參與這些人的飯局了。

我還不知道怎麼實踐近朱者赤,但是我先儘量避免掉近墨者黑。

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作者劉主編說日本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灑在了地鐵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車,也要想辦法擦乾淨,這樣下一位乘客就不會覺得麻煩。

我想到了我們平常出去吃午餐後自己會把餐具放到回收處,想到了每次下班回家的時候先把自己座位區間的空調先關上,每次坐車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滴滴uber專車,我都會在下車時問候一聲:師傅我上樓了給您支付,麻煩您了,謝謝。

我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專門配備有一個休息區間,是給快遞員喝水吃飯用的,這樣的企業文化,我很是羨慕。

關於別人,我想到了上班坐電梯的時候這一批人太多,總有人先幫忙攔住電梯門,讓我們不慌不忙地走出去;我的男生死黨每次抽菸的時候,都會先問過我們一聲同不同意;還有我的閨蜜每次吃完東西剔牙,她都會拿一張紙巾遮擋住自己的嘴巴。

這些人,無論是在人羣中還是一個人待着,感覺他們的心裏都有一面鏡子,時時刻刻照亮着自己,即使他們不知道,在照亮自己的同時,其實也照亮了很多像我這般敏感而較真細節的人兒。

我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也想着自己慢慢成爲這種人,這不是一件需要很累很多提醒的事情,這只是一種習慣,一種潛意識,就像我的朋友給我微信說的那一句:教養跟窮富無關,飛歐洲的頭等艙上也有沒教養的行爲,偏遠鄉村的田埂上人們也知道禮義廉恥。

嗯,我一直知道這一點,在我那個小小年紀,深深的童年記憶裏。

我的前同事靜靜的微信簽名是「to be a better me」,我覺得用在這裏很合適,所謂教養,簡單了說,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和背景,你都可以選擇做個更好一點的人。

篇8:教師教育教學隨筆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日誌,叫“強勢母親對家庭的毀滅性”,不出十分鐘,我媽非常不悅的打電話給我,問我剛分享的那篇日誌是什麼意思,並且命令我馬上刪除。她把刪除的理由歸結爲“若是被家裏其他人看到這文章,尤其是爸爸,會把這個家的所有的錯都歸結於她的頭上”。

從我記事開始,我媽就非常要強,但與其外在形成的另一個極端卻是內心十分自卑。她缺乏安全感,易怒暴躁,控制慾強,吹毛求疵,易被他人的評價左右。她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極其不滿,認爲家裏人虧欠她太多,認爲嫁給爸爸太不值。她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首先會把過錯歸咎於別人,永遠對自己的過錯缺點視而不見。

她經常與家人吵架,吵過之後就打我的電話抱怨很多事,抱怨爸爸的不通人情和冷漠,抱怨自己得不到同情和理解,甚至會對我抱怨二十年前的陳年舊事... ...每一次電話的最後,她都不忘對我說一句“現在能支持媽媽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你,你一定不要讓我失望。”

我從小就是個沉默的小孩,不多話,走路低頭,也不愛笑。國小在媽媽上班的學校上學,我的班主任和媽媽在一個辦公室,上課時我總是小心翼翼精神高度緊張,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班主任抓住小辮子和我媽告狀。

三年級時,數學考過一次不及格,數學老師一改完我的試卷就直接給了我媽,媽媽打過我後,重新拿了一張試卷,一題一題的教我,我一邊抽泣一邊把試卷填完。第二天老師發試卷時,我拿到的是前一天晚上在媽媽輔導下寫完的滿分試卷。

說我媽太易被別人的評價而左右,並不是對於她自己,而是對於我——她唯一的女兒而言。她喜歡聽到別人對我的誇讚,漂亮,懂事,聽話,文靜,當她對我的培養被他人所認可時,我可以看到她嘴角那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反之,當有人對我的行爲作出質疑或者否定時,她會焦慮不安,會徹夜不眠;當我感情上受到挫折時,最糾結卻好像是她,我怕她罵我沒用,一直不敢告訴她內心的真實想法,委屈的時候只能打給親近的朋友大哭一場。

越長大越會覺得,我對於她,不過是一件用來炫耀的“東西”,一件她用心擦拭,小心收藏的裝飾物,她把她所有未完成的人生目標都強加轉移到我的身上,她享受於控制我的思想,規劃我的人生,她生怕我會走上阿姨和小舅走過的老路,不厭其煩一遍遍的叮囑我以後的婚姻一定要首先經過她的同意。

因爲生性沉默,我很少和她爭執。二十年來練就出了自動屏蔽她說的話的技能,她在電話裏抱怨時,我就放下電話去幹別的事,過一會兒回來,再看看她說完了沒。她看見身邊朋友的孩子都畢業回到了父母身邊,說後悔當初把我送去上海讀書。她聽人說我各方面優秀怎麼還不找男友,就開始擔憂說我的感情生活要我去相親。她要我大學入黨,去年系裏的入黨名額被同學搶走時,她罵我像我爸一樣懦弱,一點不求上進。研究生考試前,她說不給我壓力,卻每考完一門就打一通電話問我的考試情況。我常常會被她的關懷和控制壓得喘不過氣,卻大氣不吭的習慣性忍受。

現在仔細回想,也許正因爲這樣,才造就了長大以後我不善於拒絕的性格。

我曾經在豆瓣裏的“父母皆禍害”小組裏看過太多不稱職的父母,或是不恰當的愛所導致的孩子成人後的行爲怪癖和心理陰影的悲劇。我也曾暗自慶幸過自己的家庭比那些酗酒、家暴、喪親的好太多了。

我寫下這些,並不是爲了表達我對我媽媽的批評和不滿。我佩服我媽做家務時的雷厲風行一絲不苟,我聞到我媽做的飯菜香味會感到非常幸福,雖然有時她的善解人意是基於她所認爲的有利一面,但還是給了我莫大的安慰和歸屬感。

今天阿姨告訴我,下午她和我媽聊了很久,我媽說我越長大越不乖,越不知道要理解長輩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人一生唯有出生和父母不容得自己選擇,我知道媽媽的確爲家付出了很多,也明白自己身上揹負了太多的期盼和要求,明白也許唯有做到真正的獨立才能切斷對這個家的順從。

我分享的那篇文章裏有這樣一段話:

“心理諮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係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並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跟她女兒的關係中。”

看過後,我非常害怕我今後也會成爲和媽媽一樣的母親。過去聽一句話說,生女兒的家庭大多母親強勢,生兒子的家庭母親大多溫柔。媽媽的性格也許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許她還有很多難言之隱我不曾知道。但是因爲童年的經歷,骨子裏的心軟和性格上的不善言拒,我永遠不能非常堅定的說:“我今後的人生都是爲自己而活,我要爲了我的夢想心無旁騖,我會爲了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生活而堅持下去。”

我寫下這些,只是想作爲警醒。我只想告誡自己,如果今後,我也有了一個孩子,我希望我能支持他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我會愛他的每一個優點和缺點。我希望我不會因爲私心而想要把他留在身邊,我不會無故憂慮,不會對他抱怨,不會施加壓力,不會有冷暴力或是強制關懷。我要給他最自由的童年,和一個可以自己塗畫構建的人生。

看了很多留言和豆油。才知有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我寫這篇文的初衷根本沒有想要責怪誰,我媽的性格也是因爲當初受到她曾經的家庭變故的影響,她也是受害者。我只是不想讓同樣悲劇重演在我今後組建的家庭裏。

我雖然從內心裏抵制我媽的專制,但她和老爸對我來說永遠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歸宿。

篇9:教師教學教育隨筆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裏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

――威爾遜

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與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們會有失去耐心或者被氣瘋的時候。但你若能靜下心來,耐心陪伴孩子成長,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你就會發現這個過程其實是那麼美妙。所以,我們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做教師的,不妨放慢自己的腳步,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陪他們一起靜靜體會生活的滋味。

我在附小快20年了,與這些稚氣未脫,樸實無華的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無比快樂。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們有太多的恨鐵不成鋼、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進和揠苗助長、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教育,作爲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作爲教師,用人們冠於我們的美稱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作爲一種特殊的職業,所面對的又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學生,而學生存在方方面面的差異,有家庭條件的差異,有家長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差異,有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等等。我們常說“有教無類、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不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有選擇職業的權利,也有選擇專業的權利,可是我們卻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

回頭想想我們平時面對孩子“錯誤”時的情景和心態――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給學生帶去一陣陣的“狂風暴雨”,而我們的學生在久經此種情形變得麻木,因此出現了下一次的“暴風雨”會來得更猛些的惡性循環。很少有老師會靜靜地坐下來“和風細雨”地用真誠去和學生交流,用等待的心態理智的去接受孩子的“犯錯”,用樂觀的態度採取恰當地行爲去引導孩子――那主要是我們對孩子缺少一份等待。

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和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一樣的,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曲折而複雜的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孩子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如此,並不是直線上升的。他(她)們的個性、品質等各方面的形成也應該是在反覆的“碰壁”與“尋求解決”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違反了這樣的規律,社會就會倒退,而我們的孩子則將會成爲“次品”或“廢品”。吶喊、痛斥、抱怨、牢騷、嘆息,是對教育的關注、關心和責任,是對問題的一種正義宣泄,其豪氣值得欣賞,其拳拳之心天地可鑑,但僅是對問題的放大,傾倒心中之積,對解決問題還是無濟於事,反而感染更多人的失望,讓人找不着北,無所適從。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允許孩子“犯錯”,教師應該學會等待,在你耐心地引導中等待孩子們慢慢地進步與成長。

在我的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等待是一種教育力量,如果教師能對學生寄予真誠的等待,那麼,對學生在接受教育教學中的進步必有裨益。尤其是後進生,因爲後進生也是學生,也是受教育者,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在公開公平的教育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從而成爲祖國的棟樑,這是教師的職責。所以作爲班主任或是老師更不能冷漠、歧視、放棄“後進生”,應親近、關愛他們,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與他們進行長期“磨合”,引導他。正如《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所引用的錢理羣先生所說的:“救一個算一個,喚醒一個算一個,促進一個算一個,成全一個算一個。”

篇10:教師教學教育隨筆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韓國的古書說過一個小故事。一位名叫黃喜的相國,微服出訪,路過一片農田,坐下來休息,瞧見農夫駕着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夫,你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棒呢?農夫看着他,一言不發。等耕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農夫附在黃喜的耳朵邊,低聲細氣地說,告訴你吧,邊上那頭牛更好一些。黃喜很奇怪,問,你幹嗎用這麼小的聲音說話?農夫答道,牛雖是畜類,心和人是一樣的。我要是大聲地說這頭牛好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裏分辯出來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秀的牛,心裏會很難過……

這個故事讓我感慨頗深,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這個命題太大了,它也賦予教師更多的壓力。有的老師說,我自己的靈魂還沒塑造明白呢?我的靈魂深處雖想滿園春色,現實中卻不得不爲自己的生活在奮鬥和掙扎。我還是喜歡教師是園丁這個叫法,貼切自然。教師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是在自己成長的同時,和一羣比自己年輕的人一塊成長而已。我們寬容了整個世界,也希望世界能寬容我們的靈魂。

學生是校園裏的花兒,老師,不能急於看到花朵的綻放,其實每一朵花我們都要等待幾個季節的`風霜雪雨洗禮的過程。他們有可能嬌豔無比,也有可能在季節輪迴之後還是一支寂寞的小苗。但是你會發現他們都在不知不覺地成長。不管是怒放的小花還是靜待花開的小苗,都會有自己的精彩,他們都會驕傲地面對陽光雨露,在快樂中靜待那滿園的花開!靜待花開、微笑期待更是對教育的一種責任擔當,是一種追求的狀態,是一種平靜的力量,是一種信念的堅守,更是一種智慧和底蘊帶給教育的寬闊。看到了問題,更看到了主流,不是無視問題,而是力圖解決問題。

我想說:“教育,需要等待!在“等待”中,教師纔會更加冷靜,更加理性;在“等待”中,學生才能自我糾正、自我提升。“等待”是一種健康的教育心態,“等待”是一門無聲的教育藝術。等待更是一種境界,只有用心靈滋潤孩子的老師,纔會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傾聽生命的拔節,從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實的芬芳,“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把學生塑造成有精神有思想的大寫的“人”。對於特殊的孩子,讓我們學會等待!慢一點,放慢欣賞的腳步;等一等,等到遲來的花開。”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地等待。不要看着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長大,陪着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篇11:教師教學教育隨筆

春姑娘來了,她送走冬天的冷氣,帶着溫暖的風雨陽光,步入我們校園。她用靈巧的雙手把校園裝飾的猶如天堂一般,美不勝收。

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校園裏,到處都是陽光明媚的景象。柳樹抽出了細細的綠絲,上面綴滿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着泥土的芳香鑽了出來,露出了稚嫩的小臉蛋兒;又綠又嫩的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小朋友們也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豔的校服,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小鳥從家裏飛出來了,唱着動聽的歌,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一進入校園,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南角的一片法國梧桐樹,它們高大挺拔,好像哨兵在爲我們站崗。春風拂過,它們爭先恐後地吐出了嫩綠的枝葉,或濃或淡,顯得是那麼清新。一陣小雨過後,它們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春雨滋潤,顯得更加精神了。大楊樹旁邊,還有棵美麗的玉蘭花,它們開得是那麼美麗。我見過高潔的荷花,欣賞過華貴的牡丹,也見過千姿百態的菊花,但它們都比不上我們校園的玉蘭花,玉蘭花的形態各異,有的還是花骨朵,飽脹地似乎要爆裂似的;有的含苞欲放,害羞地不肯綻放自己的美麗身軀;有的已經早早地綻放,好像在展示自己的優美舞姿。

校園,在我們心中,總是那麼美。漫步校園,觀賞着這熟悉的一切。

標籤:隨筆 教師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