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教育的小故事(精品多篇)

教育的小故事 篇一

有一個人,他從小到大都是一名失敗者,失敗永遠陪伴在他的身邊。他覺得上天對他不公平,於是,他決定去尋找上帝,詢問上帝:成功是什麼?

這個人翻山越嶺,來到河邊,見到一位老人家,就走過去問:老人家,成功是什麼?那位老人回答他:成功就是能每天都釣到魚,那就是成功。

這位年輕人繼續他的旅途,他渡過了河,來到了森林中,遇見一個正在趕路的中年男人,就問他:成功是什麼?那個中年男人回答他:成功就是每天都能捕獲野獸,那就是成功。年輕人聽了,繼續趕路。這個人穿過了森林,也穿過了沙漠,來到沙漠邊緣,找到了上帝,問他:成功是什麼?上帝很慈祥地回答:成功是生活,成功是經驗,成功是汗水。年輕人,不要執著於成功,而應享受成功的。過程。年輕人聽了,頓時明白了,就辭別了上帝,回家去了。

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不應該執著於成功,而應該學會享受成功的過程,從過程中找到樂趣,這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教育的小故事 篇二

故事三:《安的種子》

這是一個影響了千萬人的禪意故事,有幸看到它的大人——無論你是不是準備將它讀給孩子聽,都應該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輕輕地念給自己聽。

老師父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爬,爲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真奇怪,爲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爲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慢着!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小故事 篇三

讓教育多份選擇和智慧

着名特級教師袁浩在處理4個放學後貪玩抓蝦的“小調皮”時,用瞭如下方法:袁老師事先對他們捉蝦的地點做了瞭解,發現了那個“清淺的小溪”是沒有危險的。於是當4個“小調皮”耷拉着腦袋,站在辦公室裏等着挨批時,袁老師只是笑着對他們說:“你們喜歡蝦子,這好啊!大科學家達爾文、法布爾從小不都是昆蟲迷嗎?你們誰能告訴我,蝦子喜歡歇在什麼地方?你是怎麼抓着的?抓蝦用什麼辦法?蝦子到底是什麼模樣、什麼顏色的,頭上有什麼?腳有多少隻?尾巴呢……”小調皮們傻了眼,只顧着抓,誰會注意到底是什麼模樣?看到孩子們傻了眼,袁老師又拍拍他們的肩膀說:“我本想讓你們明天向全班同學介紹介紹的,可是你們……這樣吧,你們再去抓一次,抓的時候,認真看看,好好想想,回來再講給我聽聽,好不好?”孩子們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學回家忙着捉蝦,這事若落在我們手裏可能會把他們的家長傳來!左一個“不遵守紀律”,右一個“不注意安全”,通常會把孩子說得眼淚汪汪!因爲我們所關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學不回家捉蝦”這個事情的性質,至於孩子們捉蝦的危險大不大,壞事能不能變成好事,我們很少會去關心和注意的。在這一點上,袁老師做了有心人。他通過孩子們對蝦的特殊“情結”,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思考、探索、教孩子們如何玩得更有意義。教育就是這樣,有時只要我們多些瞭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選擇和智慧。

教育的小故事 篇四

泰國總理川立派86歲的老母親川梅,是一個擺食品攤的小販,她閒不住,雖然高齡了,還在曼谷的一家市場內擺攤賣蝦仁豆腐、豆餅、麪餅。她說:“兒子當了總理,那是兒子有出息,與我擺攤並沒有什麼矛盾。我不覺得有什麼丟人的,我很喜歡擺攤,在這兒,能見到很多的老朋友。”

川梅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兒子下班回家後狼吞虎嚥吃他親手做的豆腐。

泰國的。媒體稱讚說:“一個來自平民階層的平凡母親,教育出一名以其誠實正直而受人尊敬的總理。”而川梅在面對記者時卻謙遜地表示:“我其實沒有作什麼,我只不過在他小時候教導他做人必須誠實、勤勞和謙虛。我從不打罵他,但我也不記得他有那件事讓我失望。”

評價:望子成龍是普天之下母親地共同心願,任何一條“龍”都是在父母地教育及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有幾個母親做到了川梅這一點?又有多少母親在兒子“成龍”之後不母以子貴,仍甘於平凡?中**親們深思。

教育小故事 篇五

讓計劃讓位於行動

奧馬爾是一個有作爲的皇帝。他的頭腦裏充滿了智慧,而且穩健、博學,爲人們所敬仰。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問他:”您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剛—開始您是否就已經制定了—生的計劃了呢?“奧馬爾微笑着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才知道制定計劃是沒有用的。“當我20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用20歲以後的第一個10年學習知識;第二個10年去國外旅行;第三個10年,我要和一個漂亮的姑娘結婚並且生幾個孩子。

在最後的10年裏,我將在鄉村地區,過着隱居生活,思考人生。“終於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個年頭,我發現自已什麼也沒有學到,於是我推遲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後的4午時間裏,我學習了法律。並且成了這一領域舉足輕重自的人物,人們把我當作楷模。這個時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這是我心儀已久的願望。但是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無法抽身離開。我害怕人們在背後斥責我不負責任,後來我只好放棄旅行的想法。等到我40歲的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了。但總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像中那樣美麗的姑娘。直到62歲的時候,我還是單身一個人,那時候我爲自己這麼大一把年紀還想結婚而感到羞愧。於是我又放棄了找到這樣一個姑娘並且和她結婚的想法。後來我想到了最後一個願望,那擾是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隱居下來。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如果患上疾病,我連這個願望都完成不了。這就是我一生的計劃,但是一個也沒有實現。”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放在制定漫長的計劃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什事就馬上去做。放棄計劃,立刻行動吧!“奧馬爾最後說。

點評: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與其給孩子制定漫長的學習計劃,不如督促孩子立即開始行動,把握好當下的時光。在具體行動中,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如果適時做出調整,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發展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教育的小故事 篇六

班上新轉來的女孩,由於基礎較差,單元測試考了倒數第一名。上課時,她不敢接觸老師的目光,回答問題細聲細氣像蚊子叫。

老師發現她聲音雖然很低,但朗誦課文很流利,很有感情。老師把孩子請到辦公室,對她說:“老師發現聽你朗誦課文真是一種享受,你願意每天來辦公室給老師讀一刻鐘課文嗎?”

孩子使勁地點點頭,於是老師找了篇文章讓她讀。讀完後,老師由衷地說:“太好了,讀得這麼深情,你真的很有朗誦天分,要是聲音再高一點點就更好了。”

孩子大受鼓舞,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第二天,她又來朗讀,果然聲音高了許多,老師大加讚賞。第三天,老師問:“明天你敢當着全班同學的面站起來大聲朗讀嗎?”“敢,”女孩朗聲回答。

第四天,女孩果然勇敢地站起來朗誦了課文,聲情並茂,同學們都很驚訝,老師帶着大家鼓掌。女孩一天天活潑起來,成績有了飛躍,朋友也多了起來。

——孩子的。自信無論對孩子的學習還是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作爲老師,應最大限度地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的小故事 篇七

被人稱爲“丹青神化”的唐代畫家閻立本。出生在雍州萬年(今西安市)一個繪畫藝術之家。他在父親和哥哥的培養下,十六七歲就已落筆不俗,名噪鄉里。但閻立本卻總覺得自己的水平還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畫家。

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在長江之濱的荊州,新近發現了一塊張僧繇(yáo)的`繪畫石刻。閻立本一聽,喜形於色,暗想,張僧繇是南北朝時代的“畫聖”之一,尤其是他畫的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我何不前往荊州,一飽眼福啊!

於是,他毅然帶上筆墨紙硯,踏上了千里行程。

經過兩個多月的跋山涉水,閻立本終於平安到達了荊州。他住進旅店,風塵未洗,就請店家領他去看繪畫石刻。繪畫石刻是在一家菜園的角落裏,上面已被塗上了許多污泥,不少地方難以辨認。石刻周圍,荒草叢生,烏鴉鼓譟,陰森森的

閻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望:“原來不過如此,我白來一趟了。”可回店之後,他又覺得自己有點太輕率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處,擦掉污泥,細看一番,才發現畫中果然有不少妙處。

第三天,他提來一桶水,把石刻認真沖刷了幾遍,再細心端詳,反覆揣摩,更覺得張僧繇的技藝高人一籌。他越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夠,晚上又打起燈籠繼續觀賞。

就這樣,閻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幾天。

【智慧小語】

牛頓曾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只有謙虛地吸取各家之長,才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教育的小故事 篇八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爲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那位犯人這樣寫到: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着自己。”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爲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著名人士這樣寫到:我和弟弟都爭着要大的。媽媽說:“我把門前的餓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教育故事 篇九

孩子的世界真是五花八門,精彩與搗蛋同在,驚喜與抓狂共存,酸甜苦辣鹹,五味雜全。但無論是何種狀況,回味起來,都讓你感受到滿滿的溫馨。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XX,是一個活潑可愛又很帥氣的小男生。也正是他的活潑可愛,讓家長與教師十分爲難,糾結着孩子的個人行爲規範的養成。家裏人也時常將此現象怪在其乳名“跳跳”,因跳跳而由此的動動。一年級剛入學時,小衚衕學十分好動,好像他的屁股是尖的,或是椅子帶刺的,一刻也坐不住,扭來扭去,好生痛苦。上課時間,不是手拿鉛筆橡皮當玩具,就是轉身找人聊天,告狀的事兒此起彼伏。教師上課講的知識點,都要微信於家長,家長在家當家教。家長很苦惱,幾次懷疑孩子得了“多動症”前往醫院就醫,可是一切正常。如何才能樹立孩子“無一規矩,何成方圓”的意識呢?於是,班級的“習慣訓練營”開業了,招收了形形色色的“團員”,小衚衕學就是其中的一員。坐不好就練坐,站不好就練站,靜不下心來就練靜坐。根據孩子呈現的現象層次深淺來規定時間。一開始,小衚衕學覺得沒什麼事兒,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陪着挺好玩,慢慢地,成員減少了,他也慢慢意識到自己太倒黴了。於是家校雙管齊下,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後半個學期,小衚衕學的行爲常規有了明顯的改善,但警鐘要長鳴,每隔一段時間懈怠、反彈,還是需要家校共同督促。

升入二年級了,小衚衕學的行爲有了規範度,於是在班級小主人的競選中,他競崗了,他想當個“小組長”,想着能每一天檢查大家的學習任務。“人小有志向”,作爲教師肯定讓他“夢想成真”。當了一個月的小組長後,組員們很不滿意,議論紛紛,指出小衚衕學不盡人意的地方:自身的作業書寫很潦草,準確率高;上課不認真,會做小動作;別人的作業不檢查,只管自己出去玩。哎!情景十分棘手,於是作爲教師的我立刻召開班級會議,在大家的討論中,最終決定觀察小衚衕學擔任小組長一週,但這一週受全班小朋友的監督,如若做得好,恢復原職。在家長方面,我也及時溝通,也與家長約定:每一天讓他靜坐15分鐘,反思一天的行爲。如果有教師發來的提高信息,就減少靜坐的時間。就這樣,小衚衕學有了壓力,有了鞭策,接下來的這一週他盡職盡責,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博得了小夥伴們的心,繼續擔任小組長。此時此刻的小衚衕學,愛看書、書寫也工整,對自己的職責甚是盡心,家長教師都給他大大的表揚。

雲是慢慢地變亮,花是慢慢地開放,孩子是慢慢地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等待,就如同莊稼,從播種到收穫,需要漫長的等待,慢慢等待發芽、慢慢等待拔節、慢慢等待開花、慢慢等待結果、慢慢等待成熟,最終才能收穫喜人的碩果。種植如此,育人更是如此。在不懈的堅持中,孩子個人素養提高了,學會尊重,學會欣賞,學會傾聽,學會互助。教學活動要從學生自然成長角度出發,遵循科學的自然規律,給學生成長的時間,心懷期待靜等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