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多篇)

《紅樓夢》薛寶釵的結局(多篇)

論《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人物形象 篇一

看完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雖然大多數人都把同情心給了黛玉妹妹,可是我覺得薛寶釵這個人物形象也是很可憐的。她是閨閣的典範,是一位典型的淑女。對於她的解讀,我是很淺顯的,想要理解一部歷史鉅作,我還有很多欠缺。現在我只是想談談我目前對薛寶釵這個人物的理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薛寶釵是個有追求的人。

薛寶釵有一個金鎖,說是她小時候癩頭和尚送的,等以後與有玉的男子配成一對,這便是“金玉良緣”。跟隨母親來到京城,目的是參加選秀,希望自己可以進宮生活。她來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與賈府裏面的人有什麼未來,她只是一心想着自己的“金玉良緣”。‘玉’之貴人,她希望這些貴人是擁有玉璽的皇帝,或擁有佩玉的王爺,更或是王子或公主,她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她不甘於過現在的生活。但是最終她落選了,其原因有人說是她是包衣身份,未滿足皇室想保留純正血統的條件,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她的背景不夠強大,也就是說朝中無人,故沒能順利進入皇宮。但是薛寶釵落選之事作者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而是委婉地暗示。在第29回,她的性情忽然轉變,變得煩躁、鬱悶且易怒,出語傷人,惡語相向,尖酸刻薄。不是選秀落選之因,這些轉變便說不過去了。在落選以後,在元妃省親之時,最早知道薛寶釵落選的元妃,將送給薛寶釵和賈寶玉的端午節禮是一模一樣,意在爲兩人指婚。而她知其意卻不搭理,或許是由於剛剛落選,沒心思搭理,便離開。抑或是對元妃這樣的做法感到不滿,她還是希望自己能進宮生活。

二、薛寶釵是個聰明的人

薛寶釵不僅容貌美麗,而且天資聰慧,博學多才。她的聰明不僅體現在學識方面,也體現在爲人處世方面。如在元妃回家省親時,將寶玉的詩,‘綠玉’改爲‘綠蠟’,便可知她的學識不一般。她也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她懂的怎樣討好別人,怎樣贏得人心,給自己營造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在現在看來,這是非常特殊的能力,所以說她也是一個聰明的人。薛寶釵的恭維奉承,不僅主人喜歡,同一輩的喜歡,甚至連丫環們也喜歡,她贏得賈府上下人的喜歡。在一次賈元春的燈謎“並無新奇”,一眼便可望穿,可是薛寶釵卻虛僞地不停地稱讚,直說難猜,故意尋思。賈母是個自負的人,寶釵於是藉機恭維說“二嫂子任憑她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賈母立即吹噓道:“當日我像鳳丫頭這些年紀,”果然,薛寶釵注意所有的小事,得到了賈府所有人的稱讚。賈母說“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寶丫頭性格溫厚和平…百裏挑一…那給人家做媳婦,怎麼叫公婆不疼,家裏上上下下不賓服呢?”寶釵憑什麼打動了賈母?論才華她比不上黛玉,論容貌她仍抵不過黛玉,論治理家事她更是不如探春。能贏得賈母的歡心全是因爲她貞靜、和平、裝愚、守拙。可這些都是假象,是裝出來的。但是要裝好每一件小事也是很不容易的,可見她的良苦用心。在她的眼裏,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得做好每一件小事。薛寶釵十五歲的生日宴會,賈母想爲其大辦酒席爲她慶祝並問她喜歡聽什麼戲,愛吃什麼食物。此時的薛寶釵深知賈母的喜好。她便依賈母的喜好說了出來,賈母非常高興。薛寶釵如此投賈母的喜好,目的是爲了討賈母的歡心,落一個穩重、懂理的美名。點戲這種小事,她都不放過。這樣的人怎能不贏得大家對她的厚愛呢。還有人說薛寶釵是個虛僞,奸詐之人,但是她的虛僞世故,不正是當時社會孝敬老人,尊敬長輩的體現嗎?不正是封建社會貴族女子該有的修養嗎?

三、薛寶釵是個癡情的人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薛寶釵當然不能例外。但由於她隱晦的性格,她對賈寶玉的追求顯得很隱蔽。

由於受封建禮教的侵害,使她不能大膽地表露自己的情感,但是細細品味便可體會到薛寶釵對她的寶弟弟的愛。雖然她和賈寶玉之間有很多的分歧,且寶玉也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現。但薛寶釵是愛寶玉的,是真心愛着寶玉的。在一次,賈寶玉被父親暴打以後,在怡紅院養傷,薛寶釵去探望他,手裏託着一藥丸。嘆道“早聽人一句勸,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便是我們看着心裏也……”她這樣一個遵守封建禮教道德規範的女子,卻說出如此失態的話,於是紅了臉低了頭,就嚥着沒有繼續說下去。當時的她心疼賈寶玉,哪裏管得了什麼封建禮教的,只想說出自己的心裏話,這些都是她對寶玉的愛的表現。還有在第三十六回,寶玉的棒瘡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康復了。那天中午,大家在王夫人屋子裏聚會吃西瓜,吃完該回自己屋裏歇午覺去了,可是薛寶釵卻不想睡覺,便邀黛玉一塊兒去惜春那看話,但黛玉說要洗澡,所以最後寶釵最後只能一個人活動。可是她卻沒有去惜春的住所,而是轉奔寶玉的屋子怡紅院去了,一進去,看見下人們睡得橫七豎八,她就徑直地走進寶玉的臥室,寶玉正在午睡,丫環襲人坐在寶玉牀邊爲他驅趕蚊蠅和繡肚兜。在寶釵看完這些情況以後,按道理她應該避開,不應該待在私密公子的屋裏。但是她卻沒有,哪怕就待一秒鐘,她也想和眼前的這個人親近,陪着他,這就是最大的快樂。接下來,襲人出去了,就只剩下她和熟睡着的寶玉,她也該回自己的閨房去了,但她還是沒有離開,而是坐在了襲人剛坐的位置上,做着襲人剛纔在做的事,爲賈寶玉驅蚊,繡肚兜。這可以表現出她是真心愛着賈寶玉的,她是多麼地愛她的寶弟弟啊!

在賈母去世以後,王夫人嫌棄且討厭林黛玉,黛玉更是遭受到趙姨娘算計,最後在其藥裏添加慢性毒藥使病情加重最後淚盡而亡。那“金玉良緣”便水到渠成,薛寶釵終於完成了她的“金玉良緣”,但是和一個不愛她的人結婚,薛寶釵的結局是值得同情的。並且一個是遵守封建禮教的典型,而另一個卻是反抗封建禮教的典型,他們之間存在着嚴重的思想分歧,又怎能有幸福可言。一曲《終身誤》便點出了寶釵在愛情中的無奈:“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她最後什麼都沒得到,沒有得到賈寶玉的心,更喪失了賈寶玉的身。寶釵嫁給寶玉之後,兩人相敬如賓,沒有正常的婚姻生活,但是作爲一個妻子,她是想得到丈夫的愛的,希望有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是結果卻沒能如願,賈寶玉最終出家,寶釵獨守空閨、晚景十分淒涼。

論《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人物形象 篇二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成就最高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我國古典小說中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在這部鉅著中,曹雪芹寥寥數筆就構造出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王熙鳳等一大批獨特的女性形象,爲我們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借鑑。

1、在這裏,我就談談對薛寶釵的一己之見。出身於皇商之家的薛寶釵,在賈府這樣一個人事關係錯綜複雜的環境中,以襲人之奸猾、湘雲之豪放、黛玉之聰慧、鳳姐之狡詐,寶釵都能與之和諧相處,其容人之量非一般人可比。寶釵接受的是封建正統教育,處處以封建衛道者的面目出現。賈寶玉的叛經離道,寶釵是極其不滿的,她勸賈寶玉講究仕途經濟、應酬世務,將來好“金殿對策”。小說中的薛寶釵口口聲聲“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纔是”,作者卻着力描寫寶釵懂得禪機、深知戲曲曲詞之妙,精通繪畫之道。沒有半句遊離於人物性格之外的褒貶詞彙,寶釵爲人之虛僞,讀者盡收眼底。

狄德羅指出:“人們的性格要根據他們的處境來決定。”薛寶釵依靠着“會做人”的訣竅,周旋在榮國府那樣複雜的環境裏,和周圍上下老幼,無不相處得八面玲瓏,盡得人心。在她的“容貌美麗”、“端莊賢淑”的外表下,掩蓋着一個封建主義信奉者極爲虛僞的性格。她很善於奉承、迎合,而又做得自然。寄居在賈府,她首先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在賈母替她做生日時,她投其所好地點了幾齣賈母愛聽的戲,取得了賈母的“更加喜歡”。元春從宮裏送出來一個燈迷,她明明覺得“並無甚新奇”,但卻要“少不得稱讚,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在滴翠亭邊,她偶然偷聽了小紅和墜兒的私心話,引起了她內心對一連串封建大道理的聯想,但爲了自身的利害,卻使‘金蟬脫殼’的法子,嫁禍於林黛玉。所有這些,都是薛寶釵這個人物性格的自然流露,她時時注意隱蔽自己,保全自己,“裝愚守拙”,以求得“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薛寶釵父親早亡,哥哥又不成器,過早地走進了世俗生活,有一定治家理財能力。在薛家,寶釵起着與王熙鳳在賈家同樣的作用,但她不象王熙鳳那樣以斂財爲樂事,她處處注意維護自己大家閨秀的形象。

薛寶釵頗有經濟頭腦,善於用小恩小惠拉攏人。寶釵便出錢出物爲史湘雲設東擺螃蟹宴,宴請賈府上下人等。此舉既攏絡了性格豪爽的史湘雲,博得了賈母的稱讚,又實踐了她“既要自己便宜,又不得罪了人,然後方大家有趣”的生活理想。精明能幹的探春爲了家族的利益進行各項改革,寶釵卻立場中庸,致力於小恩小惠收買人心而並不注重收到什麼改革的功效,“小惠全大體”。此處“無一貶詞而情僞畢露”(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在《紅樓夢》中,一方面作者借衆人之口誇讚寶釵爲人厚道、明白道理,另一方面又不着一字褒貶,通過細節描寫揭露其心口不一的性格特徵。聞聽尤三姐劍刎而亡、柳湘蓮出家做了道士後的反映;慫恿薛姨媽說娶林黛玉給薛蟠做妻子;金釧投井自殺後面帶微笑去對王夫人所說的“安慰”話,都充分暴露了薛寶釵冷酷無情的一面。

曹雪芹把生活中個別、片斷、零散的現象集中起來,提煉出來,匯成了一個整體形象,使之更深刻、全面、普遍地反映生活的本質規律,反映生活的真理。作家對寶釵的性格特徵並無一句褒貶之詞,只是刻畫了她在不同場合、不同生活事件中的不同反映,而且筆墨零散,不經人意,分散是片言隻語,匯合則血肉豐腴。作家沒有對之發表任何議論,僅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給人留下揮之不去的印象。正是“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劉熙載《藝概》)。作家大匠運斤,斧鑿無痕,塑造了這樣一箇中外文學史上獨特的女性形象。

2、“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恩格斯《致敏·考茨基》)。作者將薛寶釵放在賈府這個特定的空間和封建社會這個特定的時間相交匯的特定架構上,根據其生活經歷、教養和所追求的生活道路,在封建家族衰亡過程中和寶、黛愛情悲劇的矛盾衝突中的地位和境遇,寫出了她獨特的行動和語言,用春秋的筆法刻畫了其複雜而又飽滿的性格特徵。

《紅樓夢》給我們塑造的薛寶釵這個客觀藝術形象,這個中國封建正統教育陶冶出來的皇商之後,不僅外貌是美的,而且內心追求“淡極始知花更豔”的生活情趣,有着“任它隨聚隨分”的胸懷。作爲封建道德的忠實維護者,她處處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着傳統的觀念和道德;作爲年輕漂亮的少女,她具有天真浪漫的一面;作爲走向衰落的皇商之女,她具有一定的治家理財能力;作爲文明國度的子孫,她又有廣博的知識。然而,作爲封建末世的貴族子女,她身上也毫無例外地帶有一些舊時代的氣味和色彩,顯然是落後的、自私的。因此,薛寶釵的形象呈現出人格二重性。

作者在描寫寶釵時,利用對人物和故事的概括交待,掩蓋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傾向。薛寶釵和林黛玉明明是兩個對立的典型形象,曹雪芹卻故意採用“合傳”的辦法混淆其善惡,把她們寫得一樣完美,雙峯對峙,皆爲薄命。

年輕美貌的薛寶釵,一方面恪守着封建道德,另一方面又對愛情不無憧憬,時不時地向賈寶玉透露出一點心靈的祕密。她稱賈寶玉爲“無事忙”、“富貴閒人”,便是流露出了對賈寶玉癡情於林黛玉的哀怨和不滿。寶釵追求愛情,是發自一個女性內心的合理而正當的要求,並不乖離於青春少女的人生願望,有其合理的一面。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一段,寫寶釵規勸黛玉。薛寶釵表面上句句肺腑之言,實際上卻是害怕林黛玉看了雜書後奪了賈寶玉,心口不一,乃小人慣說君子話也。這裏充分揭示了其奸詐性格和道學面孔。同是有悖於封建道德之舉:薛寶釵坐在熟睡的賈寶玉的牀邊做女紅,林黛玉見了只是一笑而已,並未效仿薛寶釵將其叫去教訓一頓。襲人爲林黛玉倒了一杯茶,薛寶釵搶先接過去漱口,一向被人認爲“小心眼”的林黛玉毫不介意地將她用剩下來的半杯茶吃了解渴。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忠僞至此已無懸念。在“寶釵借扇機帶雙敲”一段話中,寶釵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這是她少有的一次真面目的顯現。作者設計“蘅芷清芬”、牽藤引蔓的蘅蕪院,並讓寶釵居住其中,也有助於映襯薛寶釵附庸攀援的鮮明個性。

曹雪芹對薛寶釵的描寫,是“言猶盡,意未終”。和尚道士讓寶釵戴上金鎖,當是賈寶玉出生之後;賈寶玉的寶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寶釵的金鎖上就鏨上了“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與之配成一對。寶釵進京,名爲“待選”,進京之後卻再未提起;薛家從未揭示佩戴金鎖的真正原因,更沒有交代佩戴金鎖與“待選”這兩件事之間的關係。作者巧妙地掩蓋了薛家必欲將寶釵匹配於寶玉的動機,同時也隱蔽了自己對薛寶釵這個封建“淑女”的憎惡之情。

《紅樓夢》的作者還善於深入到日常生活中,通過人物在生活瑣事中的言行舉止,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寶玉被打事件發生後,薛寶釵探視時嘆曰:“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着,心裏也疼。”這一番話,既親切稠密有深意,又極合其身份及教養,“早聽人一句話”之“人”字,既指賈母、王夫人,又將自己涵於其中,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希望籍此之際,將寶玉愛慕黛玉的心腸移些許到自己的身上。,襲人說的是:“我的娘,怎麼下這般的狠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得到這步地位……”此乃受主子恩寵、與賈寶玉有私情的得意奴才的粗俗之語,“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之“我”字與薛寶釵“早聽人一句話”之“人”字,僅一字之差,所要表達的意思相去不遠,但所反映出來兩個人的教養卻有着天壤之別。寶玉被打,不同的人物自然有不同的反映,作者筆下的這些人物語言,非常自然,非常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教養,又非常切合當時的情勢!百鍊鋼化爲繞指柔,功夫不到是再也寫不出來的。

作者從多個側面對薛寶釵的性格進行間接描寫,這樣刻畫,使該人物形象顯得更生動、更鮮明。

3、《紅樓夢》是一部對時代生活深感痛絕的書,是一曲響徹雲霄的叛逆者的頌歌、愛情的頌歌、美的頌歌。同時又爲那個沒落階級奏起了一闋輓歌。曹雪芹複雜矛盾的思想在小說中的人物身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即使在他所厭惡的封建淑女薛寶釵身上也寄託了自己的美學思想。

實際生活中,人物是獨特、複雜、具體的。成功的典型應該是具有獨特性、複雜性的形象,是帶有缺陷的活生生的真人。“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藝術論》)。寶釵的形象正由於寫出了其人性美、人情美的一面和悲劇性的性格特徵,才更爲逼真動人。

作爲金陵十二釵之一的薛寶釵,作者在她的身上是花了不少筆墨的,是將其作爲主要人物既正面描寫她的音容笑貌,又從各個側面描寫了她的性格特點,使之成爲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美學形象。她以其感情豐富、複雜真實的典型,在金陵十二釵中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薛寶釵這個人物形象有別於世界文學作品中的任何一個女性形象,是老黑格爾所說的“這一個”,以其獨特的性格特徵長久地屹立於世界文學作品人物畫廊之中。

對賈寶玉沒有愛情的薛寶釵,雖然最終在賈府掌權人物的支持下登上了寶二奶奶的寶座,但是並沒有得到幸福的生活,陷入了“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尷尬境地。薛寶釵的不幸是她生活的時代造成的,是那個腐朽沒落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她的悲劇只會讓人更加痛恨不合理的封建制度。

賢孝才德四者皆備的薛寶釵倘或生於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她也許會象班婕妤、曹大姑等人那樣有所作爲,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於封建末世的薛寶釵,即使“待選”成功,也只能象元春一樣白白浪費自己的青春,最終內心備受愛情與理性矛盾的煎熬而死。她雖然嫁給了賈寶玉作正妻,可是賈寶玉並不愛她,終於棄她而去。她的結局只能和封建社會的命運一樣,是悲劇性的。

作者在作品中設計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的意義有三個方面:

首先,這一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意義。薛寶釵接受的是正統教育,是封建大家庭培育出來的“四德俱全”的標準淑女,是唯一能挽救賈府這一死而不僵的封建大家庭的希望所在。薛寶釵最終沒有能夠得到賈寶玉的愛情,傷心欲絕的賈寶玉出家作了和尚,賈府後繼無人走向滅亡,她沒有能夠挽救賈府衰敗的命運,也沒能爲自己爭取到應有的幸福生活,沒能走出自己的悲劇命運。薛寶釵和她所代表的那一類女性的悲劇結局,充分揭示了封建社會的必然崩潰的發展趨勢。

其次,在書中刻畫薛寶釵這個人物形象,也是爲了表現《紅樓夢》反封建主題的需要。爲了維護封建秩序,薛寶釵始終站在林黛玉、晴雯等人的對立面,只要是有悖於封建道德,她都極力反對。黛玉死於風刀霜劍,迎春死於悍夫毒手,尤三姐死於流言蜚語,這是舊時代的悲劇。寶釵這個悍衛封建正統的衛道者,也同樣是封建制度和禮教的犧牲品,是貌似喜劇的悲劇角色。她一方面作爲“金玉良緣”去破壞寶黛的叛逆愛情,另一方面,本身又被封建社會無情地扼殺了青春。她不僅是衛道者,還是一個不自覺的“殉道者”。薛寶釵的悲劇結局,充分顯示了在封建社會裏,各種性格類型女子的命運都只能是“千紅一窟”、“萬豔同杯”,這既是客觀必然現象,又傾注了作家對廣大薄命女兒滿腔的同情和對封建理性的批判,體現了作家反封建的進步思想。

再次,在十二釵中,薛寶釵起着與別人相互映襯、相互補充的作用。寶釵和襲人同是封建正統的忠實維護者,但襲人是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封建統治者的忠實奴才,而寶釵卻是受過封建正統教育的大家閨秀,其教養與身份和襲人相去甚遠。她與黛玉同是受過教育的貴族少女,黛玉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寶釵是衛道者。寶釵和迎春皆是封建正統教育下的淑女,迎春善良懦弱,寶釵極富心機。薛寶釵的修養與元春極其相似,元春的生活經歷是寶釵奮鬥的理想和目標,寶釵的現在就是元春的過去,這兩個符合封建道德規範的女性,都頭腦清醒,具有遠見卓識,最終也都入了“薄命司”。小說通過這兩個相互補充的被束縛了思想、扭曲了靈魂的“冷美人”的複雜性格和悲劇結局,暴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從而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深沉有力的控訴和抗議。

美的本質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事物的個別性顯著地表現着它的本質規律。寫出人物形象的複雜性,能表現生活中的真人,加強典型的客觀性,又突破了傳統的寫作方法,有助於表現悲劇的崇高美,豐富美學寶庫,同時還可以蠡測到作家的思想傾向。因此,曹雪芹塑造出的薛寶釵形象,是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薛寶釵這個藝術形象也將異彩奪目,風流千古!

圓滑隱忍,深明大義 篇三

1、行酒令時黛玉的詩句

在四十回大家團團圍坐行酒令時要求說一句詩和一句現成話,黛玉說了兩句話: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這兩句是出自西廂記和牡丹亭,在那個對女子限制繁多的時代,大家閨秀不能看這個,更不能當衆說出來。別人對黛玉的話都沒有在意,而寶釵是很在意了。寶釵當時的反應是,扭頭看了黛玉一眼,沒言語,但記在心裏。就她們兩個的時候,寶釵玩笑似地說:你跪下,我要審你。好個千金小姐,好個不出閨門的女孩兒,滿嘴裏都說的`是什麼!看黛玉蒙了,沒有了平時的伶俐尖刻,寶釵就拉她坐下,款款給她講大道理:我們女孩子啊,不要看那些雜七雜八的書,亂了心性。如果真是這樣,就不如不識字的好。既然識了字,該看正經書。看些雜書,亂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女孩子的正經事還是針線紡織,這纔是正理。黛玉感動寶釵沒有當衆揭穿她,給她難看。

2、對薛蟠和趙姨娘的周到

寶釵對自己的哥哥也不護短,而是深明大義。薛蟠被柳湘蓮打了以後,薛姨媽着急地要下人們找柳湘蓮報復,寶釵就說:他們喝酒,酒後翻臉是常情,誰醉了,多挨幾下也是有的。況且咱們家無法無天,也是人所共知。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就這樣興師動衆,顯得倚着親戚之勢欺壓常人。說得薛姨媽消了火氣。寶釵對人見人煩的趙姨娘也是禮節有加。寶釵的哥哥薛蟠從南方帶來很多的土特產,分派送人的時候,寶釵並沒有忘記給趙姨娘準備一份。這個從沒有被別人正眼看過的人心裏就念叨開了:還是人家寶姑娘會做人,即展樣,又大方,要是林姑娘,連正眼都不會看我們。

寶釵性格溫柔大方,周到得體,柔韌而有彈性。她進退有據、剛柔有度、行止得體,是溫良恭讓的典範。

論《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人物形象 篇四

薛寶釵

薛寶釵是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她是寶、黛、釵愛情悲劇的主人公之一,而且還在於這一藝術形像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以及這一形像的創新性。

對於薛寶釵這一人物形像,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則尊林而抑薛。歷代所引鄒弢與其友許伯謙因爭論激烈而“幾揮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爲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狹窄,愛使小性兒,而寶釵端莊穩重,溫柔敦厚,豁達大度。有人則認爲,寶釵性冷無情,虛僞奸險,是個“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則固然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因,同時也說明這一形像的複雜性、豐富性和描寫的客觀性。那麼,到底怎樣看待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須摒棄個人的偏見和愛惡,而從作品的描寫刻畫中進行具體分析。

人物刻畫

從《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寶釵形像,是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這一形像的基本特徵,表現爲她是封建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複雜的、豐富多彩的。

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見奢華,惟覺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這就概括地寫出了她謹守封建禮教,順應環境的個性特點,勾勒了一個封建淑女的輪廓。

這個人物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她忠誠地信奉封建禮教;特別是強加在婦女身上的奴隸道德。她曾多次規勸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立身揚名”之道,以至引起賈寶玉的極大反感,說她說的是“混帳話”,並說“好好的一個清白女子,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雲進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總以貞靜爲主”之類的封建說教。這些都足以說明,在大觀園的貴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統思想、封建道德觀念毒害比較深的一個。但是也不能因此將她與賈政、王夫人、王熙鳳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說成封建統治者。她雖然屬於“主子”的陣營,但是,她不但談不上什麼統治權力,而且,作爲封建社會的一位少女,連自己的命運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聽從封建家長的擺佈。一方面是“主子”,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處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之下,這就是薛寶釵社會關係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會地位,決定了她的思想性格與賈政、王夫人、鳳姐等的本質區別。那種將薛寶釵與賈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觀點是錯誤的。

性格特點

薛寶釵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很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在賈府這個派系複雜、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另一方面,她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係;正如脂評所說:“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而在這種貌似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中,她特別注意揣摩和迎合賈府統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們的好感,而對於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等人,也未嘗表現出冷淡和鄙視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各種人等的稱讚。賈母誇她“穩重和平”;從不稱讚別人的趙姨娘也說她“展洋大方”。就連小丫頭們,也多和她親近。

在薛寶釵的性格中,確實也有虛僞和矯情的一面。她喜歡討好人和奉承人。賈母要給她做生日,問她愛聽什麼戲,愛吃什麼東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平時的愛好回答。她還當着面奉承過賈母。她說:“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風丫頭憑她怎麼巧,也巧不過老太大去。”結果是賈母大誇獎她:“提起姊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金釧兒投井自殺後,王夫人心裏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說:金釧不會自殺;如果真是自殺,也不過是個糊塗人,死了也不爲可惜,多賞幾兩銀子就是了。王夫人說,不好把準備給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來給死者妝裹,怕她忌諱,薛寶釵就自動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來交給王夫人。這—段文字不但是寫她討好王夫人,而且還顯示出這個封建主義的信奉者是怎樣的冷酷無情。“壽怡紅羣芳開夜宴”那一回,寫她掣得的酒令牙籤上畫着牡丹,上有午句詩:“任是無情也動人”。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薛寶釵被稱做羣芳之冠,但又說“無情”。“無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實行者;“也動人”,卻不過說她的貌美。丸說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熱心人的意思。但“無情”和非熱心並不等於奸險。水亭撲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機。但其目的是讓小紅、墜兒以爲她沒有所見那些私情話,並非有意嫁禍林黛玉。借衣金訓,也並非有意識讓王夫人嫌棄林黛玉。她這樣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義的明哲保身的哲學,自然也就表現了她的虛僞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現出來的虛僞,主要是由於封建道德本身的虛僞。她的頭腦裏浸透了封建主義思想,她是一個忠實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的淑女。她認爲按封建道德規範去做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備。人有說薛寶釵是“大奸不奸,大盜不盜”,恐伯就是指的她對封建道德的忠實情奉和執行;因爲這種道德本身就是虛僞的。她得到了賈府上下的放心,並最後被選擇爲寶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這種性格和環境相適應的自然的結果,而不應當簡單地看作是由於她或者薛姨媽的陰謀詭計的勝利。那種認爲薛寶釵的一切活動都是有意識地有計劃地爭奪寶玉的看法,既不得合書中的描寫,又縮小了這一人物的思想意義。事實上,她的性格特點並非奸險,並非事事時時處處都有心機,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統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樣渾然不覺。那樣如魚得水。人們從她身上看到的虛僞正是封建道德虛僞的體現。薛寶釵的有心機與鳳姐的兩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寶釵性格的複雜性和豐富性,還表現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處事周到,辦事公平,關心人,體貼人,幫助人。一次,襲人想央求湘雲替她做點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對她講明史湘雲“在家裏一點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來了就說累得慌”的苦衷,責怪她“怎麼一時半刻不會體貼人”,並主動接去了要湘雲做的活計。還有一次,湘雲要開社作東,寶釵因伯她花費引起她嬸孃報怨,便資助她辦了螃蟹宴。因此,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經真心地這樣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對於寄人籬下的林黛玉,家境貧寒的邢岫煙,也都給過種種幫助。即使對大觀園的下人,她也能體貼他們的起早睡晚,終年辛苦的處境,爲他們籌劃一點額外的進益。

作者原詣

作者塑造薛寶釵這個形像,絕非僅僅寫出一個沽名釣譽的國賊祿鬼和八面玲瓏的勢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個虛僞奸隱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個標準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寶釵這個形像中,寄託着作者複雜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讚美這位美麗少女的聰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劇命運;又痛惜她奴隸般地信奉封建禮教,批判她“隨分從時”的處世哲學。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個品格端莊,容貌美麗,才華出衆,學識淵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禮教所毒害以至毀滅的過程。正因爲如此,作者對薛寶釵性格的發掘,並沒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與陳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間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統一。這就是薛寶釵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點。作者對這個根本特點表現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對這個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殘,便愈是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在對封建社會批判的深刻性上,這一形像並不比賈寶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過前者的毀滅是叛逆者的悲劇,後者的毀滅是殉道者的悲劇。然而,他們都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薛寶釵的悲劇雖然不值得人們同情,但它所顯示的批判意義卻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橫絕一代的卓識,正表現在這裏,作者塑造薛寶釵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現在這裏。只有從這個根本特點出發,才能真正認識這二藝術形像。

《紅樓夢》在塑造人物形像時,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進行反覆描寫和刻畫,以使其突出鮮明外,還繞圍這一基本性格特徵展開其他方面的描寫和刻畫,使人物性格更加複雜和豐富。薛寶釵的形像也是這樣塑造出來的。

博學多識

薛寶釵這個封建淑女的典型,除了她作爲封建禮教的信奉者、執行者和殉道者這一基本點之外,她的性格還表現在其他許多方面。

薛寶釵不僅品格端方,容貌美麗,而且天質聰慧,博學宏覽。幼年時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環境和聰慧的心靈,造成她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廣博的知識。她對文學、藝術、歷史、醫學以至諸子百家、佛學經典,都有廣泛的涉獵和淵博的知識,連以“雜學旁收”著稱的賈寶玉也遠非所及。如元妃歸省時,對寶玉詩中“綠玉”改“綠臘”的指點,以及對湘雲問“棔”樹的解釋。她對藝術創作有着深刻的理解,發表過精闢的見解。如她在論畫時指出,藝術家在創作前必須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對素材進行精當的剪裁和處理,才能達到真實地再現生活的目的;她在詩歌創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見”,“不與人同”,“要命意新奇,另開生面”,她反對跟着別人腳蹤走去的摹擬和模仿的見解,無疑是頗有見地的。顯然,在這些地方,作者是將自己對藝術的獨到見解賦予了這位才華出衆的少女。

她自己的詩歌創作,也頗具特色。在大觀園的詩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詩歌比賽中,她是經常奪冠的。她的詩構思新穎,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渾厚的風格。這樣,作者又賦予薛寶釵的形像以濃郁的書卷氣和優美的詩人氣質。在這些地方,作者對她是讚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