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同課異構的意義與價值(通用多篇)

同課異構的意義與價值(通用多篇)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篇一

趙雪本學期,我校教研室爲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採取了一項新的舉措“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比賽。也就是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講授同樣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來呈現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課的老師各顯其能,作出了不同的課堂展示,可以說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通過參與這次的教研活動,我感觸頗深,經數日反覆思索,在此談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通過聽課學習,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它可以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教師之間互相啓發,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課題便於教師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過同課異構的對比研究開展實質性的討論與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也給我們教師“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學習範本。

“同課異構”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如王麗老師的課堂在樸實中見真情,靈活中促情感。整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心靈交流,老師能和學生融爲一體,讓孩子的思維得以擴散。能感受到她真的用心在講課,整個課堂很大氣,教態自然大方。田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抓住學生平時喜愛的動畫節目,把課堂中的每個環節與動畫中的人物相聯繫,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觀察和學習的興趣。張娟老師在導課部分與學生進行輕鬆的交流,交流之中給予適時的指導,她不僅以自身的熱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發現及發現的過程講給同學聽,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還有張韶燕老師課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慾望,教師和學生表演配合默契,使課堂有真實感。等等。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通過這樣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些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同課異構”讓我真正地認識到了只有在聽與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在批判繼承先行者的基礎上再做教學設計,在對許多問題的研討中,取得比較一致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從異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能達到激發內在潛能,張揚個性,從而追求異中有同、同中求異的境界。

感謝學校爲我們這些教師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同時也爲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一定不會辜負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期望,珍惜()每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也爭取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紮實些,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開展同課異構的好處 篇二

開展同課異構的好處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於教師。因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實踐者。要改變課堂教學,必須改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課堂教學行爲。由於教師每天都要上課,都要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同課異構”研究是集體智慧和個人智慧的結晶,貼近教師教學實際,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融合,便於豐富教師的教學生活,利於教師專業成長。“同課異構”能夠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實用性強,容易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能研究、會研究,基於解決教學問題,教師願意研究,並能自覺參與,積極實踐。概括來說,有以下好處:

1、針對性強。校本教研的本質是“改進”。改進就是改不合時宜的,不利於學生髮展的舊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進就是將利於學生髮展,利於教師成長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同課異構”研究不但能解決教師個人教學上的個性問題,還能解決教師羣體中的共性問題,立足於課堂教學,着眼於問題解決,從課堂教學實際問題出發,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決課堂存在的真實問題,因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2、實用性強。“同課異構”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解決教師個人課堂存在的實際問題,教師在同伴的討論研究中得到啓示和啓發,並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實踐,靈活應用,優化了教師個體的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而指導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強。教師有了成功的體驗和感受,就容易內化成自己的教學模式,並能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參與性高。“同課異構”研究以課例爲載體,研究的是具體的一節課。和教師的教學密切相關,教師的興趣濃,熱情高,容易參與其中,在討論中,有話可說,有共同問題可研,真正實現了新課程提出的教師是新課程的參與者、研究者。從而將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融爲一體,讓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師教學生活的幸福指數。保證了教師課堂教學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體驗,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總之,教師的實驗場地在課堂。“同課異構”爲教師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平臺。教師的教學生活豐富了,同伴之間的關係融洽了,研究的氛圍濃厚了,教師生活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之中,思維深刻了,認識廣泛了,課堂上就能駕輕就熟,遊刃有餘了。

淺談同課異構的好處與困惑 篇三

淺談同課異構的好處與困惑

王越

新課程理念下,教材更具開放性,“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爲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它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總結教學經驗的一條有效途徑。同課異構,不僅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名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迥異的風格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而且有利於教師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教學風格,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通過親自參與同課異構活動,我也感覺到同課異構中的“異”帶來的不同教學方式、風格的複雜性和困惑,因此,本文我就淺談一下同課異構的作用和困惑。

一、同課異構的好處

1、“同課異構”是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素質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別由不同教師執教統一課題,讓每一位教師參與聽課、評課等教研的機會,促進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產生有益的互促共進作用。通過這種教研,可以發現哪種教學結構更有效,更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並可以在上一次教學的基礎上,考量一些對聽課教師深有感觸的地方及其效果,細究其深層的教育蘊含,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之處,然後對這細節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更完善。

2、從課堂教學研究上講,有以下幾點,第一,“同課異構”把課堂作爲教學研究的實驗室,有利於克服個性化課堂存在的弊端,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參照和比較,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地提高教研教學效果。第二,“同課異構”有效地促進

參與者的思想交流,理解新課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教法,最終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第三,同課異構展現的教師不同的教學呈現方式,以及對教材的不同處理等,可以檢驗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爲不同的教學理念、方法、策略,在多層面和多方位的交流中碰撞、昇華中也促進教師持續性的專業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3、“同課異構”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同課異構”實現了教師間的“合力效應”,促成教師間的知識共振、信息共振、心理共振。同課異構中會不斷地發現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課堂教學智慧在不斷的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逐步地提高。教師專業成長最快的途徑之一就是要尋找最近發展區的資源,尤其是與優秀教師合作備課、聽課、評課,同伴的一個提示、幾點建議,都會使自己的教學行爲和習慣以至教學品質和境界儘快提高,真正起到催熟劑”的作用。總之,同課異構促使教研迴歸到課堂教學、迴歸到教師生活中,凸顯學生的生活,彰顯教師的才情。學思研教合而爲一,不斷構創一種“大共和”的教研文化。“同課異構”有利於促進參與者教學水平的提高。它由單一封閉的個人研究模式轉向多維互動的羣體研究模式的方式。這種對教學活動的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使所有參與者在觀點的交鋒、思維的碰撞中,取長補短,都得到了共同的發展。

4、同課異構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同課異構也是一種由以教材教法爲中心的文本教研轉向以師生共同發展爲中心的人本教研。它的終極目標之一是爲了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知情意行,生成學習活力,釋放學習潛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益。同課異構尊重不同教師之間的個體教學差異。藉助同課異構,教師不同的教學個性、教學理念、思考角度、挖掘深度、教學活動的不可預知性特點等因素所

導致的教學差異得以更好地體現,這不僅反映出不同教師根據各自理解做出的具體教學行爲的差異,更體現出對教師差異的尊重,鼓勵每位教師基於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環境差異產生不同的構想,開展不斷變化而又充滿智慧的教學實踐。彰顯教師作爲社會人的價值。同課異構活動對教師個性化教學風格的尊重最終成就了教師不同程度的專業發展,彰顯了教師作爲社會人的價值,是人本主義思想的切實體現。促進教師的非理性因素和精神發展。最後,能更有效地實踐校本研究。

總之,重視同課異構的教學研究,對有效紮實推進新課改,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價值。

二、同課異構的困惑

通過自身參與到同課異構活動,我更加深入的理解同課異構帶來的作用,但同時,也給我留下了幾點困惑:

困惑之一:同一課題怎樣的異構教學是有效的?

同一個課題,不同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判定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什麼?是否每一種教學都是有效的呢?

我從有關資料中找尋到了一些判定教學是否有效的因素:一是是否合乎學情;二是所佔時間是否精當;三是是否是課堂的有機組成部分;四是是否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五是是否有利於文本的有效解讀。

回顧我所參與的同課異構活動,會發現有些教學屬於未了解學情,以至於冷場,因爲學生不明意圖。

困惑之二:如何把握學生活動前的要求?

不同的教師在上統一內容,但學生該如何預習,教師又應該如何要求學生的課前活動還值得仔細思考。

同時還有以下困惑:

1、“同課異構”的教研模式不斷優化出來的教案,課前課後花費了許多老師的時間和心血,可是它是否適應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情、不同時期的學生呢?如果不,這樣做值得嗎?

2、“同課異構 ”校本教研模式,怎樣與其它常用的校本教研進行有效整合與拓展,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

3、“同課異構”教研模式似乎加重了教師課業負擔,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組員之間的合作,揚長避短,促進專業發展

總之,通過同課異構式的教研括動,一方面,可以讓不同的教帥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背景、情感體驗,選擇不同的策略、運用不同的資源建構出不同意義的教學設計,呈現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同課異構 確實可以引導教師在互動中比較,在比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