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1端午節的來歷及傳說介紹(精品多篇)

2021端午節的來歷及傳說介紹(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 篇一

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這七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人文情懷和文藝氣質的節日。

“端午”二字,原爲“端五”,“端”爲初,“端五”即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爲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認爲五月初五這天要準備草藥以祛除毒氣。《大戴禮記》亦載:“五月五日蓄蘭爲沐浴”,用佩戴蘭草、沐浴潔身來驅邪避禍。那個時候,“端五”還不是節,而是一個需要避諱的“不祥之日”。現如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端午節前後,家裏薰蒼朮、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兒佩戴中藥香囊,大人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疫,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理。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角黍”即糉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即有吃糉子的習俗。至於這一天爲什麼要吃糉子,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均載,遭讒被逐於沅湘的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涼,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痛不已,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有漁夫划船至江中欲打撈詩人真身,並以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魚蝦飽腹而不食詩人之肉身。後來,人們又擔心飯糰爲蛟龍所食,遂以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以驅之,逐漸演變爲今日之糉子。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詩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這正是對這一民俗演變的文學註腳。

自此,因爲加入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元素,又經由民俗的不斷創新演繹與豐富,端午節逐漸由一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爲一個以懷念先賢與詩人的愛國情懷爲名、內容既古老又新鮮、形式熱鬧且多樣、充滿歡樂氣氛的民間節日。

端午節民俗之多、流傳之遠、影響之廣,可列爲七大節日之首。除了吃糉子這一共同習俗外,在我國北方,還有飲雄黃、佩艾草、贈香扇等習俗;在南方,則有賽龍舟、浴百草、遊百病等習俗。此外,端午節慶及由其衍生的文化活動還傳入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世界上頗負盛名的韓國江陵端午祭就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流傳與演變,2005年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爲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今天,端午節早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走向世界,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軟實力,其中尤以賽龍舟最爲知名和富有影響力。英語中,端午節被翻譯成“DragonBoatFestival”,直譯回來就是龍舟節,可見賽龍舟這一節慶形式在國外的影響之甚。

吃糉子也好,賽龍舟也罷,或是佩香囊、浴百草,端午節民俗的演變,早已超越紀念詩人屈原這一單純目的,而是包含着中國人所特有的、濃郁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樸素世界觀。這種樸素而純真的情感與觀念,最能打動人心而獲得廣泛共鳴,所謂的文化軟實力,亦不過如此。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媽媽給我們打電話。我揉揉眼睛,坐在那裏發呆。我媽媽拿出很多香包,給每個人都包了。我帶了一個大的粉紅色餃子。

我來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跳進河裏,因爲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但楚懷王沒有聽他對楚懷王說的話。結果屈原覺得自己沒用,最後跳進了那條叫汨羅江的河裏。這樣,人們就有了賽龍舟的習俗,因爲村民認爲屈原愛國,就划着龍舟去追屈原,但是追不上。還吃綠豆糕,吃糉子,喝雄黃酒,在門上插艾葉,帶七彩線和香包。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去買艾葉,但是我們沒有買。太晚了,所以我們買了油餅。我們去了爺爺奶奶家。我們真的吃了糉子,綠豆糕,油餅,雄黃酒,就沒喝。我們穿着彩色的線,非常開心。哈哈!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 篇三

看完龍舟比賽,我們沒能完成自己想要的。爸爸建議我們一起去划船,我們欣然同意。在父親的帶領下,四個同學買了票,租了一條船,劃到湖中央。

我們幾個人掌舵,其他人不閒着,坐在船尾,站在船頭。岸上的爸爸媽媽看到了,很擔心,一直說,小心,小心!

我們在湖裏的小島上看到許多灰色的蒼鷺。它們有時展開翅膀在空中盤旋,有時停留在樹枝上,它們是自由的。

湖岸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野花,蘆葦青青,睡蓮盛開。岸上游客絡繹不絕,穿梭在花叢中,流連忘返。我們靜靜地走在湖面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消磨着早晨的時光,感覺很舒服!

端午節由來 篇四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本站§ 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的由來 篇五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五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之一,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視。它的別名很多,有端午、端陽、蒲節、重五、女兒節、詩人節、沐蘭節等等。端午節的來源有多種說法,爲人所知的有下列六種:

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糉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爲端午節。這是最爲流行的一種說法

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爲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5、紀念介子推。據傳,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爲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爲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