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茶藝學【通用多篇】

茶藝學【通用多篇】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一

茶源於中國,講求和,美,禮,仁等,是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諧,通過茶藝活動的過程感悟人生,修身養性,追求自然的目的,讓我學會如何協調和平衡,愛惜自己,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茶藝是一門藝術,一種修養,體現和諧,優雅,仁,德,誠,真,茶藝源於遠古卻不失時尚,茶藝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以茶養生,以茶悟道,做一個優雅德,有內涵德,健康的人,這是我學習茶藝的第一步。

一;我們人類終極追求的是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靈。

二;我們人類嚮往的目標是享受生活,豐富生活,熱愛生活,不斷的提高生活品質。

三;我們人類希望的事業是自由擇業,開心就業,浪漫就業,做終身喜愛而樂之不疲的事業。

這種完美的人生,只有在茶藝中垂手可得。

隨着現在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茶葉的需求量不斷的日益增大,近幾年來的表現尤爲突出,可是對茶藝師的中,高級人才卻很短缺,能夠擁有茶藝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人不多,以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茶藝師的需求量會超出我們的想象,茶葉現在已遠銷海外,連外國的朋友們也都被中國的茶藝的神祕,魅力的迷人所吸引。

現在‘以茶會友’的社會,用茶讓人與人之間可以無界限的交流,用真誠,坦誠的心交流,不管是在事業中,競爭中,在品茶,應用茶的環境,去做任何事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一個舉止優雅的茶藝師,舒緩的音樂靜靜的流淌,共同營造出一幅寧靜祥和的休閒場景,會讓現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有一個很好的放鬆,舒心的空間。

全職的太太們,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雄厚的經濟實力,充裕的時間,可以將茶藝作爲提高自身修養,結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途徑,還可以讓在打拼的先生們帶來全新的休閒體驗,讓他們在忙碌後忘記了疲憊,優雅而有內涵的全職太太們籍着茶藝尋求一塊靜溢與超然的心靈空間。健康,綠色,環保是茶藝致力於推廣的方向,引導人的思維,開拓人視野,豐富人的精神。

茶藝師是現在社會與未來社會所空缺的瓶頸,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空間,在幫助別人享受人生的同時也幫助自身創建美好的人生,利人利已,何樂不爲?希望那些愛好茶,茶藝,想懂的茶,茶藝的朋友,你的人生就從今天大步的邁開吧。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二

因爲個人對茶的喜愛,我報名學習了茶藝。

在7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對茶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無論是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分類、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沒有了解過的。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雖然當前我只是淺淺地學習了一些入門知識,但濃厚的茶興趣已被激發,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繼更深入的學習茶,讓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藝培訓學習開設這樣關於茶的培訓課程,不僅僅爲我們學員教授了茶文化,也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友平臺。在當代社會,能有機會以茶會友,是很風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緣坐在一起學茶、品茶、賞茶、鑑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騷客一般,喝茶談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愜意。

源於對“茶”的喜愛,懷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仰,終於將學習茶道的小夢想付諸於行了。

如中國傳統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茶藝亦如此。初級班給了一把打開“茶道”這隻潘朵拉神盒的鑰匙,將原來飲茶的習慣及愛好的淺浮和模糊,引向明瞭,開啓更多愉悅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藝課程,接觸到淺略的中國茶文化理論,學習到綠茶泡法、生活泡法、紅茶泡法、閔式沖泡四款茶藝表演。因爲原本對茶的喜愛,淺閱過茶藝相關的書籍,學習中對茶藝的閱讀便有了更多的渴求與熱情。在老師授課時,我們也渴望老師能傳授更多的知識,有時因爲課時的原因,未能更爲詳盡,我想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茶藝學習,對我來說,纔是剛剛開始。

這學期的茶藝茶道課程向我們具體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的知識,重點學習了綠茶、烏龍茶、花茶的泡製技巧和方法。因爲在我的生活裏多以礦泉水和飲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烏龍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沖泡,也存在着很多認識上的錯誤,沒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過這一學期茶藝茶道課程學習,很好的幫助我彌補了這一點不足,使我對茶、對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現就我個人的茶藝心得總結如下:

一、綠茶

綠茶,是茶藝課程開始後所接觸學習的第一種茶。沒學習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個綠茶都是一種浪費,簡直就是茶葉兌開水。我最欣賞綠茶的純與淳,綠色的芽葉乾淨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寧神,能讓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緩身心,有種迴歸自然之感。

二、烏龍茶

烏龍茶是我從未接觸過的茶類,相較於綠茶和花茶來說,於我是最最陌生的一類。而在烏龍茶的實訓中,我擔任的是主泡。因爲烏龍茶的泡製比較繁瑣,使我經常忘記一些步驟,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類茶。

最後我發現,它是最能鍛鍊人的心境的一類茶。因爲無論時間多麼的有限,它還是得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既不能增也絕不可減。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裏無論你遇到多少困難,無論困難如何大、如何難以解決,無論所剩時間有多緊迫。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問題還是得一個個解決。所以,浮躁的心難以泡出一杯好的烏龍茶。我覺得烏龍茶的茶盤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而我們練就的何嘗又不是一個張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溫馨”是我對花茶最直觀的印象。當桌前擺起花茶茶具,無論是清潔茶具、投茶沖泡還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終都有那麼一種如春天般的溫暖圍繞在心頭,讓人能有種春日的盎然,無論心情、精神都頓覺美好。由於課程條件有限,在具體泡製時仍舊以綠茶茶葉代替,無法真正體會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兒、融暖的芳香,但我覺得在泡製時,只要我們心中懷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處處有甘甜,周身處處有花香。花茶的泡製讓我學會了感知,感知生命勃發的力量,感知生活裏那些溫暖的美好。

綜上所述,這學期茶藝茶道課的學習讓我有了不小的收穫——泡茶,最貴乎“心”。當然我也深知茶藝並非僅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練就的,所以在今後的生活中,我會繼續的練習。同時,希望每一個泡茶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屬於自己的好茶。

茶藝學 篇三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今天,我們來到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學生勞技中心學習茶藝。伴隨着音箱中的悠悠古琴聲,我們走進了茶藝課堂。

桌子上擺着全套茶具,各種茶具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今天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來認識茶具”老師的聲音不緊不慢。接着,她向我們介紹了各種茶具的名稱及用法,我們的臉上漸漸露出難色,不時有同學悄悄的說:“真麻煩!”

老師的桌子上也擺了一套茶具,我們六個組長先和老師一起學習。

第一項工作是暖杯。只見老師輕輕拿起壺蓋繞開茶盤放在固定的茶墊上,接着拿起隨手泡高高的向茶壺由裏至外沖水,稱爲“高衝”,最後把蓋子繞原路蓋回。左手持茶巾,右手託茶壺,將聞香杯與茶杯用壺自內向外倒上七分滿的水,10~15秒後用竹夾將杯裏的水一一倒進茶盂。雖然我們都很認真地學,但終究是第一次接觸它,錯誤接二連三的出現:“咣噹”!第三組的茶杯沒夾好掉在桌子上了,幸好沒有碎。我正拿起隨手泡想要倒水。“你還沒拿開壺蓋!”我的組員着急地說。我吐了一下舌頭,放下隨手泡,打開壺蓋,正當我又一次想往茶杯裏倒水時,“茶巾!茶巾!左手持茶巾!”我的組員又一次提醒我。我只好再一次放下隨手泡,拿起茶巾。心裏想:“真麻煩!”其他組也沒有好到哪裏去,要不就是這一步忘記,或者是那一步出錯。老師一切看在眼裏,微笑不語。

接下來是泡茶與敬茶。我們動作越來越熟練,錯誤也越來越少。六個組員輪着來,每個人都有了一次嘗試的機會。喝到自己親手泡的茶,似乎鐵觀音那一絲絲苦味也被心中成功的甜蜜所代替了。

喝到茶的那一瞬間,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古時文雅居士們品茶的情景:三次泡茶,唯有最後一次最醇香,最甜美,最入味。輕輕拿起托盤,夾起茶杯與聞香杯,由外至內,由友人至自已,何不體現了“謙讓”這一品質?一桌的人靜靜地嗅香,靜靜的品味。他們臉上的那種平靜,恬適,超然而滿足的感覺,穿越了時空,重新體現在了我們的臉上。前時那種不耐煩和失敗帶來的陰霾心理一下子被悠悠茶香掃清了。原來之前的種。種努力就是爲了現在這杯至香至醇的清茶!

茶分三品,一品茶香,二品茶味,三品如茶般的人生。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四

因爲個人對茶的喜愛,我報名學習了茶藝。

在7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對茶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無論是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分類、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沒有了解過的。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雖然當前我只是淺淺地學習了一些入門知識,但濃厚的茶興趣已被激發,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繼更深入的學習茶,讓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藝培訓學習開設這樣關於茶的培訓課程,不僅僅爲我們學員教授了茶文化,也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友平臺。在當代社會,能有機會以茶會友,是很風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緣坐在一起學茶、品茶、賞茶、鑑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騷客一般,喝茶談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愜意。

源於對“茶”的喜愛,懷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仰,終於將學習茶道的小夢想付諸於行了。

如中國傳統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茶藝亦如此。初級班給了一把打開“茶道”這隻潘朵拉神盒的鑰匙,將原來飲茶的習慣及愛好的淺浮和模糊,引向明瞭,開啓更多愉悅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藝課程,接觸到淺略的中國茶文化理論,學習到綠茶泡法、生活泡法、紅茶泡法、閔式沖泡四款茶藝表演。因爲原本對茶的喜愛,淺閱過茶藝相關的書籍,學習中對茶藝的閱讀便有了更多的渴求與熱情。在老師授課時,我們也渴望老師能傳授更多的知識,有時因爲課時的原因,未能更爲詳盡,我想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茶藝學習,對我來說,纔是剛剛開始。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五

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心態,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收穫很多。

茶藝並不只是簡單的泡茶、品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對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爲人之道: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個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賦予了世間萬物生命與靈性,若給予它們尊重和理解,那麼它們也會給予你一樣的迴應。你愛戴生命,生命也會回饋你。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對人或事。這能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覺到我們平和、與人爲善的態度。

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環境清淨、幽雅,各種茶具的乾淨、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

“敬”主要表現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例如我們常常在泡茶之後洗壺,就是對茶壺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採的時候,要經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採下來之後,還要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嚐的時候,要經得起評價和回味。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六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雖然我對茶文化的知識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話卻是深印在我腦海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來訪時必泡一壺好茶,以表對客人的誠心歡迎與尊敬。

“茶藝師”在我的字典裏是個新鮮的名詞,在參加天晟茶業有限公司舉辦的茶藝師培訓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學也和我一樣對這個高雅的稱謂感覺陌生吧。

“茶藝”是個什麼概念呢?通俗地說,茶藝是指泡茶與飲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識別茶葉、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飲茶的技巧是對茶湯的品嚐、鑑賞,對它的色、香、味、形、韻的體味。只有掌握了這兩樣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體會到茶藝的精髓。

在這短短的十多天培訓中我們學習到很多茶藝的相關知識,比如茶藝師該具備的職業道德修養,茶文化的理論,各種茶的特質,各種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品茶增進友誼,修徳習禮。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七

常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言:今夜有書今夜閱。閱讀茶藝先生大美推薦的《品茶圖鑑》,忽然記起要寫課後感想,腦海裏浮現善壯和大美在美好生活館門口送別的身影,現在才覺知原來茶藝課已經結束了。因爲不清楚還有哪支古琴曲與茶有關,我聽着《酒狂》,寫“茶道”課後心得體會

爲什麼來學茶藝?

因爲朋友丁丁引領我體會陶瓷和香薰的文人閒情逸致,我才略知道這個世界裏有一些人以茶會友,召集茶席雅集;有的通過茶參禪悟道,有的堅持做一個傳統的茶人。現代工業化的浪潮裏,還有許多人炒作茶葉猶如股票。在這樣的背景中,我想初步認識茶與人的世界。

從技能方面,我想考個證,或者有一天在有關國際文化交流的工作裏用得上。前幾年,我在日本大阪附近短期學習交流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實踐,當地民間組織就安排我們欣賞了茶道。那時候,與日本翻譯分享有關宋茶和建盞的皮毛認知,我感受到那位翻譯對中國文化的敬意。我有迴歸傳統的願望,在行茶儀式裏,與各色人等分享傳統的茶道,大有無聲勝有聲的妙趣。

學到了什麼?

聽課的時候,我覺得很愜意,聽得興致盎然,感受到一個茶人的心態和氣質。對照之下,大美老師每次都講了3、4小時的內容,包括茶的產地、茶的歷史、茶的化學成分、茶的分類、日本茶道、品鑑茶質、4種行茶法。這些知識在四次課裏,固然屬蜻蜓點水,略泛一圈漣漪。

作爲一個學生課後功夫,我主要把握幾點:1)閱讀《品茶圖鑑》,2)觀想行茶儀式的點點滴滴,3)鍛鍊腕力,4)三五人湊一起喝喝不同的茶,模擬品鑑,從眼耳鼻舌意身去品鑑:

(1)茶葉、茶湯、器皿色、

(2)水沸聲、沐霖甌杯的聲音

(3)水之味、茶之味、

(4)茶器特性

(5)茶葉、茶湯、茶底、杯底氣味

(6)口腔與喉嚨的各種味道、

(7)身體其他部位的反應。

謝謝真誠分享茶人知識和茶之感官世界的大美老師,我也很喜歡精緻的美好生活文化館。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八

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 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 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 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 感染力。

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 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飲茶的藝術。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爲是修身養性的 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 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 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爲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爲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這學期的茶藝茶道課程向我們具體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 茶、花茶的知識,重點學習了綠茶、烏龍茶、花茶的泡製技巧和方法。因爲在我的生活裏多以礦泉水和飲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烏龍茶和花茶) ,而且以往我 泡茶也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沖泡,也存在着很多認識上的錯誤,沒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

而通過這一學期茶藝茶道課程學習, 很好的幫助我彌補了這一點不足, 使我對茶、對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

現就我個人的茶藝心得總結如下

一、綠茶 綠茶,是茶藝課程開始後所接觸學習的第一種茶。沒學習之前,還真的不 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個綠茶都是一種浪費,簡直就是茶葉兌開水。我最欣賞綠茶的純與淳, 綠色的芽葉乾淨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寧神, 能讓人卸下一身疲乏, 舒緩身心,有種迴歸自然之感。

二、烏龍茶 烏龍茶是我從未接觸過的茶類, 相較於綠茶和花茶來說,於我是最最陌生的一類。而在烏龍茶的實訓中,我擔任的是主泡。因爲烏龍茶的泡製比較繁瑣,使我經常忘記一些步驟,所以它是令我 印象最深的一類茶。

最後我發現,它是最能鍛鍊人的心境的一類茶。因爲無論 時間多麼的有限,它還是得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既不能增也絕不可減。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裏無論你遇到多少困難,無論困難如何大、如何難以解決,無論所 剩時間有多緊迫。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問題還是得一個個解決。所以,浮躁的心難以泡出一杯好的烏龍茶。

我覺得烏龍茶的茶盤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而我們 練就的何嘗又不是一個張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溫馨” 是我對花茶最直觀的印象。當桌前擺起花茶茶具,無論是清潔茶具、投茶沖泡還 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終都有那麼一種如春天般的溫暖圍繞在心頭,讓人能有種春 日的盎然,無論心情、精神都頓覺美好。由於課程條件有限,在具體泡製時仍舊以綠茶茶葉代替,無法真正體會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兒、融暖的芳香,但我覺得 在泡製時,只要我們心中懷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處處有甘甜,周身處處有花香。花茶的泡製讓我學會了感知,感知生命勃發的力量,感知生活裏那些 溫暖的美好。

綜上所述, 這學期茶藝茶道課的學習讓我有了不小的收穫——泡 茶,最貴乎“心” 。當然我也深知茶藝並非僅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練就的,所以在今後的生活中,我會繼續的練習。同時,希望每一個泡茶人,無論何時何地, 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屬於自己的好茶。

關於茶藝學習心得 篇九

20--年 8 月 18 日至 9 月 2 日, 我接受了爲期半個月的中級茶藝師培 訓。通過半個月的學習,我從態度上、文化素養上、操作技能上、教學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從態度深刻體會了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和”“敬”、。未參加中級茶 藝師培訓之前,我對茶藝師的瞭解是“掌握了一套規範的泡茶技能,能對客人進行茶藝表演與服務” ,但隨着學習的深入,我懂得,茶藝師不僅要有專 業技能與服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習茶、事茶陶冶情操,傳承併發揚我國的茶文化。想要成爲一名優秀的茶藝師,首先要有平和、恬然的心境,對茶 的珍視和對茶人的尊敬。

二、提升了專業素養。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年的茶 文化歷史,使茶文化己深深滲透進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及至唐代“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我國茶文化體系形成,並使之傳播四海。

茶文化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滲透,互融互補。首先與儒家思想的“禮” 。儒 家思想是以孔、孟爲代表,以中庸爲核心的思想文化體系。我國茶文化中清新、自然、達觀、熱情、好客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鮮明、充分、客觀而實 際的表達。其次與佛家思想的“悟” 。茶與佛的核羽是“茶禪一味”的理念。

禪,意爲“坐禪”“靜慮”、。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通過品茶、喝茶提神、清心、去欲。再次與道家思想的“無爲” ,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 ,茶文化中視茶爲天地自然之精華,爲“天含之,地載之,人育之” 之靈物,從而在製茶、烹茶、品茶過程中,追求美感,追求意境,追求哲理。三、提高了茶藝服務操作技能。在 16 天的學習中,共學習了茶的營養 成分與功效,烏龍茶、紅茶、黑茶、綠茶、花茶的沖泡程序,每道泡茶程序都經過了反覆的觀摩、練習、考試。

四、提高了教學能力。此次培訓中,我作爲一個教師不僅努力學習專業 知識,而且用心觀察農大茶藝實驗室的建設,各位老師的授課風格,收集了一些教學文字與影像資料,對我院旅遊管理專業的《茶藝服務》課程教學與 學生的專業技能指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