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精品多篇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精品多篇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 篇一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這次帶領大家遊覽平遙古城的導遊小李。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會爲大家介紹古老的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於公元前820_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牆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於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裏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爲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_年左右歷史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櫃檯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爲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爲“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的標誌,有的源於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南門爲烏龜的頭,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爲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說人們是爲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臺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裏,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遊覽。謝謝大家!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 篇二

山西,位於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自古被稱爲“表裏山河”。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人口2875.9萬。現轄太原、大同、朔州、陽泉、長治、晉城六個地級市和忻州、呂梁、晉中、臨汾、運城五個地區。共計86個縣、14個縣級市和18個市轄區。省會太原,省政府駐太原市府東街。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這裏是晉國的領地,所以簡稱爲晉。戰國初期,晉國被韓、趙、魏瓜分,史稱“三晉”,歷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稱。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傳說中的“堯都平陽”、“舜都薄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即今天的臨汾、永濟和夏縣。周代,山西是唐國的領地。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唐國臨晉水,改國號爲晉。春秋時,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晉國。戰國時,瓜分了晉國的韓、趙、魏三國,與秦、楚、齊、燕並稱爲戰國七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山西設有太原、上黨、河東、雁門、代郡等五郡。到隋時,太原是黃河流域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 ,李淵父子起兵於太原 ,建都長安後,把太原尊爲“北京”,意即“別都”。五代時期,後唐 、後晉 、後漢和北漢都是以山西爲根據地起家。在中國封建社會期間,山西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亂世越是顯得重要 ,誰擁有了山西,誰就可以稱雄天下。所以,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時期,山西的經濟、文化在中國北部居領先地位。明代時,設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後改爲承宣布政使司,統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開始稱爲山西。

山西是一個夾峙在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地帶。全省大部地區海拔達1000米以上,山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70% 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圖看,是一個斜長方形,由東北斜向西南,東西寬約 290公里,南北長約 550公里。從地形看,是一個由許多複雜山脈構成的高臺地。山西,山脈很多。東部有太行山,西部有呂梁山,北部有恆山、五臺山,南部有中條山,中都有太嶽山。山脈延綿起伏,縱橫排列,雄險巍峨。山西境內河流很多,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縱貫全省。是省內的主要河流,它發源於寧武縣,全長 761公里。是僅次於渭河的黃河第二大支流。桑乾河、滹沱河。漳河也發源于山西。匯入海河水系。山西境內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臨汾、運城。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散佈着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晉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於大陸東岸的內陸 。外緣有山脈環繞 。因而難於受海風的影響,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同時。又由於受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北部比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山西省,屬於中溫帶和暖溫帶季風氣侯區,即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爲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稱爲“ 煤鐵之鄉”、“ 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礦藏有煤、鐵、鋁。銅、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現已探明的煤礦儲量爲2000億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鐵礦儲量爲30.5億噸。由於煤炭儲量豐富,煤炭工業在山西工業中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 。近幾年來 ,電力工業、輕紡工業、消費品工業、民用工業的發展也很迅速。山西的公路交通,已達到所有縣區都通車,總長3萬多公里。

山西的旅遊資源豐富 ,宋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築約佔全國總數的 70%多,被譽爲古代建築的博物館。五臺山、壺口瀑布、北嶽恆山、雲岡石窟是全國聞名的旅遊景點,此外,懸空寺、應縣木塔、晉祠、寧武天池、洪洞大槐樹、喬家大院等都吸引着省內外的旅遊者。山西的土特產繁多,較爲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蔘、柳林紅棗等。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 篇三

我們知道,恆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那麼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有自己崇拜的宗教,而三教殿集佛道儒於一身,無論在任何朝代都會受到保護,這也是懸空寺千年不毀的一個政治原因吧。

待會兒大家沿着樓梯登上寺廟,會發現在臺階上游許多的小鐵釘,那麼木質樓閣出現小鐵釘是怎麼回事呢?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鐵定是定在樓梯上的,這樣大家上去的時候,踩到的是鐵定,而不會與木板直接發生摩擦,這樣就保護了木板。二呢,它是一種裝飾,三大家看鐵定得圖案,有的是繁星燦爛,有的是鐵水飛濺,更多的是蓮花狀的,那大家在登梯的時候,也就有了步步登蓮,吉祥如意的意思了。

我們順着山崖往下看,我們看到石壁上有兩個字:壯觀,可是我們發現,壯字多了一點,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參觀後揮筆寫下的,多了一點是說,懸空寺的壯美已不能用壯觀二字來形容了,它是比壯觀還要壯觀的。徐霞客曾來到次留下四字:天下巨觀。外國的建築學家也對懸空寺讚美不已。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曾感慨道:“中國的懸空寺把美學、力學、宗教巧妙地融爲一體,達到了盡善盡美,我真正的懂得了畢加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含義”。

站在停車場向東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簾,峭壁上“恆宗”兩個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張升手筆,兩字總高十三米,寬六米,字體雄渾,遒勁剛健,橫直如棟樑,點捺大如牛。恆山作爲道教名山留下數以千計的石刻銘文,但“恆宗”二字最具恆山特色。

連接“恆宗”與“恆宗殿”的這段路叫“步雲路”。過去,恆山林茂樹密,除少有的晴天朗日外,大多爲煙雲繚繞,當您踏上步雲路,猶如在濃雲密霧中穿行,所以又有“雲路春曉”之說,爲恆山古十八景之一。在這雲霧瀰漫中,一里一亭,一步一鬆,亭亭不同,鬆鬆各異,有詩讚曰:“鳥道橫斜一線天,誰知高上最翩翩,青來兩眼千山翠,白曳又鳧萬壑煙,抱朴古鬆陰道左,避人元鶴午雲邊,扶藜待叩元通跡,踏遍靈崖採石蓮”。

沿步雲路上行至一華里,便是著名的“虎風口”。不遠處屹立着一株參天古鬆曰“懸根鬆”,所以此處又稱“虎口懸鬆”,爲恆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處風口,恆山又山高風大,登臨此處,風聲樹聲交織在一起,如猛虎咆哮,聲震幽谷。穿過懸根鬆,我們發現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許多蹄形的小圓坑,淺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恆山修道,經常騎一白驢出入恆山,天長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蹤,至今仙驢蹄跡依稀可見,後世人習慣地稱這段路爲“果老嶺”,也稱“果老仙蹟”,恆山古十八景之一。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 篇四

大家好!

我叫韓楷昕,是咱們山西博物院絲絛之路院的一名小解說員。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進行一次美妙的絲絛之遊,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滿意。開頭自然親切,自然引起解說。

大家可能都知道,絲絛之路從山西大同開始,一直到延伸到羅馬,整條路經過了二十幾個國家,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漫長的貿易之路。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位蹲跑銅武士俑,此文物的年限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前戰國時期。俑高40。6釐米,出士時間是1938年,出士地點是新源縣鞏乃斯河南現藏於新疆維吾爾zu自治區博物館收藏。要寫出其歷史價值或者歷史意義。

中國以前一個神祕的樓蘭古城,一直沿用到東晉時期。公元4世紀左右樓蘭古國神祕消失了,在此中國史籍中再沒有出現過,樓蘭人去哪了,一直是個謎?解說留有餘地,很吸引人。

接下來,我告訴大家一些舊石器時代,石器打製法裏有捶擊法、碰砧法、砸擊法。修整技術有:軟捶、壓剝法、間接打製法等等。要解說這裏有哪些代表性的石器。

今天我爲大家的服務將告一段落了。我叫韓楷昕,希望大家記住我。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再次感謝!

山西導遊對景點的解說 篇五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遊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晉祠,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爲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爲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唐叔虞祠(即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爲出名了。

晉祠現已稱爲一個有着幾十座古建築的中國古典園林的遊覽勝地。晉祠的文物古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

1、聖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晉祠的主體,也是現在晉祠的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北宋),殿高19米,面寬7間,進深6間,殿的四周有圍廊。建築學家們認爲這個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殿內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聖母端坐木製神龕內;其餘42尊侍女像分列兩側。聖母傳爲姬虞之母邑姜。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侍女像身高與真人相仿,姿態自然,神情各異,舉手投足,顧盼生姿,世態人情,纖毫畢現,幾乎可以給她們每人立個小傳。這些侍從都是各有專職,身份、性格也是無一雷同,有的伺候飲食,有的負責梳洗,有的專管打掃,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藝術雕像珍品,在中國美術史上佔重要地位。

2、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齊年柏”,也名臥龍柏,這是由於它形似臥龍,樹身向南傾斜,與地面的角度成爲45度,頭枕撐天柏,形若游龍側臥,人們才以臥龍之名稱之。這株古柏,位於晉祠聖母殿右側的苗裔堂前。這株古柏從周代至今,經歷了歷朝歷代的風風雨雨,雖然老態龍鍾,但它體魄依然健壯,成爲中華古老文明的化身。齊年柏,根據相關機構的科學檢測,樹齡在2600年——2990年之間。爲國家一級珍稀古樹。這株樹,樹高17.44米,樹圍5.58米,主幹直徑1.77米。

這株樹雖然歷經數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晉祠聖母殿旁。依然蒼勁挺拔,品位不凡,枝幹舒張曲屈,樹影扶蘇,姿態優美,半躺半臥,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風而且瀟灑。就是這株古柏,引來了中國古代衆多文人的讚譽和誇獎,歷代謳歌者甚多。中國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以“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來歌頌它。唐槐在祠內的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

3、難老泉,素有“晉陽第一泉”之譽,與侍女像、齊年柏並稱“晉祠三絕”。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裏流出,長年不息,水溫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數萬畝稻田。

柳氏回家之後一試,果然如此。後來,婆婆發現媳婦不再挑水,而水缸裏的水卻始終是滿的,心中不免產生懷疑,就趁媳婦不在家,偷偷地察看,發現了水缸中的馬鞭,心想這是一個寶貝,伸手過去把馬鞭提出缸外,一時之間,缸裏的水馬上噴涌而出,向四處漫流。正在孃家梳頭的柳氏發覺水涌出來了,知道是婆婆把馬鞭子拉出水甕,情急中她一手夾草墊,一手執木梳,披散着還沒梳好的半拉頭髮跑回家中,只見甕裏的大水象泉水一樣不住地往外噴涌,她顧不上喘氣,就慌忙把草墊往甕上一扣,自己奮然一躍坐在了甕上。

說也奇怪,春英坐到甕上後,水勢頓時變緩,一下子由洶涌的大水變成了涓涓的細流,順着草墊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會,村裏的大水也漸漸地退了,人們纔想起春英,紛紛趕到她家。只見春英端然坐在水甕上,一手持梳,一手挽發,正在安詳地梳頭。不管人們怎麼呼喚她,她也不應聲,臨近一看,原來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從她坐的水甕的草墊下涓涓流出,這就是潺潺不息的“難老泉”水,後人爲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女子,稱她爲水母,在難老泉的西側建起了水母樓,樓內塑有一尊端莊秀麗的水母塑像。

通過對晉祠各名勝的遊覽及解說,不僅讓遊客對晉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對所學專業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認識到自己所學的東西可謂少之又少,只有不斷汲取,才能成爲衆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學到老”,這纔是亙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