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 篇1

對本文的教學中我仍採用了讀寫的方式去進行,因爲任何的一篇文章都是先要去閱讀才能對資料有所瞭解所以根據先學後教的課堂模式,給出學習目標和要求,讓學生根據目標與要求自學讀書,透過自讀自找,學會劃出文中的重要詞句去理解,在大家的互幫的學習下達成共識,並轉爲自己所用,比如文中出現: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子,我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自己在旁邊也來寫一寫,這也是培養孩子學習積累的方式,還有就是到了結尾,我還做了一個小改變,讓學生髮揮想象力冬天的蟈蟈是這樣的結果,那麼螞蟻又是怎樣過冬呢?大家討論說一說,再把它寫在課文中。

有讀有說有寫這樣更好的去理解故事的寓意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應用對於課堂教學是十分有用的。真正高效的教學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實踐、討論、再實踐。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 篇2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

一、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這樣一篇童話故事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繫,再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鑑於文本具有這樣的特點,史老師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同時利用表演,想象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自學習的環境,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悟讀、演讀文本,使學生在讀的語言實踐中展開想象,體會文中語境,感受語言的`優美,體驗閱讀的興趣。

例如春天、冬天的出場,老師都運用了聲音、圖片等直觀手段,把握兒童的心理,創設具體生動的形象場景,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以情境激趣。文本出示之前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激起表達的慾望,再適時進行朗讀訓練,把兒童帶入文章的情境中,和課文產生共鳴。

二、拓展多樣學習方法,培養創新思維。

幾隻蟈蟈看到了螞蟻在搬糧食,都笑螞蟻是傻瓜。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裏提供了豐富的創造性想象的餘地。教師抓住契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啓發想象。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史老師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麼?說什麼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兩次想象對比,相異而豐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受到自主教育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一,這類發展創造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展,有益於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縱觀史老師的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是獨到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語文的訓練是充實的……聽完課後,我感到缺乏的是一點兒精雕細琢,老師的引導需要再巧一些,訓練的設計需要再精一些,多媒體的運用需要再活一些。

舉例說明:1、圖片的運用,老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去觀察人物的神態、動作等,從而走進人物內心,通過語言的訓練將它外化出來。

2、表演,學生表演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知道“有的背,有的拉”,看圖片就行了,既然表演了,就應該讓學生真切的去體驗勞動的辛苦,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有互動,可以利用採訪的形式走進小螞蟻的內心,這樣不僅有語言的訓練,也有人文的薰陶。

想象,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處來深化主題。“螞蟻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很簡單,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引發想象,它們在洞裏怎樣過冬呢?這是可以把“有的……有的……”的語言訓練穿插進來,感受辛勤勞動後,收穫的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與蟈蟈懶惰後悽慘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 篇3

上這節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演演、說說、寫寫中,學的比較紮實,比較輕鬆。最大的收穫是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摘蘋果複習詞語;聽聽風聲感受冬天的寒冷。在生動、形象、逼真的環境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激發學生探索語言的熱情,對學習課文有着極其重要的情緒影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說話、讀書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運用多媒體手段再 現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學學螞蟻搬糧食的樣子,實現了“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願望,有效的喚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看看圖片,再引導交流,使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爲師生、生生與文本之間的相互對話奠定了基礎,從而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裏,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感情朗讀也水到渠成。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從課文和 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效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 篇4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全文共分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只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文中的對比也很鮮明:有兩種動物不同生活方式的對比,有季節特點的對比,也有兩種動物不同命運結局的對比,這些都增強了課文的可讀性,學生很喜歡閱讀,這也是我選擇這篇課文的原因。

在教學中,因爲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網上下載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動畫課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學生。有助於學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語言,通過視、聽、說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語文學習需要一定的情景,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把教材中的語言文字變成生動活潑、色彩斑讕的真實生活,讓學生在情景中主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蟈蟈,在第二年的夏天會怎麼做?創設真實生活情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語文課檔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一二年級。爲此,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要讀書,這是實施教學的首要目標。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營造着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採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進行讀的訓練,並用激勵性、挑戰性的話語,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着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當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給予指導。

《螞蟻和蟈蟈》課堂教學反思 篇5

一、情境創設不明顯

在設計中我抓住了中要語句要學生感悟,體驗,但在真正實施起來還是不夠理想,例如在剛開始的時候“夏天真熱。”這個句子的教學,我是先出示課文插圖,並講述:“瞧,夏天到了,太陽公公火辣辣的照着大地,一絲風都沒有,樹上的知了一個勁的叫着,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說是說出熱了,可總感覺我所創設的這個情境學生根本沒有體會到,圖上的太陽光很柔和,也許應該加上知了的叫聲點綴一下,和同學在課前去曬一曬火辣辣的太陽感受一下,或許學生在這時就會有更好的體驗。

二、動作有些亂

例如在教學第二小節的時候,我最後讓學生拿起書本齊讀本節,並要求讀出蟈蟈的懶和神氣,舒服的不得了,要讀出三種語氣要求過多了,其實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讀出來就可以了,也能夠體會到蟈蟈的品質了。

三、評價不夠

教師總說好是不能調動其積極性的,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程度和水平給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評價。好的固然是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並根據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正。這一過程,教師不可包辦代替,應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教師評學生、學生評學生、學生自評的局面。這一點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有待與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