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生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新版多篇

國小生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新版多篇

學生健康教育知識 篇一

1、心理保健:

培養良好溫帶的情緒,健全完美的性格,增強對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2、預防近視:

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自覺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是:光線要充足,姿式要端正,勞逸要結合,字跡要清楚,要做眼眼保健操。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線太強、太弱和陽光照射下看書、寫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寫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書,不要連續長時期看書、寫字近距離工作。

3、環境衛生:

居室通氣、溫度適宜、採光、照明合理,防止噪聲、綠化室內外環境。

4、預防感冒十法:

洗——早晨冷水洗臉,晚上熱水洗腳。

漱——早晚淡鹽水漱口。

動——早晨散步、做操。

搓——兩手對掌相搓30次。

開——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飲——早晨飲白水一杯。

呼——早晨做深呼叫10次。

按——兩手食指按上星穴(前髮際正中上行一過處)後用小指按風府穴(後髮際直上一寸窩陷處)。

薰——早晚用食醋熏蒸室內各一次,每次15分鐘。穿——穿衣不宜過多,出汗時不要馬上脫衣服。

5、家庭衛生:

爲什麼家庭講衛生有利於健康?

講衛生是爲了增進人的身心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所採取的個人與社會措施。

家庭要消滅蒼蠅、蚊子、老鼠、蟑螂,預防傳染病,講究居室衛生,這些都有利於預防疾病,從而有利於家庭成員健康。

國小生衛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篇二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着看書,不用髒手揉眼睛;

(6)、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清洗乾淨的食物,不喝生水;

(7)、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8)、早晚刷牙,食後漱口;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國小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 篇三

國小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長的失衡

國小生時期身體發育急劇變化,他們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認識力、理解力、思維力和親情力都遠遠落後於成年人。這種生理髮育與心理髮展的不平衡使國小生出現許多困惑、煩惱和躁動不安,產生心理問題。

2、家庭教育的誤區

過度溺愛和期望值過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品德發展、人格教育、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社會性教育的傾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考試、升學,卻不注重孩子的品德發展、交往能力、個性培養以及社會行爲規範的培養等。家長的高期望值與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時,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一廂情願時,便會使青少年感到壓抑和不滿,給孩子造成疑慮、憂鬱等心理疾患,導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學校教育的誤區

一些學校和教師迫於壓力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追求升學率、打造名牌效應,成績成爲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標準,學生情感上的苦惱不能及時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就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心理障礙。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還存在着學科化、醫學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傾向。

4、社會環境的影響

學校教育展示給學生的是正面教育,而當今各種思潮衝擊着我們的社會,純潔的教育內容與複雜的社會生活之間形成強烈反差,致使學生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學生思想的混亂、情緒的波動,也是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之一。

國小生健康教育知識 篇四

一、早餐應吃飽、吃好

早餐對於國小生來說,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凡是能夠堅持每天吃好、吃飽早飯的國小生,其體型和機能發育都比較好,身體也健壯,上課時精神充沛,學習效率也高。

早餐應該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除了要提供產熱快的澱粉類食品外,還要提供飽腹感強、不容易產生飢餓的蛋白質和脂肪,如五香牛肉、茶葉蛋、紅油豆腐乾、肉包子、餃子、餛飩等,有條件的還可增加含維生素的水果。早餐食慾較差,因此安排時要儘可能注意色、香、味、形,使更具吸引力。

二、午餐需合理搭配

國小生的午餐營養量,應占全天營養的40%。午餐中要有肉食與豆製品搭配的副食,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每星期吃1~2次魚類,1~2次動物內臟,每天保持有動物性食品(肉、蛋類);有綠色和深綠色的蔬菜,也有橙黃色的蔬菜,少量選用白色或淺色蔬菜;增加蝦皮、海帶、紫菜、菌類以及肉骨(燉時加少量醋,以促使鈣的溶解)。主食應粗、細糧搭配,豆、穀類搭配,使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做到蛋白質“互補”。力求食物品種多樣化,一週內飯菜花樣儘量不要重複。

三、晚餐要容易消化

由於國小生晚上多在8~9點鐘才能休息。因此晚餐的熱量比例應不少於30%,與早餐的熱量相等。晚餐內容包括主食、肉、菜、粥或湯類,以達到幹稀搭配、葷素搭配,但要防止過於油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

春天是生長髮育較快的一個季節,特別是兒童。建議在安排孩子飲食時注意以下三點。

1、補充鈣質。春天是身高增長最快的季節。因此,在這個季節給孩子補充鈣質就顯得十分重要。孩子每天需要的鈣量是700—800毫克,適宜的供給量是每日不少於1000毫克。最好是食補,排骨湯或骨頭湯不僅含鈣豐富,而且有助於身體對鈣的吸收。另外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胡蘿蔔、蝦皮、芝麻、黃花菜、蘿蔔、海帶、芥菜、魚等。再就是少吃含有較多的磷酸鹽的食物如糖、巧克力、糕點。對於嬰幼兒要經常曬太陽,幫助維生素D的吸收。

2、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有兩種:其一是服用維生素C片,其而是儘量多吃些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蘋果、西紅柿、蘿蔔、大棗等。多吃粗糧如玉米、小米、糯米、綠豆、黃豆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纖維素和各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等,對兒童的生長髮育十分有利。

3、常吃富含植物脂肪的食品。提供植物脂肪的途徑:一是菜中多加些植物油,但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二是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米、核仁、松子、葵花 子等。

國小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篇五

1、國小生應養成哪些個人衛生習慣?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隨時隨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着看書,不用髒手揉眼睛;

(7)、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乾淨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後漱口;

(10)、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2、用眼衛生

如果視力受到損害,近者會給學習帶來困難,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和記憶程度,影響觀察力的提高,使智力發展受到限制;遠則會給將來的工作造成困難,使之不能從事某些專業工作,限制才能的發揮。因此,注意用眼衛生,不要長時間看書,不要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看書,看書寫字時眼睛和書本要有30釐米的距離,要認真做眼保健操。

3、怎樣保護牙齒?

(1)吃東西后漱口

(2)早晚刷牙(3)不咬過硬東西(4)不吃過冷過熱的東西(5)睡前不吃東西(6)患牙病及時治療

(7)每天應該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4、什麼飯後不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

剛吃過飯,胃裏充滿了食物。劇烈運動後影響胃腸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時間久了還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病。

5、爲什麼不能隨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易損傷外耳道,引起發炎或長癤子,還可能損傷耳膜,引起中耳炎,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聾。

6、什麼情況下應洗手?

(1)飯前便後應洗手

(2)吃東西前應洗手

(3)勞動(幹活)後應洗手

(4)玩遊戲後應洗手

(5)觸摸髒東西後應洗手

6)觸摸傳染病人的東西后應洗手

(7)到公共場所回來後應洗手

(8)拿碗筷前應洗手

7、怎樣保持教室的清潔衛生?

(1)每天掃地,掃地前先灑水

(2)常擦桌椅和門窗

(3)不亂扔紙屑果皮

(4)不隨地吐痰

(5)桌椅擺放整齊

(6)注意通風換氣

8、維護公共衛生應做到哪些?

(1)清掃室內外環境

(2)不隨吐痰

(3)不亂丟紙屑果皮

(4)不隨地大小便

(5)不在牆壁桌椅上亂畫

國小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篇六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掃衛生。

“五好”:是心態調整好、生活安排好、飲食調節好、衣服穿得好、健康關注好。

心態調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這樣,不僅人感到舒服,還會增強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要注意講科學,不迷信,用科學指導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應當爲學習、體育鍛煉、家務勞動等活動安排一定的時間。並且注意生活的規律性。

飲食調節好:就是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儘可能每天都吃一點蔬菜、瓜果和豆製品。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積極預防感冒。

健康關注好:就是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如果發熱、拉肚子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千萬不要亂吃藥。

國小生健康教育知識 篇七

健康知識:

1、讀寫時眼離書本的距離應該一尺。

2、要保護好牙齒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看電視時座位與電視機至少保持二米。

4、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淨削皮。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

飲食注意:

1、注意營養平衡。國小生在日常飲食中要吃各種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奶等,不要偏食。

2、多吃豆製品。豆類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

3、講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時掌握好火候和方法,儘量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4、變換食品花色品種,增加孩子食慾。

5、愉快進食。進餐時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進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6、細嚼慢嚥。吃飯時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應該把食物嚼得細些,因爲多嚼有益於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護腸胃。

7、不過量飲食。吃得過多會傷胃,同時降低了消化率。

8、不亂吃加藥食品。如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加藥食品要認真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否則等於無病吃藥,對身體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9、不吃補品。傳統的補品雖然對老人和體虛者有益,但對學生卻利少弊多,以不吃爲好。

10、少吃糖。因爲每天的飯菜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轉化爲糖,因此對孩子零食中的汽水、巧克力、甜點心、奶糖等應加以適量控制,不可過多。

11、早餐要吃好。因爲早餐所吸取的營養應占全天吸取營養的3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應有足夠的營養,可在蛋、奶、肉鬆、鹹蛋、芝麻醬、蜂蜜之類的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中作些選擇。

12、定時定量。這樣可使大腦皮層裏的食物中樞形成功力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統成爲有規律的活動,促進消化吸收率的提高。

國小生的心裏缺陷主要表現在 篇八

1、敏感

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較強,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總是覺得別人又在說自己的壞話、或是在指責自己了。從而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擔,導致神經過敏。

2、叛逆

由於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爲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以自己爲中心,父母不讓做的事一定做,讓做、能做的事卻不做,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覺得自己纔是最好的。

4、失落

國小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爲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特別是自己表現好卻得不到老師的誇獎,便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

5、自卑

膽小、不敢表現自我、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爲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爲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爲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