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內容多篇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內容多篇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篇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爲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着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對象心靈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纔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羣衆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爲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爲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爲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爲“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爲“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爲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牀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爲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鍼灸裏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爲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爲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麪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嚐到多種味道。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另外,江浙北部一帶端午節還吃豆腐。

端午期間飲食進補註意事項

端午期間氣溫高,溼度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爲亢進,能量與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體液損失多,機體的代謝不平衡,表現出來的症狀爲容易出汗,身體發熱,口渴,心情煩躁,食慾低下,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頭昏腦漲等。如果不能及時、科學進補,人體就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功能紊亂,脾胃功能減退,食慾不振等狀況,身體健康自然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苦夏”。因此,端午期間進補不容忽視,進補得當不僅可安然度夏,養生健身,而且還會使機體做好換季的準備。

潮汕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吃梔粿

在潮汕地區,梔粿一年裏僅有在端午節時纔有銷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梔粿,希望清熱祛疫助消化。

製作梔粿需將採摘下的梔子洗淨搗碎,浸泡濾渣成爲黃色汁液,後與糯米漿搓勻,放入專用粿帕,裝入蒸籠蒸熟。蒸熟後的梔粿呈棕黃色。放涼後食用,食用時不用刀切,而用紗線牽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麥熟”

據《潮州府志》載:“大城所設正千戶二員,副千戶三員,百戶十員,鎮撫一百,旗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這些人來自大江南北,也帶來了包括飲食習俗在內的各種風俗。像每年清明節過後,當地便盛行吃一種叫“麥熟”的食物。餅是從清明節開始,做到端午節過。

“麥熟”的出現跟古時所城大量來自北方的駐兵有關。明朝的時候,當時就有部隊駐紮在所城。麥熟的時候,大豐收,(當時軍兵將)收成的麥碾成粉(製作麪皮),就叫做“麥熟”。

懸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檐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爲五種稱“五瑞”。舊俗傳爲“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實,古代潮人先賢是針對“惡月”瘟疫猖獗而採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驅瘟辟邪。

澄海舊縣誌就載有:“端午門上插艾,用艾葉和榴花(頁)簪在頭髮上,可辟邪。”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時將端午節稱爲“漏屎(拉稀)節”。在這時節,除了要服食聖甘枳和樸籽粿,還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黃梔和蒲姜石灰製成的“梔粿”,或者用涼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潮汕人叫“葉下紅”,每年只有這端午節才最稚嫩,長輩說此菜有清腸胃熱的功效。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篇二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由於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各地都有不盡相同的習俗,於是對端午節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各地主要風俗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驅鬼,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這些習俗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越南﹑朝鮮﹑日本等。有些習俗,如賽龍舟等,已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韓國江陵端午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端午節也漸漸成爲國際性的節日。

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主要有以下四種說法: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因爲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誹謗屈原。楚王繼而逐漸疏遠了屈原,也不採納他的諫言,最後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楚國都城郢,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郢。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快要滅亡,痛不欲生。但是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爲秦所滅。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爭着划起船隻,競相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後來人們在端午節投飯糰時,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後來的糉子。據說,蛟龍看見彩絲就很害怕,遠遠就躲開了。從此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因而,端午節也叫詩人節。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因向楚王諫言犯顏,父兄均爲楚平王所殺。後來伍子胥隱名埋姓逃到吳國,遇到公子光,幫助其奪取王位。公子光繼王位後,自稱闔閭。伍子胥和孫武又助吳王闔閭伐楚,五戰而攻取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伍子胥率吳軍,大敗越軍,越王勾踐率五千殘兵敗將退守會稽山。越王勾踐被迫主動求和,夫差許之。而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伯嚭,受越國賄賂,進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以爲真,賜伍子胥寶劍自盡。伍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姑蘇城的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說完,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相傳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憐而祭之。《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今浙江省上虞縣),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因此,端午節也是紀念孝女曹娥的節日。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很隆重,慶祝的活動可說是豐富多彩。主要的活動有賽龍舟﹑吃糉子﹑佩香囊﹑懸艾葉菖蒲等。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是楚國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爲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蹟,乃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爲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爲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篇三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