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以高度的理論清醒築牢信仰之基思想多篇

以高度的理論清醒築牢信仰之基思想多篇由本站會員“永遠奔跑”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以高度的理論清醒築牢信仰之基思想多篇

理論學習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堅定,才能由理論認同轉化爲價值認同,由心理認同轉化爲信念信仰,才能付諸行動。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一

重視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不斷前進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更加崇尚學習、積極改造學習、持續深化學習”。近日,“學習強國”App成爲廣大黨員幹部新的學習平臺和學習方式。“你的積分多少了?”“今天你關注了哪些重要新聞?”已成爲人們熱議的話題。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各種學習媒介和平臺,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切實以高度的理論清醒堅定政治信仰。

堅定的政治信仰需要科學理論武裝。理論學習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堅定,才能由理論認同轉化爲價值認同,由心理認同轉化爲信念信仰,才能付諸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夠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就是因爲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有着堅定的信仰,對科學理論有着強大的自信。他們在生死考驗面前能夠毫不畏懼、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在新時代,理論學習是黨員幹部的重要政治任務,只有不斷加強理論修養、提升理論水平、培養理論思維、堅定理論自信才能築牢信仰之基。

高度的理論清醒來源於深入學習。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重中之重,堅持理論同實際相結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更加崇尚學習,創新學習理念。當前,理論學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只有更加崇尚學習,才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的能力。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更加活躍,面對多元化的理論與現實問題,要高度重視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要不斷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強化全民學習理念和終身學習理念,將理論教育深入社會各個角落,貫穿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以進一步明確人生價值目標、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要強化主體性理念,不斷激發學習個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強化實踐性理念,堅持時時學、事事學、處處學,通過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使理論學習成爲廣大黨員幹部增強自身修養的行動自覺。

積極改造學習,創新學習載體。“學習強國”App學習平臺已在黨員幹部中得到廣泛應用。輕輕滑動指尖,就能順利瀏覽各種理論知識,要聞、時政、文化、人物、黨史、科技、軍事……令人目不暇接。欄目豐富、內容全面、功能齊全、實時互動,黨員幹部在此可以及時收聽時政要聞,觀看大片鉅製,深刻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依託“學習強國”等全國性平臺,建立理論學習的主陣地,打造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信息庫,讓學習內容更加豐富、信息更加流暢及時、學習方式更加方便靈活。同時,着力推進“智慧黨建”工作,積極組織實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推進理論宣講深入農家小院、田間地頭、城市社區、建築工地、車間廠房,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層次黨員羣衆的理論需求。

持續深化學習,創新學習方法。理論學習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原原本本地學,踏踏實實地學,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學習要深入,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堅定政治信仰,築牢精神家園。理論學習要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要將理論學習情況列入黨員幹部的工作考覈和日常考覈,不斷增強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實效性和創新性,要規範理論學習考試、考覈、獎懲工作,實現有管理的學習。要建立完備的學習制度,實現有組織的學習與自主學習有機結合,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真正成爲基層理論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推動者。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行動上才能自覺。理論清醒,就得學深悟透,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通過理論學習的常態化、制度化,真正形成人人講政治、人人講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以高度的理論清醒助力中國這艘巨輪行穩致遠,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思想宣傳範文】二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是支撐我們改革開放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我們要確保推進改革開放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同頻共振,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同向發力。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根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根植於中華民族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紮根於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以及由此所鑄就的改革開放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支撐改革開放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求我們進一步增添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確保推進改革開放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同頻共振

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在於它對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深刻揭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性在於它佔據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而顯示出科學思想的理性偉力,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思想性高度統一的信奉敬仰和堅定堅守。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統一,同樣體現在對於改革開放的科學揭示和理性思考。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裏,已經看到了改革開放思想的端倪。馬克思恩格斯有關“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爲世界性的了”的全球化思想,孕育着改革開放的思想淵源;相比於馬克思恩格斯,作爲社會主義的直接實踐者,列寧對改革開放的論述更爲直接:“社會主義能否實現,就取決於我們把蘇維埃政權和蘇維埃管理組織同資本主義最新的進步的東西結合得好壞。”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以及“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的論述,也預示着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思想的萌芽。鄧小平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改革開放思想淵源和思想火花,深刻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是成功促成改革開放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的總設計師。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改革開放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積極局面,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改革開放跋山涉水的任務更重。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強化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及時回答時代之問、實踐之問、人民之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基礎上推進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要求我們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確保推進改革開放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在內容上包含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位一體”的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邏輯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本質上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論自信是基礎,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40年改革開放,黨和國家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成就和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旺盛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效驗和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和偉大號召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實踐基礎和實踐依據。

一部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歷史;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就是一部改革開放從提出、推進到深化的歷史。以鄧小平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形成了作爲其理論形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並形成了作爲其理論形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改革開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作爲其理論形態的科學發展觀。所有這些,都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着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態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成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新佈局和全面開放新格局的行動指南;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以改革開放新創造新突破新成就,匯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動能新優勢新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的新時代改革開放,進一步註解了推進改革開放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的歷史進程。

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要求我們進一步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確保推進改革開放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同向發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中國夢是國家強大夢,也是民族復興夢,但“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這其中,對實現偉大夢想的信心至關重要。這個信心可以有效地轉化爲全體中國人民的士氣,促使大家更加積極主動地爲實現偉大夢想作出自己的貢獻。對實現偉大夢想的信心,不僅根源於現實中國,而且根源於歷史中國;不僅根植於物質中國,而且根植於精神中國。同樣,對改革開放的信心,也是歷史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產物。偉大夢想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統一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身上,這是確保推進改革開放與實現偉大夢想同向發力的精神源泉。

實現偉大夢想,需要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進一步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持中國道路,這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從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歷史傳承、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持續探索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弘揚中國精神,這個精神就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鞭策我們與時俱進地推進改革開放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國力量,這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可以用近14億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彙集起推進改革開放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需要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同向發力。偉大夢想要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依靠勞動來創造、依靠進取來鑄就。偉大夢想還要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拼出來、幹出來。偉大夢想也要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依靠恆心和韌性來支撐。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一場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爲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改革開放是一場拉力賽,上一代人也要爲下一代人賽出好成績。接力跑與拉力賽需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偉大夢想爲改革開放提供導航,改革開放爲偉大夢想提供動能。

【思想宣傳範文】三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正式印發,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成爲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議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爲黨內政治生態是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的集中反映。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就要堅決防止和克服以下幾種錯誤傾向,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決防止和克服忽視政治、淡化政治、不講政治的傾向,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靈魂所在,決定黨內政治生活的發展方向。講政治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點和優勢,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經驗和法寶。自黨成立以來,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之後,什麼時候強調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並加以落實,什麼時候黨的領導就能步調一致、團結統一,黨所領導的事業就能興旺發達、所向披靡。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涉及正確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政治信仰、堅強的政治領導、強勁的政治意識、過硬的政治原則、堅定的政治立場、敏感的政治警覺、高度的政治清醒、嚴肅的政治紀律、嚴格的政治規矩、高超的政治能力、端正的政治行爲,等等。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遵循。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黨內政治生活還程度不同地存在忽視政治、淡化政治、不講政治的傾向,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不強的問題還時有表現。有的幹部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規矩等方面存在偏差,有的幹部政治野心膨脹、權慾薰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如此等等,這都是在政治上出了問題。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要強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領,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夯實思想根基,解決根本性、方向性、原則性、思想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問題;就要在幹部工作中體現政治要求。2019年3月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要求,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這是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在選人用人方面的最新要求;同時,還要有問題意識,找到病竈、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清除病根,不斷增強政治抵抗力和政治免疫力,着力解決紀律性、規矩性、風險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問題。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決防止和克服不講創新、不講活力、照搬照套的傾向,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

當今時代,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信息網絡迅猛發展、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創新不僅大大改變了人們的行爲方式,而且不斷點燃人們對於未知領域和未來世界的諸多希望。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快國家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政治生活應該體現當今時代的時代特色、彰顯信息社會的信息特點。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如果不能適應這個時代,都要被這個時代無情淘汰。從這個角度講,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要求。

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有的地方黨內政治生活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講創新、不講活力、照搬照套的傾向,黨內政治生活時代性不夠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就拿媒體傳播來說,隨着全媒體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等多種形式,信息流動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體現的是一種“信息爆炸”的發展態勢。因此,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僅是我們黨增強網絡空間和新興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我們黨創新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的重要內容。事實上,“智慧黨建”是集黨的政策解讀和宣傳、黨員管理和服務、組織建設和管理、組織生活和發展、黨務工作和要求、黨建管理和資訊、在線黨課和考評、作風建設和紀檢等爲一體的智慧化平臺。“智慧黨建”可以讓黨旗在“雲端”高高飄揚!

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決防止和克服不講原則、平淡化庸俗化隨意化的傾向,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

原則是我們處理矛盾、解決問題的準繩。講原則、重規則,不僅是現代社會待人處事的基本遵循,也是政黨自身形象的重要體現。在黨內原則問題上退一寸,黨內政治生活就會鬆一尺,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就有可能損失一丈。從這個角度說,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不講原則、平淡化庸俗化隨意化的傾向。比如,在涉及重大方向性問題發生後,沒有是與非、對與錯的明確區分,當“聲音啞巴”“觀點聾子”,導致幹部和羣衆失去方向。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按原則開展黨的工作和活動是前提,按原則處理黨內各種關係是基礎,按原則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是關鍵。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2016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基於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背景下制定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更是我們當前必須遵循的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我們必須按照《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要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認真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提高“三會一課”質量;要落實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和主題黨日等制度;要堅持和完善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使黨內生活莊重、嚴肅、規範。

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決防止和克服一團和氣、評功擺好、明哲保身的傾向,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戰鬥性是與生俱來的。這種戰鬥性不僅表現在與資產階級等反動勢力的鬥爭中,而且表現在黨內矛盾的處理中。正如恩格斯所言:長期掩飾黨內矛盾是不可能的,這些矛盾總是以鬥爭來解決的。只有克服黨內矛盾才能使黨健全和鞏固起來。作爲一個政治組織,馬克思主義政黨內部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運用鬥爭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矛盾和分歧也是正常的。因此,着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遵循。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黨內政治生活還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團和氣、評功擺好、明哲保身的傾向。一段時間以來,有的地方和單位存在“批評上級怕被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自己又擔心丟面子”的情況。有的地方和單位將民主生活會開成了套話和空話多、實話和真話少的茶話會、聯誼會、表揚會,批評留半句、會上哈哈哈,只栽花、不栽刺,這完全違背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用意和民主生活會的初衷,究其根源,還是爲私心所擾、爲人情所困、爲利益所惑。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就是要堅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問題導向,緊密結合思想實際、工作實際,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勇於“真刀真槍”地思想交鋒、敢於“動真碰硬”地揭短亮醜,旗幟鮮明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以真正達到統一意志、增進團結的效果。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選拔任用條件”之一就是,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有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這是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在選人用人方面的最新精神。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健全民主生活會列席指導、及時叫停、責令重開、整改通報等制度,積極發揮上級黨委、組織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等的指導、監督、糾偏和查處功能,讓民主生活會更好發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功能,讓參與黨員的戰鬥員職能得以充分彰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鬥性,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爲激濁揚清的戰鬥堡壘,使每個黨員都成爲扶正祛邪的戰鬥員。”

【思想宣傳範文】四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就成爲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媒體發展規律,作出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學回答了全媒體時代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一系列戰略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爲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守正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把握好守正創新中“定”與“變”的辯證關係,在堅守正道、改革創新中深化媒體融合發展,努力贏得全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戰略主動。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以堅守初心使命之定,引領信息時代之變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用48個字概括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這既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前行號角,也是初心所在。當前,網絡和數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塑造全新的媒介環境,加快融合發展已成爲主流媒體革新圖存的必然選擇,成爲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必由之路。然而,媒體融合發展絕不是爲了簡單吸引受衆、增加收入,歸根結底是爲了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媒體融合發展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我們要通過媒體融合發展,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主流媒體既守方向、守立場、守根脈、守底線,又實現新作爲、激發新活力、展現新面貌,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以鞏固意識形態主陣地之定,引領一體化發展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者在哪裏,受衆在哪裏,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裏,宣傳思想工作的着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裏。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爲意識形態鬥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媒體融合發展必須把鞏固主陣地、佔領主戰場作爲根本目標,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實施移動優先策略,加快主力軍向互聯網主陣地挺進。近年來,福建日報社、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加強“新福建”、“海博TV”等移動客戶端建設,搭建報臺網端微融合聯動的融媒體雲平臺,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

媒體融合發展是最大程度解放和發展新聞生產力,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我們要堅定一體化發展方向,加強流程優化和平臺再造,深入推進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要積極參與“學習強國”平臺建設,做強做優“新福建”、“海博TV”等移動傳播平臺,增強用戶粘性,使這些平臺成爲人們學習教育和獲取信息的“資源庫”、“掌中寶”。要優化調整媒體結構佈局,對那些已經沒有受衆的傳統媒體,堅決實施關停並轉,淘汰落後產能,讓資源力量集中到媒體融合發展上。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是鞏固拓展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戰略工程。目前,福建所有縣級融媒體中心已全部掛牌運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機構、內容、平臺、人員、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全省統一的技術平臺,推動新聞信息與政務、服務緊密結合,讓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好地引導羣衆、服務羣衆。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以堅持內容爲王之定,引領形態樣式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爲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隨着媒體智能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內容呈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生動。但無論傳播形式怎麼創新、媒體形態如何變化,內容爲王仍是不變的法則。只有始終保持內容定力、專注內容質量,主流媒體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站穩腳跟、保持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福建主流媒體始終把生產權威信息、優質內容作爲看家本領、貫穿於融合發展之中,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重大報道,打造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涌現出《有夢的地方就有福》等一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內容生產能力、聚合能力、傳播能力不斷增強。

內容生產不僅要提升質量,還必須適應新環境新條件、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我們要始終保持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提高議題設置能力,既做“大餐”,又做“小吃”,用正能量充沛的優勢內容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同時,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意識,提高新興媒體的內容原創能力,增強短視頻生產和傳播能力,打造更多羣衆喜愛、刷屏熱傳的現象級融媒體產品,使正面宣傳新起來、快起來、活起來、動起來。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以加強自主創新之定,引領技術革新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在應接不暇的技術革新中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只有保持自主創新定力,打造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新型傳播平臺,才能真正掌握媒體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早在2000年,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就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要決策,開啓了福建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近年來,福建將“數字福建”建設的經驗和成果運用於媒體融合發展,加快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步伐,實施智能傳播工程,加強對全息影像、4K、VR等新技術的運用。

面對信息革命風起雲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成爲主流媒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們要主動擁抱、及時跟進,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把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充分運用到新聞信息採集、生產、傳播、反饋各環節,集中主流媒體、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優勢力量,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爲融合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時,要嚴控風險,加強對互聯網前沿技術帶來風險挑戰的專項研究,做好技術儲備、安全評估和有效應對,做到趨利避害、確保安全。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以把牢方向導向之定,引領體制機制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各級宣傳管理部門要改革創新管理機制,配套落實政策措施,推動媒體融合朝着正確方向發展”。可以說,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方向導向是媒體融合發展的根基,不管技術如何發展、媒體如何變化,這一原則必須始終堅持、毫不動搖。近年來,福建堅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着力把導向要求落實到所有具備輿論功能和社會動員能力的新聞媒體和傳播平臺,貫穿於採編發流程再造、人才隊伍轉型等體制機制改革的各環節。

新聞輿論陣地延伸到哪裏,媒體改革推進到哪裏,黨管媒體原則就要落實到哪裏,導向管理就要跟進到哪裏。我們要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牢記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全面落實“兩個所有”,堅持一個標準,實施全平臺、全流程治理,真正實現管內容、管行爲、管主體的有機統一。要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穩步推進組織架構、運行機制、人事制度、薪酬分配等體制機制改革。要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爲契機,培養一批融媒體複合型新聞傳播人才。推進媒體融合,既要有定力、盡全力,也要善借力、強合力。要借時代大勢之力、中央重視之力,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策、資金保障,凝聚各級各部門之合力堅定不移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爲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思想宣傳範文】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對黨的領導的性質、地位、作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一個最重大最鮮明的論斷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重大科學論斷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寶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輝煌歷史的理論結晶。只有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動搖,才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最本質的特徵”具有歷史必然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具有歷史必然性。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我們之所以能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是因爲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來之不易,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的成果,是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走向民族復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爲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經驗,緊緊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課題,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科學回答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推進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實很明顯,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其發展成就既舉世矚目又來之不易,是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政治擔當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奮鬥得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開拓前進。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我們不可能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中華民族不可能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結果,這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最大優勢”反映人民意願、經受實踐檢驗

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深入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使自己的領導始終遵循客觀規律、反映人民意願、推動實踐發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旺盛生命力、巨大優越性的根本所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探索形成和不斷完善的。不論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是各方面體制機制,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又確立和保障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髮揮這一最大優勢,從而有力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

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反映了人民羣衆的意願。我們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領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不偏離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爲了誰”這個問題。正因爲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衷心擁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是因爲有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回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走過的路,無論是戰勝特大洪澇災害,還是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無論是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還是應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分展現出自身的優越性。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不可能經受住那麼多風風雨雨甚至驚濤駭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能在國際社會得到那麼多有識之士的讚譽。

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動搖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就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動搖。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爲主動。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作爲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當之無愧、實至名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歸結起來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我國憲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偉大成果,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所形成的領導地位。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必須始終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被歷史和實踐反覆證明的真理。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只有確保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才能通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爲國家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爲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才能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使黨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得到全面貫徹和落實,進而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衆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新時代,確保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把黨建設成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動搖,才能把我們黨建設好、建設強,確保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