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思想彙報

把握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第一篇:把握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思想彙報

把握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尊敬的黨組織:

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加強我們的思想建設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內在地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格,具有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改造世界的功能和目的,並隨着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對於我們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直接的實踐基礎。30年的改革開放,孕育形成了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從改造世界方面講,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認識世界方面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改造世界和認識世界的有機統一,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主題的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運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同階段,先後產生了***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它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這三大理論成果不斷探索和回答了三大課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對這三大課題的探索和回答,又通過改革開放實踐的紐帶相互聯繫和貫通,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三位一體”,這也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涵的“三位一體”。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時代條件下產生的,其三個組成部分都堅持從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出發,注重總結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新鮮經驗,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的新問題,既相互貫通又層層遞進,

在改革開放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第二世界發展進步的實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寬廣的理論視野。任何一種劃時代的科學理論的內容,不僅反映本國的實際需要,而且能敏銳抓住時代課題,充分吸收時代智慧的精華,集中體現所處時代的實踐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充分吸收借鑑了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其實踐基礎並不僅限於在本國進行的最直接的實踐,而且包括世界範圍各國人民追求發展和進步的實踐。一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實踐的經驗教訓無比豐富,其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經驗已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成爲其不可或缺的內容。二是各國探求發展道路的實踐經驗。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發展觀是具有歷史視野、面向世界的開放的發展理論,吸收借鑑了世界上不同類型國家和地區在發展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三是各國執政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雖然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不同,執政黨的性質、綱領、階級基礎、執政理念等千差萬別,但作爲執政黨,在治國理政和執政能力建設方面又存在一些共同的地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吸收借鑑了各國執政黨在治國理政和執政能力建設方面的有益經驗。

最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爲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最鮮活的內容。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運動是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於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它還要轉化爲實踐,通過實踐爲人民羣衆所掌握,變爲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

並根據新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在新的發展階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對***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好實踐,併爲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最鮮活的內容。當前,我們面臨的新情況非常複雜,面對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深入研究併科學回答實踐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可以不斷積累新經驗、得出新結論、產生新思想,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加完善,更具有科學性和時代性。

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決定了一種理論的地位和價值,是其產生的根源、檢驗標準和發展動力。我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學好馬克思的相關理論,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我黨的發展和決策,才能幫助我們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最終成爲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樑之才。

此致

敬禮!

彙報人:haoword

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淵源思想彙報

尊敬的黨組織:

在我看來任何一種思想文化的產生,都有其一定的歷史發展基礎。正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有三大理論來源一樣,我們今天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主義一百多年來所創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國***幾十年來創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思想基礎上所形成的。因此,我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着十分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淵源。

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建設,必須借鑑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包括歷史的文化遺產和當今的文化創新,尤其要萬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丟掉自己的東西,是最沒出息,也是最沒前途的。 創新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生命和不竭動力,而繼承又往往是創新的基礎。數千年來,哺育了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文化仍然是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生活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世代相傳,心靈相通的紐帶不僅在於黑頭髮、黃皮膚這些表徵性的東西,更是緣於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承續。我們今天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不是摒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是要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爲基礎,結合新的時代要求,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繼續發揮鼓舞人民、凝聚力量的強大作用。因此,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用科學的態度,用可行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大作用,以傳承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需要。國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終是以文化爲載體流淌在國人心中的。它直接影響到人的思維、行爲及生活方式。 一個國家的強大,其經濟是與文化成正比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創造和積累,積澱着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因子,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勢必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今後發展和繁榮的肥沃土壤。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發展中華文化的需要。民族的氣節、

第三篇:思想彙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點認識

----思想政治教育楊小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它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的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地黨,如何建設黨,實現什麼的發展,怎樣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智慧,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風斗的思想基礎。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不斷形成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認真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不斷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民情變化的認識,並始終圍繞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問題展開,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展開的。我們黨從新時期啓動撥亂反正進而全面改革開始,從困境中重新奮起,勇敢的全面開創設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在這個過程中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及包含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本質論,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正確界定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興國之本,興國之要,強國之策這一系列根本性問題。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不斷探索和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過程中形成的。新時期一開始,我們就啓動了這一方面的探索和回答,並隨着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化。以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標誌,世紀之交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的歷史條件下變化了的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在進一步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的同時又開創性的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從而正確的界定了我們黨的歷史方位,並從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堅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高黨執政能力的課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不斷探索和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中國現代化,到三步走戰略的部署、區域發展戰略的兩個大局。讓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新世紀新階段的全面小康,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直到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爲標誌,連同構建社會主義和

諧社會的等重大戰略思想,明確了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又進入到新的歷史起點的發展方位,把發展的問題提到體現以人爲本、體現社會公平正義、體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發展之本、發展方式、發展規律這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它是我們對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活的運用,它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根本,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們深刻體會到;我們黨在實踐中的每一個重大發展,在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在工作中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中,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對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拓展,對建設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新認識,都是以堅持這一點爲基礎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以階級鬥爭爲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科學的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做出把黨和國家的

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實施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緊緊依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爲中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繼續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着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堅定不移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特徵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髮展和開放的理論體系,這個重要理論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髮展的理論體系,其不斷髮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現當代中國基本國情和時代特徵

得出的科學結論。而我國的實際情況在不斷變化,時代在不斷變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形成的理論成果和創新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都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範疇。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探求和發現規律,形成新的觀點,的出新的結論,創造出新的理論,把中國特色會主義理論體系持續不斷的向前推進,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新思路,新觀點,新經驗必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理論體系,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我們不可能封閉起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必須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外部世界,在世界各國的密切聯繫和頻繁發展中發展自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同時吸收和借鑑全人類文明成果才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今後隨着我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我們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密切,中國特色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具有更加開放的性質,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中國特色會理論體系也將具有更加開放的特點。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

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就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要堅持和發展這個理論體系,才能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爲偉大旗幟和正確道路來堅持,作爲共同理想來追求。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以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爲指導,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色會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第四篇:11.2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彙報

思想彙報

黨校第44期第3小組09級會計電算化

20 10 26 44 033劉嘉玲

尊敬的黨組(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織:

今天我再一次學習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與原來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認識。通過視頻學習,我瞭解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峯,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而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理論,是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人類解放最銳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隨着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我們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鄭重地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相結合過程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並且先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黨的十七大把它們概括爲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和開放性特點,從而展現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國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改革開放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進道路上,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繼毛澤東思想之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我相信只要我們充分掌握了我黨的歷史發展,一定能夠給我們的理論學習以一定的指導,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實踐。

聽完劉教授的的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接下來又進一步學習了“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的焦點訪談。他的事蹟,雖然,我對裏面的優秀共產黨員不是很熟悉,是從視頻上側面瞭解有關的記錄片,很遺憾只有片段,如果更詳細的解讀,我心中共產黨員的事蹟是莫大的震撼。

深刻的記得裏面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大公無私,深刻地記得她爲顧全大局,爲社區1000多爲老人服務而忍受被在做闌尾炎的女兒;深刻地記得90多歲的爺爺,

仍然精神抖數的拿着鋼筆,一筆筆的學習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理體系;深刻地在5·12大地震的他,挺身而出,救了成百上千的羣衆,唯一的遺憾就是來不及就出自己的父母······

學習到此,心中那種深深的感動,不知不覺,眼眶溼潤了,他們是好樣的,是偉大的,是值得我們每次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的·····

在今天,作爲新時期的大學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向我們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也許他們的偉大我們在有限的條件下難以實現,但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爲成爲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

通過以上的學習,更加堅定了我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光榮而偉大的組織,希望黨組織幫助我,指導我,早日接受我。

此致

敬禮

2014年11月29日

第五篇: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說課

汽車運用工程系張永奇

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

將從課程定位、教學內容、課程設計、考評體系和特色創新五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課程定位和課程目標

1、課程定位:概論課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教育部規定的高職學院思想理論教育課程中的骨幹和核心課程,該課程是大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基本知識的主渠道,承擔着幫助大學生全面瞭解我國國情,堅定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培養大學生講實話、辦實事,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求真務實精神;提高大學生政治理論素養,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性等功能。

3、課程目標:改變傳統以知識目標爲基礎,在知識目標的基礎上設置能力目標和素養目標的傳統“金字塔”模式,改變成以素養目標爲核心,以能力爲背景,以知識爲推動的環形目標模式,強調素養和能力的提高。

(1)知識目標: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瞭解我國現代化現設取得的成就,關注當前改革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明確大學生的歷史責任。

(2)能力目標: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調查研究能力、人際協調能力等。

(3)素質目標:促進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其他方面綜合素質;以培養思想政治素質爲目標,教學活動中注重養成教育,爲整體人格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教學內容

(一)內容的選取

按照高職大學生將來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具備的職業素質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爲導向,選取教學內容,我們從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出發,確定了三大體系四大模塊二十個專題的教學內容, 同時開展實踐教學,把理論教學課外實踐、校外實踐相結合,構建了立體化教學模式。

(二)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貫徹了“四讓”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讓學生喜歡,讓學生受益,讓學生成人,讓學生成才”。

具體來說,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圍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式,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上思想政治課;課程設置貼近學生實際,解決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及未來工作面臨的問題,讓學生受益;重視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質,讓學生成人;重視職業能力培養,採用多種方法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調查研究能力、人際協調能力,讓學生成才。

2、在授課架構上,推行“五段式”的教學過程

通過實施任務驅動、課堂講授、組織研討、項目實踐、總結提升“五段式”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3、在實踐教學上,實行“兩結合”的實踐方法

即課堂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相結合。在課堂實踐上,我們每一專題都有對應的項目要求,在項目設計上,注重團隊化、職業化和過程化。課外實踐是課堂實踐的延伸,在課內感知的知識要在課外活動中得以體現,教育的目的才能達到,爲此,我們對不同的模塊向學生提出不同實踐要求,並通過考覈加以督促。我們還注重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的結合,每學期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校外活動,如參觀革命紀念館、做志願者、社會調查、到工廠裏實習等。在校外實踐的設計中,以職業活動爲導向,以學生能力提高爲本位。校外實踐主要通過和院團委以及系部合作來實現。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理念:以項目爲載體,體現職業性

課程突破傳統學科型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以項目爲載體,項目選擇強化職業導向,着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爲達到這一要求,我們設計的4個項目都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相關,改變原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政治理論知識教學”的狀況,把理論教學與實踐項目相結合、理論指導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理論拓展與職業能力相結合,實現了知識傳授、素質養成、能力培養的一體化。

(二)課程設計思路:實施“1234567”教練式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性

一個目標: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較強職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二種途徑: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三大理論板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四種學習渠道:課堂學習、網絡學習、生活實踐、作業答疑(輔導答疑);五種實踐教學形式:社會調研、公益服務、參觀考察、主題活動、支教;六種教學方法:爲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們主要採用了六種教學方法。七種拓展資料:熱點視頻、經典影院、心靈感悟、名言啓示、典型案例、社會聚焦、好書推薦。新的課程教學體系創新提出五種實踐教學形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化理論爲方法,化理論爲德性,化知識爲行動,促進了知行統一。

(三)主體化教學----倡導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練式教學方式。 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構建以項目爲載體,以訓練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爲核心的、具有深入互動特點的教練式教學模式。圍繞生活實際進行理論指導、圍繞專業特點進行能力訓練、圍繞社會現實進行人格培育。

四、課程組織與實施

以專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一節課組織教學爲例:

第一步是,“任務驅動,提出問題”。

爲學生提供感性認識基礎,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活動1 ——“熱點視頻”(交流2分鐘),在此基礎上,播放青年歌手叢飛事蹟文字材料,提出探究問題:看了叢飛事蹟你有什麼感受?叢飛爲什麼要幫助他人?社會各界爲什麼要幫助叢飛?

叢飛的事蹟包含了什麼道理?

第二步,“課堂講授,建構知識” 。

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清本章知識脈絡。通過學生對叢飛事蹟的交流,教師向學生講授本次課的第1個知識點:思想 道德建設,解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

第三步,“組織研討”。

這一步旨在培養學生獲取、解讀、交流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和思維品質。引導學生探究,目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爲了突出這一教學難點,我組織活動 2——“社會聚焦”。我展示課前調查情況,這些並不陌生的圖片歸根結底還是要集中到這個問題上來:一部分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缺失。我組織學生討論發言,進行思維碰撞。設計這一環節,一是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二是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引發思維碰撞,展開思想交鋒,顯示教育價值,使課堂充滿活力。我首先讓存在認識誤區的學生髮言。

在反面教材的鋪墊下,進行正面引導。啓迪學生:顯而易見,一個人如果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質、不在意教導自己的老師、不感激自己的恩人,何談今後關心民生、貢獻社會?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這其中既包括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這裏,我將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和教材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使本堂課虛實結合,有聲有色。第四步,“項目實踐,能力提升”。

我組織活動3——脣槍舌劍。我組織學生展開小辯論:長江大學3個大學生勇救落水兒童犧牲生命,值不值?辯論之前,顯示視頻長江大學大學生生命之鏈的背景材料。通過辯論,可以得出本次課第3個知識點: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第五步,“總結提升,行爲引導”。

1.品味崇高。播放青年志願者行動、捐助貧困大學生行動、名言,讓學生的靈魂再次經受高尚精神的洗禮,品味平凡中的崇高。2.行爲引導。讓學生制定“一件小事行動計劃”,要求學生在本週內爲父母、老師、同學、班級做一件具體的小事,並感悟其中的道理。寫一則日記或隨筆。

五、特色創新

本課程的特色與創新主要表現在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體系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創新、師生互動形式的創新。“四讓”的教學理念,強調了知行統一。 “1234567” 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加強了實踐教學。倡導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練式教學方式推行以項目爲載體,以職業活動爲導向的兩結合的實踐模式,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的結合,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的結合,培養了職業能力。開通師生互動平臺,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愛。

以上是本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介紹完畢,敬請各位專家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