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農村水利報告多篇

農村水利報告多篇

【第1篇】某農村水利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與市農村辦、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勢下特別是農村“兩工”及堤防保護費取消後,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形成的一個基本看法與基本結論是:農村水利已經成爲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爲構建和諧農村的嚴重問題,加快解決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在眉睫。

一、現狀與問題:農村水利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經過多年治水努力,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憂患是水患”這一問題並沒有根本改觀,而且近年來有些問題呈現更加嚴峻的趨勢。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經過近xx年大規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點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由於泥沙淤積加快、工程老化嚴重、資金投入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堤防標準依然不高,防洪形勢依然嚴峻。一是重點垸堤防險工隱患仍然較多。我市5個重點垸一線大堤全長503.7公里。到目前爲止,按二期治理設計標準,重點垸還有52公里未達標;按歷史最高水位標準,未達標堤段有352.0公里,佔堤防總長的69.89%;此外,尚有病險穿堤建築物77處,當衝當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處,兩水夾堤39處,每年汛期險情不斷。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單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個,其中萬畝以上的22個,一線大堤全長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爲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當衝,一遇高洪險情頻發。三是撇洪工程和內江內湖防洪標準極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內江內湖堤防總長1500多公里,線長面廣,先天不足。由於國家投資少,地方財政和羣衆投入有限,工程長年失修,防洪標準極低。特別是五強溪等一批大型水庫建成後,外河中高水位時間延長,致使內江內湖擠排撇洪機率減少,電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時間過長,防汛任務加重。每到主汛期,內江內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築物險情接連不斷,層出不窮,成爲湖區人民的一塊心病。

2、水庫樞紐病險嚴重。我市共有水庫1119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34座,小型水庫1082座。病險水庫672座,佔水庫總數的60.1%,主要問題是,不同程度存在壩體單薄、大壩滲漏和滑坡、溢洪道損毀、涵管破裂、啓閉設施陳舊等症狀。桃源縣戈爾潭水庫大壩壩體嚴重滲漏,最大總漏水量達104.51l/s,此外,還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嚴重滲漏、底板結構性破壞、輸水建築物損毀等問題,被認爲是我市水庫第一樞紐病險工程。

3、排澇設施老化失修。一是機電設備老化嚴重。我市建於70年代以前的機埠有395臺4.5萬千瓦,建於70-80年代的機埠有1831臺13.5萬千瓦,這些機埠全部超期服役,設備嚴重老化,機組平均效率下降20%以上。80年代以後修建的機埠,雖然設備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使用年限,但由於大部分泵站無錢維修,機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據統計,全市有2431臺電機2571臺水泵1505臺變壓器急需更新改造。二是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我市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鄉村兩級管理,缺少整體規劃和資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別是渠道工程數量多、距離長,疏挖任務大,鄉村很少組織大規模清疏,只是發動村組各自爲戰,搞“百節工程”,致使渠道內雜草叢生,污泥淤積,滲漏嚴重,“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進”的現象非常普遍。全市共有375條1434公里渠道需清疏,需資金2300萬元。此外,還有300多處1萬平米排灌機房、3000處附屬建築物沒有完善,不能滿足“高水高排、分區排水”的要求。三是內湖調蓄作用銳減。我市湖區大部分地勢低窪,主要靠內湖調蓄和電排排水減少漬災,到xx年,內湖面積減少至43.79萬畝,調蓄水量僅2.4億立米,減少70.7%,相當於16萬千瓦電排的年排水量。四是外河水位擡高帶來負面影響。我市建於70-80年代的排澇裝機有13.5萬千瓦,大部分水泵爲軸流泵,設計揚程7-8米。經過30多年運行,由於外河泥沙淤積,水位普遍擡高2-3米,相當於水泵實際揚程增加3-5米,造成水泵高洪水位能效降低,運行不穩,振動劇烈,60%以上外排的機埠被迫停機,加大了排區的漬災損失。

【第2篇】2022全市農村水利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與市農村辦、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勢下特別是農村兩工及堤防保護費取消後,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形成的一個基本看法與基本結論是:農村水利已經成爲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爲構建和諧農村的嚴重問題,加快解決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在眉睫。

現狀與問題:農村水利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經過多年治水努力,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憂患是水患這一問題並沒有根本改觀,而且近年來有些問題呈現更加嚴峻的趨勢。

【第3篇】全市農村水利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與市農村辦、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勢下特別是農村兩工及堤防保護費取消後,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形成的一個基本看法與基本結論是:農村水利已經成爲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爲構建和諧農村的嚴重問題,加快解決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在眉睫。現狀與問題:農村水利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經過多年治水努力,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憂患是水患這一問題並沒有根本改觀,而且近年來有些問題呈現更加嚴峻的趨勢。

【第4篇】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近期,在“萬名幹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中,對鎮水利建設現狀進行了一些調研,弄清了一些水利建設的基本情況,也發現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民衆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認識有差距。鎮地處遠安縣南端,全鎮15個自然村,64個村民小組,18327人,其中農業人口17188人。15個行政村中有7個村分佈在400—1200米地況較爲複雜的半高山和高山區,屬於典型的山區鄉鎮。境內雖有雙叉河、寶華河、洞溝河、龍潭河等小型河流,但開發利用不夠,水利配套設施也嚴重不足,致使大部分農田屬於“望天田”,農作物抗旱能力低,遇到大旱天氣,極易造成農作物減產減收,村民生活用水極度困難。鄉鎮雖然每年都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但因財力有限,從而影響了人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有部分鄉村幹部認爲修水利應按照“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主體是農民羣衆,政府只能引導鼓勵;而大多數民衆認爲修水利是政府的事,與自己無關,特別是稅費改革後,羣衆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管不問,甚至在鄉、村組織挖溝修渠時,因損害責任田而出現農戶阻擋施工或索費現象。

二是農田水利工程缺乏後期管護,責、權、利不明確。表面上“人人有份”,實際上“人人無責”,造成政府建成後管不了,羣衆使用又不管的局面,致使設備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特別是農業綜合開發水利項目建成後,部分羣衆仍把渠道管護和設備維護歸責於政府,故而出現工程建好後無人管理,使用週期縮短等現象。

三是現有堰塘毀損壞嚴重。 以爲例,村現有13口堰塘,最大的可蓄水13500立方米,最小的可蓄水5000立方米。但現能發揮作用或部分發揮作用的只有5口,其他或損壞或於堵已基本不起作用,給農田澆灌和排澇帶來嚴重影響。

四是農田水利建設專業人才缺乏。鄉鎮缺乏基層水利工作人員,水利技術力量薄弱,農村水利建設缺乏及時的技術指導和工程建設與管理。

(二)水資源管理和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依然存在。由於乾旱等原因,農村尚有部分羣衆飲用水質不達標或飲水困難等飲水不安全等問題。

二是農村水環境有待強化管理。目前,該鎮、村有部分的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內和庫塘,其中相當一部分進入了農灌區,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其次,仍有部分礦山開採區土地水土流失嚴重,不但使部分鄉村耕地退化,土質脊薄,產量下降,還造成了河流水庫泥沙淤積。

三是水利設施建後管理制度不到位。目前在已建成的部分農村水利設施中,基本沒有管理制度,使建、管、用相互脫節, 絕大多數工程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四是農村生態環境令人擔憂。農村的水環境不斷惡化,不但溝渠河道遭受着工業廢棄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而且,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的大量使用造成水面污染也十分嚴重。

二、思考與建議

一、要確實重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要加強領導。要堅持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作爲農村工作的重點,進一步強化行政引導和政策引導,適當增加水利公益性項目經費投入,調動廣大農民羣衆積極參與抓好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二是要進一步完善村級“一事一議”制度。農民羣衆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主力軍,要通過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形式,規範和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工投勞,開展農田水利建設。

三是要抓好管護督查。鎮村組要指定專人,結合農民耕作的實際,對重要路口、機耕道溝渠、涵管進行管護,防止羣衆種植時填溝進地耕作損壞農田水利建設,保證鄉鎮修建的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真正發揮作用。

二、要明析農田水利項目工程的所有權。

鎮、村應進一步轉變觀念,逐步落實農田水利項目所有權問題,探索管理上新路子。我認爲,

一是對一般性的堰塘,可以通過委託管理、承包、拍賣等方式,讓農民自己管理;

二是對非公益性水利由政府引導社會各界和農民投資,探討水利建設發展的多供給主體;

三是對於農村公益性水利,可逐步以市場化爲導向,鼓勵實行合資、獨資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水利。在管理上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農田水利充分發揮其應該發揮的效益。

三、建立良好的農村水生態環境。

調研中發現,該鎮衆多的礦山、化工企業對中小河流淤積污染日益嚴重。溝渠河道遭受着工業廢棄水和生活垃圾污染現象也開始蔓延。因此,保護生態環境的任務還相當艱鉅。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大力加強水生態建設,建立良好的水環境體系,促進全鎮農村形成山青水秀、河暢水清的生態環境,實現人水和諧,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可靠的水生態保障。

一要加大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力度。綜合整治的主要內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淨化水質、恢復生態;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開展村鎮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統建設,目標是:塘變深、水變清、岸變綠、家園變得更加潔淨。

二要繼續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設。加大封育保護力度,提高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在繼續抓好重點治理工程建設的同時,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水土保持生態示範區建設,力爭將水土流失率降至最低限度。

四、要切實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

一是要提高農民的生活飲水質量。水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能否保障農民羣衆的飲水安全,事關廣大農民羣衆的基本生活,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一件大事。因此,儘快解決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艱鉅而緊迫的任務。

二是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這是在調研中農民羣衆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該鎮有7個村分佈在400—1200米地況較爲複雜的半高山和高山區。 年至 年在我縣大幹旱中,該鎮有2個村村民完全沒有水吃,有5個村村民基本沒水吃,靠政府用送水車送水解決生活用水。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必須從解決農民羣衆最緊迫、最直接、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把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通過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全面加快農村飲水安全體系建設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切實促進農業豐收和農民生活富裕。

【第5篇】某市農村水利問題調查報告

今年暑假我與市農村辦、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勢下特別是農村兩工及堤防保護費取消後,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形成的一個基本看法與基本結論是:農村水利已經成爲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爲構建和諧農村的嚴重問題,加快解決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在眉睫。

現狀與問題:農村水利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對策與建議:統籌解決農村水利問題

1、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水利的投入。各級政府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把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擺在與城市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廣闢投資渠道,形成各級財政分級負擔的公共財政投入格局。就地方投入而言,主要是增加五個方面的投入:一是設立防汛應急基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用以解決汛前應急處險、汛期防汛搶險、汛後堵口復堤、險情處理、物資器材補充和水毀工程恢復等。二是設立水利建設專項基金。按不低於同級財政可用資金5%的比例,納入年初財政預算,用於屬地方負擔的堤防等純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除險加固、管理維護等。三是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補助基金。按中央1號文件要求,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給予適當補助,並實行以獎代投。四是轉移支付資金要列出專項。明確水利項目轉移支付的範圍和額度,並重點安排堤防等純公益性水利工程。五是制定防汛用工和農村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用工辦法。從制度上保證防汛用工、堤防維修養護等用工的需要。同時,建立水利投入責任體系和考覈獎懲制度。要在劃清事權的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水利投入責任,並進行年度考覈和專項考覈,嚴明獎懲制度,確保投入到位。

2、深化水利單位人事改革。一是儘快出臺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編定崗實施意見。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人員編制、級別予以明確,精減富裕人員,穩定水利技術骨幹隊伍。二是將純公益性水管單位的人員工資等基本支出按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規定納入縣級財政統一發放。同時,要落實他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真正能安心工作,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三是要妥善解決好下崗人員的安置問題。首先要從財政拿出資金補足補齊拖欠他們的工資,同時根據政策和實際情況,從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解決下崗人員安置經費,享受下崗職工的同等待遇,以解決他們的生活出路。

3、強化依法治水管水。依法治水是農村水利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強水法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水法意識。二是要加強水利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三是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水利工程的安全與效益。依法保護水利部門的權益,如依法收回應由水利部門管理的洲土和禁腳等。四是強化水利規費徵收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切實加強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基金、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和水土流失防治費、河道採砂管理費、洲灘開發利用管理費等各項水利規費徵收。特別是市本級的水利建設基金要按城市維護稅的15%足額劃撥到位,以緩解水利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

4、創新水利發展機制。一是儘快出臺市、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辦法。統一明確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標準,提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方案和步驟。二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確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所有權,推進小型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民營水利的步伐,進一步調動社會參與水利建設的積極性。三是加快發展經營性水利。要充分利用水利部門的資源優勢,並通過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金、外行業資金、外地資金和境外資金,積極發展經營水利,搞活水利經濟,增強水利系統造血功能,壯大水利隊伍和水利事業。四是理順鄉鎮水管站管理體制。實踐證明,過去以鄉爲主的管理體制不符合我市農村水利工作的實際,不利於農村水利事業的發展,建議恢復縣鄉共管,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

5、改革農村水費徵收辦法。基本思路是由目前的鄉鎮徵收爲主改爲縣財政統一徵收,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專戶管理,水利部門列出使用計劃,由政府分管領導批准後及時撥付給水利主管部門使用,以確保水利系統的正常運轉。

此調查報告系作者與個政府部門的相互配合調查下得出的總結報告,希望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所在時能作出相應決策,爲促進人民生活發展的社會環境提供優質保障。

【第6篇】關於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調研報告範文

中央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中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調研報告

十一五以來,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省人大、省政協的關心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堅持新的治水思路,搶抓機遇,積極開展中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咸安區、通山縣、赤壁市先後被評爲全省水利建設先進單位,咸安區還被評爲全國2022年度水利建設先進單位。現將我市水利建設基本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積極開展項目工作。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水利建設投資力度,我市搶抓機遇,“十一五”以來,全市共爭取水利項目投資14.1823億元(國家投資7.63億元,省配套2.3644億元,地方自籌4.1879億元)。爭取國家拉動內需項目20個,總投資49419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8195萬元,省投資6793萬元。

2、2022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面完成。爲落實2022年中央“以農田水利爲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總體要求,我市去冬就召開專題會議對202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2022年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的目標:“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洪、抗旱、排澇三大工程體系和管理體制,發揮工程效益,提高抗災能力,爲建設鄂南

經濟強市提供水利支撐。主要通過農村飲水安全、水庫除險加固、小農水建設、灌區配套、塘堰改造、水土保持、低產田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城市防洪、水利血防、民堤及河堤加固、水毀工程修復等12個方面的工程建設,計劃投資64306.69萬元,開工各類工程818處,完成標工230.03萬個,完成土石方任務746.55萬立方米”。經過全市上下一冬一春的努力,202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3、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進展順利。2022年,我市咸安區、赤壁市納入國家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範圍。咸安區2022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位於該區東南部的桂花鎮及馬橋鎮。項目區耕地總面積3.1萬畝,農村人口2.44萬人,涉及南川、白沙、劉家橋、萬壽橋、明星、柏墩、毛坪、高賽等10個行政村。項目投資1100萬元,主要用於改造南川灌區末級渠系5條長16.675km,新建渠系建築物11處,改造15處。新建、疏治田間灌溉渠道100.21km,硬化渠道89.01km,配套改造渠系建築物工程250處。整治排水溝86.83km;配套改造溝系建築物工程20處;整治水塘25座,採取加固塘堤、疏深清淤、改造輸水管等措施。改造引水堰9座,採取堰體防滲、破損修補及引水閘改造等措施。改造劉家橋、高賽、渡船、李家灣、港下雷5座灌溉泵站,裝機5臺,裝機功率5*30kw。赤壁市2022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區包括黃蓋湖鎮黃蓋咀村、老河村、付家垸村、大灣村、滄湖開發區的湯家咀村和餘家橋鄉的大嶺村,計劃工程總投資1622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00萬元,省財政資金200萬元,縣財政資金20萬元,羣衆投勞折資602萬元,主要用於塘堰改造、渠道襯砌、渠系建築物配套等建設。目前這兩個縣的農田水利建設按照上級要求,正在抓緊實施,進展順利。

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當前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根據省裏的安排,“十一五”期間,初步計劃解決我市7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從2022年開始試點以來,省廳共下達我市73.12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共下達投資31709萬元(其中中央17075萬元、省4780萬元、地方配套89853萬元),目前已完成73.12萬人。

5、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富有成效。1998年以來,我市先後對9座大中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總投資2.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1億元。2022年,中央提出用三年時間,要求所有病險水庫全部脫險。通過積極爭取,我市進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水庫共有64座,佔全省總數的十分之一(佔全國總數的百分之一),總投資5.5億元,其中國家及省補助4.16億元。目前,國家及省已下達我市64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共下達投資計劃54974萬元。其中2022年底前下達的39座水庫,已有33座完工,6座正在抓緊施工,共完成投資22632萬元。2022年下達的25座水庫已全面開工建設,2022年主汛前可完成主體工程。

6、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加快。我市搶抓國家加大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的機遇,爭取將餘碼頭泵站、老河排區泵站列入了國家計劃,總投資額14031萬元,其中:餘碼頭泵站

10140萬元,老河排區3891萬元。餘碼頭泵站一期投資計劃於2022年下達,在2022年底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餘碼頭排區泵站二期投資計劃於2022年第四季度已下達,2022年主汛前可完成工程建設任務;老河排區泵站投資計劃已於2022年下達,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80%,在2022年主汛前可完成全部計劃任務。

7、水利結合滅螺工程建設積極開展。我市屬血吸蟲病流行重疫區之一,2022年以來,上級共下達我市水利血防項目5個,總投資計劃爲16233萬元(國家6087萬元、省2214萬元、地方配套7932萬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治理河道12.28公里,灌溉渠道硬化5條共16.22公里,解決4.4萬疫區人飲安全。其中陸水下游水利血防工程於2022年動工建設,總投資爲6530萬元(國家投資1959萬元、省配套150萬元、地方配套4421萬元),目前已完成21.1公里的堤段護坡,疏挖河道1.3公里,建涵閘沉螺池5座,清淤渠道9.2公里,完成環境改造工程16處,改水11處,改廁26座。咸安區南川灌區水利血防工程已經完成渠道清淤和護坡工程建設。

8、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建設成效明顯。近年來,我市狠抓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建設,2022年以來國家和省先後安排我市三湖連江、陸水、青山、南川、石雨塘、雲閣龍6個灌區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21916萬元,截止2022年底共到位國家補助及省配套資金10094萬元,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資1800萬元。目前各灌區的續建配套工程正在實施,年底工程建設可基本完工。

9、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紮實開展。2022年以來,全

市各地相繼完成一批 “民辦公助”小農水項目,還興建和改造塘堰6415處,新建水池、井等小型水源工程1561處,新增蓄水能力2329萬立方米。2022年度,下達我市“民辦公助”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投資1229萬元(其中,中央、省投資628萬元),該項目已於2022年5月份全部完成,經省組織驗收全部優良。2022年度,下達我市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2750(其中,中央、省投資1375萬元),截止2022年4月底,工程全部完成。

10、堅持建管並重,促進良性運行。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同時,加強對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積極推進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全市45家水管單位共定編700人,落實人員經費1132.6萬元,落實工程養護經費793.4萬元,基本完成了全市水管體制改革任務。同時,積極推進“四個落實”,即落實水利工程經營管理主體,落實工程安全責任、防汛抗旱責任和維修養護責任,落實管理標準,落實監管措施。特別是近年來,在小型水庫的管理方面各縣市區進行了積極探索,全市所有小型水庫均落實了專管人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改變了小型水庫過去存在的“蓄水無人管、放水無人關、壩坡柴雜無人砍、水庫無人看”的現象,既加強了小水庫的防汛保安,又發揮了小水庫的灌溉效益。

二、存在的問題

1、基層水利機構薄弱,人才缺乏,與水利建設發展極不適應。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中,鄉鎮水利站都被撤銷,少數縣市按流域設有水利服務中心。鄉鎮一級基層水利沒有專門機構。加之基層水管單位經費困難,水利技術人員待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