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飲水安全自查報告多篇

農村飲水安全自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調研報告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事關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做好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爲了深入瞭解我市農村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做好市政協十一屆十七次常委會專題議政前的各項工作,7月21日,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常委、委員,對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銀川市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屬典型的中溫帶性氣候,年均降雨量210mm,蒸發量達2000mm。儘管銀川平原引用黃河水自流灌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被譽爲“塞上江南”,可是仍有部分地區地下水資源量少質差,淺層地下水含氟、砷、細菌超標,不能作爲飲用水。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精神,切實加強農村人畜飲水工作力度,組織實施了農村飲水解困、氟砷病改水和農村飲水安全等項目,一大批農村飲水工程發揮了良好工程效益和社會效益,解決了農民羣衆的安全飲水問題,按照供水水質、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證率等四項飲水安全指標評判,2022年底,我市農村飲水安全人口達到50.2萬人,佔農村總人口65.2萬人的77%。

就目前看,我市基本構建起農村飲水安全供水管網體系,推行了農村規模化供水,試行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了農村供水入戶。基本構建起農村飲水管理體系,由各縣市區農村供水管理總站負責監督和指導本轄區人飲工程的運行管理工作。供水水價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讓廣大羣衆得到最大的實惠。據測算,平均水價在2元/立方米,戶均月水費支出在10元左右,國家發改委中資公司開展的飲水安全中期評估顯示,我市農村羣衆對飲水安全工程的滿意率達到96%。

今年是我市連續第四年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列爲爲民辦的10件實事之一,提出了年內在全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村飲水全覆蓋的目標任務,以顯示市委政府“保障民生、惠及羣衆”的信心和決心。經過市水務局的積極協調和爭取,今年確定了9大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批覆解決24萬人的飲水問題,其中解決不安全飲水人口15萬人,改善提高飲水標準9萬人。已下達批覆開工建設的四項工程是賀蘭洪廣常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永寧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靈武梧桐樹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靈武郝家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四項工程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12.2萬人,飲水受益人口18.9 萬人。批覆總投資8846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475萬元,自治區財政投資1062萬元,剩餘4309萬元由銀川市和各縣市區財政配套及農戶自籌。目前,賀蘭、永寧、靈武的4項工程已經開工建設,三區和賀蘭縣習崗人飲項目也在積極協調下達批覆, 8月5日前全部開工建設。

興慶區大興鎮塔橋村飲水安全工程被列爲市政協今年的1號提案,在市水務局、市自來水公司、市建設局、興慶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從六盤山路延伸至長塔路的管道埋設基本完成,往東由興慶區水務局負責的長塔路至塔橋村管線鋪設工作,待人飲方案批覆後,即可招標實施,預計9月底完工。市自來水公司承諾,該工程完成後,村民用水實現同網同水質,並給予一年的優惠水價。一年後實行同網同價,按照供水標準服務。

二、主要問題

(一)建設項目尚有一定的資金缺口。一是飲水安全項目解決的人口從15萬人增加輻射受益人口到24萬人,這其中增加的資金不僅有國撥資金的缺口,還有市、縣兩級配套的資金缺口和農戶自籌資金,這筆缺口資金在預算中是沒有的。二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移民吊莊地區羣衆拿不出足額的自籌資金,其它縣市區的貧困戶、特困戶的自籌資金難以落實,成爲自籌資金缺口的重點。同時,吊莊羣衆和貧困戶今後的水費也成爲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三是工程的不可預見費較大。管溝開挖時需要佔青苗,破壞現有的柏油(水泥)路面,挖斷部分地埋電線光纜,恢復路面、線路以及青苗補償的資金無處落實。

(二)工程建設保障方面困難重重。主要表現在:一是項目工程任務艱鉅,施工條件複雜。工程點多、面廣、線長,且前期需要協調供電、公路、鐵路、園林、通訊等多個部門,協調工作量大、協調起來也比較困難。二是宣傳動員難度大。部分羣衆思想觀念落後,認爲自家手壓井(地表水)使用方便,對集中安裝自來水,有一定的牴觸情緒,也有“等靠要”的想法,直接影響工程進度。三是有的縣市區財政困難,自籌資金難以落實。

(三)運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農村供水電價不統一。有的縣市區執行0.478元/千瓦時的電價,沒有按照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因電價高,導致水費高、水費難收繳等連鎖反應。二是技術力量匱乏,難以適應當前工作需要。隨着農村飲水工程的深入實施,三區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供水工作需求,人員和技術力量成爲農村飲水工程順利實施的“瓶頸”。

三、對策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飲水是人民羣衆生存的基本要求。農村飲水安全是當前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保障農民飲水安全,維護農民生命健康刻不容緩。爲此,調研組提出以下建議:

1、着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當前和今後,應着力解決進度遲緩、工作不力的問題。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形成強大的宣傳態勢和聲勢,爭取項目區羣衆的廣泛支持與參與,讓農民羣衆明白這是他們自己的事,充分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力爭年內完成市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二是加大領導責任力度。各縣市區應成立工作領導班子,具體落實領導、技術、管理責任,加強組織實施。三是加大水利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縣鄉水利技術人員缺乏是制約飲水安全項目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縣市區水務局應利用農村供水管理總站成立之機,選配水利技術人員,同時,加強水利技術人員、供水管理服務人員的培訓,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廣大農民羣衆。四是做好項目監測工作。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切實做好水質水量的監測工作,確保羣衆飲水安全。

(二)嚴格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只有嚴格管理才能保證質量。要嚴把“三關”,嚴格“四制”,確保工程質量。嚴把“三關”,一是嚴把規劃設計、評審關。項目工程應開展勘測規劃設計工作,由專業技術人員或委託專門的中介機構完成初步規劃設計,組建專家評審組,對項目規劃設計及實施方案進行評審。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審批立項,更不能開工建設。二是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建立“業主負責、施工保障、監理控制、政府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合格的施工單位、負責的工程技術人員、稱職的監理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嚴把工程建設各個關口。三是嚴把交工驗收關,堅持報驗制。工程竣工後,先由施工單位自驗,之後報請項目法人單位驗收,由項目法人單位牽頭,會同發改、財政、水務、衛生、供水等相關單位聯合驗收,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整改或返工。嚴格“四制”,就是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以及合同制。

(三)強化項目資金監管。一是改進資金管理方式。應實行工程建設資金縣級報賬制,專賬覈算、專款專用,嚴格審籤程序。二是加強資金統籌使用。由各縣市區政府統一協調相關項目資金,捆綁使用,確保項目建設資金髮揮最大效益,避免重複投資建設。三是實行定期審計。審計部門應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發現問題,責其整改。

(四)妥善解決新增加的潛在的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今年的24萬飲水不安全人口中,其中一部分是屬於改善型的。從以往情況看,飲水安全人口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變數,隨着經濟發展和環境變化,新增加的潛在的飲水不安全人口不斷涌現,有關部門應做好監測工作,及時解決此類問題,全力保障人民羣衆飲水安全。

(五)加強管理和服務,確保農村飲水安全。一是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機制。首先應明確工程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落實管理主體,並建立健全長效管護制度;其次應實行有償供水、計量收費制度,確保工程正常運行及維修費用;再次應完善經營管理方式,借鑑成功經驗,組建供水公司,依靠供水公司加強管理。二是建立動態檢測和舉報機制,強化對集中式供水的源水、處理水、末梢水的監測,確保出廠水、末梢水都達到飲用標準,同時,應建立用水舉報機制,接受羣衆監督與舉報。三是加大飲水安全監管力度。堅決取締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源,加強對集中式供水單位的監督管理及整改督促,對檢測不達標的應責令供水單位及時整改。

【第2篇】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調研報告推薦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8%的疾病是由飲水不安全造成的,每年因飲水得不到保障而死亡的人數超過800萬。因此,保障飲水安全尤其是農村飲水安全,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維護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是加快“六大渝北”建設、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貫徹落實區委十二屆三次全委會精神、切實解決當前民生突出問題的具體行動。根據區政協的統一安排,我們成立伊始,就組成了專門的調研課題組,採取實地考察、座談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木耳鎮、興隆鎮、統景鎮、大盛鎮等地進行了調研,廣泛聽取了區水利局、區愛衛辦、區環保局、區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xx區農村飲水安全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水利建設,着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累計新建各類飲水工程7000多處,解決了2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我區農村自來水建設從時間上可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爲1991年以前,主要是直接取用河水、溪水、山泉水、坑塘水,還有就是集雨、引泉等淺井供水。供水設施爲戶建、戶管、戶用的微型工程,設施簡陋,規模較小。自來水普及率低,上世紀80年代只在大的場鎮及附近農村有集中的小型供水工程,由原江北縣水利局主管,主要解決政府和學校、醫院、場鎮等的用水。第二階段爲1991年至今,區委、區政府逐年加大了對農村改水的資金投入,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從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不斷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力求讓農村居民都吃上水質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新建和擴建集中供水工程共26個,目前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7.5萬人,受益率達62.52%。

二、xx區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飲用水源水質堪憂

據區環保局環境監測站近三年水質監測數據表明,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堪憂,特別是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仍超標嚴重。從今年7月區環保局對26個鄉鎮及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監測的抽樣來看,仍有4個鄉鎮及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未達標。比如,重慶悅來合力水廠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總磷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啵ê恿鰨┧域標準,中坪水廠、石鞋水廠、多寶供水廠等3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等均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啵ê庫)水域標準。農村飲用水工程水質狀況也不容樂觀,2022年以來區改水辦、區衛生局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的規定,對全區72處農村飲用水工程進行了監測,在抽查的288件水樣中每件水均有不合格的項目,主要體現在感官和微生物指標上,其中微生物超標率高達94.8%,2022年的72件樣品中水質合格率爲9.72%,而2022年的116件樣品中無一件合格,一旦飲水方式不當,可能造成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二)缺水人口依然較多

根據區水利局調查收集的多年平均數據分析,在連晴30天的情況下,全區農村缺水人口118696人,缺水比例爲27.4%;在連晴60天的情況下,全區缺水人口199341人,缺水比例爲46.01%;在連晴90天的情況下,全區缺水人口278321人,缺水比例爲64.24%。在連晴30天的情況下,按缺水人口所佔比例,缺水比例大於等於50%的爲嚴重缺水地區,主要有石船和統景鎮;缺水比例大於等於25%小於50%的爲較嚴重缺水地區,主要有茨竹、龍興、大盛、古路;缺水比例小於25%的爲一般缺水地區,主要有興隆、大灣、木耳、洛磧和玉峯山鎮。另據水利部門調查,2022年底全區已有水利工程的現狀供水能力2.07億m3,其中城鎮1.18億m3,農村0.89億m3;而全區農村生產生活需水量爲2.55億m3,缺水量達1.66億m3。

(三)供水淨化設施簡易

農村供水大多爲簡易自來水,基本上沒有處理和淨化消毒設施。幾戶人家聯合建一個蓄水池,從一個相對“乾淨”的地方把山泉和山溝水引到池子裏,就放水飲用。水體沒有得到基本的處理,純粹是天降水。有的地方居住分散,尋找水源困難,沒有過濾消毒,就直接飲用山塘蓄水。部分農村人口飲水問題主要是依靠各自在池塘邊或低窪處打井過濾淺層地表水解決,水井周邊就是糞池或其他容易產生污染源的區域。在枯水季節,池塘、低窪地無水時,村民用水就得不到保障。另外,部分村民爲了節省投資,使用的是不合格甚至是有毒的塑料管材,容易造成身體的慢性中毒。

三、xx區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農村飲水安全涉及的管理部門較多,沒有一個統一的協調機構,管理體制不順,協調溝通困難,未能形成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體制,存在“多頭管水”的問題。農村面上改水的協調職能在區愛衛辦(區改水辦),水資源管理和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設職能在區水利局,農村飲用水源水質監管職能在區環保局和區衛生局,城鎮供水由區自來水公司和鎮政府負責。鄉鎮場鎮水廠管理主體較爲複雜,經營形式有三種:一是由當地政府管理,比如龍興、統景水廠;二是由政府管理、公司承包經營,比如興隆水廠;三是由政府管理、私人承包經營。從調查來看,絕大多數水廠經營處於虧損狀態,如統景水廠2022年1-5月主營業務收入30.29萬元,其他業務收入13.08萬元,虧損7.09萬元。由於大部分供水單位都承包給了企業或私人經營,經營者主要考慮的是利潤最大化,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不熟悉水質處理工藝和相關的衛生知識,對水質未落實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監測,水廠消毒設施不健全,爲降低成本很少或根本不投放消毒藥物。

(二)水源缺乏有效保護

一是有很多村人畜共用水源,臨近的廁所和牲畜糞便離水源太近,周邊農田中的農藥、化肥、除草劑過量使用,加重了飲用水質的化學污染。二是爲了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發展較快,規模不斷擴大,絕大部分畜禽養殖(場)戶沒有污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70%的垃圾直接排放,造成第二次污染。三是鎮街中小企業粗放經營,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缺少排污措施,嚴重污染地表水。四是鎮街場鎮配套設施不完善,沒有污染處理設施,已經建成的污水、垃圾處理設施作用發揮不好,造成當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爲污染,更加加劇了我區農村飲水安全隱患。五是大部分鄉村水源防護條件差,有的水源建在坑塘邊,有的制水區與生活區分不開,沒有水源保護警示標誌,取水井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使供水水質不能達標。

(三)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農村飲水安全資金是按受益人口進行補助的,2022年以前其補助標準只有313元/人,而實際需要的投資一般在800元/人左右,加之區級對該工程的配套資金少,造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標準低、規模小,施工質量無法保證,經過幾年的運行,部分工程已不能正常供水。另外,部分飲水工程是由個人投資興辦,投資者爲一味追求眼前利潤,致使工程材料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造成工程標準較低,不能長期發揮效益,甚至用不多長時間就報廢。農村場鎮水廠多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受當時經濟和社會條件限制,供水管網大多數採用水泥管和普通塑料管,經過二十多年的運行使用,加之缺乏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機電設備陳舊不堪,管網普遍老化。

(四)供水管理問題較多

農村飲水工程受地理和居住條件影響,一般具有管線長、規模小、用水量少等特點,加之物價部門在覈定供水水價時,一般都要考慮當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其水價基本上比成本水價低,如:興隆水廠現行水價爲3.4元,其成本水價爲4.5元,鎮級水廠的情況都與興隆相似,其他村級水廠的現行水價基本都在2.5元左右,而其成本水價最少都在3.5元以上。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區鄉鎮水廠都是使用的非普工業用電,電價佔支出費用的比例太大。比如,茨竹水廠取水揚爲 380米,水處理必須進行二次提灌,電費佔支出費用的69%。因此,大多數已成飲水工程都只能保證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這樣既不能保證工程的供水水質,更不能保證工程的更新改造,工程長期帶病運行得不到有效整治,最後只能報廢。

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強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農村飲水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農村廣大羣衆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民生工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農村工作和水利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區委、區政府和有關部門、鎮街要充分認識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加強農村飲水安全作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民生問題,主動搶抓中央擴大內需和兩江新區開發建設的新機遇,加快推動建設一批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完善農村供水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保障農村羣衆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力爭到2022年前,全面解決農村1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和管理的新機制,確保集中供水工程水質全面達標,分散供水工程水質基本達標。建議區政府專門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區水利局、區衛生局、區愛衛辦、區國土分局、區財政局、區發改委等部門爲成員單位,負責統一規劃、統籌協調全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能職責,區水利局負責農村飲水工程的規劃佈局,區衛生局負責農村飲水工程的水質監測,區愛衛辦(區改水辦)負責農村面上改水,區國土分局負責指導紅層找水和飲水工程用地問題,區財政局負責統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資金,區發改委負責飲水工程項目立項和水價覈定監管。

【第3篇】農村飲水安全目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

農村飲水安全目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我區社會民生第11條(完成2022年農村飲水安全目標任務)的考覈目標要求,我區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結合工作實際,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標完成情況

我區飲水安全項目於2022年已全部完全,工程措施爲管網延伸工程,共12處,涉及一個鄉鎮,10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共9100人。今年國家下達的飲水安全項目繫上述已經提前實施完成的計劃。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飲水安全項目完成情況

區共完成的12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工程措施爲管網延伸工程,涉及一個鄉鎮,10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共9100人。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安裝dn15-dn500供水管道229180米,改造水廠和峽口水廠,開挖土方114590立方米,石方16380立方米。澆築混凝土2730立方米。項目法人均爲各村用水協會。第一、二、三批完成3100人,投資121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4.37萬,省補助19.95萬元,市區配套15.51萬元,羣衆自籌31.17萬元。第四批,完成6000人的飲水安全任務。投資309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05.3萬元,省補助38.6萬元,市縣配套49.53萬元,羣衆自籌115.57萬元。

合計總投資43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59.67萬元,省補助58.55萬元,市縣配套65.04萬元,羣衆自籌146.74萬元。

(二)改水項目

由於運河每年清淤一個月,因此村民每年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水吃。特別是2022年開始運河全線整治,新建運河公園,運河停水長達4個月,導致兩村長期斷水。同時,供水管線老化,跑冒滴漏嚴重,管道和問題亟待更新。而且以運河水作爲水源,水質不符合高標準安全飲水要求。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今年召開專題會議確定了“不增加農民負擔、保證安全飲水”的改水原則,研究了具體解決方案。

一是制定改水方案。經過調查摸底,兩村日均用水需500噸左右,其中人畜用水量佔55%,生產用水佔10%左右,水損佔35%左右。目前兩村共有直徑15-300的老化管網58192米,現基本都處於超期運行的狀態。在多次實地勘察線路後,最終確定從石板村4組130米高程處安裝無負壓增壓泵,以75毫米直徑的管網抽水至195米高程處的蓄水池,然後借用老管網自壓到兩村。採用“一用一備”、不間斷增壓抽水的辦法,日最小抽水量30噸每小時,24小時可達到720噸,負荷抽水量可達到70噸每小時,基本可以滿足兩村的用水需求。

二落實改水資金。爭取市級資金50萬,區級配套50萬,共投入改水資料100萬。其中50萬元用於水源改造(其中鄉級泵房及設備改造36.55萬元,石板水廠改造等配套設施投資14萬元),50萬元用於兩村老化管網改造。

三加強後期管理。一是人畜飲水按階梯水價進行水費收取。每人每月8噸水以下(含8噸),暫定1.1元的價格收取水費;8噸(不含8噸)至15噸的,按照每噸2.1元收取水費;超過15噸的按照2.88元(城區小區價)的價格收取水費。用水量和價格通過村民討論通過或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後實施。二是鄉村分設配置管水員。鄉農技水利服務中心具體聘用管水員一名,主要負責新建泵站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確保水源安全以及分村收取水費。村級以協會爲主,聘用專、兼職管水員一名,主要負責村內管道維護保養和水費的收取。三是抓好生產用水水源安排。適量配備水窖或水池。目前,村、村已經建成抗旱水池(包括蓄水打藥)30口。在2022年“三萬”活動中,村、村已經建成堰塘29口(其中村4口,村25口)、水井49口(其中村11口,村38口),這些設施基本能滿足柑橘生產用水。四是做好兩村管網改造。在解決水源問題、確保村民有乾淨安全的生活用水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兩村的老化管網的改造工作。村、村改水項目完工後,將解決、2000餘人的用水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