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採訪策劃方案(新版多篇)

採訪策劃方案(新版多篇)

採訪心得體會 篇一

其實在新聞採訪方面,我是一個新手,一隻“菜鳥”。說來慚愧,進校報的這一年裏,真正意義上的採訪其實不多,只有四次。中間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見,現在就寫出來,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個人採訪是在軍訓的時候。因爲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學院的新生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繫。軍訓表彰大會上,“詹麗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實他一入學輔導員就跟我說了,要特別關注她的舉動)。後來師姐說讓我們挖掘軍訓的人和事,我第一個念頭便想到了詹麗璇。後來我通過其他人瞭解了她的信息後,感覺師妹身上有能夠代表這一屆新生在軍訓中蛻變的閃光點,就跟碧嵐師姐主動請纓,說我要去採訪詹麗璇。

師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採訪,還是一個人採訪,自己不免內心緊張。後來我從圖書館找來了通訊寫作的書籍,可總覺得裏面的那些原則寶典之類的不適合現實中的採訪。我開始苦惱,幸好這時碧嵐師姐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她通過電話引導我摸索,最終,我把那些問題想好了,列好了,也順利採訪好師妹。

這一次充足的採訪前期工作是那次採訪成功進行下去的關鍵。因而在做人物採訪前,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收集被採訪者的信息及別人的一些看法,這對採訪中挖掘人物的閃光點至關重要。

好的採訪是成功的採訪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採訪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點。第二次採訪的是一位現從事媒體工作的優秀畢業生師姐。由於當時師姐在海南,我只能通過qq對她進行採訪,而我對那位師姐的所以認識就只有那張紙上的信息。那段時間很忙碌,沒怎麼好好地琢磨那次的採訪,在還沒做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就貿貿然地採訪了師姐。很快,師姐就指出了我採訪的不足,她說我問的都是一些表層次的東西,而且問得比較亂。我心驚地接受了她批評,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採訪,發現真的有許多漏洞。

那次採訪稿最後世師姐也幫我修改了不少,這讓我覺得很慚愧,也更加意識到我們採訪者的責任和採訪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說了那麼多了,好像都在強調採訪前期的準備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實我還覺得,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的表現同樣很重要。就算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人採訪還是會有不同的風格。這在電視上我們也可能看到,魯豫的採訪和王志的採訪風格就算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風格。而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的是魯豫式的閒話家常的採訪,而不喜歡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採訪。可能大家剛看這兩張風格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魯豫,可一旦真正進入採訪,還是會有人就不知覺地扮演起王志來。當採訪着說出一個對我們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時,我的觀點是,請做溫柔的魯豫,一步步引導採訪者繼續說下去,而不做尖銳的王志,立刻單刀直入,令採訪者汗顏。

好了,說了那麼多,也該擱筆了。真正的採訪經驗採訪感受恐怕還是要我們自己去體驗才能找到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風格和感受!

採訪心得體會 篇二

組織課至今,雖然在課堂上學到了一些基本的組織學知識,也通過課堂的實踐活動掌握瞭解了一些實踐技能。但是在這次採訪作業中,還是碰到了許多實際問題。

首先,我們在計劃方面有所不足。最初的忙於各自的工作、忙於期會考試,發現時間有所不足。雖然前期有所計劃聯繫及採訪,但是龐大的工作量還是讓大家應接不暇。好在大家在工作中分工明確,儘量發揮了各自的長處。雖然忙亂,但還是進行的井井有條。

這一點讓人很欣慰,通過這次採訪,我們不僅瞭解了很多關於管理的知識,而且在培養自己管理能力方面也十分有效。通過這幾周的忙碌,讓我對如何使時間有效的分配利用有了很深刻的反思。過去喊忙但是並不感覺有實際的忙碌感,如今,雖然很忙,但是卻感到十分充實,時間分配的效率也大有提升。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很有幫助。如何同被訪者交流,如何表詞達意,還有同組員之間的交流溝通都有很多的學問。在這個採訪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更明確了方向。

採訪的過程是一個很值得思考與回味的過程。從初次的採訪的拘謹到最後採訪的自然,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改變的過程。

同不同的採訪者的交流過程中,真的學到了很多,受訪者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了我。如何做一個管理者,從他們的言語舉止中,我感到,個人魅力至關重要。同時組織這門學問雖然需要理論的支撐,但是實際操作中還是有許多難以預料到的困難。人力資源和人際關係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把握好這兩個問題也許就是一輩子的學問。在對於大學生的問題上,他們也很有看法。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大學的學習,如何培養能力,都給了我們很多指導。真是受益匪淺!

在總結制作方面,這算是我比較擅長的地方,所以我還是很有信心與把握的做好這方面地工作。

通過這次採訪作業,在學習組織行爲的過程同時,更是讓我瞭解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感覺累但很值!

11月17日我們小組一行四人清早在宿舍樓下集合開始了我們組織行爲學的採訪工作。此次採訪行程主要分爲兩部分,一是同濟大學南校區創業園,另一個則是同濟大學校園內及周邊的一些商家。這次採訪工作我主要負責的是採訪內容的記錄工作。在八個採訪對象交流過後用簡短精闢的語言來歸納總結無疑是十分有難度的,但通過與這些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人交流過後卻是豁然開朗,就像是一堂生動的創業培訓課程,從中你會了解許多創業背後的艱辛和不爲人知的抱負和理想,也發現自己目前仍是一無是處,可能真的要開始設想自己的未來了,希望有朝一日無論創業還是就業,都能發揮所長,有自己的立足之處。人生能有幾回搏,不能留有遺憾。

採訪之後,我受益匪淺。關於創業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創業的老闆們都非常年輕,但並不意味着一大學畢業就自主創業了。當問到創業的時間時,他們幾乎都是一致認爲不可以一畢業就創業。都提議我們在畢業後先找一份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在自己對創業的方案有了一定的認識時,纔可以創業。還有創業的時候剛開始都是很艱難的,要堅持纔會有所改善。資金固然重要,但技術和創意等等其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起創業的大多是自己的好友跟師弟師妹。公司工作氛圍輕鬆融洽,規模較小。當公司想進一步發展時,人際關係跟確立絕對領導可能會制約公司的發展。我們的社會經驗較少,應當再踏入工作後,再創業。

在這次的採訪活動中,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接觸到了各種行業的創業人士,他們的企業有科技類、化工類、餐飲類、服務類等等。

在與他們的溝通中,我們瞭解了他們的創業原因,目的、心理、渠道,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他們自己的經驗與感受。這些東西都是在書本中學習體會不到的,這讓我們對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就業、創業心理有個進一步的更透徹的認識。

採訪心得體會 篇三

最近看了很多的訪談節目,頗有感觸,遂把一些感想記錄於此。

昨天看了蕭亞軒的訪談。小時候的蕭亞軒由外婆撫養大,外婆對她的教育很嚴格,讓她學習琴棋書畫。後蕭亞軒到溫哥華學習服裝設計,在這期間,她被別人拉去參加了一個比賽,結果在比賽中表現不俗,而後進入娛樂圈,一舉成名,可以說,她是幸運的。然而成名後忙碌奔波的生活卻讓她最終不堪重負,她選擇了逃離,在國外休養了2年多。然而在她準備好一切,調整好自己,準備重新開始蓄勢而發時,不幸卻接連降臨到她的身上,先是跳舞時太累扭傷了腳,很嚴重,後是媽媽得了重病,最終離她而去。可以說,在事業上的蕭亞軒是幸運的,她沒有經歷過所謂的低谷,即使有,也不是因爲她的音樂的問題,而是她太紅了太累了或者是公司的問題;然而她也是不幸的,她的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抱到孫子孫女,然而卻再也等不到了,蕭亞軒也再也無法孝敬媽媽了。

我想蕭亞軒之所以能成功,與小時候外婆對她的嚴格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有實力的人,她能成功,必然與她本身的實力有關。當然,她骨子裏的那種堅強也是她能夠成功的極大動力和支持。

有時候成功不僅僅要靠努力,擁有天賦也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藝術這塊領域。夢想必須要建立牢固的基礎之上,一定不要好高騖遠,比如唱歌,如果某個人想要成爲歌手,但是他五音不全,即使再努力,也許他也無法追趕那些具有一定天分的人的腳步。夢想固然可貴,但是夢想不是白日夢,在夢想面前,我們也應該客觀地審視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而Elva,顯然地,她是具有唱歌和表演的天賦的,這也是她能夠成功的極爲重要的原因。

生活總是不缺少意外的,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始終保持一顆平和樂觀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埋怨命運。每個人的道路都不同,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每個人的命運也都不同,也許就是有那麼些人,從始至終,都非常地幸運,人生非常地平坦順利,然而這未必就不是一種不幸。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生命和生活賦予你的這一切,安然地接受,樂觀地面對,開心地生活。

採訪的心得體會 篇四

雖然這次採訪的小組作業,老師可以說是在一開學就跟我們說了,我也有這個心理準備,但到真正做起來,還是很艱難的。我想這就是初次採訪體驗的感受吧。

首先,我們在做海報選題時,主題不夠確切,改爲做演員誕生這一節目的採訪,在問題設計這一塊,我們都知道做這個採訪,需要事件背景,才能引起這個關於演員定義話題的採訪,但我錯們把背景事件當成全部問題設計的來源,這是我在一次請教老師中發現的錯誤,還因爲這個老師還跟我講解了好久,這讓我很感激。

在採訪方式的選擇上,小組員起先準備通過微信進行線上採訪就了事的,後來我建議進行實地面對面採訪,很高興她們能採納,而且很認真地拿着手機錄音對老師進行了採訪,她們的這個舉措讓我有了動力,接着自己開始對另外兩個對象進行採訪,由於這段時間,紫陽的社員都處於緊張排練的過程中,我相約見的兩名社員拒絕見面採訪,只能進行線上採訪,我很開心她們能認真的回答了我的問題。

在與採訪對象溝通這一方面,讓我明白人際交流真的很重要,要對被採訪者表明自己的身份目的,從而建立彼此初步的信任,這是採訪開展的第一步。通過不同的受訪者的交流,她們對節目排練的努力的態度,有些觸動了我的心,讓我備受鼓舞。

此次的採訪任務,我明白人際交流的重要性,作爲一名中學生,在往後的日子,要學會接觸與不同的人,豐富語言內容,以便建立更融洽的關係。

採訪策劃方案 篇五

一.活動主題

通過採訪數學學院大四優秀學長,介紹他們大學生活的經歷,展開對他們在本科期間的學習方法、專業興趣的探討,借鑑他們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暢想規劃,收集他們對學弟學妹們大學生活的幾點建議,和關於大學生就業考研問題的指導。

二.活動目的

**學院此次舉辦“職業生涯人物訪談”活動旨在提供一個平臺,讓廣大同學能夠認清自己的前路,更好的瞭解社會和企業對於人才專業知識及職場素養需求標準,解決部分初入大學的新生關於“職業目標”的三個難題:沒有職業目標、有目標卻無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而陷入幻想空想、對職業願望缺乏全面深入認識以致於脫離現實。

此次活動能夠提供一個與有成功經驗的人士交流的機會,得到其對大學生活規劃方面的建議,使同學們能夠在把握住主要任務的同時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三.活動舉辦單位:

**學院科技與創新協會 職業規劃興趣小組

四.活動介紹

活動時間:

10月07日:科協職業規劃小組介紹人物訪談活動,招募採訪志願者; 10月13日:對志願者進行培訓,說明採訪細節;

10月21日晚:再次覈實採訪人數、職責;

10月22日:正式採訪。

活動地點:待定

訪談對象:待定

訪談方式:以座談形式展開,面對面採訪。

五.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階段

(1)聯繫與本學院專業相關的優秀學長,詳細整理人物資料(姓名、考研或保

研、職業領域、光輝經歷、照片)。

(2)由職業規劃小組人員在學院內宣傳,招募採訪志願者。宣傳形式爲:海報+

宣傳單+輔導員通知+社團成員宣傳。

(3)對參加採訪的。幹事、志願者進行簡單培訓、分組、分工。

2.採訪實施階段

(1)再次確定採訪人數、職責,檢查採訪所需物品(相機、紙筆)。

(2)以事先準備好的訪談提綱爲基礎,依事先的分組分工對受訪者進行訪談(靈活處理)。

(3)採訪結束,向生涯人物表示感謝,帶領採訪人員離開。

3.後期總結階段

(1)由採訪人員根據訪談記錄寫新聞稿。

(2)對採訪人員的記錄內容、照片進行處理,製作刊物。

(3)召集參與訪談的幹事,收集他們關於活動策劃、宣傳以及對訪談過程的意見和建議。

(4)要求訪談小組組長針對本次活動做成總結(PPT電子版,可使用部分訪談照片)。

注意:

1.宣傳:

(1)大海報2張,分別貼於大一男女宿舍樓下。

(2)製作傳單,由幹事向大一同學分發。

(3)輔導員口頭通知。。

(4)由本社成員宣傳。

2.對採訪志願者分組的要求:

(1)每個成員的職業願望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

(2)每個成員的職責儘量明確,並確定一位成員爲小組長。

(3)每組成員不超過4個。

(4)訪談時做好記錄、拍照工作。

3.對所有采訪者的要求:

(1)面談時一定要守時守禮,不浪費他人時間。

(2)訪談小組成員在活動前設計出訪談提綱,可圍繞以下要點進行:專業行業、

單位名稱、職業(職位)、工作性質類型、主要內容、任職資格、所需技能、市場前景、行業相關信息、工資福利等。

(3)採訪前做好準備,生涯人物可能會問採訪者的職業興趣和求職意向。

(4)注意着裝和儀表,文明禮貌,措辭得體。

(5)尊重被採訪者,注意保護他們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

六。所需設備及工具 相機、簽字筆、記事本、雙面膠等。

七、工作安排

1、此次活動主要負責人:

2、前期宣傳:宣傳部、職業規劃興趣小組;

3、招募採訪志願者負責人:

4、對志願者進行培訓人員:

5、人物採訪帶隊負責人:

八.資金預算 宣傳單200份 :30元 刊物製作費 :150元 獎品 :120元

其他(車費、飲料) :90元 總計:390元

九、小結

採訪心得體會 篇六

作爲一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當中,必須以旁觀人的態度,毫無傾向的精確表述爭議所在。下面是帶來的採訪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每天敲的字不少,但很久沒有來博客了,我很想快點寫些東西和你們分享,每天的工作還是很愉快的,讓我學到不少新聞業務上的東西。

記者的工作除了採訪寫稿還得搶版面,這點很容易,只需要你是勤快的。每天都要自己去安排新聞點,比如我現在跟的是高校版,那麼我在武漢每個高校BBS裏都會註冊帳號,一遍觀察高校的新鮮事,做時事新聞的記者這點必不可少的,必須保持自我清醒狀態,瞭解自己版塊的風吹草動。採訪前,採訪中,採訪後需要做什麼,我記得我以前寫過這樣的經驗,在此就不冗述。

其實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寫稿經驗,由於省報記者壓力更大,迫使稿子質量決定了記者的生活質量,這樣一來,寫稿的經驗可能會比較有價值。

首先,在採訪充分,掌握的背景資料都充分後,我們要做的是瞭解歷來類似的新聞其他報紙們的做法。比如對同一個招聘會,(最近高校版的做這塊的也比較多)我們可以看看《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的同仁們都怎麼做的,如果,他們做的是關於招聘會的現場大致情況,還圍繞大學生就業心態或者職業傾向,採寫了一些用人單位和應聘者,我們就不能這麼做了。我們可以根據當下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來估計一下用人單位會不會藉此招聘做公司內部的人員結構調整,猜測他們會不會減少招用普工,加大對銷售人員的招聘規模等。再通過一些具體真實的數據或者事實將自己要表達的中心表達出來。

所謂時事新聞,就是不能帶記者自己的觀點嘛,可是每篇稿子都要有記者獨特的思想。記者要牽着牛鼻子走,至於往哪個方向走很重要,這往往也是取勝的關鍵。因此,也要求記者的思維一定要活躍不可拘謹,要求變,不能和別人的想法趨同。假設那個招聘會記者跟着別人屁股後面走的話,還不如不寫,或者寫招聘會上的小花絮如“學生竟把會場入口大門玻璃擠破”都比嚼別人嚼過的飯有味道。

其次,需要記者有人文關懷,懂得人情世故,這個並不和“記者需客觀報道,不得摻雜個人感情”相沖突。做人也一樣,部分場合絕對剛正不阿的人也並不是時時都受好評,記者要懂“人情世故”的意思也就是要記者做稿子的時候通情達理,防止讀者審美疲勞,我們記者不可終日一副面孔,始終嚴肅理性和始終感性動人都一樣不是好東西。大學聯考作文還分文體,新聞稿也是五花八門的,比如最近寫一個老教授過世的稿子,主要描述老教授生前的好人好事,就不得一副宣讀文件的表情去寫這稿子,應以情感爲重,其事蹟確實感人至深更需投入感情,帶動大家 ,讓文章的感染了影響到讀者的行爲是最好。

而對於學術上有爭議的觀點則必把自身置之度外,以旁觀人的態度,毫無傾向的精確表述爭議所在,比如今天寫的稿子,關於劉道玉(前武大校長)先生提出來的整頓高校十條意見,並不是每一條都是絕對的,如廢除自學考試製度這條,爭議最大,雖然我自己明白自學考試現狀是如何的“亂”但在採訪的時候還是會照顧到反方的聲音,完全將他們的話整理出來,自己絲毫不可發表見解,畢竟咱不是專家,也不必要去負這個責。寫這個稿子之前就該考慮到稿子出來一般會比較學術化,一般的老百姓讀起來會枯燥無味,因此,文章前面介紹自考狀況這個部分,就多用簡單易懂的自考學生或者自考輔導班老師的經歷來說明問題,這樣避開了學術詞彙,且可讀性大大加強,必會是吃香的稿子。

最後,像這種時事新聞,標題所佔的分量可謂重中之重。我們不是提倡標題黨,但我們追求的就是那個效果,我的經驗就是隻沒說錯,就大膽放開了去寫,百姓關係什麼就拿什麼做文章,新聞面對的人羣關注什麼就放大什麼,這也是記者的主觀能動性,老實的記者總是不討好的,只要保證自己的文章標題是準確無誤的,並且它不具備傷天害理反黨反組織的內容都可以大膽的寫出來,這個純粹關係到個人的閱歷和知識儲備了。我們不是黨報,不需要委屈自己中規中矩。

採訪心得 篇七

一開始應該是興奮吧,小時候一直想要當記者,因爲感覺記者是正義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現在終於有了能夠實施的可能。在老師要求寫採訪提綱時也很認真,選好“擺地攤”這個主題後,便開始想各種問題。一開始考慮到要問與衆不同的題目纔可以使得自己的採訪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連“爆頭哥”橫行於世,你擺地攤會不會害怕的問題都冒了出來。

當然,我們也有想到問題會很艱難。畢竟擺地攤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可是,當蛋爺說到一句話時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來擺地攤了還怕什麼丟臉。事實證明,也的確是這樣,還有擔心因爲招攬生意而懶得理我們的現象,雖說也有發生,但並沒有一開始就受到打擊。所以,我很感謝那一對年輕的情侶。

雖說過程也算得上比較順利,可是我們採訪到得實質內容卻很少,或許也是小組成員總是無法聚在一塊的原因,所以這個採訪作業也是匆忙中做出來的,原本一個挺美妙的採訪過程成了一個應付作業式的行爲。該有的採訪提綱也不見了,我想,一個沒有多少實質內容的採訪稿,應該就像我們一樣,源於一場準備並不上心並不充足的採訪準備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後的採訪應該有一定的經驗了。

至少我所瞭解的:

一:採訪提綱問題必須有獨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隨便想想能夠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

二:採訪時無論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工作我們都必須尊重對方。

三:採訪準備一定要做好。

四:採訪稿的成功在乎你的側重面與常人不同,善於挖掘其背後的故事及側面影射的社會實質。

恩,最後想說說,其實採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還有大學生放下面子出來擺地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