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四有好老師事蹟材料通用多篇

四有好老師事蹟材料通用多篇

有好老師的事蹟 篇一

黃茂珊,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小二級教師。他在江西省優秀自制教具活動評選中獲得二等獎、市一等獎;贛州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章貢區信息化教學一等獎。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心中時刻牢記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敢忘記作爲一名合格教師的要求。

他緊跟教育信息化時代潮流,不僅僅把信息化思想帶到教育教學中,更是應用到學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助力學校教育事業高效發展的同時,還利用所學的攝影知識把學校教育的點滴美好展現在大衆視野中,促進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教育夥伴關係。

有好老師徵文 篇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崇高的勞動!

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國小時,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動,多麼地自豪。我知道,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可是俗話說得好:醉後方知酒味濃,白髮始覺學問遲。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呀,在世人肆意踐踏良知時,卻用生命去維護,一遍一遍地向學生們講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畢生的代價,何以爲證?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校園的梧桐樹可以作威作福證,桌上大大小小的藥瓶可以作證,那在門口等媽媽回家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可以作證!“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這是蜜蜂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就是蠟燭的精神。

可以說每種產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種精神支撐着它。教師的存在呢?支撐它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到年邁花甲,驀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賜予了幸福。因爲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靈的歸宿,從教人生我有淚無悔。光輝的事業崇高的師德微機室:張寧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柺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教育是技藝,更是哲學,是藝術,是詩篇,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抱!這是我讀完《現代教育報》有關王能智老師的長篇報道《名師之路》的最大感想。社會需要名師,家長追求名師,學生信賴名師,每位教師本身渴望成爲名師,學校更是高薪聘請名師。

何爲名師?我以爲,真正的名師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一紙文件任命的,名師是有思想,即有教學個性。聽其課如聽美妙絕倫之音樂,久聽不厭;聽其談,能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二是教學效益突出,即教學質量高。我不認爲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就一定是名師,真正的名師不是在課堂上解答學生所有的“爲什麼”。而是讓無疑問的學生,走出課堂時能夠產生滿天的“問號”。三是師德好,即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創新的追求品質。人立其側,即能如沐春風。似乎名師離我們很遠很遠,其實仔細想想,當我們守住教育這份職業的道德底線,當我們牢記我是一名人民教師,當我們把每一個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時,你,我們,不就是名師嗎?有位智者說“有人把我當人看,我把自己當牛幹,有人把我當牛幹,我把自己當人看!”,其實,名師是過程,名師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終生努力便是名師!忘掉你的職稱,拋掉你的老本,放下你的架子,老老實實地向學生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追求新的教育理想。終生努力即名師。

朋友們,讓我們都擁有一份不斷努力,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念吧。

有好老師主要事蹟 篇三

一年級的第一次家長會,老師就把讀課外書當成一項作業來佈置 本站 ,讀書的內容老師沒有限定,範圍也比較寬,就是規定每天讀課外書半小時。

而家長,需要配合老師的就是檢查孩子的每一項作業完成情況,包括讀書籤字。娃每次完成作業後,我都是看着表,拿出自己給她準備的書,命令式地對她說:“讀書去。”與其說是她在讀書,倒不如說是在翻書,要麼一本書從頭翻到尾,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要麼乾巴巴地讀十來分鐘,然後就會可憐兮兮地問我:“媽媽,到時間了嗎?”“還不夠,再讀一會兒。”我語氣強硬地逼着娃讀夠了老師要求的半個小時,看她讀得索然無味,我心裏有點泛嘀咕,曾經給娃貼上過不愛讀書的標籤,我也曾想過是不是她不愛讀?亦或是我選的書不對路?

百般思量中,我想起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我按圖索驥找到了老師的提示: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課外閱讀,就千萬不要直接要求他“讀書去”,也不要總拿他愛不愛讀書當話題來聊,更不要用閱讀的事來教訓他。

反思自己的錯誤作法,想起老師說,如果孩子不願讀,家長可以陪着孩子一塊讀,家長讀15分鐘,孩子讀15分鐘,那咱就試着陪娃一塊讀吧。寒假時,我給娃試着買來了5本色彩鮮豔字大內容豐富的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開始陪娃親子共讀。有時候,我們倆交換角色讀,有時我倆一人一段輪流着讀,當我模仿着書中的主人公繪聲繪色地讀給娃聽時,漸漸地勾起孩子的興趣,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娃有時和我共讀一本書,會意猶未盡,總是會和媽媽商量:“這個繪本太有意思了,我們可不可以再讀一本?”“再讀一本,”我故意賣了個關子,“今天很晚了,明天我們再繼續好一好?”。娃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模式。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現在想來,這一點,我覺得尹老師說得特別正確。看來,閱讀需要誘惑。

成功地調動起娃的閱讀興趣後,我趁熱打鐵,又精心挑選了一部分曾榮獲凱迪克大獎、美國雜誌年度推薦童書、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的繪本,如《大衛不可以》系列、《媽媽心媽媽樹》、《花婆婆》等。應該說這些繪本大都文字簡單,有的書如《雪人》就是一本無字之書,讓孩子發散思維;《大衛不可以》中,只有一副副誇張的圖畫外,就是五個字,大衛不可以,給你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孩子能一邊描述着畫面,一邊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講述這些無字之書,也相應地鍛鍊了娃的口述表達能力。

隨着繪本閱讀的升級,我偶爾也會抓壯丁,拉娃爸來扮演一個角色,而《我爸爸》無疑是讓人記憶猶新的一本書,在讀書中,娃爸使出渾身解數,讓娃笑得前俯後合,在濃濃的親情互動中,我從來都沒有見娃那麼興奮過,以至於隔這麼長的時間,我們依然津津樂道。看來,閱讀需要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