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治沙典型材料

在地處白銀阿茹茫哈沙漠腹地,生長着一方茂盛的沙棗、錦雞兒、沙打旺等沙生植物,遠遠望去好像一片高低錯落、密密匝匝的綠色海洋。然而,十年前這裏曾是一個風沙肆虐、人跡罕至的地方。談起這些變化,人們都會由衷地稱讚堅持義務植樹種草、治沙造林的舍楞格。

治沙典型材料

嘎查位於有名的阿拉岱茫哈北部,屬於烏力吉木仁河沖積平原,全嘎查1/3的土地都是沙化土地。白銀阿茹茫哈位於查幹淖爾嘎查西北部,約有2萬畝。沙塵風暴曾給這塊百姓生產生活帶來過嚴重災害,也長期制約着經濟發展。“風來滾沙丘,雨來水橫流,四季都有災,十年九不收”是查幹淖爾嘎查歷史舊照。

近年來由於亂開亂墾和超載放牧等人爲破壞,使土地和草牧場出現了嚴重沙化,常年遭受風沙侵襲。面對肆虐的沙塵,生性倔強頑強的舍楞格毅然選擇了向沙漠進軍,種灌種草植樹,向沙龍挑戰。1996年,舍楞格與其他8戶牧民聯戶承包了近2萬畝白銀阿茹茫哈,他本人承包到了最爲沙化嚴重的2500畝。

創業初的艱難是很難想像的。每年春天,舍楞格和家人在沙漠裏摸爬滾打,一干就是40多天。餓了啃口苞米麪乾糧,渴了喝幾口涼水。沒有錢僱開溝犁,他們就用鐵鍬一遍一遍地挖,直到把樹和草全部栽種完。趕上雨季種灌種草,他們經常頂着雨一干就是一天。有時候沙漠氣候異常,夏天熱得像個火爐,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埋個生雞蛋也會蒸熟,而到了冬天又冷得像個冰窟,背的開水不一會就結成冰塊。運輸車沙子裏塢住了、走不動時,舍楞格就步途運壓沙用的麥草、樹苗、水;沒有足夠的沙生苗木,他就在自家的耕地自繁自育。爲了抓住植樹種灌種草的黃金時節,每年春季他動員家人親戚朋友投入治沙。

在茫茫沙海中植樹種灌種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天挑好的樹溝,一夜之間就被風沙填平了。爲此,舍楞格就採取邊挖樹溝邊種樹的辦法,可是前一天剛種好的樹,第二天一看不是樹苗根部已經裸露,或是乾脆被連根拔起。有時苦幹一個月,一場大風,就能吹走一個月的辛苦,不知反覆多少回才能種活一片林地。經過多年的摸索,舍楞格和他一家人成功地探索出了用木棍打穴,然後將沙生苗木直接放入穴中,再用腳踩實的定植方法。這樣既消除了因挑樹溝造成的沙土層鬆軟容易受大風侵襲的弊端,又節省了挑溝的勞力,也從根本上保證了植樹質量。

爲了摸清風沙的流動規律,探索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寒冬臘月,他裹着厚厚的棉襖,揹着乾糧,迎着呼嘯的風沙,在流沙最嚴重的地段仔細察看風的起勢、沙的落處,沒黑沒夜地奔波。在沙漠裏植樹,成活率高低,關鍵在管護。剛栽的苗木,需要灌水,他就用從兩公里以外的家中慢慢搬運。樹綠了,草多了,爲了防止牲畜啃食,他就天天在沙窩裏轉。後來,爲了既方便管理,又保護樹苗和草子的紮根,他東奔西借湊來錢,買來了網圍欄,將2500多畝荒山全部圍上了網圍欄。並在沙漠邊搭起了2間簡易房,將生活用具搬到“新家”,與家人輪流看護。這個“新家”雖然沒有現代化的家用電器,只有幾樣破舊的生活用具,但它在舍楞格一家人的心目中不亞於兩公里以外真正意義上的家。

爲了保護治沙成果,他們一家人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乾的盡是粗活、體力活,手心磨得起了泡,手掌壓得起老繭,手指上的肉刺一根連一根。爲了集中時間抓緊忙活時,他們一家人吃住在沙漠裏。面對艱苦的勞動環境和殘酷的生活現實,舍楞格一家人辛酸過、悲痛過,但他們從來沒有退卻過。如今,走進舍楞格承包的沙漠裏,站在高處遠望,南北兩側形成鮮明對比:北邊是生機盎然的綠色屏障,南邊則是茫茫荒漠,一叢叢新植的楊樹、柳樹和沙打旺、錦雞兒、沙棗頑強挺立,綠色向沙漠深處延伸。

  自1996年進軍挑戰沙海以來,舍楞格一家人在治理區內共投入了幾千個勞動日,往返行程達1萬多公里,投入資金20萬多元,栽植楊樹500畝,柳樹近100畝,種植各類喬灌草近2000畝,其中沙打旺1300畝、錦雞兒600畝、紫花苜蓿20畝。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白銀阿茹茫哈已是處處點翠,滿目蔥蘢。舍楞格和家人終於用勤勞的雙手將昔日茫茫的沙海變成了綠洲。過去的不毛之地,現在草長鶯飛,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千畝樹林在查幹淖爾嘎查西北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有效地保護了草原生態和村裏的居民及耕地。同時也爲他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不僅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而且用上了四輪車、摩托車,擁有了冰箱、彩電等各類現代化家電,科學規劃,分步治理,劃區輪牧,養殖大尾羊15只,養牛60頭,每年出欄20多頭,每頭牛價值4000元左右,收入達8萬元左右。另外,先後建棚舍25間,青貯窖池3座150立方米,種植青貯100畝,飼用玉米20畝。植樹種草不但給他家生活帶來了富裕,更重要的是他用汗水和行動,爲鄉親們脫貧致富提供了可以借鑑的經驗,增強了他們綠化家園、治理生態的信心。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言萬古詩。已經富裕的舍楞格並沒有忘記仍在受苦受災的鄉親,2005年春天本村牧民莊子一年儲備的20多車秸稈和乾草被一場大火全部燒得寸草沒剩,眼看一羣羊將要飢餓成災的爲難之時,舍楞格申出了援助之手,爲他又捐款又籌備好幾車飼料和乾草,渡過了難關,挽救了更大的災難。還爲嘎查裏20多戶貧困戶提供種樹種灌種草技術幫助。如今受他救助的貧困戶都已穩步脫貧。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02年,舍楞格因治沙效益突出獲得了全蘇木治沙能手獎;2003年當選爲政協委員;2006年4月被評爲《第三屆十大傑出青年農牧民》稱號。舍楞格用滿腔的熱情、辛勤的勞作,在沙漠裏爲自己鋪就了一條致富路,同時也爲全蘇木治沙造林,治理生態,農牧民脫貧致富樹立了典範。

舍楞格在今年計劃中還要擴大治理沙化草場,加大種灌種草面積,制定更長遠的目標,綠化沙地要達到5000畝,有效提高生態效益,爲擋住土地草牧場沙化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構建生態、富裕、文明、和諧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標籤:治沙 典型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