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一

作爲工匠精神的傑出代表,艾愛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於自主創新,成爲了一身絕技的焊接行業領軍人。由艾愛國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於2009年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2013年被湖南省總工會命名爲“湖南勞模示範創新工作室”;2014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爲“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批准成爲“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艾愛國帶領他的團隊參與了“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焊接等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爲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軍工等行業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百項。一把焊槍,征戰四方,這抹奪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國製造的崛起之路。

“艾愛國榮膺‘大國工匠’稱號,必將在全省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當工匠人才的熱潮。用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職工執着專注、精益求精、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省總工會勞動經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省總工會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着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舉辦了“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1年開展技能培訓16萬餘人次,通過培訓使5.3萬名職工提升技能等級;已建立省級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16個,市級689個,縣區級1081個,全年開展創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餘元,開展技術培訓3300餘場,培訓11萬餘人次。一個個模範人物走上前臺,成爲全省職工和企業學習的典範,引領着全省職工積極投身建設新代化新湖南。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二

“艾勞模很忙,但只要請教焊接方面的難題,他有求必應。”劉春說。重大項目,身影頻現在國內外不少重大項目建設中,也能找到艾愛國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爲湘鋼只研發、生產鋼材,事實上,要承接一個重大項目,焊縫質量同等重要。”華菱湘鋼海工鋼研發工程師脫臣德說,“艾勞模就像一個‘鋼鐵裁縫’,研究的就是如何將不同性能的鋼板完美‘縫合’。”2020年,華菱湘鋼瞄準了國內首個自營深水油田開發項目——流花項目。流花項目的導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強鋼,華菱湘鋼是國內第一家將新研發的高強鋼送去給項目檢驗的鋼廠,艾愛國參與了焊接工藝的研究。然而,在實驗室測試合格的焊縫,到了施工現場,卻是另一回事。艾愛國很着急,接到電話,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鐵到了珠海,在高鐵上一個個核對焊接數據。從珠海站出來已是中午,到施工現場還有1個多小時車程,艾愛國拒絕了先吃中飯的提議,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護面罩,艾愛國趴在鋼板上查看焊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是否做了預熱?預熱溫度是多少?電流、電壓情況……觀察記錄完整後,他和現場工程師坐下來一一分析,根據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優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藝。現場工程師隱隱意識到,來的這個老頭,也許是一位“技術大神”,試探着說了句:“我們焊別的材料時,焊材消耗大……”“走,去現場看看!”艾愛國立馬起身,幾步蹬上鐵架,“順手”解決了這個重大工程的另一個焊接難題。最終,湘鋼的鋼材和焊接工藝,通過了各方試驗,獨家拿下了流花項目2.6萬噸高強鋼訂單。然而,想找到艾愛國參與重大項目的憑證,並不容易。曾有人找艾愛國要當年報道過他的報紙、照片存檔,艾愛國灑脫地說:“我哪裏還有那些東西,全部丟掉了!”徒弟們拿他也沒辦法,他們深知,在師傅心中,成績只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纔是下一個目標。

“艾勞模”無私奉獻、樂於助人、善學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內而發,感染着身邊一羣羣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個“艾勞模”勢必要帶出一批“愛勞模”。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三

26年工作在測量一線,他先後參與修建了我國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首座航母船塢、首座雙層地錨式懸索橋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

他執着專注、勇於創新,練就了一雙慧眼和一雙巧手,以追求極致的匠人匠心,爲大國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大國工匠精神事蹟 篇四

張冬偉是個80後,但手裏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2005年度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幹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爲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爲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張冬偉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爲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鑽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並用於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張冬偉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成的作業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後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指導書,爲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冬偉,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傑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着於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學習大國工匠心得體會 篇五

《大國工匠》這部系列新聞報道帶給我的不只是震撼,更是一種啓發。影片講述了爲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的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家級”技工行列,成爲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這些“大國工匠”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爲高鐵列車製造磨工,手工打磨工件,精度可以控制在0.05毫米,全國獨一無二的技術水準。可這位精湛技藝的工件,卻沒坐豪車、沒住豪宅,鏡頭前只是一家三口的蝸居;我作爲一名正在學習技能的學生,沒有像他們那樣一絲不苟的獻身技能技術,卻一味的享受着所處的物質生活,爲此我感到羞愧。

在播出的八名大國工匠中,他們既沒有光鮮的學歷,也沒有超人的天賦,但他們卻用勤奮刻苦的鑽研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將職業技能追求發揮到極致和完美。

他們的技術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在他們身上,卻還有一種力量,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擁有——那就是刻苦鑽研地精神、一絲不苟地態度,精益求精的作風,愛崗敬業的品德和爭創一流的勇氣。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先進事蹟 篇六

陳兆海,中共黨員,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畢業於天津航務技工學校測量試驗專業,現爲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測量首席技能專家,作爲測量施工的主要負責人,他是索塔上隨叫隨到的“蜘蛛俠”,也是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的獲得者,更是創下了靠人工測量方法,將沉箱水下基牀標高精度控制在釐米級的奇蹟……一次次挑戰、一次次跨越,專業、專心與專注已經融進他的血液之中,他用執着與堅守、用心與細膩,一次又一次撰寫着中國工程的技藝和傳奇。

他執着專注、不忘初心。從“攻克懸索安裝”到“高精度測量”,他不僅精煉了“中國速度”,更創造了“中國精度”。

從我國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及我國首座航母船塢——大船重工香爐礁新建船塢工程;到國內最長船塢——中遠大連造船項目1號船塢工程;再到我國首座雙層地錨式懸索橋——星海灣跨海大橋工程,以及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順利承建的背後,都見證了他攻堅克難、精雕細琢、勇於創新和追求極致的匠人匠心。

一路走來,陳兆海在平凡中創造着非凡,在非凡中演繹着感動。用工匠精神對待每一個微小的細節,持之以恆追逐匠夢、嘔心瀝血傳授技藝,憑着對測量事業的執着與熱愛,陳兆海將一團團永不熄滅的激情火焰點燃在無數的點與線之間,他所蘊藏的不竭奮鬥與赤子情懷彌足珍貴,不僅照亮了自己別樣的人生,也詮釋出新時代央企工匠的風采與活力,更托起了輝煌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