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主題教育專題研討發言提綱:落實全面深化改革 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主題教育專題研討發言提綱:落實全面深化改革 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主題教育專題研討發言提綱:落實全面深化改革 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新時代新徵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爲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在新徵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改革永遠在路上。隨着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改革也面臨新的任務,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抓好重大改革任務攻堅克難,加強改革調查研究,加大改革抓落實力度,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定能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爲。下面圍繞本次研討主題,與大家分享幾點收穫和心得。

一、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回望歷史,我們推動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成就,打開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局面。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更爲堅實的物質基礎。中國式現代化首先是經濟的現代化,強調生產資料的社會性質能真正充分地實現。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必須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既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發展優勢。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打破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和制度的障礙,打通國內國際高層次要素資源循環流動的道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越來越迫切,經濟發展面臨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供給體系質量還不高、資源要素投入消耗較大、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還未完全形成等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越是局面複雜,越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動力。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推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更加堅定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自覺,始終做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勇於改革創新,不斷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以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以國家機構改革爲抓手,推進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治理現代化水平,從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組織力、執行力、推進力。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法治體系建設正確方向,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提高各領域工作法治化水平,在法治框架下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最後,全面深化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更具活力的社會環境。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更加開放的社會環境和更具活力的建設主體。全面深化改革能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強化人才支撐能力、增強科技創新動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創生社會活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注重發揮國有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營造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穩定民營企業投資發展預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爲市場主體幹事興業提供廣闊舞臺,創造改革紅利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大力開展科技體制改革,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和應急應變能力,爲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強動能。

二、深刻認識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和實施路徑

改革在最初的幾年可謂大刀闊斧、風生水起。改革逐漸從某些“點”的突破,變成了全面開花。這些新“點”的突破,經歷了時間的匯聚,會形成一個更大的“面”,此時進一步的改革就需要從更大的面上的所有點尋求更大的突破,這就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形象描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進程中運用唯物辯證法這一理論自覺的生動體現,更是新時代的背景下進一步釋放改革的巨大活力,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

首先,明確改什麼。中國的改革肇始於經濟領域。文化領域的改革源於對“富了口袋,窮了腦袋”的擔憂。隨着中國共產黨對自身角色與執政規律探索和總結的不斷深入,政治領域的改革始終都在進行。社會和諧是體現中華民族文化氣質的形象表述,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民生福祉的改善,體現的正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不斷追求的理想生活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綠色與健康代表了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凝結着頂層設計的智慧與基層探索的汗水。每一點的提出雖然有着先後順序的不同,但在統籌推進的過程中皆是重點。其次,明確改到哪。改革是一個指揮棒,指揮着中華巨輪向着偉大復興破浪前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治理現代化的前提與基礎,治理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指向與體現。如果拋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那不是走了“老路”,就是走了“邪路”。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制度自信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關係時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最後,明確怎麼改。在“時間表”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三步走”的路線。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個時間節點的任務,相信接下來的兩步也會按照既定路線穩步邁進下去。在“方法論”方面,制度建設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實現了內容同構,爲實現2035年乃至新中國成立100週年的目標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可以說改革一直在路上。改革的方向早已指明,道路現已鋪就,中國這艘巨輪正朝着復興的彼岸穩步航行。

三、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論,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

統籌全局、把握重點。立足新徵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堅持“十個手指彈鋼琴”,也要抓住重點,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大問題,用好機構改革創造的有利條件,從制約發展的堵點和難點、羣衆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努力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下功夫,通過一個個重點難點和堵點焦點問題的破解,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推進。加強調查研究、找準辦法路徑。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牽涉的利益關係越來越複雜,遇到的暗礁、潛流和漩渦越來越多,面臨的阻力越來越大。只有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多到矛盾問題集中的地方和部門去、多到基層一線去,深入羣衆、體察實情,抽絲剝繭、解剖麻雀,在總體思路和全局工作上下功夫、動腦筋,在方法對策上想辦法、出實招,才能使改革更好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要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強化創新激勵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積極迴應人民關切,緊緊抓住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改革,不斷激發人民羣衆的創造潛力和創新智慧;進一步強化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精準實施容錯糾錯機制,爲黨員幹部擔當作爲、改革創新“撐腰”“鼓勁”;突出抓好宣傳引導,講好改革故事,挖掘改革亮點,提煉創新成果,加強經驗宣傳,爲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以上是我本次交流研討的全部內容,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